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盛 发表于 2017-5-29 20:13:55

章士钊与鲁迅曾经的误会

曾经的辛亥革命同路人鲁迅与章士钊在1920年代不仅笔墨相争,而且闹到公堂,鲁迅后来得以胜诉,这可谓北洋时期知识界的著名公案。
章士钊是新文化运动同路人
“五四”时期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得力助手蒋梦麟在反思当年的学生运动时,曾意味深长地提到,正如蔡元培、胡适所担心的:“学生们在‘五四’胜利之后,果然为成功之酒陶醉了。这不是蔡校长等的力量,或者国内的任何力量所能阻止的……有人一提到‘校规’他们就会瞪起眼睛,噘起嘴巴,咬牙切齿,随时预备揍人。”
作为曾经的晚清苏报案主角,段祺瑞时代的教育总长,章士钊本着其逻辑学家的思路,提出学生回归读书的本位。
章士钊不仅在晚清是革命的急先锋,而且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同路人,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就是受他《甲寅周刊》的影响。
章士钊对于白话文运动尽管有所保留,一生坚持用文言文写作,但其实跟白话文运动的主将胡适等人关系相当密切。章对白话文并不排斥,但他所推崇的是另一个更加有风度的传统。
毛泽东说章士钊一生大部分是好的
这一年,章士钊过得相当郁闷,他其实有点像段祺瑞政府的救火队长,刚出任司法总长不久,因学潮连绵不绝,段祺瑞立马又任命这位晚清学潮领袖为教育总长。聚焦所在,也是被鲁迅所严厉斥责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蒲振声、张平江、刘和珍、姜伯谛、许广平、郑德音等,反对校长杨荫榆而演武剧。先生认为学纪大紊,礼教全荒,号为全国女子最高学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立表不正,其影可知。当此女教绝续之秋,宜为根本改图之计。遂毅然绝然,令其停办,遴选专家,妥速筹画,另创设国立女子大学,重立宏规,树之模楷。”(王森然《章士钊评传》)
章士钊着力整顿学风,并非为一己私利,当时女子师大的校风,某种程度上正与蒋梦麟的观察颇为类似。
章士钊之女章含之有一段文字,提到毛泽东主动问及章含之对乃父的评价,当听到章含之按鲁迅的说法痛说父亲的“黑历史”时,毛泽东说:“你要正确认识行老,他的一生很不简单。你知道行老年轻时《苏报》一案是怎么回事?”
章含之“才忽然意识到除了鲁迅的文章,我对父亲的了解竟如一张白纸。我从未问过、寻过、读过父亲的生平”。毛泽东又补充道,“行老青年时代是个反对满清的激进革命派呢。我们谁都不是天生的马列主义者。他一生走过弯路,但大部分是好的。”
“三·一八惨案”时,章士钊正在天津
鲁迅一生论敌无数,他涉及“三·一八惨案”的杂文《纪念刘和珍君》与驳斥林语堂的《论费厄泼赖必须缓行》,均涉及了章士钊,由于被纳入了各个时段的中学课文,影响极为深远。徐复观就说,由于曾是“鲁迅迷”,“章先生既为鲁迅所深恶,我自然也对章先生无好感”,对于此事的真相如何,一般人既无从考察,也就凭着印象一直衍生开来。
近代史学者周雪蕾注意到,惨案发生时,章士钊正在天津。当天《世界晚报》登载消息,指章是惨案的主谋。其中缘于该报曾与段祺瑞之子构讼败诉,认为是时任司法总长的章士钊从中偏袒,遂大兴讨伐。
章士钊为此极为愤怒,在各报登启事指责该报。
由于章士钊与鲁迅的这桩历史公案,章含之还被“文革”造反派贴了大字报,相对于乃父是鲁迅笔下的一只必须穷追猛打的“落水狗”,她被称为“小落水狗”,内心倍感屈辱。
于是,她气冲冲地责问章士钊为什么迫害鲁迅,镇压学生?章士钊却异常平静地对她说:“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历史自有公论。现在对你讲,你听不懂,也听不进去。我和鲁迅之间,有些可能是误会。以后你长大了自己去读历史,自己去判断吧!”
章士钊连说:“荒唐!荒唐!”
等章含之稍微长大后,章士钊谈起他与鲁迅的这段公案时,很风趣地说,“哪里有这么多文章好做哟!鲁迅要是活到解放,我和他很可能是朋友呢!”
章含之问他当年他们之间如此敌对,他现在怎么看。章士钊微微沉思后缓缓地说:“拿你们现在的眼光看,对于学生的事,鲁迅支持学生当然是对的。”
他说1925年春天,他应段祺瑞之邀出任执政府的司法总长,后来又调任教育总长,当时完全是想用“读书救国”来办教育,因此企图整顿学风,严格考核。为此,他上任伊始,就主张闭门读经书,从而激怒了学生与鲁迅,尤其当时群众运动声势巨大,章士钊冷峻的教育政策一下子成了年青学生的拦路虎。
尽管作为段祺瑞政府的秘书长,惨案之后他曾奉命拟过一份通缉令,但他绝非鲁迅笔下的那么不堪。
作为后人,章含之的回忆或多或少有为乃父辩白的意味,但章士钊所说的具体语境的确值得后来者重新考察,否则就很难以理解为何他会有如此重大的转变。作为晚清学潮的亲历者与发动者,章士钊以为“罢学之于学生,有百毁而无一成!”
章士钊的外孙女洪晃回忆,老爷子晚年偶尔会自言自语道:“荒唐!荒唐!”年幼的洪晃不解其意,却也经常学着外公的样子说“荒唐”,直逗得外公前仰后合。稍长,才知道章士钊所提就是他与鲁迅这段公案,可见那一段遭遇对其影响之大。
看似有些过于无奈的呼吁,其实正表达了稳健派章士钊对当年学风与世风的某种隐忧。人们对于那些不那么激烈的思潮与人物,有时显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其实他们背后有着很扎实的贡献,这一点愈发值得我们关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章士钊与鲁迅曾经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