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状态全职写网络小说,谈谈遇到的五个问题(全文5600字)
图源 :塔 豆
排版 :塔 豆
来源:栖心生花
字数 :5670
00
小说还在更新中,目标字数是百万字以上。
很长时间内,写作状态欠佳,所以更新状态是断断续续的,不管是小说,还是公众号的更新。
直接原因是,之前的假期休完了,转头我就办了离职手续。
而这个月,我也交了家用,三年来,第一次交家用。之前为什么没有交?因为我在还贷款。
为什么要交家用?你看到显示的IP是广东,就很容易理解了。这是前不久很火热的话题。
有位东北的网友问我哪来的愧疚感?我想了半天,组织不出来像话的语言。
五一回家,我爸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让我交家用。第二句话就是,你看看那谁的儿子,已经赚钱养家了,父母都享福了。
是不是答案,我不知道。但我赚钱的速度,似乎赶不上他们老去的速度。而我离职的原因,也很简单。心脏问题,不适合夜班。
休假有段时间了,以为适应了离职状态。办完离职手续后,就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内耗,更找不到日更万字的状态了。
而且因为频频断更,后台数据极其惨淡。所有小说平台,最不喜欢签约作者的断更,拖更行为。
本来数据良好的我,现在踩雷了,也罢,只是个开始而已。那就简单聊聊,我写小说遇到的五个问题吧。
1.断更
断更,真的很影响平台的推荐,如果没人看你的作品,收益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更能打击签约作者的写作积极性了。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如果你的作品写得很好,但我三天,甚至一个星期才看到一两章。我就直接跑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之前的剧情都快忘掉了。
毕竟各个平台的神作,真不少。读者没必要在我们这里浪费时间。而全职大神,都在更新万字以上。如果不想影响作品数据,哪怕日更4000字也可以。以前我以为写小说是多遥不可及的事情,直到看到某个平台的作者,竟然还有初中生。对,你没有看错。不是读者,是作者。写作是没有门槛的,但是赚到钱是有门槛的。而有规律地更新,才是留住读者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最新发布的《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网络文学作者规模达到了2405万。面对如此庞大的作者数量,我总在问自己,为什么别人要来看我的小说?网文作品数量达到了3620万部,面对这么大的作品数量,我还是问自己,同样的问题。连前路都想了一遍,一是放弃写作,继续去厂里上班,还能混个死工资,饿不死又富不了。
二是,继续更新,日更。找回状态,继续万字日更。没人会保证百万字之后,是怎样的光景?可万一呢?网文用户数量达到了5.37亿,中国网络文学阅读市场规模达到404.3亿。这么大的用户量,这么大的阅读支出,万一有块蛋糕砸在自己头上呢?况且,这只是国内市场,海外市场还有很大需求呢。当然,这都是后话。有个网友说,她的侄女26岁,小学学历,已经写了好几本书了,收入还不错。有个制茶的作者,也是小学学历,她写网络小说已经五年了。
所以学历并不重要,能写出来,才重要,能持续有规律的更新才重要。
成就比肩不了大神,那就多写点,坚持日更不断更,写到满足读者的阅读量,并且持续满足。
不断更对于我来说,还有两点很重要。就是良好的身体状态,以及固定的写作时间。现在的身体状态,就是大病没有,毛病不少。就比如前些天大拇指莫名其妙就肿痛了,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早上,直接补觉,根本写不了。吃点食品添加剂,都能让我脚底,发红肿痛十来天。太晚睡觉,心脏就不舒服。
所以愉悦的身体状态,对于写作非常重要。我喜欢在上午写小说,这时候的脑力活动是非常清爽的,身体也在前一晚的睡眠中恢复能量。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这般时间自由的。那就找到最适合自己创作的时间,很多作者喜欢在晚上创作,更有的作者喜欢夜里的安静。
关于日更,我想说,不要把这当作一种任务,来困住自己。而是在潜意识里,让自己明白,这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享受那种把画面,把思想转化成文字的过程,享受表达与分享的过程。
2.焦虑
这里说的焦虑,主要是数据焦虑。不管是写小说,还是公众号的作者,都会下意识地去查看作品数据。结果不尽人意的时候,有的人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有的人想着改变现状却不知道从哪里发力,有的人研究着数据去找出问题,结果都是问题。还有一种人已经麻木,已经无所谓了,连数据都不看了。
现在的我,也不看小说数据了。小说因为我的断更,与其说还有数据,不如说可以忽略不计。另一角度来看,百万字完结前,自己可以不受读者的影响,安静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总有作者因为读者的评论,而改变自己原来的剧情走向。
