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盛 发表于 2018-2-5 10:32:05

镜诗证史:解读白居易的镜中人生

[摘要]“颜衰讶镜明”,晚年白居易在镜子中照出自己满头华发,苍老面容,一定感叹岁月蹉跎,人生苦短。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北窗三友》中说他有三个朋友——琴、酒、诗。实际上,他还有第四位朋友,可称为“诤友”,那就是镜子。1992至1993年,考古工作者对位于隋唐洛阳城洛南里坊区东南隅的履道坊白居易宅院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在唐代地层中出土两面铜镜,虽然无法证实白居易是否亲自使用过,但它们和白居易曾经共存于同一时空,或许见证了白居易的晚年生活。“颜衰讶镜明”,晚年白居易在镜子中照出自己满头华发,苍老面容,一定感叹岁月蹉跎,人生苦短。
2018年1月1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霍宏伟先生在国家图书馆学津堂主讲《菱花镜上行:白居易的镜中人生》,从白居易镜诗入手,一一对应诗中涉及的古代铜镜类型,如百炼镜、鸾镜、金镜、菱花镜和双龙镜等。从镜子这样一个微观的角度,解读白居易的人生历程。


现场图片(石石摄影)
讽谕、赠友:乐天镜诗照天下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晚年定居洛阳履道坊17年。目前可知白居易存世诗作2800余首,其中明确以镜为题的有13首,另有70余首诗歌内容与镜有关。近年来,他的览镜诗颇受文学研究者的关注,主讲人霍先生另辟蹊径,借鉴考古类型学的方法,从白居易镜诗涉及的具体铜镜类型入手,结合镜诗的内容主题,将有关镜子的诗歌分为五种来进行探讨。
第一种是讽谕诗,与政治相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百炼镜》。这首诗前面是讲唐代扬州铸镜的故事:“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全篇结束时点明主题,“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炼铜”。学者王拾遗认为这首诗表面上是歌颂太宗“以人为镜”的美德,实际上是讽谕宪宗应向太宗学习。
《太平广记》引《异闻录》云:唐天宝三载(744年)五月十五日,扬州参军李守泰进献给唐玄宗李隆基一面水心镜,镜背有盘龙纹。同时还给玄宗讲了一段神奇的故事。在扬州铸镜过程中,有一白衣老人自称龙护老人,携一黑衣小童名玄冥来见镜匠吕晖,并进入铸镜作坊,关闭门窗,三天三夜,其后消失不见。后来,吕晖等人将镜炉移到船上。铸镜之时,波涛汹涌,龙吟不止,给百炼镜的来历增添了种种神秘色彩。唐代百炼镜有实物资料留存,在苏门达腊海域沉船——著名的“黑石号”上出水一面百炼镜,镜铭云:“唐乾元元年戊戌十一月廿九日,于扬州扬子江心百炼造成。”西安郭家滩65号唐墓曾出土一面千秋盘龙镜,应该也是与“扬州铸镜”的典故有关。


苏门达腊海域沉船“黑石号”出水唐百炼镜(《以铜为鉴:中国古代铜镜艺术》)


西安郭家滩65号唐墓千秋盘龙镜(《千秋金鉴: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铜镜集成》)
白居易还写过一首诗《太行路》,以夫妻比喻君臣关系,以妻喻臣,说明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诗中写到鸾镜:“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另有一首《和梦游春诗一百韵》说到孤鸾:“闇镜对孤鸾,哀弦留寡鹄。”鸾鸟是古代的一种瑞禽。《山海经·西山经》记载:“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以鸾鸟为题材的铜镜广泛见于唐代社会生活之中。


洛阳中信重机公司723号盛唐墓双鸾鸳鸯衔绶镜
第二种是赠友诗,最早的一首是《以镜赠别》,描写一位少年即将远行,诗人以铜镜相赠,表达深厚的情谊:“岂如玉匣里,如水长澄澈。”这里提到的“匣”即是镜匣,唐人盛放铜镜的一种器具,汉代叫镜奁,两者属于同类器物,现在一般认为镜奁是圆形,而镜匣是方形。
《说文·竹部》云:“籢,镜籢也。”古代妇女梳妆用具。籢,同“匳”、同“奁”。《后汉书·皇后纪》载:“视太后镜奁中物,感动悲涕。”唐太子李贤注:“奁,镜匣也。”偃师杏园唐李景由墓出土一件银箔平脱方漆盒,由此可一窥镜匣的内部结构。其上层加一木屉,放有梳子及金钗饰物,下层置以小型鎏金铜镜、圆形漆粉盒、鎏金银盒、小银碗等。偃师杏园唐李守一墓发现一件镜奁,里面放置一面保存完好的瑞兽葡萄镜。


偃师杏园唐李景由墓银箔平脱方漆盒内部结构示意图(《偃师杏园唐墓》)


