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倩:《懂·得》没有一句废话
董小姐是幸运的,遇到了白老师。董倩和白岩松在《新闻1+1》轮班,单双号一人一天,相遇无小事,G20峰会、金砖会议、全国两会……8月29日,董倩和白岩松同坐在首图的讲台,分享新书《懂·得》,讲新闻背后的故事,重新看待新闻事件里的人。
8月29日,董倩携新书在首都图书馆举办读者见面会,好友白岩松作为嘉宾前来捧场。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8月29日,董倩携新书在首都图书馆举办读者见面会。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白岩松说,董倩在采访中的提问就像吃面一样劲道。
做20年新闻记者的董倩出书了,白岩松为董倩的书写序,这个时刻白岩松等了好久……
《懂·得》中40多篇文章,是董倩众多人物采访的浓缩,其中大部分受访者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书中向读者展示了大量深度访谈,她敏锐发掘这些采访对象内心转瞬即逝的变化。“做新闻报道时,用最简洁的语言、最少的字把事说清楚,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用这个标准,所以书里没有一张图片。我就是想用最浓缩的文字,没有一句废话。不想让读者浪费那么多时间。”
董倩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曾经一度低落,因为学了不喜欢的专业,想象不到未来能做什么。进入中央电视台后她突然发现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不就是历史吗?自己是历史的记录者,跟专业所学毫无关联但又紧密相连。
1998年,董倩来到《东方之子》节目组,从最开始做很边缘的事情,后来渐渐参与到采访中。摄像和编导总拿她和白岩松比“时间和性价比”。有句话一直在董倩的脑子里打转,“你想过采访是干什么的吗?白岩松30分钟一个,你要两个小时,谁愿意跟你干?”是敲打,也是鞭策。
在董倩心里,白岩松是良师益友,更是标杆。“直到回到了《面对面》,我可以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完成时长45分钟的采访,差不多追上他了。后来,我30分钟能做出一个好的采访,就是及格了。”
“著名节目主持人”的称谓让董倩如坐针毡,她认可的就是一个本份的记者。在《东方之子》的三年,跟在白岩松后面,看他怎么采访。董倩想着哪一天才能做得像这位师长一样?
后来去做《新闻调查》董倩学会了技术上的提问,一个节目、一个节目摔打过来,那个时候白岩松不在身边了,她就向社会学,“问人为什么做这样的事,为什么走到今天。”
2003年新闻频道开播董倩做主任,白岩松是评论员,俩人又开始合作了。“他太咄咄逼人了,不给你留空。”董倩还在努力达到白岩松的标准,更准确地抓住采访重点,“要设身处地的把自己放在采访对象的环境下,要非常清楚他所经历的事件是什么,细节是什么,当时所处的环境是什么,人生的经历是什么,在那种情况下你怎么会问出旁门左道的问题来呢?”
“很多喜欢我的观众叫不上我的名字,他们只记住了一个提问的记者。这是我最喜欢的状态。虽然摄像机对着我,但是我却隐藏在摄像机后面。”而今,董倩也出书了,沉甸甸地都是一路走来的积累和感悟。
《懂得》作者:董倩 东方出版社 2017年8月
书中有《孤儿杨六斤》中对当地有关部门的问责,《用生命换一次做母亲》里勇敢停止采访的行为,《人生若只如初见》中对“黄洋案”嫌疑人林森浩在狱中生活的细致体察和追问,都让人明白,董倩绝不是镜头前那个讲夸张故事的人,她坚持在事件的信息背后挖掘事实的力量,反思事件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
白岩松觉得,当今互联网使很多东西分不清是新闻还是旧闻,大众的分辨能力是什么?不核实不认真。“现在有很多互联网的东西是根据你的兴趣提供内容。这在美国是很小众,但是在我们这儿很大众,为什么呢?在国外知识产权保护非常明确,偷别人的东西绝对不可以,不可能网上一大抄,搬运别人的东西。”投我所好会让人原地踏步,不会让人成长。
那新闻又是什么?记者是干什么的?经常有人问白岩松这个问题,“别添油加醋,记者就是把新发生的事告诉人家。但是新发生的事既包括事件现场,也包括心灵现场。而我们关注的是事中的人,或者这个事给人带来的反映。”问题回到原点是对的,董倩用20年学会用简短的时间提出准确的问题。
有读者发现,怎么董倩的书从设计风格上都像白岩松之前出的书,这是巧合吗?“这确实不是商量好的。”董倩说,“这个社会总是有喧嚣的态势出现在身边。以我的资质放到中央电视台的平台是我的幸运,更大的幸运就是又碰到一位亦师亦友的好同事。白岩松永远在读书,在琢磨事,在修炼语言,难道不应该学吗?”(记者:纪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