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续写的福尔摩斯小说好看吗?
[摘要]柯南·道尔的全称是阿瑟·柯南·道尔,与同样出身于英国的阿加莎·克里斯蒂遥相呼应,这位被称为“侦探小说之父”的作家在四十多年里一共写了60个关于福尔摩斯的故事。当现今的推理小说迷们谈论起自己心仪的作家时,东野圭吾、宫部美雪等一系列日系作家大概总是被经常提起的。然而回望推理/侦探小说的发展史,来自英国的,被称为“侦探小说之后”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塑造了“福尔摩斯”这一侦探小说史上的经典角色的柯南·道尔无论如何都是避不开的。
柯南·道尔的全称是阿瑟·柯南·道尔,与同样出身于英国的阿加莎·克里斯蒂遥相呼应,这位被称为“侦探小说之父”的作家在四十多年里一共写了60个关于福尔摩斯的故事,其中包括56个短篇小说和4个长篇小说,《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也被看作是开辟了侦探小说历史“黄金时代”的不朽经典。而柯南·道尔或许未曾想到,在他离世后的八十多年里,福尔摩斯的拥簇者们从未停止过对这一经典形象的再现与再造。
有一说是,《福尔摩斯探案集》是世界上被拍成电影次数最多的小说原著。1912年,距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火车进站》过去也还不到20年,第一部关于福尔摩斯的电影《小狗福尔摩斯》就已经被拍了出来。如果说这部动物化的福尔摩斯电影过于牵强的话,1916年的《福尔摩斯》就足以称得上是一部货真价实的福尔摩斯电影了。这部由舞台剧改编而来的默片通过一个敲诈案,讲述了福尔摩斯与自己的头号死敌莫里亚蒂教授斗智斗勇的故事,期间还穿插了福尔摩斯与自己的雇主的一段爱情故事。
真正将福尔摩斯搬上银幕的热潮大概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1984年到1994年这十年时间里,由英国演员杰瑞米·布雷特主演的《福尔摩斯历险记》和《福尔摩斯回忆录》被公认为是独一无二的权威影视版本,而杰瑞米·布雷特本人也因塑造了大侦探福尔摩斯的形象,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被认为是最出色的福尔摩斯扮演者。
新千年以来,关于福尔摩斯的影视剧依旧数不胜数。由盖·里奇导演、小罗伯特·唐尼主演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将故事背景从19世纪大英帝国国势鼎盛的时期搬到了21世纪繁华热闹的美国纽约的《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系列剧集;以及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卷福”和马丁·弗瑞曼主演的《神探夏洛克》系列剧集。而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问,在所有人都热衷于将福尔摩斯改头换面后搬上舞台,搬上电视机屏幕的时候,是否有人在像柯南·道尔一样,拿起笔,借文字与纸张重新赋予福尔摩斯以故事的未来?
诚然,要在“侦探小说之父”这个耀眼的光环下再续福尔摩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或许这也是为什么,直到2011年,由柯南道尔产权会首次认证的一部福尔摩斯新故事《丝之屋》才正式出版。在此之前有必要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柯南道尔产权会的情况。该产权会是由亚瑟·柯南·道尔的后裔创立,负责管理和运营包括福尔摩斯、华生医生、查林杰教授在内的所有关于亚瑟·柯南·道尔的作品和形象的文学创作授权、销售规划、广告授权等。盖·里奇导演的《大侦探好莱坞》,以及上文提到的《丝之屋》都是由柯南道尔产权会参与幕后运作的。
说回《丝之屋》,在2011年1月的柯南·道尔协会年会上,这部“新福尔摩斯”侦探小说正式亮相。并于同年11月11日在全球同步上市。产权会宣布“《丝之屋》是唯一一个经由官方认证的作品,产权会此后将不再认证其他任何‘福尔摩斯探案故事’。”这样的殊荣不禁让人怀疑,《丝之屋》和它背后的作者安东尼·赫洛维兹是否真的创造出了一个值得信服的福尔摩斯故事?毕竟,就连斯蒂芬·金,这一凭借《闪灵》、《魔女嘉莉》等作品为人熟知“恐怖大师”的续写也不曾获得过产权会的认可。
安东尼·赫洛维兹于195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6岁的时候他第一次读到福尔摩斯作品,之后就成为一位福尔摩斯小说的研究者,被认为是权威的福尔摩斯研究专家。而他本人同时也还是一位电视编剧,曾多次改编过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
BBC曾对赫洛维兹的作品做过这样的评价:《丝之屋》没有偏离柯南·道尔的章法,忠实地沿袭了所有使福尔摩斯之所以成为福尔摩斯的公式和准则。作为一名福尔摩斯研究专家,赫洛维兹确实做到了“没有偏离柯南·道尔的章法”,首先是整个故事的叙述都以华生——这一福尔摩斯坚实的工作伴侣的口吻完成的,这一点当然是作者对柯南·道尔叙述习惯的借用。在柯南·道尔的所有故事中只有两个是以福尔摩斯第一口吻写成,还有两个以第三人称写成,其余都是华生的叙述。此外《丝之屋》的人物和故事背景也和柯南·道尔的设定基本吻合,赫洛维兹保留了福尔摩斯与华生,这一对经久不衰,一唱一和的好搭档,只不过故事开始的机缘是福尔摩斯在当斯街死去一年后,华生在失去自己最好同伴和朋友的境遇下,决定最后一次拿起笔,将福尔摩斯生涯中最耸人听闻又不曾被公布的两个案子写出来,来完成对亡友最后的哀悼以及对自我的慰藉。“戴圆帽的男人”和“丝之屋”的故事由此展开。