偃师杏园唐李守一墓盛放瑞兽葡萄镜的漆镜奁(《偃师杏园唐墓》)
白居易还有赠官场同僚的诗《赠友五首并序》:“一年十二月,每月有常令。君出臣奉行,谓之握金镜。”诗中以“金镜”来比喻显明的正道。中国出土唐代金镜实物,实际上都是金背镜或鎏金银背镜,属于一种复合工艺镜。正面是青铜镜面,金质或银质镜壳镶嵌于其镜背。


西安马家沟一号唐墓金背瑞兽葡萄镜(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供图)


洛阳十里铺唐高秀峰墓鎏金银背鸟兽镜(《文物》2004年7期)
写景、状物、映自身
第三种是写景诗,以镜子来比喻明静的水面,在唐人诗歌创作中是常用的写作手法,白居易的诗作也不例外。以镜喻水,诸如“镜水”“镜色”“镜面”“清镜”,信手拈来。如《渭上偶钓》:“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泛春池》:“蛇皮细有文,镜面清无垢。”《湖上招客送春泛舟》:“慢牵好向湖心去,恰似菱花镜上行。”
白居易将平静的湖水比作菱花镜。此类铜镜在唐代极为盛行,题材丰富多样。但是,对于何谓“菱花镜”,学界存在一定争议。主要有四种说法:一是指镜子的形制,二是指铜镜背面的纹饰,三是指铜镜“青莹耀日”的精美程度,四是指透光镜映在墙上的菱花形图案。
《飞燕外传》云:“上二十六物以贺。金屑组文茵一铺,……七出菱花镜一奁。”《飞燕外传》经学者考证,成书时间当在中晚唐之前。花分瓣称为“出”,七出即为七瓣。此处“七出菱花镜”,反映出唐人眼中的菱花镜,是指铜镜的形制为菱花形。


偃师杏园唐袁氏墓鸾鸟瑞兽菱花镜(徐殿魁供图)


伊川县白元乡杜河东岸盛唐墓鸾鸟瑞兽镜(《考古》1985年5期)
第四种为状物诗,内容繁杂,且具画面感。双盘龙镜见于《感镜》,约作于元和七至八年(812-813年)的故乡下邽。“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这里提到镜背的双盘龙纹饰。唐代的龙纹镜有许多种,有单盘龙镜,龙体缠绕盘旋,身形健硕,鳞爪飞扬。双龙镜则以镜钮为中心,左右对称,冉冉升起。还有单龙绕钮镜,龙体纤细,状如蛇身。今天能够看到的双盘龙镜实物数量极少,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藏双盘龙镜,镜背有两条盘龙,首尾相接,呈逆时针方向旋转,龙纹细腻,构图精巧。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藏双盘龙镜(《西安文物精华•铜镜》)
白居易将很多精美的铜镜写进诗歌,写进自己的人生历程,却在57岁之时想要以镜换杯,借酒消愁。《镜换杯》是白居易镜诗中一首极为独特的诗作,作者为逃避现实中的衰老,希望以铜镜换金樽美酒:“欲将珠匣青铜镜,换取金樽白玉卮。镜里老来无避处,樽前愁至有消时。”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另一位诗人刘禹锡撰有《和乐天以镜换酒》,以唱和白居易《镜换杯》,成为诗坛上的一段佳话:“把取菱花百炼镜,换他竹叶十旬杯。”唐代文人宴饮作诗唱和的现象较为普遍,洛阳涧西晚唐陈曦墓出土一面高士宴饮螺钿镜,镜背就描绘有文人高士宴饮雅集的生活场景。


