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pp 发表于 2023-4-17 10:47:54

【破事水】简谈如何写网文吸引网络读者

作者:知乎
我在知乎遇到很多朋友邀请我去给他们的网文小说提建议,而且现在找我的朋友越来越多,我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挨个回答了,所以干脆写这么一篇文章讲一些要点吧,大家可以统一看看。
废话不多说,咱们直接上干货。
<hr/>我自己就曾经有许多惨痛教训,费力写了几万字十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居然门可罗雀,第一章和第二章阅读量差距能差到上百倍(也就是只有百分之一的人会看一眼第二章),那么第三章阅读量就更惨了(你们很多人可能都遇到类似情况,因为这个情况太普遍了)。
会这么惨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作品没有迎合读者,因为我们那时还不了解网络读者。
<hr/>那么,现在的网络读者主要是个什么状况呢?
首先我们得知道,现代娱乐手段层出不穷,且不说有各种电影动画甚至漫画游戏,就连咱们小说界,也正在被所谓的【视觉小说】(一种电子游戏,但其实就是有画面的小说,因为有画面有音乐还能选择剧情走向,所以吸引力比纯文字的小说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横扫。
所以,大部分看网文读者,那都是【死忠】。网文死忠读者他们也是看电影看漫画打游戏的,只是无论如何他们都还愿意分出点时间精力看看小说。
说句实在话,这年头还愿意看一眼小说的人就已经可以算是小说的死忠读者了,毕竟其他娱乐手段太强大了太有吸引力了。而那些特别爱看小说的读者,那真是咱们网文界的宝贝啊,死忠里面的死忠。
除了死忠读者之外,其他并不死忠的读者那就基本上是很少看小说了,或者干脆就不看。
因此咱们写的网文,实际上就是面对死忠读者的,因为其他读者几乎就不是读者。没错,现在基本上就是一个不是死忠读者就基本不看网文的时代,毕竟小说的娱乐性和吸引力比其他娱乐手段差太远了。

网文死忠读者一般都有一个基本特点,他们肯定不是新手村选手,所以你不要指望你这个小说就是他们处女航,他们几乎个个都是阅书百计甚至千计的老油条了,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的。
所以我们写网文首先就得清醒地知道你的读者都是阅文无数的老手,没有萌新。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说说这些老手的胃口特点。
<hr/>虽然网文千差万别,但是统计一下网文领域的情况会发现(一直有人在做这类统计,结果也一直没啥变化),很多吸引人的小说,它们里面真心没有多少花哨的修辞或者描写;而往往有这些花哨玩意的小说都不大受读者待见。
知乎上有不少邀请我给他小说点评的写手,他们的问题经常是【小说描写很多很生动,文笔一点不差,但是就是没人看】,有些人找了朋友来试读,朋友勉为其难看了上万字,直接跳过了其中的几千字描写。而各路知乎网友给这些写手提的建议基本都是【少点描写多点干货】。

为啥很多人说网文大多文笔(所谓文笔其实就是修辞和描写的能力)一般?
其实并不是网文写手修辞能力或者描写能力差,而是你写这些东西大概率没人看,所以网文作者为了生存就得少写这些玩意(除非你有其他真正吸引读者的东西拉着读者看下去,读者才可以勉强忍受你这么多修辞和描写),这才是真相。

