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18-2-11 13:58:59

唐朝的官员等级和称呼

  唐代时称呼皇帝多用“圣人”,至于和其亲近之人或其近侍则称其为“大家”,有趣的是在唐代,女子称呼其婆婆亦呼为“大家”.至于像唐明皇这样的风流天子,则亲近者俱呼其为“三郎”,而呼太真妃为“娘子”;至于皇太子,则常被左右之人称为“郎君”;皇子封王,则被左右称为“大王”,而公主被称为“贵主”,例如薛用弱《郁轮袍传》中,“岐王入曰:‘承贵主出内故携酒乐,奉宴’”.
  太子、诸王有时自称为“寡人”,此称呼多见,聊举几例,《隋唐嘉话》卷上有记载太宗为秦王时与鄂国公尉迟敬德的对话,秦王说:“寡人持弓箭,公把长枪相副,虽百万众亦无奈我何”,另《旧唐书-永王璘传》中永王说:“寡人上皇天属,皇帝友于”;国公会自称为“孤”,此可见《大唐创业起居注》中,时为唐国公的李渊的讲话.例如,在起兵的那年夏五月甲子旦,唐国公对大家说:“当今天下贼盗,十室而九,称帝图王,专城据郡.孤荷文皇殊宠,思报厚恩,欲与诸贤立功王室”.
  而对于太真妃和太子的“娘子”、“郎君”之呼非凭空无据,在唐代,奴仆称呼男主人为“阿郎”或“郎”等;而称呼少主人为“郎君”;称呼主母和小姐俱为“娘子”.但是,“娘子”、“郎君”并非只用于奴仆称呼主人,旁人见了女子亦呼其为“娘子”,见了少年女子也有呼为“小娘子”者;年长者也会叫少年人为“郎”或“郎君”,像李白的一句诗中就描写有:一个老人问李白“郎今欲渡缘何事”?然后告诫他“如此风波不可行”.
  另外,唐代的皇帝称呼其姑姑等女眷时候,也会像民间一样呼为“姑”、“姊”等,例如《李德裕全集校笺》中,收载的李德裕为唐武宗写《赐太和公主敕书》中有:“姑远嫁绝域,二十馀年,跋履险难,备罹屯苦,朕每念于此,良用惘然……想姑见旧国之城邑,能不销魂,望汉将之旌麾,必当流涕……”.
  而皇帝在称呼其叔伯及兄弟时,常常将封号贯于称呼之上,例如,《朝野佥载》卷三有:腾王婴,蒋王恽皆不能廉慎,大帝(高宗)赐诸王,名五王,不及二王,敕曰:“腾叔、蒋兄自解经济,不劳赐物与之”.《酉阳杂俎》卷十二:上(明皇)知之,大笑,书报宁王:“宁哥大能处置此僧也”.又如,《因话录》中载:宁王对御座,喷一口饭,直及龙颜.上曰:“宁哥何以错喉.”
  皇帝称呼子侄辈,常用其封号加上行第以呼之,例如,元稹之《连昌宫词》自注有云: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明皇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邠二十五郎者,章怀太子男邠王守礼之子嗣邠王承宁也,明皇之从侄.
  在唐代,称呼相熟悉的男子多以其姓加上行第呼之,例如,白居易呼元缜为“元九”,唐德宗曾呼陆贽为“陆九”;而称呼女子则多以其姓加行第再加“娘”呼之,例如:“公孙大娘”、“李十二娘”等等叫法.而“萧郎”和“萧娘”作为普遍的代称,早是大家所熟知的了.
  另外,既讲到了“郎”,另两个称呼也不可不提:当时,女子称呼丈夫的弟弟为“小郎”;而女婿又被称为“郎子”,就如《无双传》中,无双家人从小就戏呼王仙客为“王郎子
  当时称呼女子,也常常将女子的姓氏前加上“阿”字称呼,例如在《齐推女》(作者牛僧儒),中有:“元和中,饶州刺史齐推女,适陇西李某.……先生诘之,不伏.乃命追阿齐旨”.夫妻之间,丈夫称呼妻子也可如此称呼,这个也是从古传承下来的,例如《酉阳杂俎》中记载了魏韦英卒后,妻梁氏嫁向子集.嫁日,英归至庭,呼曰:“阿梁,卿忘我耶”?《旧唐书-卷一O一-辛替否传》,辛替否在给睿宗的奏折中有:“昔陛下为皇太子,在阿韦之时……”《旧唐书-卷九二-韦安石传附从祖兄子巨源传》中有:“于是太平公主矫为陈谟,上官昭容绐草遗诏,故得今上辅政,阿韦参谋……以阿韦临朝,以韦温当国”.
