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18-1-7 11:36:37

《天下粮田》不戏说不穿越 历史正剧怎样吸引观众

不戏说,不穿越,气质沉稳的历史正剧在今天如何吸引观众?

近期在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剧 《天下粮田》,可以说是做了很有价值的尝试。作为2002年央视开年大戏《天下粮仓》的姊妹篇,《天下粮田》在继承了前作恢宏格局的同时,故事也一脉相承。当年,《天下粮仓》凭借对历史问题的深刻洞见,以及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一度掀起收视热潮。今天,历经电视和网络的主流消费人群更迭,网络文化的兴起正在改变影视剧的美学样态———在影视文化学者胡谱忠看来,作品的娱乐价值被不断推崇,对历史采取游戏化、解构式、偶像化操作的电视剧越来越多,而“忙着圈粉年轻消费者”的商业化逻辑,也让荧屏“历史观”更显淡漠。

但历史文化素养不应缺席荧屏,商业市场规则也不会遮蔽观众对影视文化进行意义生产的诉求,“扎根历史的家国情怀,才是最能触及中国人的情感密码。”胡谱忠说。令人欣慰的是,从《天下粮田》目前收到的观众反馈来看,这一判断并非没有依据。

乾隆十年人口数是多少?编剧花了十多天只为查找一个数据

吴京安、徐僧、宗峰岩、郝平、王绘春、侯岩松……《天下粮田》的“正剧范”从演员名单就可见一斑。“还是那个味道,沉稳厚重又朴实低调”,在第一集播出后,就有《天下粮仓》的“老观众”写下评价。

全剧以乾隆年间一场“金殿验鸟”开篇,用别致的情节设定折射出宏大的历史背景与严峻的时代症结。乾清宫中,禁卫军秘密从各省新捕的田鸟在御前长案上一字排开,被一一剖腹检验———一夜未过,还来不及消化的田鸟腹中物到底是粮食还是草糠砂砾,以此可展现各省田粮的真实状况。结果,18个省中,六省以欠报丰,四省以丰报欠,造假的竟超过一半。谎报政绩的官员为自己的“一念之差”跪地讨饶,遭乾隆怒斥:“一念之差对于百姓来说就是一命之悬,从今天开始谁要是再有一念之差,就让他一命相抵。”

一场“金殿验鸟”牵扯出匿灾不报、贪绩敛财的乱象,也暴露出了大清国粮田萎缩、粮仓空匮的巨大危机。剧中想出验鸟妙计的正是心系百姓的主人公刘统勋;而设计出这场精彩开篇的,则是编剧高锋。制片人透露,高锋很看重细节,他有时会为一个精彩的细节设计一场戏,甚至延伸出一集戏。在一场朝堂戏中,皇帝用一个贪腐官员的案例警示众臣,在巨贪家中搜出的近50口银箱里,除了沉甸甸的大银元,还有不少银屑。乾隆手捧银屑说,这是因为贪多了、贪久了,银子遭到了白蚁的啃食……

颇具看点的细节并非“拍拍脑袋”轻易得来。《天下粮田》 从2002年就开始了剧本创作。为保证逻辑与细节的严谨,高锋收集了几百万字的史料,写了200多万字的原始剧本,按每集15000字算,差不多有130集的体量,而最终的定稿为40集。

定稿前,被推翻的大纲与剧本字数就超过150万。因为剧中涉及大量的古代田粮与人口数据,为了确保可信性,每一个数据都经过查实。一次,为了搞清楚乾隆10年的人口数,编剧一门心思地查证了10天,还不时向专家请教。

网络话语权来袭,在历史剧中挖掘启示成为时代要求

一段时间以来,视频网站的崛起,带来了网生内容的品质蜕变与市场拓展。与网络用户数量不断攀升产生对比的,是电视开机率与收视率的下降。胡谱忠分析说,从网络用户结构看,从电视向网络迁移的恰恰是最能掀起口碑效应的年轻消费者群体,“而他们的审美趣味也被网络作品与商业逻辑的合谋重塑着。”

这同《天下粮仓》面对的局面天壤之别。当年,因为《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等一批品质剧的出现,历史正剧是收视之王。那时播出的《天下粮仓》,除了包括乾隆在内的个别人物外,多数不可考,一些人物设定也非常具有传奇色彩。高锋将其称为”浪漫主义“,但仍然没有能够平息由此带来的质疑声。

今天,偶像化、戏说式甚至是恶搞解构历史的内容不断出现在电视剧里,历史剧的独特功能与价值被专家们再次阐述。许多专家认为,简单的穿越式或言情式的“古装剧”正在频频以历史剧的面目出现,混淆了历史剧的意义,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天下粮田》 的播出引起关注———人们想要看到,在新的收视环境下,历史正剧如何开疆辟土?

在讲故事方式上努力向青年一代的审美趋近,是该剧所做的尝试。制片方透露,为了弥补历史正剧在故事性上的不足,《天下粮田》融入了悬疑、励志、情感等元素。与此同时,从目前播出的剧集看来,真正打动人心的还是浓烈的家国情怀。该剧以粮食为线索,展现了清乾隆年间,朝廷官员刘统勋复出,涤荡朝中腐败乱象,执行开荒增田大策的传奇故事。胡谱忠等专家认为,表现民族精神和传统思想文化,是历史剧最大的价值所在;从观众的反馈来看,这也是今天这个时代对于历史剧创作的要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下粮田》不戏说不穿越 历史正剧怎样吸引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