这就很奇怪了,文笔好对于吸引读者居然没有多少加分,有时候还减分?我们接下来就要分析一下这个怪现象为什么【不怪】。

<hr/>【1】修辞与描写手法的实质
我们写一个比喻(比喻是最常见最常用最优用途的修辞手法,没有之一),首先它既然是个比喻那就不是直白的陈述说明,对吧。举个例子:
【舞蹈家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这是个比喻。
【这个花盘看起来像个圆形】这就不是比喻,而是陈述性说明,别看它也有个【像】字,它其实就等于说这个花盘是圆的。
那么,【舞蹈家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这个比喻修辞在读者脑子里怎么工作的呢?
首先读者得想象啥是蝴蝶,蝴蝶是什么外形有什么动作样式,然后读者就分析这个句子,【舞蹈家起舞】是主干,【像蝴蝶一样】是个修饰(虽然你们脑子里并没有说什么主干或者修饰这种概念,但是你们大脑解析语义时确实进行了对应的分类,只是没有提到分类名称而已),然后大脑判断蝴蝶有关的信息(外形和行动特点)里面,只有蝴蝶的动作能和【起舞】联系上,所以你的大脑就得到结论【这句话就是说舞蹈家跳舞的动作样式像是蝴蝶】。
没错,你们进行了这么一串分析才得到了结论,但这个结论并没什么卵用。为啥呢?
舞蹈家的动作样式像是蝴蝶的动作样式,那么到底是啥样的?你通过小说里这句话的比喻啥也没看出来,其实最后还得是你自己去脑补。

所以我们说,语言科学领域早有定论,比喻的工作基础就是靠人的脑补,没有脑补,比喻没有任何实际作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段的根本用途就是给读者提供一个脑补的方向,仅此而已,剩下的活其实是读者自己的想象力去完成的,没有你修辞方法什么功劳。
正因如此,没见过蝴蝶的人看了你这个比喻只能呵呵,你这等于屁都没说。

各种修辞方法,或者描写手段(其实平铺直叙也是一种描写手段,而且是最常用的,没有之一),本质上都是靠读者脑补来工作的,它们最终在提供信息的功能上,和平白直叙的说明,没有任何区别。
非要说有区别,那就是修辞手段等于是脱裤子放屁多费个事,绕个弯说话,最后读者通过【修辞解析】这个解码过程把你绕的弯捋直了,才获得你这个修辞要说的意思。也就是说,最后读者还是把你这修辞翻译成了直述性说明去理解(然后对直述性说明进行脑补想象)。
简而言之,修辞手段就等于是把平铺直叙换个其他的花式方法重新写重新说,最后在读者脑子里全是一律翻译回平铺直叙的陈述句去理解的。

尤其是在今天文字和语音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人脑解译语义等学科都已经互相渗透进行联系研究的背景下,修辞手段这些语文花招的工作机理早就搞清楚了,它们早就退下了神坛:
本质上来说它们就是脱裤子放屁费二遍事。
任何专门靠修辞混饭吃的所谓文艺青年和中老年,我请你们都别再有什么心理优越感,你们会的那些所谓文字技巧就是脱裤子放屁而已(所以现在人工智能玩这些比你们还溜,因为这些玩意从来都不是什么高智商技巧)。

其实类似什么使用成语之类的技能,也是脱裤子放屁。读者需要在脑子里翻阅成语信息库解释你这个成语的意思才能理解你要说啥,所以最后你这个写法有没有效果,全看读者懂不懂你这个成语的典故和意思,和你会不会用这个玩意没有一毛钱关系,读者看不懂的玩意你写个鸟也没用。
当今人工智能翻成语库比你们溜多了,很多你们这辈子没见过的成语人工智能都会用,但是恐怕连你们这些自诩成语专家的选手也不知道那些成语是什么意思,这些玩意本质上就类似孔乙己茴香豆茴字六种写法,都是没那么多人在用的大浪淘沙的玩意了,所以你们哪来的优越感(笑)。
所以这里奉劝喜欢堆砌辞藻的朋友省省吧,不要继续恶心读者了。
<hr/>
【2】修辞和描写手段的娱乐性的过时
那么人类为啥要发明各种修辞手段呢?
在没有各种直观娱乐手段的古代,文字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有限几种可以当玩具的东西之一,所以古人发明了什么反问、倒装、回文、排比、双关这些花式说话的办法,甚至还有谐音。
而古代玩这些文字游戏的人很少,都是知识分子圈内部在玩,平头百姓可能大字不识一个只会说个白话,懂什么花样说话?
所以这些玩意在知识分子圈子里(放今天来看就是个小圈子,就像科学家圈子或者电影导演圈子这类,虽然也是人数不少但是人数比例太小了)玩了好多年也没玩腻,偶尔还能搞点新花样出来。
但是现代就不同了,就说最近20年,教育普及,是个人都会上网写小说,全国几百万写手只多不少。。。知不知道这么多写手一起写,相当于古代多少个朝代的所有知识分子一起写东西?
起码得相当于几十个朝代一起写(每个朝代有十万个能写长文的知识分子那都是绝不可能的,就古人那个写作效率一辈子写个几十万字都挺难,现代人几年就写个几十万字跟玩一样,一辈子百万字很正常)。

