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复谈《人民的名义》为何火:好戏给人以思索
从艺近60年,演过“大人物”,也演过“小人物”,演员李光复坦言,“越是贴近群众的角色,越是草根,其实越难演”。最近,李光复走到哪儿,都有人认出他,“这不是《人民的名义》里大风厂的工会主席郑西坡吗?”他很高兴,这个角色成了。4月25日,李光复做客人民网文化频道访谈,为我们揭晓《人民的名义》幕后的精彩故事,也分享了他在演员这条道路上的经验与思索,他坚信:毫无痕迹的表演,才是好表演;给人以思索的戏,才是好戏。
嘉宾:李光复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在《人民的名义》中饰演“郑西坡”
Q:《人民的名义》里的“郑西坡”戏份不多,但是给观众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您当初是怎么诠释这个角色的?
演员最重要的、决定成败的一个工作,就是获得人物感觉。像郑西坡这样,越是贴近群众的角色,越是草根,其实越难演。观众都在审视着你假不假,差一点都不行。
演郑西坡,我就调动我过去的生活经验。以前我和工人们生活在一起,车钳铆焊电什么都干过,轧钢、掏大粪、掌鞋、汽车上卖票、卖鱼、卖菜,下矿挖煤,九死一生,几次差点就从矿井里出不来,很艰苦。这些生活积累,就是一笔隐藏的财富。
Q:“郑西坡”是剧中“人民”的代表,您想通过这个角色表达什么?
有观众跟我说,“您真是代表了我们的心声,您替我们在这个剧里讲话了。”这就达到了我当初要创造这个角色,包括演绎其他角色的一个初衷。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很污浊的东西,我看了挺痛心的。我希望通过我的角色来呼唤纯洁、善良的心境,这是我长期以来的一个夙愿。在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心灵都是非常美好的,我想表现这些真善美的东西。
Q:您觉得《人民的名义》这部剧为什么能这么火?
除了这部剧关心社会、关心政治,代表百姓的心声,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过去我们呈现给观众的一些文艺作品,把观众看低了,觉得拿恶搞的东西或者刷颜值的东西就可以适应他们的文化口味,其实不是的。
这让我想起我们老院长曹禺大师讲过的一句话,真是影响我一生。他说,什么是好戏?好戏的标准不是剧场里热烈的掌声,不是各种赞誉,而是走出剧场的时候,人们会带着思索。他认为,好戏会给人以思索,包括思索社会,思索人生,思索未来。曹禺先生的话真是令我茅塞顿开。
《人民的名义》这部剧之所以火,因为它给人以思索。观众脑子里面提出的问题刚好和我们在剧中反映的问题对应了,有了共鸣,等于是我们拿这个作品和观众在交流。
Q:观众最喜欢看剧中的老戏骨演戏,演技完胜现在的“小鲜肉”,您怎么看?
过去他们看惯了所谓的“小鲜肉”,还有一种刷颜值的苍白的表演,突然发现这个戏有这么多老演员,他们凑到一起,原来人物关系是这么好看。观众喜欢演员碰撞出来的“火花”,感受到表演是这么有味道。
最近很多人问我,“你们演戏怎么那么好玩,比原来那种戏要好看得多”。我觉得这才是回归戏剧影视的本源。
Q:大家在剧里“飚戏”,是什么感觉?
我不太想叫飙戏,我们是在一起生活,但这种生活已经不是一般概念的生活,是剧本中的生活。
我们是和谐的整体创造。一个戏不是看一个、两个重要演员,而是整体创作,就是每一个人物都十分鲜活,这才是一个好看的戏。再一个,演戏是演人物关系,这么多角色在一起,演员的心要能够相通。
我们的表演追求一种境界,你看着非常生活,其实全是处理好的,毫无痕迹的表演,才是好表演。
Q:您是话剧演员出身,演技是怎么磨练出来的?
我刚演《茶馆》的时候,演一个老茶客,一句词都没有,结果被导演轰下去无数次,每次上来都不对。后来,我去补生活,写了一个四千字左右的人物自传,找了相当多的资料,再去演,才对了。一句词没有的角色,你也得下这么大的功夫。
Q:吴刚是您在人艺的同事,您怎么评价他这次演的“达康书记”?
演员塑造角色要遵守三条,第一条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你了解这个人;第二条叫深刻的内心体验,你非常真实,你以这个角色的心理体验他;第三条叫鲜明的人物形象,光体验不行,得鲜明地把他表现出来。
虽然吴刚没有接触过真正的“达康书记”,但是他有深刻的内心体验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他凭着自己的理解,加上一定的想象,演得非常棒,有激情,有根据。
Q:李老师现在还会想挑战什么样的角色?
我最近几个戏都是由四十多演到八十多,年龄跨度很大。我今年71岁了,四十多化化妆还敢演,八十多,把牙刷黑一点,还能演。但难就难在内心的体验,就是如何获得人物的感觉。
相关新闻:
对话许文广:演“丁义珍”不过瘾 更想尝试“李达康”
对话“侯亮平”陆毅:与众戏骨“飚戏”,过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