赫洛维兹无疑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好的理由将故事进行下去,而在整个故事的进展过程中他也极为老练地为两位主角设下重重悬念,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以一个访客被不明身份的仇家追踪为引,进而牵连起数起残忍谋杀,谜团之中,调查之下,福尔摩斯与华生最终发现并摧毁了引发一切事件源头的丝之屋。故事的人物还保留了福尔摩斯的房东哈德森夫人,二人在官方侦探里最好的朋友雷斯垂德,以及华生的妻子玛丽等人。语言呈现上赫洛维兹也非常细心地还原了柯南·道尔作品中英伦绅士的语气,哪怕人物在争吵的时候也会带有一种咄咄逼人的礼貌。由此可见,赫洛维兹已几近完美地复制,或者说是吸收了柯南道尔的案件“公式和准则”,甚至在还原故事背景和风貌上也力求一致。
《莫里亚蒂》是赫洛维兹写的第二本福尔摩斯小说。从书名似乎可以得出,该篇是属于福尔摩斯与他的头号死敌莫里亚蒂教授之间的一次较量,而故事的开篇确实以柯南·道尔小说中福尔摩斯与莫里亚蒂共同坠入莱辛巴赫瀑布为引,然而福尔摩斯压根没有出现在书里,莫里亚蒂在本书里则成为了一个关于“身份互换”设定的关键。事实上,经过了《丝之屋》在“准则之下行事”之后,赫洛维兹在此书中也开始尝试作出一些“出格”的设定,他首先用英格兰场督察琼斯和美国侦探蔡斯大胆地替换了福尔摩斯与华生这一对经典组合,但大致还是维持了两个主角之间一唱一和的作风。整个故事都以蔡斯的口吻叙述,而莫里亚蒂这一身份则被巧妙地隐藏了起来,直到最后一刻才浮现出来(因涉及关键情节此处不做过多描述)。然后遗憾的是,在故事情节的设定和行文风格上,赫洛维兹并未作出更多的尝试。
整体而言,在赫洛维兹对柯南·道尔的有限续写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已经在最大限度上对经典风格进行了原汁原味地呈现,在此之余也力图通过融入一些新的设定赋予原作新意,虽说这种基于角色的设定只能说是浅尝辄止。不外乎是,身为柯南·道尔产权会官方认证的唯一“幸运儿”,或者出于对原作者的尊重,让赫洛维兹不得不放弃对福尔摩斯系列进行更加大胆地改写。
让人欣喜的是,在一位美国作家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福尔摩斯形象和一个几近摆脱柯南道尔公式和准则的侦探系列。这套名为“玛丽·罗素与大侦探福尔摩斯”侦探系列由劳拉·金执笔,这位出生于1952年的美国女作家无疑为整个系列植入了新的背景。故事起源于1915年,此时的福尔摩斯已经退居乡间养蜂多年(在柯南·道尔给出的结局里,福尔摩斯确实是从事了养蜂职业),就在这个时候他碰到了拥有破案天赋的十五岁孤儿玛丽·罗素。劳拉·金以上世纪90年代,正逢写作瓶颈的自己收到了玛丽·罗素·福尔摩斯的手稿展开了这对新组合的故事。
福尔摩斯加罗素,这一老一少的组合难免会让人想起《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里昂与马蒂尔达的经典组合。劳拉·金通过这对组合重新赋予了人物新的特质,在她的笔下,暮年的福尔摩斯再也不是华生陪衬下那个敏锐、自信果断又活力满满的侦探,他开始变得絮叨,犹豫,长时间地陷入沉默。反而是十五岁的少女罗素以自己的尖锐和直率成为了二人与外界打交道时的正面担当。新的人物设定让“玛丽·罗素与大侦探福尔摩斯”不再是纯粹的侦探系列,在《东方历险记》里,福尔摩斯与罗素被派遣到巴勒斯坦执行任务,1917年的耶路撒冷摆脱了土耳其长达四个世纪的控制,1919年英国政府正式接管了巴勒斯坦。福尔摩斯与罗素以及另外两个派来协助他们的巴勒斯坦人组成小队,一边经历着一场漫长的“公路旅程”,一边又要应付种种复杂的外界状况,最终挫败土耳其反动派的暗杀计划。整个故事风格混合了冒险、异域、公路和女性等诸多元素。
在书写的过程中,劳拉·金也在有意识地弱化故事的主线,多次地将注意力从主线抽离出来,用大量的笔墨去描写四人的行为特征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化,耶路撒冷的历史和人文风貌,以及身为叙述者的罗素种种微妙的心理活动,她对周围一切的看法。这种随女主角罗素而来的强烈的女性意识时刻都彰显于文字之上。而这也让整部小说看上去像是同样身为女性的劳拉·金,借柯南·道尔的经典外壳塑造了一个青春期少女对外在的新鲜世界和成人领域的一次体验。至于作者的文字风格,也早已脱离了柯南·道尔,以及赫洛维兹所延续的那种传统英伦基调,而是改以琐碎的,充满现代感的行文风格,直领读者风尘仆仆地直奔这场冒险旅程的终点。
无论是赫洛维兹对经典的完美再现,还是劳拉·金以女性笔触对福尔摩斯系列的全新改写,似乎都无法回答,也没有必要回答福尔摩斯是否需要续写这个问题,经典的推崇者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渴望全新故事的读者则会站在劳拉·金这边。但有一点是始终明确的,即这些被续写的福尔摩斯和八十多年来数不清的影视剧版福尔摩斯都在默默地回应一个事实:经典从未被束之高阁也从未被遗忘,它总是以新的生命力在别处生长。(文/Dzolan)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 http://www.thepaper.cn/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