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IP之王:王笑东书山有路能者登
王笑东,新华先锋传媒总裁。浙江人。1995-1999 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
新华先锋是一家专业从事图书策划、代理出版和营销推广的现代化综合性文化产业机构。旗下拥有梁晓声、纪连海、严歌苓、周国平、南怀瑾、刘心武、艾米、王立群、袁腾飞、蔡骏、天下霸唱、安意如、茅于轼、王跃文、许开祯、季羡林、卢勤、金正昆、洪昭光、多丽丝·莱辛、约翰·伯恩、山冈庄八、金河仁等一大批文化学者、著名作家和学界精英。同时,新华先锋每年都成功打造一大批年轻作家,并以发掘新作者而闻名于出版业界。
2016年6月6日,上市公司中南文化宣布,以4.5亿元全现金收购了天下霸唱、严歌苓等多位知名作家背后的IP推手——北京新华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这笔交易,创下了民营出版业迄今为止最高额的收购纪录。并且,由于使用了少见的全现金收购,而非通行的注资收购,新华先锋创始人王笑东与他的股东们直接兑现到了真金白银,一跃成为亿万富翁。这场资本盛宴,不只属于王笑东一个人。整个出版行业历经了多年没落,终于等到了春暖花开的这一天。
“我希望做的每一部影片都是干干净净的。只要把产品做好,这个回报远远多于在这个过程中做得不规范产生的利益。我的兴趣爱好就是看书看电影,我的工作其实就是做书做电影,我一直还是比较幸福的,兴趣爱好就是我的工作,特别好。”
“我坚信读书改变命运”
1995年,王笑东如愿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轻松而自在的学习氛围,是人大带给王笑东的第一印象。尤其是读书:高中时候想看闲书只能偷偷看,而大学则意味着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丰富优质的图书馆。对于从小就酷爱读书的他来说,每天都能在图书馆随心所欲地博览群书,实在是最美好的事情了。
于是,“书”成了王笑东大学生活的主题。泡图书馆是一等一的大事。后来,甚至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已经不能满足王笑东的需求,他又改泡国家图书馆。超于常人的庞大阅读量,以及阅读内容的同时也钻研结构的用心,为王笑东日后在出版行业做得风声水起埋下了伏笔。
除了读书,王笑东的“做书”生涯也在大学拉开了帷幕。他常常想念那个发型很帅、经常提问的陈志良老师。陈老师帮他打开了两扇门:哲学课上,那扇门通向玄妙的哲学世界;在课下,那扇门背后则是多彩的出版行业。那时候陈老师经常给出版社写书,王笑东这个想法挺多的学生则是得力助手。有一次,书的大纲已经完成,陈老师试着锻炼王笑东,便问:你要不要试着自己尝试根据提纲也写写看。就这样,试着从一两章起步训练起,不仅要有高质量的保证,还要学会逐渐加码和统筹。到后来,经过不断地训练和老师的指正,王笑东跟着陈老师学会了根据大纲如何来编撰整本书。不断地读书,不断地训练自己写书编书……一点一滴的积累,化成了王笑东日后纵横出版行业的坚实基础。
大学时的积累,有时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回忆大学时代,王笑东自嘲自己由于来自一个小镇,所以那时候英语听力特别差,口语也特别差,就只会写。偏偏那时谈恋爱的女朋友,每天的爱好就是晚上在图书馆看国外原版电影。“刚开始很痛苦,没办法,但为了讨好她,每天硬在那里坚持看。”从刚开始一边硬坐一边不断地打盹,但也不敢睡着,还要时不时回应一下女朋友的观影感受,到后来,渐渐地自己也迷上了国外原版电影。恋爱过程也成了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这不仅为王笑东积累了自己意想不到的电影解读能力,也无意中大幅度了提高了英语的全方位能力。到后来,在考研的过程中,英语成为了王笑东花费时间最少但考取分数最高的科目。
到1999年,王笑东大学毕业,刚好赶上正在推行的政府机构改革。“过去专业对口的外交部、中联部都不再招人,改成面向社会招考公务员了——对口方向变成了媒体。”做媒体,并不是王笑东的心愿。他选择转专业继续攻读,改报了清华大学法律系。命运总跟他找别扭。“我刚考上清华,研究生就宣布要收费了。”三年的学费是3.6万元,这让他措手不及。王笑东不想再向父母要钱,决心在入学前用半年时间,先把第一年的学费赚出来。想来想去,王笑东决定听从老师的建议:做书。
他挑了一本讲有关于领导力的外版书下手,翻译后,他给取名叫《权力的智慧》。先设计一个好看的封面,做了一本假样书。打算如果客户感兴趣,拿到了定金,再大量印制。样书做好,赶上长沙正在办图书交易会,王笑东跑过去,把书摆在朋友的展位上。当年难以想象的火爆的图书市场,和客户之间的信任,换来了来自几个客户的近20万元订金。他算了算,刨去版权、印刷、仓储、物流,接近一半都是利润。入学报到前,王笑东不仅解决了学费、生活费,还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轻松挣到十几万,对王笑东的刺激当然很大。在读研的三年里,他陆续策划了十几本书,在毕业之前,就成了百万富翁。 “我的兴趣爱好就是看书看电影
