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17-8-15 19:20:31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专访“故事市集”创始人杨天意

8月的第一个周末,北京晴空万里,在望京正见阳光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出心裁的故事市集,活动以小说合集《世界和它的悲欢》为主题脚本,用“故事市集”的形式开展,如此新颖的新书营销活动竟引得几百人慕名而来,在为期两天的市集活动中,全程所有交易都是以“故事”作为货币流通。
市集我们并不陌生,“跳蚤市集”也是出现在大学、商场等屡见不鲜,近期更有“黄小厨”市集等通过明星带动的主题活动引得众人围观参与。据悉,此次活动则是在国内第一次使用“故事市集”概念并完成落地,真正打造了“用故事交换一切”的市集理念,同时也将一本新书的跨界营销玩出了新花样。
针对此次别出心裁的跨界营销活动,我们采访了“故事市集”创始人杨天意。
专访记者:为什么想到用“故事市集”的这种形式来做活动呢?
杨天意:谈到图书营销,大家大多数会想到的就是座谈会、发布会这种形式。除了名家名作,那么小说和故事应该怎么宣传营销呢?在唱衰纸质出版的当下,更需要注入新鲜的创意血液。我们是一个年轻的出版团队,专注于小说/故事的开发孵化和选题策划,“故事市集”这个活动的主题就是新书的主题:世界和它的悲欢,讲述这偌大世界的悲欢离合。那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故事,为什么不能提供一个环境让大家分享呢?既满足社交需求,又贴合主题概念。我们用“故事”作为计量单位,通过“悲欢故事币”来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同时用“故事”来赚取货币,还加入了竞拍环节,让整个市集形成一个生态闭环,从而让人们开始一场久违的深层交互。
专访记者:在市集开始之前,我们就在各种渠道上看到了宣传;市集现场也十分火爆,每场几乎都有20多名风格迥异的摊位主到场,你们在先期做了哪些准备?
杨天意:这次活动我们联合了湊湊、简书等一起。由我们的团队提供创意概念,发出统一文案与视觉设计,然后协调多方资源,线上线下全渠道宣传。活动发布到豆瓣,也因为形式新颖还被选到了同城首页活动。现场的20多名摊位主,则是由团队成员,一个个联系、删选、沟通、确认。摊位主所带来的文艺好物与其自身的影响效应,使得宣传呈现口碑式叠加。市集环节、悲欢币面值及使用规则、避免通货膨胀、应急措施等,都成为那段时间的讨论焦点。从创意雏形到线上推广再到线下落实,我们多次头脑风暴和集思广益。
专访记者:这次的活动都有哪些好玩的摊位主和故事发生呢?
杨天意:他们是一群风格迥异、非常有趣的摊位主,他们的摊位上售卖电影海报、珠宝首饰、汉服周边、中医香囊、手工扎染、陶瓷篆刻等文艺产品。他们一部分是全职商家,更多则是业余爱好者。刚开始我们从身边的朋友开始邀请,后来通过我们的新媒体报名渠道,很多有趣的摊位主也自发前来报名。每个摊位主都带来了10-100件不等的文艺好物,有纯手工制作的珐琅、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扎染物件、来自西班牙的陶瓷碗、定制玉石篆刻、艺术摆件、北欧古着收藏、泰式饮品,更有现场占卜、摸脉、解梦、化妆等等。现场观众更是奉献了很多动人心弦的悲欢故事,有深夜小区遇鬼记、蜘蛛网与小男孩的诡异梦境、未来世界的科幻畅想、现实中的考研奋斗史、与外婆的岁月记忆······
专访记者:您认为“故事市集”的火爆反应了一种什么现象?
杨天意:刚开始有人会觉得,讲故事这个门槛太高,毕竟现在社会人们的交流更贴近于高效率的断点沟通,并且高楼大厦的林立也使得人们的防备心日益加重。“故事市集”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达到释放压力、敞开心扉的交流状态,“故事市集”的火爆,其实从侧面反应出了人们的现代社交环境中的孤独与无法倾诉的沉闷。在“故事市集”,面对陌生但温和的摊位主,说出内心的故事,获得摊位主的回馈,更有文艺好物,让社交的价值重新体现了出来,也让故事能够更加值钱。
专访记者:您是否有考虑过把“故事市集”做成系列活动,后续是否有类似的项目开发?
杨天意:“悲欢故事市集”不仅是为《世界和它的悲欢》这本书所做的一场跨界营销,更是将“故事交换一切”的概念传递开来,在我们主办过的前两次活动:震惊当铺和笑话方法论中,我们便融入了新的玩法,我们还希望能挑战下去。所以当我们提出了“故事市集”这个概念,我们也在反思,其实每个人都有故事,每天都有故事发生,那些故事除了停留在日记里和书本上,也许更应该被分享出来,实现更有趣的价值。我们希望能在未来将“故事市集”赋予更多的形式和主题,寻找更有趣的合作方,使它能够成为一个系列IP延续下去。
最后,记者也了解到,如此新颖别致的活动,不仅为新书《世界和它的悲欢》赚足了眼球,也给各个摊位主带来了流量效益。就在这个周末,位于艺术馆旁边商场的湊湊火锅店,也在当晚迎来了超量顾客,他们手握悲欢市集上获得的折扣券前来消费,把活动中的余热消散在沸腾的火锅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专访“故事市集”创始人杨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