而且古代写文章还有传播渠道阻碍,不像现代互联网有一种新玩法新写法一成名马上全世界都学会了。。。
所以文学这个东西能搞的花样(我说的是能受到很多人喜爱并普及的花样,不是什么【移用】【通感】这种没多少人待见的玩意。其实你成天写【回文】也一样不招人待见,人家得觉得你是精神病。几十种修辞手法里有大约一半以上都是这么不招人待见的玩意),在现代很短时间内就搞差不多了,前些年网络三字经作为一种新发明也就流行一时,这玩意就是看个稀奇,看多就腻了(其实所有修辞都是如此),所以没多久就不流行了。
现在写文章,你真的很难搞出什么修辞或者文风花样吸引读者,因为你能想到的东西可能早有N多人玩过了。所以你要是想靠什么奇葩文风或者修辞来吸引人,我劝你们别做这个梦(你就真的发明了一种新花样也就只能用几次,过两年你还得换别的,因为旧的已经不吸引人了)。

有人说也许现在还有很多读者想玩玩文字技巧游戏。。。奉劝诸位别做这个梦了,现在各种影视游戏娱乐方式那么强大,有几个人愿意和你在这下跳棋?文字小说本身的读者都越来越少,你还做梦有人成天陪你对对联呢?
真心不建议大家用一些流行语写作,因为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将来一看就会感觉很陈旧。当时可能觉得挺紧跟潮流,但潮流过去之后你写的那些流行语就是旧时代的标志了,让你作品透出满满的霉味。
<hr/>【3】读者阅历丰富与修辞阅读疲劳
所以我们看到,一方面来说修辞方法属于脱裤子放屁费二遍事,一方面来说修辞手法作为花式说话的方式很容易过时(所以最常见的那些修辞方法种类很少,几十种修辞方法里面70%都没多少人用甚至根本没人用,甚至几乎没人听说过,就比如说【顶针】这玩意有几人知道是啥,又有几个人用?真要都用顶针手法说话,读者得说这个作者有病)。

即便是最常用的那些修辞手段,我们也基本搞不出什么读者没见过的花样,就比如说【男的能拼刺刀,女的能捏出水】这种稍微委婉的说法,你换别的办法去说也没有多少花样,而且那些花样读者很可能都见过了,或者就算没见过,看完你这个新招也没啥惊诧感,你这效果和平铺直叙没啥区别,无非是脱裤子放屁费了二遍事。

越是看书无数的读者,他脑补能力越强,有些你写的那个描写吧,这些老油条读者搭眼一看还不如这个读者他自己写的好呢,或者不如他看过的别人的写法更好,或者不如他自己想象的好,所以你要继续玩修辞玩描写,就等于在这些老油条读者面前班门弄斧了,那是要降低他们阅读体验的(他们看着你那个东施效颦的描写就感觉很尴尬),你还真不如像个小学生一样老老实实平铺直叙起码显得你低调点谦虚点。
网文死忠读者既然都是老油条,他们肯定是挑剔的,但是他们并不挑你的文笔,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你的文笔,你再好的文笔在他们眼里也没有什么卵用,再差的文笔只要能把事情说明白,他们就满足。所以关键是你得能把事情说明白,而且最好要直白。
在大量阅读过程里,网文读者需要以最高效的方式获取信息以便尽可能节约自己的时间精力(你写一大堆修辞或者描写,他们看着就累,人家来看你的网文是为了娱乐,不是来受累的),那就是平铺直叙,关键只在于你把事情说明白,怎么说都不重要,绕弯说话就是找抽。所以网文读者酷爱直白,因为它高效。