上两篇公众号的更新,小涨了些粉丝。但因为一个月的断更,又往下掉了。所以创作这件事,真的很考验一个人的思想,天赋,耐力,专注力。在对付数据焦虑的问题上,万物只等闲,唯有勤更新,才能留住读者。很多读者,是愿意陪着我们成长的。对于我来说,我也会关注小说作者。先不谈她的作品质量,就单论她日更的状态,我都想学习。
但正常情况下,社交平台上的小说作者,都不会轻易泄露自己的小说名称,以及小说笔名的。这真是一条潜规则,会影响平台的推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作品。读者的完读量,是一种可视化的数据焦虑。而其他作者带来的码字量,又是另一种创作焦虑。就我关注的小说作者当中,有位女性作者已经日更万字快两个月了,我是眼睁睁看着她,天天万字以上,完成了一本百万字小说。如果我一直保持当初日万以上的创作状态,再有一个月,一部百万字小说,我也完成了。
有人跟我说,新手一上来,就能日更万字,并且坚持十天,已经很了不起了。因为好多新手,一天写出来4000字,都不容易。每个人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创作焦虑,其实也不是我们不可以。只是一时没有找对适合自己的写作状态。失业状态的我,时间充裕是我最大的创作优势。其实失业这事,我还是不敢张扬,就单论这篇文章,我都搁浅好几天了,正在考虑要不要提这事。毕竟我的粉丝已经有熟人了,消息一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就我身边的例子看来,失业是一件挺丢脸的事情。别人怕找不到工作,我怕熟人给我安排工作,一看又是8小时以上的,甚至还有夜班,甚至还是12小时。其实,有的人从来没有上过12小时的班。因为有些苦,其实是不必承受的。既然短期内不会饿死,这12小时我自己也可以安排,没准几个月后,效果就不一样了呢。听着音乐,完成上午的小说写作量。听着音乐,完成晚上公众号的更新。公众号的文章,可以是对小说创作的一种复盘,可以是当天生活的记录。
这种自我安排的记录方式,也正悄无声息地对抗着数据焦虑与经济焦虑。
3.切书
很长时间内,大数据都给我推荐小说作者。有这么一位宝妈,写到五十万字,收益也就几块钱而已。但她并没有放弃,坚持写到百万字,收益还是少得可怜。没想到完结几个月之后,就开始起飞了,并且收益还在继续。单本稿费估算,足以在我这座四线城市全款买套房。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本书,就在没人去看,收益几分钱的时候,也没有放弃,没有切书。这就很难得。很多教人写作的作者,他们会说,大概在多少万字,加入书架人数,或者追更数据不理想的情况下,就考虑切书。就是开始想办法完结,把书切了,重新再开新书。
作为新手的我看来,也许这种忠告是对的,就好像我现在的书,平台也不推荐了。但不推荐的最大原因,是我的断更行为。当然,百万字完结,收益不到三十元的作者也是有的,这种单机游戏最煎熬了。没有几个人能一书封神,很多大神都是写了好几年,不断积累读者的。这是一个人的长征,也是另一种人的长征。因为被吸引过来的读者中,总有人会陪你完结。
想到那些传统文学的作家,在看到他们的书籍时,他们就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了,多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期间,他们也不能每天看着收益。直至书籍出版之后,甚至也是个未知,尤其是初出茅庐的作家。阿勒泰作家李娟的书最近很火,因为一部只有八集的网剧《我的阿勒泰》,它改编于同名散文集。当然,我更喜欢她的《冬牧场》,短短二十多万字,赶稿了半年。赶稿的情况下,不到三十万字,耗时半年。这就是严谨的作家与网文作者,对待作品的态度吧。
简言之,如果数据不理想,我还是会把第一本作品坚持写下去的。在适应了强度之后,不排除会开新书,也就是两部小说一起写。可能不在一个平台,可能再换一个笔名。
切书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听从别人的建议,也可以坚守自己的意见。面对各种嘈杂的声音时,就走慢一点,好好打磨自己的作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4.学习
住处约300米就有一处招工,按件工资,员工多是中老年妇女,面积不大,几张桌子,面对面坐着,木讷地重复着手上的工作,边上摆满了塑料零件。
想起一句话:我们的实力,决定了我们在别人嘴里是什么样的人。
我需要怎样的实力?跟她们一样,木讷地左手右手重复简单的工序吗?
我随手在书架上,翻着一本书,发现自己能看进去。最近看的是纸质书的小说,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主题阅读。
很多时候,想把看过的书,按照自己的理解,写成一篇篇文章。但这件事,我拖延太久了。以往没有整理的习惯,看了就算了。
现在计划去看的电影,或者看完的电影,都会认真记录整理。前期觉得什么电影也行,什么书籍也行,现在觉得时间有限,获得信息点的时候,应该也要有着重点。
既然在写小说,就多看小说。电影跟小说有什么关系?小说需要画面感,电影里不就有了吗?
