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带来的科幻春风,还能吹拂多久
3月22日,美国网飞版《三体》剧集开播,成为一时无两的流量话题。其实,早在2006年5月,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开始在《科幻世界》杂志连载,《三体》时代就已经拉开了大幕。2010年,《三体》三部曲最后一部《三体3·死神永生》出版,《三体》三部曲的口碑与销量继续走高,“破圈”效应产生;2015年,《三体》英译本获得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成为中国科幻首部世界级畅销书;
《三体》网飞版预告片
2023年,《三体》电视剧热播,世界科幻大会也在创办八十余年后首次来到中国,至此,《三体》热成功演化为科幻热。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幻出版又呈现出哪些变化?如何让科幻出版迈上新台阶?本文将提供一些思考。
1
长篇供应不足,短篇集成增长点
就类型小说出版而言,长篇的销量一般好于短篇小说集。因此在科幻热背景下,出版社对于长篇小说有着更为急迫的需求,然而现实是,原创长篇每年的出版量一直不高,以长期专于科幻出版的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为例,2022年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策划出版的原创科幻长篇新书只有3部,2023年略在提升,也只有4部。即便考虑到严选因素,对于一家专门的科幻出版机构而言,这个量也过低了。
业界颇有影响的华语科幻星云奖原创长篇的提报量2022年为25部,2023年为32 部。虽然提报量一定小于实际出版量,但因为华语科幻星云奖行业性奖项的属性,加之提报要求是上一年度以纸质形式正式出版的新作,这一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原创长篇创作的基本情况。
正是基于供应不足的现状,出版机构纷纷转向短篇集出版。最近十年,每年出版的原创科幻图书中,短篇集数量均超过长篇作品。这些短篇集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主题性选集,因为贴合市场热点,这类图书往往能取得较好的销售业绩,较为成功的如刘慈欣主编的《宇宙工程师之歌》(新星出版社出版,八光分文化策划);其二是作家个人选集,这类图书的篇目很多结合了作者的意见,小说整体品质较高,如陈楸帆的《人生算法》(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宝树的《我们的科幻世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科幻世界策划)、《宛转环》(上海文艺出版社,单读策划),深受评论界好评和奖项的青睐;其三是Mook书(多作者合集),如《星云》系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科幻世界策划)、“不存在”系列(出版社不确定,未来局策划)、《银河边缘》系列(新星出版社出版,八光分策划)等,第81届雨果奖获奖作品《时空画师》(海漄著)、刚刚入围第82届雨果奖短篇单元的《美食三品》(宝树著)均发表在后者上;其四是各个奖项的获奖作品集,包括华语科幻星云奖、未来科幻大师奖、冷湖奖、光年奖等。
《我们的科幻世界》
宝树/文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科幻世界策划
《星云Ⅹ:忒弥斯》
阿缺,江波,许刚,鲁般/文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科幻世界策划
出版短篇集一开始是出版机构不得已的选择,但在这一过程中,却产生了不少有价值且被市场认可的选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科幻的饥渴。当然,问题也明显存在:与长篇一样,短篇集也有名家效应。无名家参与的选题,市场接受度普遍较低。
《死在火星上》
天瑞说符/文
青岛出版社
《我们生活在南京》
天瑞说符/文
中信出版集团
同样为应对创作力不足,出版机构也开始发掘网络资源。最成功的案例当数天瑞说符的发现。这位年轻的银河奖和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以《死在火星上》和《我们生活在南京》两部长篇作品改变了人们对网络科幻的陈旧印象:新一代的网络科幻作家,不仅掌握着与读者建立更紧密关系的叙事密码,还具备完美呈现科幻文学最核心的价值(科学的美、想象的美、逻辑的美和探索精神)的能力。
2
少儿科幻成新赛道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主体上一直在努力摆脱始于共和国初年形成的“儿童文学”对这一类型文学的圈定。现代科幻小说内部包含诸多风格、流派,所呈现出的价值追求也存在很大差异,远非儿童文学这一概念所能容纳。因此,这样的挣脱可以说是一种发展的必然。
