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18-1-19 10:35:17

石黑一雄的写作执念 是对故乡的记忆与遗忘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已经尘埃落定多时,但对于获奖者、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以及他的文学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国的读者也许仍有距离感。1月13日下午,上海译文出版社在北京举办了石黑一雄的作品赏读会,活动邀请到了著名文学评论家陆建德、石黑一雄的译者之一马爱农、石黑一雄作品在中国的总策划人及译者之一冯涛,共同深度解读石黑一雄的作品,带领读者走进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文学世界。
石黑一雄1954年生于日本长崎。1989年获得“布克奖”,与奈保尔、拉什迪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获得英女王授予的“大英帝国勋章”,并获授法国艺术文学骑士勋章。2017年,瑞典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为“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的虚幻联系之下的深渊”。多数人谈到石黑一雄,会谈到他生在日本但是用英语写作的习惯,但此次活动的一部分话题集中在他的故乡。
石黑一雄无疑是当代移民作家的代表,虽然没有战乱,没有政治纠葛,和平年代的背井离乡仍然在石黑一雄生命中留下无可抹去的一笔。在石黑一雄的创作世界,回不去的日本和算不上故乡的英国一直在他心里撕扯。活动现场,嘉宾们对石黑一雄的解读是从他童年的日本记忆开始的:“他出生在日本,5岁随他海洋学家的父亲举家迁到英国,按照石黑一雄的说法,在他十岁之前,他们全家人的心态都是英国的客居者,而不是定居者。他们每一年都在讨论,我们明年就回日本,明年就回去。他从来没想到,自己在30岁之前永远没有回去过。对故乡的记忆与遗忘,成为他写作的执念。”上海译文社编辑宋佥说。
可是,对于5岁就离乡的人来说,故乡的记忆太遥远了,金色的童年是在记忆中不断模糊的幻象。“在他的脑海中,时常可以重现他日式的故乡,和式的故居,他家门口的街道和列车站,能够重现他每个星期去剪头发的理发店里专门为男孩子准备了一把椅子,还有家门口天桥下一条凶恶的黄狗。他年复一年都在脑海当中构建在日本的金色童年。与其说他写的是真实的日本,不如说是这个孩子构建的童年。”与会嘉宾讲到,石黑一雄对日本的感情,变成他小说中的场景,甚至是精神返乡的一种方式。“这也是为什么《远山淡影》和《浮世画家》这样的长篇小说里,都是以日本为背景,但这样的日本确实是他自己构筑起来的亦幻亦真的世界。他自己也明白,记忆中的日本,在60年代经济衰退的时候就已经消失了,地球上再也不存在一个他坐飞机就能回去的日本,或者说,他的童年已经消失了。”
“从创作心理学上来说,一个作家的童年经历,会决定他以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石黑这样的独特经历决定了他的创作主题就是记忆。”上海译文社编辑冯涛说,“不只是作家,每个人都是如此。”从漂泊的角度来讲,石黑一雄的经历,一个人和故乡的离散与无法重逢,似乎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带着这样的命题,再去读《远山淡影》《浮世画家》《无可慰藉》《小夜曲》《被掩埋的巨人》,或者译文社马上要重新出版的《长日将尽》《莫失莫忘》和《我辈孤雏》,也许会有新的共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石黑一雄的写作执念 是对故乡的记忆与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