所以,前面我们说的统计结果就不奇怪了。对于大量阅读网文的读者来说,修辞手段这种脱裤子放屁式的写作手法,当然就不如平铺直叙的说明显得高效,因为后者不需要读者自己进行翻译,阅读门槛就低多了,阅读体验友好多了。
所以我们写网文的文风还是朴实一些为好,直白一些为好,别给读者找麻烦,否则读者直接刷你大马勺(正所谓多一个门槛少一半读者)。
为啥有些穿越小说读者很多,有些小说只有那么些特定读者?我们发现前者用大白话写作,后者非要搞些之乎者也道道道,很多网文读者喜欢看现代风格科幻风格网文,他就受不了你成天之乎者也道道道,所以你那小说他看一眼就撤了。所以同样是穿越小说,大白话的就赢了,说话道道道的哭晕在厕所(原来就因为这么点摆不上台面的原因就损失了绝大多数读者)。

希望大家尽可能别用奇葩的文风写作,既然奇葩那就注定小众,只要你不是嫌读者太多,那么我建议大家就用大白话写作,起码几十年通用,以后的读者看你这个东西也不会感觉有一股上古怪味。
<hr/>【4】读者关心的是干货
好多专业写文学的人,其实他们心里也明白,高手不是靠修辞或者描写来赢得关注的。鲁迅靠修辞吗?不,鲁迅靠的是思想和内容。没有思想内容的文学只是文字游戏。
其实网文读者看的就是你这个作品的思想内容。剧情、背景和人物设定、小说人物或作者的思考,这些都是作品的思想内容,读者真正要看的只有这些(鬼才要看你写神马【互文】或者【排比】,【双关】这玩意也你也只能偶尔用用,因为正常人不会成天用双关语说话,而且塑造一个成天用双关语说话的人物并不能带来多好的阅读体验,这招无数作品都用过了,事实证明效果很差,开始可以混个稀奇,久了就令人生厌了)。

网络读者他首要的需求就是爽,所以你要想写个网文受欢迎,你就得能让读者爽,其他全是次要的。别管什么各路文学界权威怎么说,我告诉你他们的作品的阅读量还不如某些一线网文的零头,他们也真心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深邃思想写出来(往往这些深邃思想都是民间高手用大白话写的,很多看起来就是大实话,但入木三分,震撼人心的大实话用不着修辞)。
小说描写太多缺少干货的例子:

那么什么是爽?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令人心动。强力的可以震撼人心,温柔的可以久久难忘。无论是给读者带来情绪上的悲痛或惊愕,还是思想上的开窍或新知,这都是爽,当然最直接的爽就是成就感(大部分电子游戏提供的就是这个,这是王道)。

往高了说,你的作品可以让读者领悟人生的道理或者学到有用的知识,甚至训练出某种高端的思路。往低了说,你的作品也应该满足读者的娱乐诉求,你得擅长各种吸引读者的剧情套路或者人物设定套路。
剧情套路和人物设定套路可能是我们写网文最重要的知识,因为网文读者追求的主要就是娱乐性,所以各大平台签约作者写文章都得按平台规定的套路写,来保证阅读量。
有关套路,大家可以参考下面这两篇文章(第一篇只与科幻有关所以没贴过来,这两篇则是所有网文通用的套路):
其实所有网文小说最重要的就是设定,无论是人物设定还是世界背景设定,最后都要融入剧情设定表达出来,不要在乎你表达的是不是生动或者美妙,关键是你那个设定得吸引人(最好是按上面两篇文章介绍的套路去出牌,或者你能创塑造出新的吸引人的套路,当然这就很难了)。
其实不管你是描写还是平铺直叙,最后都是在交代你的剧情设定,剧情设定的交代过程如何都无所谓,有些人说必须得设伏笔然后吊读者胃口最后上答案,其实这样未必好,你那个答案要是水平不行不值得这么折腾,那最后读者就会怒不可遏,因为你吊他胃口半天上了一道垃圾菜,他觉得这是在耍他,你这作品就可能获得一路仇敌。

