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煦 发表于 2017-8-23 16:29:08

我眼中的中国

本帖最后由 张小煦 于 2017-8-23 16:29 编辑

我眼中的中国
这个文章我一直想写,但是始终觉得自己资历尚浅不适合这个话题。即便是如今我也是这么认为。进入主题前,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乳臭刚干,平日喜好人文类的文章,尤爱历史。素来喜欢闲谈,这个文章基本就是往日闲谈的汇总吧。
“中国”这个题很大,确实不好切入,那我们不妨分成几个点来具体阐释。
第一、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很多样,我要说的是负面的一点——偏激。很多人认为形容中国人性格的词有许多,唯独不能有这个偏激。因为我们素来讲究做谦谦君子,我们文化传承的是中庸之道。换句话说,我们作为一个“慢热”的民族是不能有偏激这个词存在的。然而,偏激这个词是贯穿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作为一个刚刚逃离高考苦海不久的文科生,我用近代史来举例吧。自1848年起我国开始逐渐的吸收西方文化。但纵使我们是被迫打开的国门,绝大的中国人依旧认为西方的只是些奇淫巧计不登大雅之堂。从一部分人开始主张学西方之始,便有了近乎无法撼动的守旧派。于是乎,我们学器物,学工业,学制度,学文化的旅途异常艰辛。无论走在那一步都有一个偏激的声音在说“我们天朝上国该如何如何”。甚至到了清末都有人做着万国来朝的美梦。
不过,我倒是很理解这个想法。我们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器物制度文化赢了世界几千年,突然告诉我们需要改变自己向西方去学习总会有人受不了。就好比说一个学霸自己有一个学习方法让自己始终名列前茅,突然隔壁班一个学渣的崛起准备和他一较高下。这个时候哪怕是个外人都不会主张学霸改用学渣的学习方法吧。可是我们在天朝上国的梦里似乎睡得太久了,哪怕这个梦一点也不香。用东北话说这时的中国很“虎”!
我们就这样一边挨棍子一边骗自己的过了近80年。哪怕民国都建立了有的人还在用宣统的年号记日。偏激吗?可以说服你们吗?不能的话继续往下看。
刚刚说完我们天朝上国的偏激,下面说说我们的崇洋媚外。在我们刚刚摆脱了天朝上国的思想时,崇洋媚外的思想就登场了。两个思想交替的基本没有中间地带。过了自我催眠的80年便是狂热媚外的80年。洋人在这80年里成了中国人心中的老大。武器是洋人的好,工业是洋人的好,文化是洋人的好。诚然,在那个年代,洋人是世界的霸主,我们是被分的羹。可是如今呢?美国货一样的受人追捧进口的产品好像还是身份的象征。有时不禁发笑那美国的榛子比中国的榛子强在哪?但是美国的榛子攥手里就是感觉爽!我们的天朝上国呢?制度不如人我们学制度,文化不如人我们学文化。难道我们的榛子都不如人吗?时过境迁的如今,我们也有了足够的话语权,为什么我们不愿在自我陶醉和崇洋媚外之间取一个相对折中的点呢?
为了防止有人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决定冒险说明一下这个“相对折中的点”。在我开来,外国货有好的地方。大部分来说功能全,做工细,质量高。国产的东西似乎只占有廉价这一点。但是事实上呢?全中国人都想在九、十月份买一个iphone手机。可是iphone手机里80%以上的功能我们都用不上!iphone手机做工好形象美观,但是几乎全部市场里的手机都是这一个样子!在说质量,一个智能手机用一年难免会卡顿。我们会换一个手机。有人说iphone手机和安卓的手机不一样不会卡。但是朋友iphone手机一年出一个新产品。你会在出了iphone7的时候安心的抱着一个iphone6吗?反观外国,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可以看到华为的大楼。中国的手机在世界上似乎更加受欢迎啊。外国手机的有点似乎和我们使用没什么关系啊。这便是相对折中的一点。在国产的东西不妨碍我们使用时没必要追求外国的产品。有钱也没必要给外国贡献GDP啊。
第二、文化
中国的文化一个词来形容叫“博大精深”而我要说的只是其中的一点——儒家文化。这是我感觉最难下笔的地方。因为,我内心是不愿承认儒家文化不好的。但是,我不得不说,经过我个人的分析。中国人偏激的原因基本就是儒家。核心便是中庸!诚然中庸让我们成为一个含蓄内敛的民族。可是我们追求的含蓄中庸恰恰压抑了我们的天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坚定的认为人应当做君子,当有士大夫之风。可我说的人是成人!我从小就看惯了父母或真或假的客套,从串门送礼到吃饭结账。如今的我也会像他们一样的做些什么。可是我认为从小就看到这些是不好的。一个孩子在懵懵懂懂的时候不知道礼仪先学会了“客套”。这好像用学会了“耍心眼”更加恰当。别人给的东西想吃却要先推脱,不想给别人的东西却要先问别人要不要。这些东西如果伴随一个人成长。他先学会的是谦忍礼仪还是压抑天性。为什么不能让一个孩子率真的成长?
这个结果就是我们形成了一个长期压抑的性格。于是我们更喜欢一种非黑即白的偏激的性格。这个人进过监狱他一生都不是好人,这个人言语粗鄙他一定没受过教育。。。。。。等等这些认定其实都是不符合逻辑的。逻辑学里讲我们不能用一个小概念来推里一个大概念。然而在我们中庸的文化下,很多时候都不管这些。