我的工作就是做书做电影”
2003年,王笑东即将研究生毕业,职业道路的选择又一次摆在了面前。本来,研究生导师非常器重这位弟子,把最好的机会留给他,推荐他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然而,王笑东左思右想,放弃了这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决定做书商。他爱书,也爱相对自由的工作氛围。更重要的是,他潜意识里对充满着不确定性的未来有更多期许。
正式入行,母校是王笑东的重要助力。王笑东回忆:”早期从事民营出版,几乎半数以上是人大或和人大有关的人。那个时代,文科院校最会编图书的就是人民大学,早期培育了一大批从事图书出版的人。”人大的学风又好,校友之间特别团结。这些都成就了行业师兄和老师们对王笑东的无私帮助。王笑东自己也作为后起之秀,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大做强,28岁就成为了全国工商联书会最年轻的副会长。
文化名人的精品书籍,是王笑东的新华先锋的长年主打。多年努力下来,南怀瑾、季羡林、启功、张岱年、熊十力、沈从文、金克木、周国平等文化学者和学界精英的作品,都被王笑东一一收入囊中。而更值得称道的,是王笑东发掘新人新作品的能力。
2008年,王笑东第一次读到了严歌苓的小说,那时她已经是美国的金牌编剧,但在国内还鲜为人知。“许多优秀小说,作者的想象空间很大。但变成电影叙述后,文字意象无法被表达,或者造价很高,场景没法实现。严老师有编剧功底,小说中的画面感特别好。这样的作者,导演最喜欢。”王笑东决定迅速引进严歌苓的作品,并推送给国内的导演。那时,新华先锋在影视行业并没有多少积淀。王笑东找了一个最闲的部门,每天在网上搜集导演工作室、影视公司、经纪人的电话,由工作人员写好推荐,给对方寄送样书。开始的工作,都是一些笨功夫。很幸运,最先给出回应的是张艺谋。而2011年电影《金陵十三钗》的上映,也成了图书版权运作的一个分水岭式的大事件。《金陵十三钗》的电影票房加上版权交易为7亿元,后续改编的电视剧也卖到了2亿左右,图书收入3000多万。现在,严歌苓的小说已经成为众多出版社、导演和影视公司的争抢对象。
王笑东运作的另一个经典案例是《鬼吹灯》,可谓是畅销书运作的典范。2006年前后,《鬼吹灯》系列已经在网站平台连载,并出版了纸质书。但天下霸唱说,那时自己疲于奔命,每天背着2000字的写作任务,像个出租车司机,付出与收入极不相符。这种现象当然很不公平。王笑东说,作家是IP创作的源头,他们早晚会成为真正的明星,只是缺少一个代言和谈判者罢了。2010年,王笑东以1000万元的标底,一举拿下天下霸唱的图书出版权。这在当时堪称天价。许多人认为,他一定会赔钱。事实上,王笑东赚翻了。“鬼吹灯”第三季五本图书在王笑东的精心运作下,该系列书几乎占据所有书店的销售排行榜,供不应求,印刷厂昼夜加印,工人累到几乎“罢工”……“鬼吹灯”第三季图书毫无疑问地超越了前两季,这让作者天下霸唱非常满意。为天下霸唱与新华先锋建立了牢固的信任。此后,新华先锋帮天下霸唱把小说通过音频、电子图书、手机移动端等多渠道传播,并转化为影视作品。
(右数第三位为王笑东)
“一定要把故事讲好”
有人认为王笑东以前是做出版的,后来做数字阅读,现在又去做影视,行业换了又换。然而,王笑东不以为然。“其实我是做内容的。不管以前什么样,有哪些形式。实际上我从事的工作还是和文字相关的。我的优点在于改造文字,这些都是我能掌控的。”
王笑东的自信来源于多年的积累,在出版行业里的沉浮打拼让他有了慧眼识英的眼光和运筹帷幄的实力。王笑东的深刻认识也来源于多年的积累。他真正懂得“故事”的重要之所在。
在王笑东看来,不管做原创、做出版、做影视,实际都是在做内容。对王笑东来说,最在乎的也是内容。他用电影举例,“有时候看电影看完什么都觉得挺好,特效真好,但就是觉得这个故事讲的真差。”
基于这个观点,王笑东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国内影视作品的弊病:不重视讲好故事。国内的影视产业与好莱坞存在巨大差距,除去特效的技术水平和演员的专业素质这些影响因素,最重要的差异就是“一定要把故事讲好”。他认为探讨人性、探讨命运能讲好故事的剧本最有价值。这些作品来源于现实,不仅深刻而且便于电影布景和特效的实现,拍摄成本低,即使不是很有名气,但改编成影视作品依然可能会取得巨大的成功。而许多作家的作品,在最基础的层次上,讲故事的逻辑就特别差。这样也就不必说之后的特效制作、演员演技等等其他资源。