所以奉劝诸位,有好的设定,低调点写,就平铺直叙,真心不需要玩花招去调戏读者,你搞各种花样万一没把握好,读者观感直接就崩了,你的所有努力直接化为乌有,那么你搞得那一堆花招还有啥意义?
而且这么说吧,老油条读者们他们也是自视甚高的,毕竟人家阅历丰富啊。所以你这个作者写作也最好低调点,你可以吹牛你有多厉害多会写作,但你写的玩意必须低调,对读者友好,哪怕给他们证据证明你是小学生文笔,也比你写出雄文证明读者是小学生好(那他们就直接翻脸了),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为什么网文大佬写的东西看起来好像都不怎么高端?人家就是尽可能低调(有才华也尽可能藏着,毕竟满网杠精啊,一黑秒杀十万赞懂吗)啊。越是网文大佬越要把读者服侍得爽歪歪的,因为树大招风。

你们很多人醉心于如何磨练文笔修辞描写,还鄙视网文剧情和人物套路,你们这其实才是和正道背道而驰。

当然如果你们和我一样属于躺平型的写手,你们就可以像我这样任性了,没事就和读者一较长短(反正本大爷不指望读者赏饭吃,凭啥忍着读者在我这胡说八道?一大堆连个短文都没写过的外行读者凭什么来教我写作?真以为会看就会写?那这些读者咋没上天呢)。

说实话,只要大家老老实实按套路写,哪怕文笔只有小学生水平,作品照样不愁没人看。小学生文笔照样可以写出思想性,等你读者多了名气大了自然有人来关注你作品思想性,到时候他们自然会发现你作品真正的亮点。
至于你文笔不好,懂的都懂,在网文界混饭吃哪敢文笔好?网文界文笔好的大概率没有未来。
所以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你故意没用好的文笔去写,文笔根本就不是槽点(尤其是在将来,人工智能替你润色文笔就行,你的核心工作仍然还是干货。题外话:人工智能润色后文笔好的文章其实高概率还是冷场,因为修辞描写太多就是阻碍读者获取干货信息,减弱读者冲冲冲的快感,所以咱们写作虽然不能一点修辞和描写都没有,但是真心少点为好,有人工智能润色最好也别用)。
<hr/>【5】一些重要经验:
如何避免雷同:
如何让读者更有代入感:
小说里对话使用不当的常见病:这个例子表明,人物对话里面也必须以信息干货为主,否则满篇人物对话也会让读者反胃。
最后我想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写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
首先,对于小说来说,语言动作表情(表情包括神态)以及心理描写都不是必需的。
一个好看的小说完全可以只有平铺直叙讲故事,只要故事有转折变化,有惊险博弈,那么你甚至可以不需要描写人物,而且这种小说写作难度并不高,难点只在于剧情设计和博弈设计(其实就是按前面文章里的剧情套路出牌就行)。
或者你这个小说完全可以只是历史回顾风格,就像历史纪录片,重点在于历史事件本身的多重转折以及你对历史事件的精彩分析。这种小说也不需要描写人物。
其实如果你们真的研究过读者阅读小说的大脑工作过程,你们就会知道,很多读者在阅读人物形象描写以及什么对话或者心理描写时,他最终就是从里面抽出一些干货信息自己翻译成了直述句加以记忆。
以后看到这个人物或者有关的事件,他就直接调用他总结的直述句,你原来写了一大堆神马人物表情动作外形乃至于心理描写,读者早不记得了,那些玩意其实真心对读者没卵用。
而读者印象最深的其实是那些令他兴奋的剧情转折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感觉(比如成就感、获得感),所以你这个作品即使只是平铺直叙,但是剧情转折能够给读者带来这些感受,那就像是纯度很高的尼古丁了,这就能让读者买账。越是那些老网文读者,越是偏爱这种纯度高花哨少的作品。
所以,我们写作时,人物语言动作表情以及心理描写,应该作为点缀存在,有点就行,不需要太多。其实你剧情好看的话这些都是可有可无,剧情不好你写再多这些玩意也只是招人讨厌。

