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盛 发表于 2017-9-21 09:26:22

宣传含混教师资格难辨 “吟诵热”背后乱象如何解?

宣传含混 教师资格难辨 结业盖章随学员吟诵培训班背后的乱象著名学者、古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近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当代吟诵最大的问题)是杂乱。因为本来吟诵谁也不会,谁也不懂,所以大家就纷纷地你出一个主意,他出一个主意,你搞一个花样,他搞一个花样,弄得非常杂乱,这是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此话一出引起了业内人士以及众多诗词和吟诵爱好者的关注。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诗词吟诵日益成为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新宠。这类广泛存在的吟诵班以弘扬传统文化、普及诗歌教育以及挽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义渐渐成为教育市场的热门。但是,在“吟诵热”的背后,一些培训机构或个人也在利用“吟诵”打起了擦边球,因此形成“乱象”。日前,北青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含混的宣传“含混”的非遗北青报记者在百度上搜索“诗词吟诵班招生”,看到乌鲁木齐一位张老师的招生信息,里面写道:授课内容是经典诵读(论语、三字经等经典)和诗词鉴赏吟诵。北青报记者电话联系到张老师,她表示自己是一位教龄四十多年的老教师,但是不方便透露姓名和单位。当问及教学内容时,她说并不讲吟诵,主要还是诗歌的理解,还为记者示范了如何讲解《咏鹅》。但至于如何“吟诵”《咏鹅》却始终未提。这只是个人在自我宣传上利用“吟诵”给自己“拉大旗扯虎皮”。而个别吟诵培训机构,却利用含混的概念为自己做宣传。一家湖南的传统吟诵师资培训班招生宣传材料中曾这样写道:“吟诵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也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公认的中国文化独特魅力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该培训机构虽然提到吟诵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为国际社会称赞,但实际上,培训班主讲的是“湘语吟诵”,北青报记者并未在国家级和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查询到。北青报记者查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发现,2008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江苏省常州市申报的“吟诵调(常州吟诵)”项目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介绍中说:“常州话保留着入声字和部分古代读音,与中古语音相接近,具有抑扬顿挫分明的艺术特征,能较好地体现出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作品的声韵和节奏美感。”也就是说,常州吟诵因其当地方言接近唐宋时代的发音,因此吟诵起来和唐朝人、宋朝人相像,更能表现诗歌本来的音韵和节奏。而实际上,吟诵、湘语吟诵和常州吟诵,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但一些吟诵机构只是含混地提到吟诵是中国的“非遗代表”。授课人员身份背景迥异资质难以分辨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不同吟诵班的授课老师年龄、资历千差万别,甚至还有非职业教师人员,其中既有上了年纪的老先生,高校特聘教授,也有中小学语文老师甚至还有出版社的编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谢琰老师长期从事唐宋文学研究。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向家长和吟诵爱好者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调查授课老师的学术背景,是否接受过系统学术训练,毕业于什么大学,老师是谁;二是体制内老师讲的课总体上还是质量更有保证。一些民间教育人士可能在知识结构上有缺陷,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古代文化,不懂得知识脉络,只挑一些边角料的东西教。”谢老师提到他曾经听说有的培训班让孩子率意读书,有个孩子上来就读《鬼谷子》,这是非常有害的,应该先把四书读过。有的老师上来就讲《周易》,学生学不明白把它当成算卦的书。那么吟诵班的授课资格由谁来认定呢?北青报记者以报名学员的身份电话咨询了中华吟诵学会。该协会于2010年1月24日,经教育部批准,民政部注册,在北京成立。协会工作人员表示学习者经过培训并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得“吟诵讲师资格证”。他介绍说:“要先参加5—7天的初级培训班,再参加一个月左右的中级班,之后参加考试,考试至少三轮,包括笔试、面谈、面试、试讲等环节,非常严格,通过后可以获得首师大颁发的讲师资格证。”