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率的完成角色的塑造
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一本较为成功的小说里面,最能为人所熟知的、在故事的完美结束后,也最能为人长久记忆与津津乐道的,往往是那些最为出色的角色。或者说,是角色在关键时刻的台词或是举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塑造角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创造故事的记忆点。我从以下几点讲述。
1、角色的移情作用
何为移情作用?可以粗略的认为,移情的根本就是“我能理解角色的动机”。在某个角色的深处,可能是角落、可能是一瞬间的举动,让读者产生了对角色的共鸣与理解。
那一瞬间,读者完全的理解了角色的动机、他的意志与所行事务的结果。至少在那一瞬间,那一句话之中,读者与角色所在的位置、或这个角色的相对位置是重叠的。
因此读者就有了一个对故事发自内心的深入探讨的欲望。也就有了对后文的期待感——可以说读者的期待感正是来自于对角色的移情。这也是剧情“合理性”的根源。
比如说,同样一个深涉险境的开头,如果在开头时没有快速立好主角的形象,一个模模糊糊的人形遇到了危险,其实读者并不会多么关心他。同理,比如说他带着的队友一同牺牲,无论主角表现的多么悲痛欲绝,读者都不可能有半点同情。
因为在这个时候,读者并没有对主角产生移情。
他们并不关心这些角色,就只会对这些角色的出现与死都感到莫名其妙,这也是为什么说开头不要出现太多的角色——在读者彻底了解“发生了什么”并期待“还要发生什么”之前,他们没有太多的认知精力分给主角以外的角色。
所以可以说,一个没有让读者记住的角色的牺牲是毫无意义的。同理,一个让读者并不关心的角色深涉险境也没有任何意义——在“使用”一个角色之前,首先需要做成一个角色。
那么如何有效率的做成一个角色呢?
2、角色的最小特征
构筑一个角色分为两种情况。由内而外和由外到内。
主角的塑造往往是由内而外的。因为视角的关系,读者是清楚主角的所有行为的。即使不靠画外音和旁白,也能感受到主角的想法和目的。
但主角的所作所为,往往后于角色的塑造。
可以说,主角做出一个“非常帅气”的举动之前,他已经完全塑造好了。是在读者的认知合理范围内,这样的举动才是合理的。
比如说,一个善于逃跑、明哲保身的主角,在某个关键角色即将遇难的时候选择了死战到底。这是一个感人的反差,能通过外在的举动来塑造主角的一个新形象——前提是这个举动的合理化。
如果说根据之前的塑造,主角在这个时候是不该回头的。那么这样的剧情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缺乏说服力。因为主角的塑造是从内而外的,在有外在的举动之前,内在的根就已经塑造好了。
而配角往往是由外到内。这就需要贴标签。
在快节奏的故事中,读者难以记忆一个全新的角色,无论是他的名字还是他的形象。这时我们需要一个最小特征,也就是这个角色的标签来辅助记忆。
“一个女孩”或许不好记忆,但是“一个胆怯而怕生的小萝莉”就会好记忆的多;“一个老人”或许不好记忆,但是“一个老酒鬼”就会好记忆的多。
这是因为我们在过去的故事阅读中,已经看过了类似的角色。从其他角色中产生了“大脑缓存”。因此在看到标签的时候,脑中破碎的印象就会自发组合形成一个全新的、类似于旧形象的新形象。看过的作品越多,它就越新;同理,如果看过的作品越少,往往就会出现“这不是XXX的XX”吗的想法。
学会贴标签,是最速写好一个角色的基础。但是一个标签化的角色必然是扁平的,它可以用来完成一个剧情,但是很难继续向下挖掘。
那么如何才能丰富一个标签化的角色呢?