什么时候必须写动作?需要动作展示时(这是废话)。什么时候算是需要动作展示?你写一个格斗过程当然肯定需要这个展示(虽然是废话,但这就是真理,对吧)。你需要表现一个不能用语言沟通的人物的表态时,你肯定要靠描写他的肢体语言,对吧。其实就是这样,这些必须用动作的地方才需要写动作。其他时候,比如俩人站那对话时你没事就写他们怎么拿烟卷抽烟弹烟灰那就是多余了。
什么时候需要描写一个人的体态?剧情与这个人的体态有很重要关联时,你才需要写,比如你写个武林高手独孤残,他没有双腿只用两手握着两把剑插在地上代替两腿支撑身体,你就需要写这个体态,因为今后他和别人对打的招式没有腿招,与这个体态设定有决定性关系。除此之外,你非要写一百单八将四肢健全都什么装扮那其实都是多余,网文读者没心情看你那个,人家可以自行想象,没准比你写的还好。

类似地,表情描写也应该在非用不可时才写,比如俩人为了藏身不敢出声,只能用表情或者递眼色来交流,这时候你就得写表情。除此之外,你两个人在那平静对话时就没必要写什么挤眉弄眼,说每句话的表情读者可以脑补,不用你多此一举。
什么时候必须写心理描写?需要让读者对人物思想产生代入感的时候,才需要写心理描写。如果你要让读者对一个人物保持神秘感,那就千万别写心理描写,这是写作常识。你都知道他心里咋想的了,还有什么神秘感?

所以,平铺直叙是写作的王道,其他东西都是装饰而已,而且要适当装饰(非必要最好别弄)。
大多数的网文其实做不到这样,因为签约写手需要每天更多少字,所以得凑字数,所以各种修辞描写各种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主要都是用来凑字数的。

如果你是新手(一没签约二没出名),那我建议你的新小说一定要高纯度尼古丁,少弄那些没用的修饰,先最大限度把读者拉过来冲了爽了再说,读者多了以后,你出名了签约了再凑字数或者显摆你的文笔不迟。
为什么很多有名的网文开篇文笔都不怎么样,后面才越来越有文采?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可能写得多了文笔就好了,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作者一开始为了吸引读者就必须满篇干货拉读者入坑,坑里读者多了才能开始展示文采。这都是顺应客观规律。

<hr/>接下来还是重要经验,我们说一说什么时候交代背景信息以及如何交代的问题。
任何小说都有背景信息,能丰富读者的世界观体验,所以N多3A大作游戏都不厌其烦做一些故事背景信息。
好些人喜欢开篇就上背景信息,这是错误的。你还没有靠着剧情把读者拉进坑,谁有那个兴趣看你的故事背景设定?
故事背景设定一定要等剧情已经爽过几轮,读者已经铁了心入坑了,你再放出背景设定,他们不仅不会厌烦而且会爱看,因为已经决定入坑的他们这个时候正好想要多了解这个世界。
所以小说开篇一定要上剧情,别搞一堆没用的对话或者背景设定恶心读者,要有剧情干货,让读者紧凑地体验到一系列的事件变化,这里面还必须包含爽点(满足读者好奇心、或者让读者产生某种成就感获得感),这才是好的开篇。开篇三把火就是要有至少三次爽上天,你才能基本稳住读者。

