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宋史学者吴铮强《官家的心事》:三百年大宋历史有哪些被忽略的细节?
近日,著名宋史学者,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铮强先生的全新力作《官家的心事:宋朝宫廷政治三百年》由世纪文景出版。该书于“无疑处生疑”,在史料残片中侦破史实,挖掘被掩盖的三百年大宋历史,重现两宋的政治风云。不研究宫廷政治,就读不懂宋史。提及“陈桥兵变”,我们往往只知道“稀里糊涂”的赵匡胤半推半就地在手下的拥戴下做了皇帝,殊不知,“黄袍加身”这个情节本身就是最大的疑点,因为没有人会冒着风险预备一件黄袍,然而整支军队上上下下都知道兵变即将发生,只有赵匡胤一个人蒙在鼓里吗?又为什么这支军队发动兵变,什么人会预先缝制一件黄袍呢?至于宋太祖、太宗的“兄终弟及”,曾被美化为赵匡胤有尧舜禅让之德。著者通过排比史料发现其真相却是,二者的权力移交经历了残酷的斗争,世人则长期以来被“斧声烛影”这类解释太祖之死的假故事所蒙蔽。吴铮强先生在书中提醒读者,要注意“黑杀将军”,也就是一个预先知道了宋太祖死期的道士,他的预言暗藏了什么玄机?
我们不妨带着以上疑问,走进吴铮强教授的《官家的心事》。宋朝的宫廷政治一度被美化为兄友弟恭、夫唱妇随、父慈子孝、君圣臣贤的皇权政治典范,这是因为书写者们出于不同的动机,自觉不自觉地掩饰宋朝宫廷政治的本来面目,让“幸存者偏差”左右着人们的认识。在这本书中,作者就致力于缜密比勘同一史事的文本差异,深度抉发为人忽视的旧史记载,着力钩考习见史料的隐微内涵,审慎参酌足资采信的今人成果,再经细心拼缀史实残片,适度运用逻辑推证,揭开厚重涂饰的两宋秘史。
展开全文 一心效仿武则天的刘后(也就是我们更为熟悉的“刘娥”),为何最后没称帝?宋徽宗能当上皇帝,是因为母亲死的早?被废掉出家当道士的孟皇后,还能翻身两次垂帘听政?她们和儿子之间的冲突,是怎样产生的?这对宋代的历史走向有什么影响?党争政治悲剧,旧说多简单归因于书生清谈误国,把板子打在了文官身上。而事实上,宋仁宗以真宗唯一子嗣继位后,早先的储子夺嫡问题随之演变为后妃生育问题,并开启了皇太后垂帘听政时代——真宗刘皇后、仁宗曹皇后、英宗高皇后、神宗向皇后连续垂帘听政,在宫廷内部干预立储,如刘皇后冒认仁宗、曹皇后废立英宗、高皇后排挤哲宗定策功臣、向皇后谋立徽宗、孟皇后支持高宗等等,引发了激烈而持久的帝后冲突,官员们不得不出于各种诉求形成不同的派系,也成为仁宗朝之后北宋党争的根源之一。
退位老子企图另立朝廷,却被皇帝儿子软禁,最后一起沦为金人俘虏?宋孝宗为何会跳开二子,让三子当皇帝的?父子矛盾,同样也困扰着宋代最显赫的家庭,深刻地决定着王朝命运的走向。靖康年间,宋王朝争面临着多方面的内忧外患,而徽宗、钦宗父子却内斗不已。徽宗在赵桓明确为太子的情况下,仍然多处表现对赵楷的偏爱,引发了赵桓的不满,和朝臣对东宫动摇的猜测。谨小慎微的赵桓在金军大兵压境、徽宗被迫退位的情况下即位,积累已久的矛盾迅速激化。心有不甘的徽宗企图另立朝廷,更是遭到钦宗软禁,以致父子二人双双沦为金军俘虏,失去了北宋王朝延续的最后一根稻草。
澶渊之盟时,强请皇帝亲征、战前喝酒谈笑的寇准为何这么“狂”?韩侂胄北伐事件中,金人要求杀死韩侂胄的说法是瞎编的?史弥远用村童取代皇子当皇帝的政治阴谋如何达成?本书里,作者以皇帝、皇太后、太上皇、权相的权力斗争视角,拨开层层历史迷雾,回答以上往往被人忽略的问题,重释两宋权力流动的底层逻辑。宫廷政治的视角给认识宋史具体问题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将宫廷政治这个原本被视作边缘细节的点作为主线来重述宋史,呈现了另外一个宋朝。
《官家的心事》发掘史料中的蛛丝马迹,缀合为历史真相,并独具己见地给出正解、新解或别解。文字清晰流畅,论述环环相扣,后附“宋朝世系表”“宋朝后妃、皇子表”“宋朝宫斗派系表”等参考资料,便于对照阅读。虞云国先生评价此书说:“作为宋代宫廷政治的最新力作,论证曲径通幽,行文畅达明快,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专业学人与普通读者都能开卷有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