而向更深层探究,关键的问题在于影视和小说的本质差异性。王笑东解释,影视行业中的叙事方式是和小说的语言完全不一样的。很多好的文学作品无法进行转换。因为虽然小说的想象空间是最大的,但由于技术上的局限,小说的很多想象在影视中无法实现转换。所以,要想成就一部优秀的文学改编作品,特别需要对影视和文学兼容并通的专业人才,也就是既懂得影视作品的需求,又通晓文学作品的特性,能达成两者之间的转换。
显然,王笑东的成功已经印证了这一点。他总结自己的行业说:“对我来说,我所在行业是做内容。”确定哪些形式能做,哪些不能做,怎么样最大化的保持原作的风貌,就是他工作的核心。根据多年从业经验,他也给出了自己对于好作品的衡量标准。名家不一定出好作品,对于一般的作者,故事和文笔也往往不能兼得。因此不一定要看作品出自谁手,就是要看作品本身。“读时拿起来放不下的,一定是好作品。” “对物质不是不在乎
而是不能影响我的世界观价值观”
2016年6月6日是个特殊的日子。上市公司中南文化宣布,以4.5亿元全现金收购天下霸唱、严歌苓等多位知名作家背后的IP推手——北京新华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这笔交易,创下了民营出版业迄今为止最高额的收购纪录。新华先锋的创始人王笑东,也一跃成为了风口浪尖上的亿万富翁。
现在来看,王笑东无疑是成功人士的典范。其实一路走来,他也并非一帆风顺。创业初期,他咬牙硬撑。没钱只能住地下室。地下一层透光,地下二层没有窗户但是租金便宜100块,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后来,他也遭遇过合伙人卷款跑路、留下一片烂摊子的窘境。还有和上市公司合作,对方本来承诺的股份最终不予兑现。大风大浪,他都经历过。
事到如今,王笑东把这些都看得很淡。“如果一个人对钱和利益看得太重了,他会局限在自己很小的格局里面。”而王笑东自始至终想做大事,他关注的是把自己的能力激发出来。
即使现在有了很多的资金,王笑东仍坦言自己生活较为简朴,他肯定了首先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然后还是要立足于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果物质影响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我会毫不犹豫的放弃。对物质不是不在乎,而是不能影响我的世界观价值观。”从做出版起,王笑东就坚持签合同、讲信用,不欠任何人钱。游戏产业利润丰厚,王笑东坚持不做。他认为,游戏对青少年百害无益,花钱花时间,浪费精力。“做游戏特别挣钱,但是我觉得不合理,我就不做。我和作者签约时候,合同就写着,不卖给游戏。因为毫无意义。我不希望我老了回头想自己为这个社会做过什么贡献,发现这个钱是没有意义的。”
而进入影视行业,在行业内站稳脚跟的王笑东也在努力用身体力行去净化行业的环境。他直言,影视行业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在这个巨大的名利场里,信誉价值根本不值钱。他举例说最开始进入影视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行业回扣。“别人给我,我不收钱。别人说这是行业规矩,我说我不要这样的规矩。”此后,他也一直坚持干干净净做事。不讲任何潜规则,所有事情都在台面上说好,不允许任何私下的交易。“如果你自己做事情是这样的规范,其他人也会这样做,虽然不可能干涉全程,但我慢慢可以改变一个制片团队、一个剧组、一个片子,慢慢净化它,达到西方那样的电影制作环境这只是一个过程,但需要人去推进。”“做任何事情只要把项目做好,社会会给你更多的钱,会给你更多的肯定,这个回报一定是远远多于在这个过程中做得不规范产生的利益。”
对于人生,他也有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很多人都会在读书的时候觉得自己微不足道,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其实就能做出更大贡献。王笑东说在哪里发展都一样,只要保持一颗上进的心,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很优秀。“以前经历的那些挫折从长远来说都是暂时的,每一个挫折都是自己在管理上或者在认知上出现了错误,才会有挫折。不断地完善自己,经过一次次很好的历练,当你越来越成熟,考虑越来越慎重的时候,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低,问题越来越少。这就是自我提炼和成长的过程。”
出版与影视,王笑东跨越了不同领域;引领与坚守,王笑东把握了职业与内心的平衡。与书结缘、因书成就的王笑东也正如一本厚实的大书:既有深沉扎实的伏笔铺垫,也有华彩绚烂的经过曲折,更将会有高潮迭起的新篇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