而背景信息可以在剧情里借着背景环境描写交代,也可以靠人物对话交代(最好不要搞什么回忆,跳跃叙事容易赶走读者,因为读者没那么多脑细胞记着现在是哪个时代,单线程顺序叙事是对读者最友好的),最好的手法就是专门弄一个章节大段讲述历史和世界背景,省的读者还要自己去故事背景环境里搜集信息。而且以后他需要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回这个章节来翻,非常方便。
你给读者越多方便,读者就越容易把你这个作品当成新家住下来,因为家的第一特点就是舒适感。

<hr/>最后说说如何渲染气氛的问题。
不是任何小说都需要渲染气氛,一定要搞清这点。以展示思想思考和分析为主的小说,应该尽可能回避渲染气氛,因为读者需要的是理性思考的环境,而不是你的洗脑。如果将来读者发现你通过气氛渲染给他洗脑了,而他在你引导下得到的结论不够客观合理,那你这就是把读者耍了,这是树敌。
写侦探小说时,很多人喜欢用一些戏弄读者的套路,比如交代与谜底有关的关键线索时,把误导读者的线索大说特说,这是最常见的渲染手段。
很多畅销书里面其实主要的内容就是作者以【在和读者互动对话的口吻】对读者说【你看这个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你也能理解】,这就是在给读者暗示【你已经懂了】,其实读者啥也没懂。但是这种暗示很有作用,读者会在不断暗示下产生自己懂了的幻觉,以为自己懂了只是说不出来而已。其实读者真心啥都没懂,只是以为懂了。
这种暗示渲染在小说里很常见,比如作者反复告诉你这个人是坏人,你作为读者可能就不会去审视这个人物是不是作者说的那样,这个事情是不是作者说的那样,你直接以为作者说的就对了,但实际上作者在误导你,那就是所谓的气氛渲染。
有不少读者发现自己买畅销书成了交智商税,这个仇恨不小的,以至于后来类似的书全卖不出去,各行各业都有过【雅达利大崩溃】。
再比如,作者反复说现在主人公已经成功了,战胜敌人了,敌人已经逃走了一蹶不振了,那么读者就可能产生胜利的幻觉,将来反派回来利用读者幻觉和客观存在的敌方优势取胜,读者就感觉很震惊很意外。这也是一种爽点制造手段,只不过聪明的读者过后会觉得被作者耍了,心理几万头羊驼过境(就像是老师说你考了满分然后告诉你那是逗你玩)。
也就是说,渲染气氛用好了可以让读者直接产生爽点,用不好就是把读者推到仇恨阵营去,所以必须慎用。
大多数爽文它的剧情设计其实并不出彩,主要是靠复读式的渲染暗示来让读者产生幻觉,幸运的是这些作品的读者也没有那么聪明看穿这些把戏,但是这些作品幸好还不够出名,还轮不到聪明人士来关注并戳穿这些幻觉把戏,因此这些爽文和读者之间还保持了比较好的关系(只要读者没有识破你的把戏,那就不至于翻脸)。
所以,渲染气氛其实是有一个容错范围的,你只要在这个范围内把握尺度,就不至于让读者不适或者激怒读者,那么你这个气氛渲染就是成功的。
最直接的渲染气氛手段就是作者自己复读一些结论来让读者相信,比较隐蔽的手段是用人物对话来替作者说话达到这种目的(其实很多读者默认小说人物不会说谎的,除非作者明确提示读者这个人物在说谎)。
更隐蔽的办法就是把不成立的事情用上帝之笔让它强行成立,于是就证明某个结论似乎是对的,读者一看既然事实如此那就是这么回事了,这个渲染暗示就成功了。极少有读者会去思考你这个事情的结果是不是合理,是不是扯淡。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读者如果太聪明,你就最好别玩这些渲染气氛的玩意引导他们的思路,否则后果自负。
如果我们渲染的气氛就是事实呢?就是正确结论呢?这个可能性根本不存在,如果你写的就是事实,那就不是什么渲染了。那个鸡蛋不是个正圆这是事实,你要说它不是正圆那就是陈述事实这不叫渲染,你要说它非常圆那才能叫渲染,只要是渲染,那就起码会有一些夸张,甚至可能根本就是歪曲。
渲染气氛就是把本来没有这么鲜明的气氛让它夸张一些强烈一些,甚至可能是把本来不是这种气氛故意营造成这种气氛,这才是渲染的本质。所以渲染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偏离事实,因此要慎用,以免将来读者回过味来找作者算账。
考虑到我们并不知道读者都有多聪明,而读者很可能比我们聪明,所以我建议大家最好少和读者玩花样。
你就算平铺直叙,但你剧情转折啥啥都设计到位了,那么即便没有渲染也有爽点,可能没有靠渲染达到的那么超级爽,但是这样很稳妥,万一你渲染玩砸了你这一切各种努力就都变炮灰了。
比如说《上海堡垒》这个电影吧,没少渲染气氛,没少玩花哨,但是评价直接崩盘,观众不想被耍,所以连没看电影的路人都变了仇人,制作团队就是对自己玩花招(请大牌,开特效,渲染危机气氛和那个扯淡的大炮的重要性)的本事太过自信了,结果玩砸了,这例子咱们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

