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丑的对立 ——读《金阁寺》有感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讲述了一个患有先天口吃的少年沟口,按照作为和尚的父亲安排,到当时日本最著名的寺庙金阁寺修行,沟口因为口吃而深感自卑,只与外表阳光爽朗内心同样痛苦挣扎的少年鹤川是朋友,鹤川总是用阳光的思想善意地误解沟口阴暗的内心,这让沟口内心得到了些许的治愈,就是这样对沟口来说是一束阳光般存在的朋友,也因来自家庭的种种束缚而痛苦地自杀,沟口在进入大学修行的过程中结识了天生跛足的朋友柏木,也正是他把鹤川的真实死因以及内心世界告诉了沟口。沟口在金阁寺修行时因在大街上两次撞见寺院住持和妓女在一起而激怒住持,由此住持对沟口心生芥蒂,也为沟口日后烧毁金阁寺做下了铺垫。从小被人嘲讽讥笑长大的沟口很少感到快乐,也因此种下了心中对美的向往,自卑的他因不被人理解成为他存在的理由和骄傲。金阁寺对于沟口来说是美的,也因此造成他每次与女子亲密时提不起力气,并被女人蔑视和抛弃,最终沟口意识到只有毁了金阁寺自己才能永久的占据美,并在一个深夜焚烧了金阁寺,但沟口并没有像他预期的那样自杀,而是选择继续活了下去。书中多次提到金阁寺与时代是多么的不相符,在表面赞美金阁美的同时又在暗喻它的丑陋与阴暗,无论经过多少年的岁月磨难变迁,金阁始终伫立在那里,代表着在苦难生活中挣扎的人们的一种寄托与向往,即对美的希冀,但这种希冀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沟口刚到金阁寺时,并不理解它有何美丽,并觉得金阁头顶上的凤凰是只丑陋的怪鸟,但是沟口在日后与世俗接触的过程中,渐渐被动接受了金阁的美,接受了它是美的象征这一事实,但是,沟口生活的年代是战后的日本,日本人民在悲苦与贫穷中挣得的钱,很大一部分涌入了金阁,用来维护金阁的“美丽”和并被寺院住持等人挥霍,所以金阁的象征是丑陋的,书中也多次对沟口内心活动进行描写:“无论时代怎样变迁,金阁始终屹立不倒”。金阁在沟口的内心深处是丑陋的,对于那个苦难的时代也是同样的,但日本人民却忽略了这一点,依然把它当做是美的,因为日本人民需要一个寄托,一个美的寄托,让他们得以在苦难的人世中存活下去,尽管它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美丽可言。书中几次提到沟口内心与金阁寺的冲突,其实是沟口内心丑陋阴暗与金阁寺丑陋本质的冲撞,美好的东西总是互相吸引,丑陋的事物总是互相排斥,每当沟口内心产生对美的向往而引发的内心痛苦并感觉自身丑陋时,金阁就会出现,让沟口更加地憎恶,表面上是因为金阁的美,其实,是因为金阁本身的丑陋冲撞了沟口因自卑而产生的扭曲和痛苦。最终沟口选择烧毁金阁,其实是烧毁自己内心的冲突,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能不再带着浓重的恨意而痛苦,烧毁自己内心的阴暗丑陋,或许这样做就不用再去面对自己痛苦挣扎的内心。人总是需要希冀的,因为无论过了多少年,人世始终是一样的。金阁作为一种美的希冀,在乱世中“坦然”存活了那么多年,其实是因为世人的心中需要这样一种寄托,只是不同的时人们内心寄托不同,如果金阁寺这种事物,再次被当成美的希冀的得以存活,成为人们心中的希望,对于任何时代的人来说都是种令人绝望的可悲,因为这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无奈。人在面临困难时总是希望从外界获得帮助,却从不想从自身出发去解决,现实又往往打脸,对我们的期望冷眼旁观,最后人把希望寄托于没有生命的东西上,因为这样就不会得到拒绝,不会使自己痛苦的心更加的绝望,但这样做也只是徒劳无功,于事无补,只是苦痛的灵魂得到短暂的歇息,麻痹痛苦,并不能得到长久的解脱,这样做是毫无意义的 但是,我们在面对人生时应该拿什么来承载”美”呢,是像沟口一样把希冀放在外部的世界上,依赖他们,被他们控制,但却不需要自己内心的奋斗付出,还是应该从内心出发,完善自己的内在,不再被外物控制影响?内心不足,像金阁寺中的沟口,日本人民一样从外界摄取所谓的力量,总会是产生矛盾与冲突的,并注定是无望的,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心,勇敢地面对,从心中真正的需要出发,才能解决人生中的各种难题,外物会消逝,会变质,甚至可能根本不是我们所希冀的那样,而内心从来不会欺骗自己,对它的付出从来都会被给予回报,这才是人生真正要教给我们的,从心出发,完善自己,弥补不足,得以坚韧,而不是一味地依靠外物他人。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生活给予的各种磨砺中弥补不足,得以完善,净化自己内心的“缺点”继续向前走完自己的人生路,这是一段漫长又坎坷的旅程,但它,是值得走完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