洛阳涧西唐陈曦墓高士宴饮螺钿镜(国博供图)
第五种是对镜诗,即描绘诗人日常生活中照镜子时的所思所想,并记录下自己的生活细节。“对镜”一词源于白居易以镜为题的诗歌。在13首以镜为题的诗中,就有4首以“对镜”为题,分别是《对镜》《对镜偶吟赠张道士抱元》各一首,两首《对镜吟》。诗中记录诗人对镜观察不同年龄段的体貌特征并抒发心路历程的变化。依其吟咏主题的不同,可细分为惜时、二毛、白发、发落、面容、晨照、夜镜等七类。
“惜时”这一类镜诗,主要见于白居易32至35岁创作的诗歌中,属于最早的一批镜诗。这一阶段,诗人尚且年轻,照镜之时感悟岁月流逝,白驹过隙。如《秋思》:“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又如《感时》:“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
白居易镜诗中开始出现“二毛”,是在他35岁之时。二毛即黑发中夹杂着白发,头发斑白,显现两种颜色。白居易35岁任周至县尉时的生活状态,见于《权摄应早秋书事寄元拾遗兼呈李司录》:“到官来十日,览镜生二毛。”白居易自江州司马升至忠州刺史时,写有《新秋》:“二毛生镜日,一叶落庭时。”
白发是白居易镜诗吟咏的永恒主题,此类诗歌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日本学者埋田重夫专门研究白居易的白发诗,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分为十项。与镜子相关最早的一首诗作《初见白发》,大约作于36-37岁:“白发生一茎,朝来明镜里。”及至四十不惑,在照镜时或有所悟,或被白发所困扰。如41岁白居易所作《闻哭者》:“余今过四十,念彼聊自悦。从此明镜中,不嫌头似雪。”而45至47岁时,又有《照镜》:“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50多岁时,白居易创作的镜诗反映出他已能够心平气和地看待满头白发的事实了。如54岁有诗《秋寄微之十二韵》云:“览镜头虽白,听歌耳未聋。”
然而,让白居易苦恼的是,在头生二毛、白发的同时,掉发这个人体衰老的信号也悄然而至,令其无限伤感。在他39岁之时,就开始将掉头发这一现象写入诗中。如《早梳头》:“夜沐早梳头,窗明秋镜晓。飒然握中发,一沐知一少。”还有《渐老》:“白发逐梳落,朱颜辞镜去。”在诗人69岁之时,无论是黑发还是白发,掉落得令人惋惜,头发稀疏,以至于让白居易都感到了头巾的重量。《春暖》:“发少嫌巾重,颜衰讶镜明。”这首诗也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对镜观察,诗人外表呈现出的不仅是黑发斑白,成为二毛,逐渐华发满头,发落无踪,而且朱颜已逝,面容苍老。更有《醉歌》:“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苏州李中丞》:“杯前笑歌徒勉强,镜里形容渐衰朽。”
白居易的镜诗大多较为悲观,但有一首写于64岁、题为《览镜喜老》的诗,是难得一见的乐观之作。该诗创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洛阳履道坊宅第。“今朝览明镜,须鬓尽成丝。行年六十四,安得不衰羸?亲属惜我老,相顾兴欢咨。而我独微笑,此意何人知?笑罢仍命酒,掩镜捋白髭。……古人亦有言,浮生七十稀。我今欠六岁,多幸或庶几。傥得及此限,何羡荣启期。当喜不当叹,更倾酒一卮。”白居易还将此处的“荣启期”看作自己的老师,见于《北窗三友》:“嗜诗有渊明,嗜琴有启期。嗜酒有伯伦,三人皆吾师。”《不与老为期》:“百忧非我所,三乐是吾师。”
“荣启期三乐”的典故见于《列子·天瑞》。传说春秋时期,孔子游至泰山,见到了行走于郕之野的隐士荣启期,身穿鹿皮袄,腰系绳索,一边弹琴,一边唱歌。孔子好奇地问:“先生为何如此快乐?”荣启期回答:“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可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为一男子,是二乐也。人的寿命有时短得死于娘胎、亡于襁褓之中,而吾年已九十,是三乐也。”
这一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唐人更是熟知,在铜镜上也有反映,铸造以此为题材的“三乐镜”。1991年,陕西西安莲湖区热电厂出土一面三乐镜,镜钮左右分别为孔子与荣启期的形象,钮上方为楷书九字铭文“荣启奇问曰答孔夫子”。


西安莲湖区热电厂出土唐三乐镜(《西安文物精华•铜镜》)
在白居易50岁出头的时候,喜欢夜里照镜子,那样能够隐藏须发皆白的客观事实,甚至已萌生了辞官归隐田园的想法。如作于杭州刺史任上的《祭社宵兴灯前偶作》:“夜镜藏须白,秋泉潄齿寒。欲将闲送老,须著病辞官。”唐长庆四年(824年)秋,白居易来到洛阳,购买了履道坊杨凭故宅,作为退隐之地,此时仍不忘夜照面容,写有《自咏》:“夜镜隐白发,朝酒发红颜。”
白氏镜诗尤证史,人间此会更应无
纵观白居易的一生,有两大转折点:一是29岁中进士,让他从平民步入仕途,此时的他踌躇满志,心怀天下。二是44岁谪迁江州,官场失意使他的人生观开始转向独善其身。在他写给元稹的信《与元九书》中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即“志在兼济,行在独善”,成为他中年之后的人生准则,而他的镜诗则明确显露出从“兼济”到“独善”的转变过程。
前两种讽谕、赠友诗,表达的是白居易乐观进取、兼济天下的理想与抱负。后三种写景、状物、对镜诗,反映的是诗人退居田园、独善其身的隐士情怀。这些镜诗既客观记录了诗人的生理渐变:从黑发惜时到头发斑白,从满头华发到发落半秃。又写明了诗人的心理变化:从积极进取到退隐山林,从兼济到独善,由儒家的自强不息走向道家的无为隐逸,最终归于佛家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他的一系列镜诗,既是一部铜镜使用的生活小史,也可以进行诗史互证,映照出的不单是他个人的生命历程,更是一位唐代为官者颠簸的仕途命运。晚唐诗人皮日休有一首以白居易为镜的赞美诗《七爱诗·白太傅》:“吾爱白乐天,逸才生自然……仕若不得志,可为龟镜焉。”令人浮想联翩,遐思万千。(文/石石)

《鉴若长河》立体书影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 http://www.thepaper.cn/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镜诗证史:解读白居易的镜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