很多时候,一部电影仅仅一句话,就能概括出来。我们倒过来思考,当我们头脑中有一个故事的时候,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再扩写这句话的内容。
在我们写到十万字的时候,我们的短板很快就会显示出来了,需要学习的技能也多了。
人物的性格是否足够鲜明?是不是仅靠对话去拉动剧情?人物说话方式是否符合人物性格?怎样去挖坑埋下伏笔?怎样精准描写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网络小说,传统文学,影视作品有很大的共通性,而我也在其中费时学习,甚至看个电影,都要画个坐标图,去理解情节的发展。
最近深深感受到一句话:凡事不要给自己设限。
没写小说之前,我不相信自己能写,更不相信自己能日更万字。但最后我坚持了十天。
写不出来一篇书评,就把那本书翻烂了,研究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不会剪辑,就打开剪辑软件,了解每个剪辑工具。
以前觉得自己不能早睡,现在十点就开始犯困。以前觉得凌晨五点太早,现在的早上六点,小说都可能写完一章了。
就我目前关注的网文作者,就没有这么早起来写作的。通宵倒是有一个,因为她要存稿。存稿最重要的动力,就是下个月要去旅游。令我佩服的是,她是三个平台同时日更。
写到这里,就觉得那份木讷的工作,是在浪费时间。我需要学习的是阅读与输出的能力,学习跟自己较劲的能力。
最后就是学习其他小说作者的精神状态,他们就算会卡文,常孤独,零社交,但精神世界丰盈,不迎合不服输,上下而求索。
5.故事
第一部小说,在没有大纲的情况下,还能日更万字,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从短视频里获得灵感。
但第二部小说,考虑写大纲了,现在都开始在准备了,最开始的就是在研究其他平台。就一个平台,双开的话,可能会限制流量。多个账号的话,不想要别人的身份证。
好多作者是因为看了好多网络小说,最后发现结局并不满意,于是自己才开始去写作的。
而我呢?说来也惭愧,没看过任何一部网络小说。我连读者喜欢看什么都不清楚,就开始写小说,属实是莽夫。
如果第一部小说完结了,数据还是惨淡,我也一点都不意外。看到好多作者,就一个大纲的思维导图,都密密麻麻的,仔细到每一章的情节发展。
最近刷到一个视频,关于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时长30分钟。还真看进去了,习惯性地在纸上做笔记。
这让我意识到:就算一个很普通的故事,经过一些艺术加工,它都可以变得引人入胜,精彩绝伦。
不管是写小说,还是电影,都是一个故事。同样的故事,可以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去写,可以打乱顺序,从一个冲突开始直接拉住读者。
网盘里有很多教程,写小说的,小说素材的,网络小说资源的。以及自媒体写作的,影评的,书评的,拆书稿的教程。我都没有看进去,或者是没有耐心看吧。
好些教程已经是几年前的了,画质非常模糊,质量也良莠不齐。而网上各种各样的课程,大多是付费的,好多纯属是割韭菜,能力有限无法筛选。
在还没有掌握如何讲好故事的情况下,我开始了写小说。原来开始写,就是解决拖延最好的方法之一。
而进阶的手段,甚至可以避开那些付费教程。那就看书拆书,说是囫囵吞枣也好吧,找出并写下时间点,不断添加书中故事情节,让我的阅读速度越来越快。
发现这方法看电影也适用,画出时间线,写下记忆点事件,然后串联起来,可以看清情节的走向,看透故事全局。
在不适应这种方法的时候,就写出印象深刻的事件,再前后添加事件,按逻辑也可以把故事串联起来。
这些方法,对于写小说也适用。想到了用双波浪的方式,来串联小说情节的走向,一条线是故事的发展,另一条是人物的成长或者堕落。
把双波浪有规律地,画在坐标图的第一象限,如果一个点,代表一个记忆性事件的话,可以看到逻辑性的故事走向。
于是X轴Y轴各自代表什么?我不想深究,但每个点可以代表一个事件,然后把每个事件串联起来。另一条线上的点,是人物的改变过程。
上方如果还有空白处,再画两段波浪线,这时候的X轴Y轴就更不需要标注事件了。
每个点,用简洁的词语标注。需要注意的是,我会把Y轴画得偏向左边,让右边的空间更大一点。
这样一来,第四象限也有更多空间,可以把人物关系整理出来。至于第二第三象限,需要画点什么?现在还没想好。
可能它不适合所有人,但对我来说,掌握一部百万字小说的故事,也许只需要一张纸。
双波浪图在一个坐标,画三个。在此基础上,重复再画上四个坐标图,每个坐标图承担100章的内容,每章约2000字。
五个坐标图,就是一部百万字小说的故事点。
但对于理解一部电影的故事,一个坐标图,就够了。
看到记忆点事件,都标注在了图上,似乎看到了那些电影解说的短视频是怎样来的。
如果我不按时间线来说一个故事呢?就从第一个冲突开始讲起,是不是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然后再用插叙的写作手法,去解释第一个冲突的发生。
回到写小说的角度,这点都能用在故事的开头,而且还挺实用的。
学海无涯苦作舟,渺小的我还在不断摸索的路上。这篇分享就写到这里吧,希望往后能分享出更有益的内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