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老师 发表于 2018-1-26 14:19:54

抓武侠文化 促蒙山旅游(续五)

抓武侠文化促蒙山旅游(续五)梁公先生的文笔是有一定的水平的。一是文字旧中有新,文白夹杂,现代的白话文是多数,加之自作诗词,又添典雅;二是厚重、切实、严肃,境界厚实广大兼备,言之有物,去庸俗愚昧之水准。留务实大见之境界;三是内容连续。形式生活化,文字雅致精细;四是人物独有和结构节奏独有;五是思想善和,有古典内容、大变通融合、开明文化后的稳健、精英文化的德美、宗教礼法文化的儒家和度佛家;六是小说之间都有周密联系,人物关联,故事感人,雅俗共赏,润物细无声。内容上或以实在延展,或者以绵延延展。布局紧凑、工巧,美观,真为老谋深算。梁公生前最常提起的一句话是“宁可无武,不可无侠”,认为武是一种手段,侠才是目的。梁羽生笔下的大侠,具有爱憎分明的是非立场,艰苦奋斗的侠义作风,文武双全的过人才干,大义至上的高尚爱情,已经成了正义、善良、勇敢和智慧的化身。”孔庆东评价说,新派武侠小说如果没有梁羽生,那就好像《三国演义》里没有关羽一样,好像《水浒传》里没有武松一样。说得实际点儿,如果没有“开山立寨”的梁羽生,也就不会有后来应运而生的新派武侠的“真命天子”金庸。 电影导演张纪中评价说:“梁羽生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历史感很厚重,应该说他笔下武侠世界中的人都生活在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中。相比之下,金庸的作品往往表现的是生活在武侠世界里的侠客,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上世纪80年代“金盆洗手”,到澳大利亚与子女团聚,定居悉尼,本应颐养天年的梁羽生始终不肯闲下来。虽然不再写武侠小说,却没有封笔,他先后写了《名联观止》、散文集《笔花六照》,里面有许多对过去师友的回忆,情深意长,文采飞扬。2008年,他荣获澳大利亚澳华文化界终生成就奖。梁公先生生前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慷慨陈词,为武侠小说的一席之地大声疾呼。梁羽生与金庸、古龙并称“武林三绝”,他的武侠小说曾盛极一时,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2009年1月31日,著名武侠文学作家梁羽生在澳大利亚悉尼安葬。与他同样享有盛誉的作家金庸送去挽联表达敬意:“悼梁羽生兄逝世,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与此同时,海内外众多梁氏武侠小说的爱好者也通过各种方式表示哀悼。梁羽生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爱国者,酷爱中国古典诗词和文史。即便是在轮椅和病榻上,他依然每天诵读中国诗篇。花好、月圆、人寿,这三点是我对中国的祝福。中国真正强大是我最大的愿望!”他的话令人动容。回顾自己的一生,他说:“涉及人生道路,我没有后悔,这个是最重要的。我写武侠小说没有后悔,我做人没有对国家不住,没有对朋友不住。”无悔朋友,无愧国家。梁羽生曾为自己撰写了一副对联:侠骨文心笑看云霄飘一羽,孤怀统揽曾经沧海慨平生。此联既含有书的名字,又在联尾暗嵌自己的名字,正是一生淡泊名利的写照,梁羽生先生奋进精神永存。1994年,梁羽生就曾在悉尼作家节武侠小说研讨会上谦虚地表示,“我顶多只能算是个开风气的人,真正对武侠小说有很大贡献的,是今天在座的嘉宾金庸先生……他是中国武侠小说作者中,最善于吸收西方文化,包括写作技巧在内,把中国武侠小说推到一个新高度的作家。有人将他比作法国的大仲马,他是可以当之无愧的。一九五四年,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发生争执,先是在报纸上互相攻击,后来相约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以决雌雄。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和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为了门派的利益,在擂台上拳脚相争。这场比武经港澳报刊的大肆渲染而轰动香港。陈文统的朋友《新晚报》总编辑罗孚触动灵机,为了满足读者兴趣,在比武第二天就在报上预告将刊登精彩的武侠小说以飨读者。第三天,《新晚报》果然推出了署名“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龙虎斗京华》是新武侠小说之始。随着《龙虎斗京华》的问世,梁羽生──梁大侠初露头角,轰动文坛的“新派武侠小说”已有雏型。因为他写随笔的名字是梁慧如,平时又心慕白羽,故名梁羽生。 “名士归去,幽谷落花埋侠骨;遗篇传世,青天碧海证丹心”,梁音未绝,遗响千秋,羽化今生飞鹤驾;鹄志高扬,威名七剑,云游何处寄萍踪。这联诗,深深地表达了各界人士对梁羽生先生的敬仰之情。1987年2月,梁羽生回到阔别四十多年的家乡,物是人非,感慨万千。梁羽生热爱家乡,他捐款在母校蒙山中学设立"陈文统奖学金",在文圩中学设立"信玉奖学金",资助家乡的莘莘学子。他多次写诗撰联,赞美家乡。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传承了中华民族正统的优秀文化,深受世人称颂,享誉世界。中国现代文学馆专门设立了“梁羽生文库”。在他逝世时,中国作家协会在唁电中高度评价他的文学地位,称其 “以独具特色的武侠小说和多文体的创作实绩,在当代华文文学创作界独树一帜”。现代文学馆负责人则称,梁羽生“开创了新武侠小说创作的新天地,影响了一代武侠小说家,对当代华文文学的发展,贡献卓著”。梁羽生在文学史上的功绩,将愈发显示其可贵之处。    梁羽生先生特殊的经历,铸成了他特殊的性格。他生性平淡,不求功名,为人忠厚,谦虚随和,其文心侠骨,古道热肠,历来受人称道,体现了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的名士风度。他的乐观豁达与渊博的知识,他的名士品味及富有个性的风骨,永远令人怀念。他的桑梓情深,特别体现在长期以来十分关注家乡的建设发展。其一介书生,却曾捐赠30多万元及众多图书,以资家乡文教事业,鼓励乡人奋发进取。当梁羽生知道中国现代文学馆为其设立“梁羽生文库和书房”的时候,他还念念不忘他的故土乡亲,他就此事在一封信中说道:“这是标志一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我从未想过会得到这样的殊荣。对我而言,可也真是来之不易,愿与乡亲共享”。梁羽生先生的义举以及他的精神品格、他的功业、他的作品中侠义英雄形象,一直激励着家乡学子、民众。    蒙山人以梁羽生为荣,政府以尊民意,兴建了“梁羽生公园”。 当时政府与梁先生商量此事,他自认功德名声难享此荣,不同意以“梁羽生”来命名。后来,他考虑到这是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是家乡建设发展的需要,一向低调的梁先生最后才答应下来。但他一再强调说:“不要为梁羽生而建公园,更不能损害到老百姓的利益!”由此可见他的高风亮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抓武侠文化 促蒙山旅游(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