然而,科幻小说中的那部分浪漫基因决定了这一类型文学始终有一部分与儿童文学密不可分。于是,科幻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儿童文学的“挣脱”后,又从一个全新维度,开始建构与儿童文学的关系。而与此同时,科学素质教育、保护与培育儿童想象力渐成教育共识。
大白鲸幻想儿童文学奖
北师大王泉根教授是科幻与儿童文学新型关系构建的推动者,自2014年开始担任大白鲸幻想儿童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以来,他一直致力于此,坚持儿童文学不能少了想象力,而科幻也不应失去纯粹与纯真。正是在这个理念的引导下,大白鲸幻想儿童文学奖发掘出一大批优秀的儿童科幻作家与作品,其中,王林柏的《拯救天才》、马传思的《奇迹之夏》连续获得了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拯救天才》(套装共3册)
王林柏/文
大连出版社
《奇迹之夏》
马传思/文
大连出版社
张之路、吴岩、杨鹏、星河、凌晨等作家从创作层面也一直在探索科幻与儿童文学的新型关系。吴岩在从事多年科幻理论研究后,回归创作的第一部长篇《中国轨道号》,就是这一探索的成果。该作在科幻与追求的惊奇感与儿童文学的纯真之间达成了美妙的平衡,同样获得了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并成为畅销书。即便在年轻一代科幻作家中,也一直为少年儿童创作的科幻坚守者,如赵华、彭柳蓉、陆扬等,他们作品的销量往往高于非少儿科幻作品。
正向的市场反馈,引发出版机构对少儿科幻的高度关注,围绕作者作品的争夺也几乎陷入白热化。现在,出版机构又开始策动非少儿科幻作家进入少儿科幻领域,江波、宝树等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3
奖项助推人才聚集
在《三体》之前,出版界对科幻,尤其对原创科幻的关注度不高,但在《三体》热持续的这十几年间,出版者与读者在品评这部佳作之余,甚至不约而同都在完成同一个目标任务:寻找下一部像《三体》这样突破性的,具有超绝想象力与深刻洞见的作品。这一过程或许不那么让人满意,但出版者与读者对科幻的热情却只增未减。
从左至右依次为郝景芳、海漄、陈楸帆、江波、宝树、顾适、杨晚晴客观讲,《三体》热这些年虽然没有出现可与《三体》比肩的作品,但科幻文学的进步却不容忽视。郝景芳、海漄代表中国科幻作家赢得了第二座、第三座雨果奖奖杯。而与他们并肩前行的,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一大批年轻科幻作家,陈楸帆、江波、宝树、顾适、杨晚晴等等,这股新力量已经进入科幻创作舞台的中心,频频斩获银河奖、华语科幻星云奖等国内重要科幻奖项,他们的作品也越来越经常地出版在英美日等国的期刊或书架上。科幻奖项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美国是这样,在日本、俄罗斯也一样,我们熟悉的、对作品国际化与产业化推动巨大的“雨果奖”就是其中的代表,获得雨果奖如同得到了行业的品牌认证。自《三体》热肇始,我国也先后诞生了大大小小数十个科幻奖项,比较有影响的如华语科幻星云奖、大白鲸幻想文学奖、钧鱼城科幻大奖、未来大师奖、冷湖奖、读客科幻奖、星球奖等等。这些奖项之中,除了华语科幻星云奖(该奖项后来也增加了新作征集类子项)、京东文学奖(设有科幻子项)、星球奖属于颁发给已出版作品的行业成果奖之外,大多与老牌的、将中国科幻带出低谷的银河奖一样,属于征文奖。
这些奖项至少在两个方面推动了原创科幻力量的成长。一是广泛吸引年轻作者进入科幻创作领域。银河奖在2010年后年平均收稿量超过四千篇,创立于2014年的未来大师奖、创立于2021年的读客科幻奖,以及创立于2018年的冷湖科幻奖的年平均年收稿量也都在千篇左右。这其中,新人投稿超过50%,为科幻创作增添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也为科幻文学的未来积蓄了大量人才。二是这些奖项的评选,让有才华的创作者脱颖而出,为他们作品的海外输出、IP打造、产业化推广,奠定了基础。
4
奖项助力科幻引进、输出
科幻作品的引进出版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奖项进行的。在引进英美科幻方面,雨果奖和星云奖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因为获奖名单由读者票选产生,创办于1953年的雨果奖在我国得到了更多出版者与读者的认同。该奖项目前产生的70部长篇获奖作品中,仅有11部作品未出版中文版。
2023雨果奖颁奖典礼现场
第十四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揭晓
