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剧情注水”:国产电视剧的阿喀琉斯之踵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腓特烈】一、被“注水”的《人民的名义》
“细节和演技没话说,但这节奏太长了,看了10集没什么进展啊……”
“也没传的那么神,进度实在太缓慢了!”
“本来可以四分无奈剧情实在是太拖沓了,后五集感觉四倍快进都不够。”
“废话多过逻辑,宣传词汇多过有效信息;儿女情长唠嗑没必要这么多吧...不知怎样表达的地方不要乱填塞东西啊,过犹不及;故事大框架不错,细节可谓是面面皆不俱到……”
若仅从字面意思理解,普通观众或会认为,上述文字是针对一部质量一般的电视剧的评论,豆瓣评分估计只能在6-7分左右徘徊。但事实却大相径庭——这些影评针对某部平庸电视剧的不屑之语,相反,其恰恰出自豆瓣评分高达8.6(最高时达到9.2)、并引发现象级关注的《人民的名义》。
作为一部整体评价相当不错的优秀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本不应遭受如此之多的差评,但这些差评别无例外指向“情节拖沓”这一缺陷的共性,似乎也并非信口雌黄那么简单——实际上,不但观众对这些拖沓的剧情表达了不满,连诸多媒体也或直接或委婉地指出,剧情拖沓这一问题,对本剧的消极影响不可小觑。
而导致本作品“情节拖沓”的根本原因,在电视剧中添加与主线剧情无关的无意义剧情(即通称的“剧情注水”),并以此增加电视剧时长的做法,已然成为了影响中国电视剧平均质量的“毒瘤”,甚至称其为中国电视剧进步的阿喀琉斯之踵,也毫不为过。 二、无知为之和有意为之——明面上电视剧“剧情注水”原因
没人愿意看到自己喜爱的电视剧,陷入拖沓的剧情“泥沼”中无法自拔,更不愿看到一部本身质量上佳的电视剧,因为其后的拖沓情节而不断评价“滑坡”。因此有必要探究,这样拖沓又毫无意义的剧情,是如何产生的,制作人员为何要抛弃连贯的剧情不顾,拼命在剧中“注水”?
以《人民的名义》为例,从已曝光的事实看,本片之所以被“注水”,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在于主创人员“认识不足”,即其根本不了解某些观众的具体需求,便贸然断言这些观众的喜好,并从这些拍脑袋得出的“喜好”中做文章。如针对片中最不讨喜却占据了大量剧集时间的“郑胜利”这一角色,本剧导演李路的解释就充满了“想出哪辙是哪辙”的色彩:“从开始创作的时候就有这个坐标在里面,比如要有一些情感戏,一些时尚元素,一些社会的当今的年轻人的话题性,其中有一条线也是年轻人的线。”某种意义上,这一说法正如不少网友所说,“导演是不是对我们年轻人有什么误会?”最终却适得其反。
“郑胜利”这一角色被广大网友称为全剧最大的“败笔”,而导演李路关于该角色“适应年轻人的需求”的考虑可谓是彻底的误解 你又不给钱 占位 另一种更为“诛心”的说法,则称剧情注水是某些工作人员因为私心强行给自己“加戏”的结果。
还是以《人民的名义》中“郑胜利”这一角色为例,扮演本角色的阚犇犇不但拥有演员的身份,同时还担当了本剧B组导演,其手中掌握了足够给自己“加戏”的权力,舆论也盛传其有给自己加戏之举。而针对“郑胜利”这一角色是否存在“加戏”一事,本剧编剧及《人民的名义》小说原作者周梅森先生的解释,更是有“欲盖弥彰”之嫌。周先生称:“在原著小说里,郑胜利的笔墨就不少,是个脑筋活泛、心眼儿多、钻营渴望成功的年轻人。”然而,在周先生创作的《人民的名义》小说原著中,郑胜利这个角色实际上一共只出现在6个情节片段中,其中3处竟然还是引用或旁观转述,甚至连“郑胜利”这三个字,在二十余万字的小说原著中只出现了18次而已,与“侯亮平”的1355次、“李达康”的780次或“沙瑞金”的353次根本无可比——这样一个角色,能叫做“笔墨不少”?
即使身为小说原著者,周梅森先生关于“郑胜利”这一角色在原著中“笔墨不少”的说法也完全无法成立 三、“四十集起步”的电视剧集数——“剧情注水”的死结之因
主创人员对受众了解不够,可以通过增加知识、经验的积累或与受众进行充分的沟通来进行改善;而“强行加戏”,自然也可以通过明确规定工作人员权利,落实编剧在创作中的核心地位等方法进行预防,若国产电视剧剧情注水仅仅是因为这些可以治理的因素,那实在是善莫大焉。
可问题在于,只要翻一翻《人民的名义》小说原著,以及粗略计算下电视剧总时长,便能发现,想凭借上述的各种治理措施纠正“剧情注水”,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毕竟,无论多么彻底地根除之前提到的弊端,下面这个简单的“数字问题”,都会像愚公面前的太行王屋一样,横在主创及观众面前——
《人民的名义》这样一部二十六万字不到的小说,在不进行“剧情注水”的情况下,如何改编出一部总时长超过两千五百分钟的电视剧? 以小说/漫画改编电视剧,向来是进行电视剧制作的主流方法。正常情况下,由于小说存在着大量无法用影视表达的背景、心理描写,以及只需要几秒的剧情就能展现的动作、神态描写等,使得哪怕是数百字的小说文字,都很难改编出区区一分钟的影视。同时,出于精简剧情的考虑,负责任的编剧还会在改编的过程中,删减小说原著中的无用情节,合并重复的人物角色等。这些因素导致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的情节、人物往往会少于原小说,而原小说字数与影视剧时长之间,也往往会有较高的比值,比值越高,作品质量越好——经过了从原著浩如烟海的文字中进行的“精粹”,新生成的影视作品情节必然会更加连贯,故事也必然会更加扣人心弦。
例如,号称诸多观众心中“神剧”的《权力的游戏》,其每一季总时长在450分钟左右,而作为改编基础的原著小说,平均每部约为75万字,文字与总时长比值约为1667,即平均每1667字的文字,可以改编为1分钟的影视剧;
上世纪美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著名作家阿瑟·黑利创作的《钱商》,全剧总时长为320分钟,原著小说则为41.8万字,文字与总时长比值约为1306;
然而,对于《人民的名义》而言,原著小说文字与电视剧总时长比值,却仅有100左右,这相当于平均每百字的文字,要改编出时长一分钟的剧情来——100字对于文笔细腻的作家而言,写清楚一个生气的表情都不够,又怎么可能在足足60秒的视频中,至少交代清楚一处情节,引进诸多人物,甚至还要让这些人物彼此产生冲突? 在原著小说无法提供足够内容的情况下,为了“拍满”足足56集,《人民的名义》的主创们不得不劳神费力地添加各种与主线剧情可能稍微沾边但更可能根本无关的新剧情。如果不这么做,仅仅指望原著小说提供的情节来改编电视剧,那恐怕整部小说拍完,也只能拍出不到10集的电视剧。这恐怕也正是诸多先看了电视剧,再捧起原著小说阅读的观众纳闷不已的原因——“电视剧里面抓赵德汉不是费了老鼻子劲了吗?怎么小说里面搜出山庄白金卡竟然这么容易?”
“巨贪处长”赵德汉在原著小说中和检察机关“斗法”的过程与电视剧中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