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盛 发表于 2017-7-14 16:14:14

“机器人”能看图写诗

“也许再过几年,就有人组织研发队伍,做出非常高智能的写诗机器人,免费提供给全国所有用户,随便按一个按钮,一首诗就出来了。”5月初,厦门城市学院人文与艺术系教授陈仲义来宁参加“中国江苏·扬子江作家周”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没想到几天之后,人工智能微软小冰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而这个月,小冰又开发了“助你写诗”新技能。陈仲义的感慨瞬间照进现实,差别只是从“随便按一个按钮”,变成了“随便上传一张图”。
体验:上传一张图,一首诗就出来了
以前,微软给小冰的定义是“人工智能萌妹子”,而现在,她成了“少女诗人”。小冰的现代诗创作能力,是通过对1920年后519位现代诗人的上千首诗反复学习(术语称为迭代)1万次达成的。微软专家介绍,小冰每迭代一次的时间大约是0.6分钟,1万次迭代需要100个小时,而人类如果要把这些诗读1万遍,大约需要100年。
5月下旬,小冰推出了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人间/在沙滩上/歌着过去的悲哀”等诗句引起了热议。记者从出版社了解到,这本诗集算是畅销,已经在加印了。
如今,“少女诗人”小冰又开发了“助你写诗”新技能,只要上传一张图片,她就能帮你创作一首诗。怎么创作?记者体验了一番。打开小冰的微信公众号,输入“一起写诗吧”5个字,小冰俏皮地回复:“看在咱们关系这么好的份上,可以跟你一起写首诗哦。”接着她发了一个链接,点击进入,界面上显示“用一张照片,让小冰协助你创作诗歌”。记者在手机相册里选了一张冰棍的照片上传,一首小诗立即出现在屏幕上:“什么时候这般快的时候/眼看着太阳落了下去/我的一切都在梦中了/乃至同秋虫石隙外的天空中/当春风忏悔的时候啊/这仿佛是天空的皱纹/有现实的世界来/我又躺在自己的生命中”。这首诗有些词句并不符合正常的语序和逻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修改调整。微软方面表示:“小冰宣布放弃她创作的诗歌版权,这意味着,你可以随心所欲发表最终的作品,甚至不必提及她参与了你的创作。”
争议:语言拼凑游戏还是降低创作门槛?
小冰的诗歌创作,从一开始就引发巨大争议。
有人表示喜欢小冰的诗,有些语句很惊艳,比如 “她嫁了人间许多的颜色 ”、“我负了爱我自己的生物,我却温了你的眼睛”等。反对的声浪也很强烈。诗人臧棣在微博上直言:“机器人写诗,是一件极其邪恶的事情。这根本就不是接不接受新事物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说,这意味着一种剥夺。”虽然上传一张图就能写一首诗,但在有些人看来这是“加速了人的堕落,生命的退步”。而且这样创作出来的诗歌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语言拼凑游戏”,只是在已有的诗歌语言中的拼凑组合,并不具有思想和情感,没有灵魂。
微软则将其称为“人类与人工智能的联合创作模式”。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我们赋予小冰创作能力的意义,在于她能大幅度降低全体人类创作的门槛,使每个有志于创作的人,都能在小冰的协助下,完成以前无法完成的作品。而更加优秀的诗人,能够进一步创作小冰暂时写不出来的更优秀的作品,进而攀登人类诗歌艺术的新高峰。也许,只有小冰写不出的诗篇,才能称之为人类的诗篇?”
观点:不必全盘否定,科技和艺术并非泾渭分明
南理工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宗刚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小冰的创作有很多局限性,但不必全盘否定,“诗歌是纯语言的艺术,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语言游戏、语言魔方,看你怎么去转怎么去组合。组合得好就成为美文,组合不好就让人昏昏欲睡。比如著名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分开单独看不觉得怎么样,但放在一起妙不可言。”在他看来,小冰恰恰是“歪打正着”,“写小说需要情节、故事推动,而诗歌讲究跳跃性,小冰的有些创作还不错。”
而且,在诗歌有些衰落的当下,小冰的创作以一种另类、无厘头的方式引爆了公众对诗歌的情怀,这从传播的角度看也不是一件坏事。
“科技和艺术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技术的进步肯定会影响文学艺术手段的更新。”张宗刚说,古往今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宋朝文明灿烂,文盲率很低,民众受教育率比较高,因为很多人写书。为什么呢?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书写和流通变得便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读书人的兴趣。所以技术对文艺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不用盲目否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机器人”能看图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