有一些比较安全的手段是可用的,而且我建议大家要常用。渲染类似欺骗,而不交代某些信息只相当于隐瞒。读者对于隐瞒信息这个事情一般是不会愤怒的(最多有点反感)。那么如果更进一步,我不完全隐瞒信息,只是轻描淡写,这就更不容易引起读者反感,而其能成功产生设置悬念的效果。
比如要写个侦探小说,我们没必要大说特说误导读者的线索,只要把真正可能推出谜底的线索轻描淡写地交代就行了。读者大概率会忽略它们,将来一看谜底发现这些线索原来都说过,读者也就没有被耍了的感觉。
如果有读者靠着这些轻描淡写的线索成功提前发现了谜底,等他看到谜底时还能多几分成就感(看,你们都没注意的事情我就注意到了)。

有些事情我们也可以使劲渲染,比如主角的队友对主角很忠诚,这事可以大说特说,反正这玩意不能用尺去量,你怎么夸张都不为过。把自己代入主角的读者将会很享受这种被一众队友信任的成就感。

再比如,把主人公的困境渲染得夸张一些严重一些,然后让主人公历经磨难最终走出困境取得胜利,这种渲染即便不完全符合事实(事实上主人公没有那么难),但读者不会怪作者进行这种夸张的,反而可能会欢迎作者这么干。
请记住,渲染气氛在很多时候也是被用来吊读者胃口的,比如一个谜题其实并不太谜,作者反复说这个问题太难太奥妙,读者也始终想不出答案,这个胃口就吊起来了。但是一定要小心,如果你最后给的谜底配不上这样吊高读者胃口,你就等着读者群欧你吧。
其实,无论你是不是做了渲染,有没有吊起读者胃口,你那个谜底能引起的读者震撼都是守恒的,绝对不会因为你提前渲染了吊了读者胃口就能增加谜底的震撼性。吊胃口这玩意本质上只是拖着读者往下看的手段,并不是提升爽感的手段,所以最后有多爽,还得看你那个谜底有多劲爆(让读者意想不到却又恍然大悟)。
过度渲染反而会削弱谜底的震撼性,因为你把读者胃口吊高了,他期待就增高了,最后你那个谜底比读者的期望高的就少了,最后爽感自然就降低了。
所以,能不渲染就别渲染,全靠剧情精彩推动读者往下看,别靠吊胃口牵着读者鼻子走,吊胃口会对你最后谜底揭晓的爽感打折扣,甚至直接扣成负分就没有爽感了。

大致就这么多吧

fallen7 发表于 2023-4-17 10:48:16

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破事水】简谈如何写网文吸引网络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