《显微镜下的大明》口碑不错,马伯庸剧正在多元化
近日,演员张若昀主演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开播。这是作家马伯庸首次担任编剧的网剧。这两年多部新剧陆续热播,“马伯庸影视宇宙”以高产、质好的特色,成为行业领头羊。作家马伯庸也以旺盛的创作力,支撑起了“宇宙”的壮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改编自马伯庸创作的作品《显微镜下的大明》,讲述了算学天才帅家默从县衙税簿中意外发现该县承担了周围七县此前百余年的丝绢税负,由税赋疏漏引出三千五百三十两的人丁丝绢税,一场明争暗斗的故事就此展开。该剧像马伯庸的其他改编剧一样依旧悬疑、烧脑、细节充实,需要观众静下心来看剧。
“马伯庸影视宇宙”已播出十多部作品,《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品质很高,但话题度不高,依旧是需要破圈走向大众化。
IP宇宙化,就是要“一鱼多吃”,比如马伯庸宇宙的“古城IP”要开发综艺、剧集、游戏、衍生品、舞台剧、动画、纪录片、漫画、商业地产、VR全感、电影和文学12种形态的产品,虽然现在只是“画饼”状态,但说不定哪部作品爆火,就能实现这个宇宙级开发思路。
产量高、影视化过于频繁,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在所难免,而“马伯庸宇宙”的崛起,还有需要正视的问题,就是如何破除观众的审美疲劳,以及走出历史迷圈层走向大众。
马伯庸小说的影视化中,《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古董局中局Ⅱ:鉴墨寻瓷》几部作品品质不俗,《风起洛阳》《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等口碑平平,还有几部《古董局中局》改编拉低了整体品质。相比于小说的整体品质都在线,分散的影视化改编授权,导致影视剧品质差距大,很难真正在风格上形成浑然一体的“宇宙”。
《风起洛阳》的低口碑,《风起陇西》的争议,都给马伯庸作品影视改编带来口碑冲击,此类超级大制作剧,有着华丽的外壳,但又有某些相似的东西:发生在古都的谍战悬疑故事、复杂考究的情报系统、多线小人物的博弈,还有一个惊天大阴谋……类似故事轮番轰炸观众,就会让大家有“视觉疲劳”的感觉。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前的几部剧,“马伯庸宇宙”其实在创造性上已经陷入循环往复,后作再也没能追赶上前作的风光。
从《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的荔枝》《大医》这一波作品开始,依旧延续历史的脑洞和细节,但马伯庸的创作开始逐渐多元化。
高产的马伯庸无疑依旧是影视改编的宝库所在,而他创作中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不断延展架构,又是他超越其他创作者的优势。拥有源源不断的文学创作力才是一个“宇宙”壮大的根本。与紫金陈的悬疑宇宙、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宇宙”、刘慈欣的科幻宇宙等一样,源头作品的品质,才是支持“马伯庸宇宙”多元长线开发的关键。齐鲁壹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