当北青报记者询问这个“讲师资格证”是否在社会上认可时,该工作人员表示:“承认,但是只是在圈子里承认。中华吟诵学会和首师大中国国学教育学院共同颁发的,证明您具备这个能力,可以教成人。”根据这名工作人员的讲述,北青报记者在相关网站上看到该培训班今年暑假中级班时间为2017年7月19日至8月21日,费用为培训费6800元(必交)和食宿费5250元(选交),授课老师包括一些著名大学教授和专家。此外,初级班费用为培训费1850元(含资料费、讲师费、培训费、场地费)和食宿费1000元。“结业盖什么样的章,提前告诉我们”北青报记者注意到,2015年,广州的一个吟诵暑期培训班的中级班对结业做了如下规定:“参加完中级班五个小班及以上学习,经考核合格,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吟诵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华吟诵广东中心联合颁发中级班结业证书。”该培训班的中级班由古琴与吟诵的发声、吟诵与诗文创作等7个小班组成,每个小班为期6天,含食宿合计2700元。也就是说,获得结业证书至少参加五个班,费用为13500元。当然还有各种报名优惠:提前报名、组团报名、老学员报名都有优惠。而零散听课的话则需要600元/天,开发票另外加钱。北青报记者致电招生宣传材料上的电话询问:“我去了就能拿证吗?”该工作人员表示“你可以的,我们是有考试的,但是你放心,你只要爱学习,考试肯定过关。”当问及结业证的情况时,该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这个班每年寒假、暑假开班。结业证书由中华吟诵广东中心和正音学会颁发。”北青报记者问道:“首师大的中华吟诵教育研究中心不是也颁发吗?”该工作人员表示:“因为以前联办的就有他们的章,这个实际上也没问题的,需要盖什么章你告诉我们吧。这个分两方面说:一呢,你喜欢这方面的学习,欢迎你来学习。第二个,你们希望结业的时候盖什么样的章,提前告诉我们,这个按照你们的需要,达到你的要求,合适了就可以。”新闻内存叶嘉莹:不是说我一个人吟诵的就都对叶嘉莹先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我已经93岁了,我对于吟诵,要有一个交代。诗歌兴发感动的力量是从吟诵来的,传统的吟诵几乎已经失传了,我们不赶快抢救,就要灭绝了,如果我们不会吟诵,用理智来写诗,诗歌中兴发感动的力量难以找到,诗歌的生命会被减损。”近年来,叶先生大力推广普通话吟诵,她说:“我也不是说我一个人吟诵的就都对,大家都要跟我一样,我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但每个人如果按照基本的理论,就一定要结合文字的平仄,要结合诗歌的情意,用你自己的声音表达你内心的一种感受。”专家声音谢琰:吟诵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读书方式长期从事唐宋文学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谢琰老师持一种比较平和的态度看待吟诵:“首先要了解吟诵的来龙去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吟诵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吟诵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读书方式,不是有普遍规定性的。因此没有必要把某些人、某个地域的吟诵推得太高。它是私人化、自我化的,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吟诵方式。其次,评价吟诵方法的高低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唯美是从,好听的;另一个是实用原则,有助于帮助记忆诗、理解诗的就是好的吟诵。”针对吟诵是读诗唯一正确的方式这个说法,谢老师认为:“吟诵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是有一定帮助的,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平仄格律等等。但是并不是说别的方式就做不到这一点,好的朗诵也可以做到。比如说焦晃先生朗诵的《蜀道难》就非常有艺术感染力。因此推广吟诵不能有排他性。朗诵和吟唱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我们应该有一个更加开放的心态。”谢老师认为吟诵是手段,而通过诗歌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是目的。“朗诵、吟诵、吟唱的目的都是为诗歌内容服务的,无论哪种方式都只能触及诗歌的表皮,而读诗最终是要理解、感悟诗歌本身的美及其背后的知识、思想、历史、文化内涵。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我们能通过她了解方方面面的文化信息,又因为她自身的审美性,比读历史典籍要容易很多。比如《元日》这首诗大家都知道,春节的习俗里面都有了,大家一读就知道了,而且还很美。”针对近年来吟诵热的现象,谢老师认为没有必要普及到中小学,因为各地教育水平不一,师资水平不同,尤其不宜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学生学诗根据自己的方式来朗读、吟诵、吟唱都可以,哪种好就用哪种。来源:北京青年报 满羿 张鹏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宣传含混教师资格难辨 “吟诵热”背后乱象如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