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IP剧降温了 它们的市场潜力还有多大?
提到古装IP剧,你会想到什么?是奇幻的情节,还是华丽的古装造型?不能否认,早前像《琅琊榜》等由热门IP改编而来的古装剧大受欢迎。最终,《琅琊榜》在豆瓣收获了9.1的高分(满分10分)。然而,前不久发布的《北京新闻出版广电发展报告(2016-2017)》却显示,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丰收,根据网络文学改编的古装IP剧降温明显。在一位影视行业业内人士看来,古装IP剧遇冷确实早有端倪,2016年、2017年播出的多部剧目最终评价都不甚理想。
“根据网络文学改编的IP电视剧是古装剧的一支重要力量,影视制作公司和各播出平台争相采购热门IP版权、翻拍制作电视剧。”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曾祥敏曾表示,近来一批古装IP剧陆续播出,但市场效果、口碑大多未达预期,电视行业持续了几年的IP剧热明显降温。
例如,总投资高达2.8亿元的《青云志》在2016年7月首播,李易峰+赵丽颖的阵容没能挽救收视率。据媒体报道,该剧播了3个半月,在10月30号收视率以0.265%创历史新低。目前在豆瓣上的评分仅有5.2分。
至于同年播出的《寂寞空庭春欲晚》、《青丘狐传说》、《女医明妃传》等四部剧,当时据媒体报道,四部剧的阵容和平台都不弱,收视率却不太理想,最高的刚刚破1,和去年几部古装热剧动辄破3破4的收视率相比“冷”了不少。
2017年初,由热门IP改编而来的古装剧《孤芳不自赏》开播,虽然拥有钟汉良、Angelababy两位高颜值主演,最终却在豆瓣收获了3.1的评分,还一度陷入“抠像演戏”风波,收视率暴跌破1。
“以前有《花千骨》,后来又出现了《九州天空城》等一系列IP剧,都是场面华丽、人气演员担纲主演,可却觉得越看越没意思:剧情、人物关系总能找出一定的套路,慢慢就审美疲劳,不想再关注了。”一位常年追剧的观众如是说道。
如果说,前几年火爆一时的古装IP剧确实“遇冷”,那原因会是什么?编剧汪海林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分析,此前市场的“热”就有些假热,包括收视率在内的一些数据并不真实,而IP剧固然拥有一定粉丝基础,但仅靠IP本身并不足以吸引观众,改编成电视剧后故事质量跟不上,也会失去一定号召力。
“原来大IP+小鲜肉的古装剧肯定能卖,至少在市场端即播出平台这块有保障,于是大家都扎堆买热门IP,按照固定模式去做,又轻松又能挣钱。”汪海林认为,加上网络文学IP本身具有一些“先天缺陷”,即本身故事质量就不很高、人物架构相似性高、同质化较为严重等,在改编过程中也“遗传”给IP剧,“常年拍下来,换汤不换药,观众都腻了”。
而在作家、雁北堂中文网创始人铁鱼看来,目前古装IP剧的遇冷,实际是市场回归理性的一个表现,“从投资方角度来说,它需要投入的资金尽可能有保障、有回报,所以偏向采取已知的、风险较低的IP剧制作模式,难免导致‘一窝蜂’,其实这种情况在很多行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当古装IP剧在市场出现问题以后,会提醒我们这样的从业者自省,从内容、制作等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下功夫,行业可能会慢慢变得健康起来。”铁鱼说,古装IP剧降温并不是坏事,“如果想有一个好的出路,只要做到认真、不一味迎合资本、一味求全,IP剧的市场还是有潜力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