3、角色的不真诚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人人都是不真诚的。所有人都戴着面具,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网络上——人们在网络上并非摘掉了面具,而是换了另一个面具。因此可以说,要求一个角色完全真诚于自己的表现是绝对不可能的。
一个角色的所说,并非是她的所想。同理,他的举动也不代表他的态度。他的外在也不一定就有他的内核完全一致。
如同我们知道一个心死的角色的笑声,往往浸透着悲伤;一个愤怒角色的平静反而意味着更大的风暴。我们从他们的举动之中读出了他们的潜台词。这样的潜台词并不是作者藏起来,然后由读者发现的——并非如此,它更接近于一种包装起来的礼物。在读者拆开这个礼物之前,就已经心中有了一个大概。
而在这时,无论拆开礼物是得到心愿所偿、亦或是意料之外的惊喜,都有一种冲击性。这种冲击性足以重塑一个角色的内核,让一个配角变得印象深刻。
在这个内容里,最常用的手法就是给配角写一个单章日常,让人感知铁汉柔情或是反派也有温情。
但这往往会让读者不满——并非是因为“让反派变好了”,而是“在反派变好的过程中主角并没有变好”,因此读者本能的感知到了作者的一种偏心。
因此在一些主角与宿敌激烈博弈的作品中,双方共同的成长反而让读者津津乐道。但在一边倒的战斗中突然深化角色往往就是喂屎的开端——其核心在于“不公平”。给予配角的东西主角不说必须要更多吧,但至少不能欠缺,否则在配角充实化、完整化的同时,主角本身反而会逐渐变得单薄。
而另一个更激烈的手段就是发便当。很多角色的深化都来源于死亡或是贴近死亡。
诡秘中老尼尔的死直接丰富了这个角色的形象,不然他到退场为止都只会是一个帮助主角的老爷爷;但他的死是一个非常激烈的剧情,在这个激烈的剧情中读者看到了他的心、他的所爱、他的哭嚎与命运。于是读者从一种沉痛中感知到了比剧情更多的东西,这个角色也立刻丰富了起来。
从此时开始,基于这个角色所延伸出的东西才会让读者印象深刻。这是“自己的死”。
而队长的死与小克的“死”对铲伦起到了一个激励事件的作用。让一个角色快速的成长了起来,就如同无限恐怖里中洲队第一次团战中队友的死对郑吒的激励作用一样。
日常与便当,这是深化一个角色的两极。也就是完全的偏心与完全的放弃,而我们对这个技巧更多的使用则是在这两极中间。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角色太多导致剧情无法进展、或者配角的光环压过了主角怎么办?
4、角色的聚光灯
小说不是漫画、不是动画、更不是影视。小说是读者只能一个字一个字按顺序阅读的娱乐产物,因此读者接受的信息必然是缓慢而有顺序的。
因此如果一章剧情中,前一大半都是一个读者并不关心的配角剧情。那么读者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关心它,更不说理会它的反转与深化了。
当然,最好的情况是不写。
但如果必须写呢?
那就需要准备好“聚光灯”。
让一个角色的存在具有特殊意义——比如说酝酿一个阴谋、或者与主角形成了强烈的信息差、或者与主角要或者已经紧密相关。比如说主角是一个文抄公,那么这一章我们要做一个路转粉或者黑转粉的粉丝,就要从开头的部分激烈的引入他的观点,让他产生与主角强烈的联系性。
而到了这个时候,读者自然而然就会“怎么个事我看看”的集中注意力看了过来。他们如何产生一个怎样的期待,这个期待怎样的满足与二次满足,我觉得其他人肯定都讲过,这里就不讲了。
同理,如果角色太多的话。那么就要选择一个“临时主角”。
这个临时主角不是第二主角,而是这一章的叙事中心。
比如说仙侠题材里面,震惊于主角天赋才能或者功绩的剧情中,你交由主角交好的好友、或者反派在作为主镜头其实都不适合,因为你没有足够合理的理由去描写另一边。
而在这时一个身份很高的长老就可以作为这个主镜头。而想要进一步加深读者对主镜头的期待,就可以给她开始叠标签——比如说女长老、很年轻、或者是师姐、长得漂亮、与主角的师父熟识、与掌门有关系之类的。
当我们需要一个角色主导、推进剧情的时候,就可以给它快速的叠标签。当它身上的buff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从一堆的角色中脱颖而出。
而这样一个角色创造完了,自然不能只用一次。但之后再挖那就是下次的事了,在聚光灯制造完毕之后,就要找一个顺滑的过渡,再将注意力集中给主角。
如此就形成了一个在角色足够多的情况下,能忽略或者略写一部分没意义的、读者期待较弱的角色,直接强行推进剧情再将镜头交给主角的格式。
同理,如果一个配角压过了主角,那么只需要再塑造一个新的友善或者中立配角、或者深挖一个旧的友方配角,把这个配角身上的光环夺走,然后再找一个借口把镜头交给主角就可以了。
这里可以用火影来举例。五影大会里,可以说在座每个人都比鸣人要强,气场根本打不出来。在这情况下主角是根本冒不出头来的。可以说在这个故事阶段中,主角已经失去了作为主角的必要性,他完全就是跟过来的,和这个剧情已经没有直接联系了。
但是这里突然引入了鹰佐,一通乱搞加上失败的刺杀,立刻把镜头重新移回了佐助与鸣人这对宿敌的羁绊中。于是在佐助乱入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剧情中鸣人再度恢复了存在感,并且重新开始主导剧情。
作者:不祈十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