现在,每一届雨果奖评选结果公布时,只要适合中国市场,获奖作品就会成为各出版社竞争的目标。星云奖因为由相应的评委会评选产生,以往在我国受关注度相对较低,但近些年也有关注度增高的趋势。现在,不仅仅是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日本星云奖等奖项也开始成为引进选题的考量因素。
第34届银河奖颁奖典礼现场
在版权输出方面。银河奖和华语科幻星云奖的追求当中,都包括推动中国科幻出海。围绕这一目标,这两个奖项近年做了很多努力,银河奖结合成都国际科幻大会,华语科幻星云奖结合每年的星云科幻嘉年华,越来越多融合了国际元素。相应的,其国际声望也逐步提升,开始成为中国作品在国外发表出版的宣传点,银河奖的获奖作品集也已经开始在国外出版。虽然整体看这两个奖项的影响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它们已经具备成为优秀中国科幻“认证”标志的基础。
国内出版机构在推动中国科幻走向海外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国外科幻奖的作用。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是《三体》在日本的出版。版权方在2016年签约时面临选择:一家是日本规模较大的出版公司,出版有不少经典的主流文学作品;另一家规模较小,专注于幻想文学出版,所出版的科幻小说经常获得日本科幻星云奖。当时,版权方在日本推动《三体》出版的策略是首先争取核心读者,也就是科幻迷,然后再向更广泛的大众市场渗透。因此,是否有机会获得日本科幻迷比较认同的星云奖就成一个重要考量指标。最终,版权方选择了专注于幻想文学出版的早川书房。结果《三体》《三体2·黑暗森林》日本版连续获得2020年、2021年日本科幻星云奖,并频繁加印,取得了在亚洲最抢眼的销售业绩。
5
借力科幻产业链
科幻热的形成是科技时代文学对变革的因应,也是科幻文学自身发展的一个累积过程,同样可以说是缘于产业链拓展的迫切需求。好莱坞科幻大片的票房成绩与以《三体》为代表的原创科幻作品在世界多国的畅销,引发国民对于原创科幻影视的无限期望。2019年春节档上映的《流浪地球》取得46.86亿票房,更进一步刺激了科幻小说影视化的需求。
不仅仅刘慈欣作品的版权成为多家公司争抢的目标,目前的一线科幻作家基本都有作品卖出了改编权。一种新的合作模式也正在流行开来:为了抢占先机,影视或游戏公司开始直接向作家定制科幻小说。先有版权交易,然后再出版作品。灰狐的《火星往事》、刘洋的《井中之城》、宝树与阿缺合著的《七国银河》等作品都是这一模式的产物,出版的传统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颠覆。
科幻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作品发表与出版、奖项和版权开发(动漫、游戏、影视、周边、产业园等)。这个链条相互支撑,科幻作家的生存空间得以扩大。在创作端,科幻作家因此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不少年轻的作者已经有了在游戏公司工作的经历。游戏公司不太习惯购买科幻小说版权开发游戏,吸纳作家加入公司构架世界观是他们青睐的最直接的模式。还有一些作家加入了影视或文化公司,开始剧本创作或策划。
科幻界每年的活动是比较多的,银河奖、华语科幻星云奖、未来大师奖、星球奖、冷湖奖等都有颁奖典礼,再加上不定期的学术及研讨交流,中国科幻大会、成都国际科幻大会,这让其他类型文学领域纷纷对科幻投以艳羡的目光。
我国的科幻作家数量近年虽然逐年增长,但总人数仍然不及美国,甚至比不上英国、日本和俄罗斯。我国的人均科幻作家占有量很低。丰富的活动和开发端、市场端对人才与作品的需求让科幻作家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紧张状态。
中国科幻持续稳定发展的时间不足三十年,虽然科幻产业链建设以及上下游节点之间的相互支撑力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已然呈现。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出版社联合推出的《造神年代》,还未正式出版,就已卖出了八位数的改编权。
《造神年代》
严曦/文
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出版社联合出品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期待已久的网飞版《三体》剧播出,不仅让《三体》在国内成为流量话题,还将英文版、日文版推上了美、日的畅销书榜。而英国当地时间3月29日公布的第82届雨果奖入围名单中,多位中国作家和多部科幻相关作品入围了9个子奖项。 中国科幻出版虽仍面临诸多发展带来的挑战,但蓦然回首,却轻舟已过万重山。
END
出版人杂志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