我这里说的粗浅,很多东西都没有说透,需要读者们自己思考和理解。并非我不会下笔,而实在不愿说儒家思想如何“洪水猛兽”。请诸位见谅。
继续讲儒家。我如今大学所学的专业是行政管理。拆开来说管理这一部分,我们所学的泰勒、法约尔、西蒙等都是西方人。难道我中华上下几千年都没有管理学的大师吗?没有涉及管理学的内容吗?回答我的是一个词“御下之术”。这不就是管理吗?我总结的中国管理学叫做“攻心为上”。我该如何管理呢?就是订一个标准,让人们好好工作,为了抹平那个为了工作的强制感。我要让这个标准在他们的生活中也可以应用。让他们由内向外的感到这个标准是如此正常。这个标准便是儒学。我们看历史,官场里是熟读四书五经的士大夫,官场外是懂得三纲五常的广大群众。儒学成功的拉扯着我们国家的每一个份子,凝聚了无语伦比的战斗力。使我们辉煌了几千年。而幸运的是这个文化教导了真善美又满足了上下各阶层的利益。当真是神来之笔。
所以我认为我们对待自己的文化一定要有文化自信,相信我们的儒学文化。但是对于后辈的教育不能操之过急。要让孩子自己意识到儒学之美。不能在心智尚未成熟时强制的去遵守儒学。不要压抑孩子的天性。
那有人又会问“不压抑孩子的天性,我们该如何教育呢?”诚然,作为一个相信性恶论的人,我认为孩子是一定要教育的。那我们能不能在教育上做一个判断的处理呢?我们可以不言传只身教。即我们依照儒学的文化行正确的事,但是不对孩子做过多硬性的指导。喜欢的东西就不要让他们向外推送,让他们自己领悟这中间的哲学与智慧。让他们自己理会为人处事的准则,传承我们的文化。
第三、社会
当今社会的神奇在于无论是谁都可以把脖子一梗后背一挺说“这时我的自由,你们无权干涉。”这样的矛头我们不仅用来指向陌生人,还指向亲朋好友。请问,当自由意志凌驾于一切时,我们拥有的是最高贵的文明,还是最卑劣的野蛮?
我相信社会有两个主体一个是政府,一个是广大人民。一个是社会规则的制定者,一个是规则的遵守者。我同时还坚定的认为,中国政府是世界上最难做的政府。因为中国政府每一个政策动辄都会影响上亿的人民。也就触犯到了那些人所说的自由!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背负了太多东西。每一个新型群体的出现都对原有的社会造成了冲击。社会作为一个承载14亿人的机器反映的确存在了一定的滞后性。它不能准确的在第一时间对新的群体做判断。所以总会有人认为社会在与他们作对,而事实是社会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十几年前。跨性别者在中国叫人妖变态死娘炮。过了一些时间他们改叫伪娘,还形成了组织开始出现在媒体里,还举办过选秀。如今,他们好像该叫女装大佬了。也有了跨性别者这样的专业的称呼。社会一直在试图接受我们每一个人。就像这个例子里称呼的变化一样从谩骂变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认可。社会需要反映时间。我在大学的语文老师50岁上下的样子。他难以接受如今的同性恋,就台湾的同性恋合法化表达的许多不满。然而同学则认为他不够开明,是个老古董,早已落伍,甚至不配在大学教书。我想说的是,同性恋在欧洲一千年前是要被教会烧死的,50年前在美国那个开明的地方也是不许在公共场合谈论的。作为一个在中国刚刚出现不久的话题我们不能让所有人都去接受。这就是典型的新兴群体对原有社会的冲击。
在某人认为支持同性恋是自己的自由时,也请你们抱有一丝宽容。毕竟反对同性恋同样也是某人的自由。你可以在公共场合发言,他人也有讲话的权利。请多一丝宽容少一些攻击。
同时,我要阐明一点,当今社会我们有些过分讲求自由。这不是因为我们什么都要,而是因为我们在什么都要的同时不履行义务。
政府行政讲究权责统一,我们公民应该也是如此。我们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需要考虑到影响。前几年有一个关于拜金的话题十分火热。我们就由此入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择偶标准,我相信物质基础一定是其中之一。但是要求过高的物质基础,出现在大众视野会对很多人很多方面造成负面的影响。
借着这一点,在说一个当今社会的问题。如果大街上问一个女孩她理想的男友月薪多少,回答基本都在1万以上。而问一个男生的月薪多少则基本在三千到七千不等。这便是问题了。
究竟是女生要求太高还是男生比较无能?很多人把这个当作社会问题去讨论。事实上这个问题的讨论注定无果。因为他们少考虑了很重要的一点。我们不能要求女生不计成本的和一个男生生活在一起,也不能指着一个男生收入少就是无能。问题在于,男生女生在一起不是一个化学方程式。有了物质的催化就可以一起结婚生子。这个行为是生意,是交易。我们不能拿爱情婚姻去解释生意。如果一个女生认为理想男友的月薪是一万,却和一个月薪五千的男生走在一起这是爱情。一个男生月薪五千为了女友又打了一份工挣到了一万,这也是爱情。爱情是双方都原因为了对方去改变。这才是婚姻。所以我也希望那些研究这一话题的社会学学者可以考虑一下我的观点。
    不知不觉依然接近4000字了。这是我这几年所感所想的一部分,有的说的清楚有的说的隐晦,还请诸位谅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眼中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