  另外,唐代妇女嫁人后,一般被尊称为夫人,但是前面所贯姓氏为女子姓氏,例如《唐国史补》写道:“苗夫人,其父太师也(苗晋卿),其舅张河东也(张嘉贞),其夫延赏也,其子弘靖也,其子婿韦太尉也”.又如《朝野佥载》卷一,杭州刺史裴有敞疾甚,令钱塘县主簿夏荣看之.荣曰:“使君百无一虑,夫人早须崇福以禳之.”崔夫人曰:“禳须何物”.再如《北梦琐言》卷八:张褐尚书典晋州,外贮所爱营妓,生一子.其内苏氏妒忌,不敢取归……苏夫人泣而谓诸子曰:“诚有此子,吾知之矣”.而正史如《旧唐书》中亦多有此记载,例如《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中亦有记载:“其母郑夫人,贤明妇人也,家贫,为稹自授书,教之书学”.《旧唐书-卷一七一-李渤传》中称呼崔发的母亲为“韦夫人”:“逢吉等奏对曰:‘崔发凌轹中人,诚大不敬.然发母是故相韦贯之姊……韦夫人号哭,对中使杖发四十,拜章谢恩,帝又遣中使慰安之”.而《新唐书》,中亦复如此《新唐书-卷七七-后妃传上-昭德王皇后传》:“将葬,后母郕国郑夫人请设奠,有诏祭物无用寓,欲祭听之”.《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附玭传》:“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事姑孝,每旦,栉纵笄拜阶下,升堂乳姑,长孙不粒食者数年”.而未见从夫姓称呼者也.
  说了这么多,才发现还没有讲到当时的自称.当时的男子多自称为“某”,也有谦称“仆”的,称呼就比较多了.而女子除了像后来的女子那样谦称为“奴”外,更多的是自称为“儿”,
  在唐代,只有宰相才被称为“相公”,而不像后来那样用的普遍;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相互之间称为“阁老”;刺使被尊称为“使君”;县令的尊称为“明府”;至于县丞等则被称为“少府”.而他们都常被尊称为“明公”.
  另外,看看唐代官场中的相互称呼和百姓见了皇帝或官员的称呼,就感到那时人们间的关系远较明、清时代更加平等
  在唐代,“大人”只是作为父亲的尊称,并不用于称呼地位高于自己的官员,而且下级官员见了上级官员或者百姓见了官员,也并不像后世那样奴颜婢膝.当时,对于官员的称呼普遍是呼其官职的,除非是相熟之人可称其“行第”.宰相见了一个刺使会自称为“某”,而称呼此刺使为“某刺使”或者是“某使君”,而这个刺使对宰相的自称亦是“某”,同样,这个刺使治下之民称呼这个刺使,也是“某刺使”或者是“某使君”,而刺使对百姓的自称亦同百姓对刺使的自称——“某”.
  例如,像郭子仪这样地位的人,对给他家修墙的工人讲话时,自称为“某”,而工人回话是也自称为“某”.
  同样,对于一个侍郎,无论是其长官或是其下级以至于百姓,俱呼其为“某侍郎”,而对于大理寺卿即使是在狱中待审的囚犯,也是称呼其为“某卿”,例如,张文瓘为大理寺卿的时候,获罪的人都说:“张卿所罚,不为枉也”.即使在公堂之上,百姓若是男子也是自称为“某”,而女子亦自称“儿”同常时一样,例,《开元传信记》中记载,裴宽审案,曾接到状纸,为两女子争猫,其状纸云“若是儿猫,即是儿猫.若不是儿猫,即不是儿猫”,这状纸也可为一笑.
  唐代官员有自称为“卑官”者,但记载中很少见.《大唐新语》卷三有拾遗王求礼谓钦望说:“卑官贫迫,奈何不使其知而欺夺之,岂国之柄耶?”
  另外,百姓见了皇帝,也同百官一样自称为“臣”,这可见于明皇逃难时和一蓍老的对话,以及德宗出巡时与一农民之对话
  比较奇怪的是唐代对于“殿下”一词的使用,这个词似乎只是使用在太子身上,而对诸王没有见到过使用.
  然而,自三国时期以来,历经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以及北朝诸朝,“殿下”一词都可以使用于诸王身上.而隋更是以规定的方式确立了这个称呼,《隋书》“诸王言曰令,境内称之曰殿下.”
  唐承隋制,难道殿下的用法一下子会做出和前诸朝这么大的改变?
  在唐朝,帝王将相对自己的亲人的称谓与其他朝代亦不一样.比如,唐朝皇帝自称为“朕”,有时候也用“我”或者“吾”.对儿子的称呼,亲昵一点则可叫小名,平时可叫他的名或者称呼其排行,如九郎之类,对自己的姑姑等女眷,会与民间老百姓一样称呼.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古代称呼多为明、清两代的称呼.从唐代到明朝、清朝,中国的称谓有着很大的改变,唐朝的称呼甚是有趣.
  在中国民间,夫妻之间常互称“老公”、“老婆”.相传此称呼最早便出现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唐朝有位名叫麦爱新的人,考中功名后嫌弃妻子年老色衰,便想另结新欢.但老妻毕竟照顾了自己大半辈子,直言休妻太过残忍.于是写了副上联故意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给为他整理书房的老妻看.妻子看了后,提笔续写下联道:“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麦爱新读了妻子的下联,很是惭愧,便放弃了休妻的念头.
  见丈夫回心转意,麦爱新的妻子又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亦挥笔续写道:“老婆一片婆心.”“老公”“老婆”也就这样在民间叫开了.
  在唐朝,帝王将相对自己的亲人的称谓与其他朝代亦不一样.比如,唐朝皇帝自称为“朕”,有时候也用“我”或者“吾”.对儿子的称呼,亲昵一点则可叫小名,平时可叫他的名或者称呼其排行,如九郎之类,对自己的姑姑等女眷,会与民间老百姓一样称呼.
  姬水客在《唐代称呼漫谈》一文中提到:皇帝称呼自己的姑姑等女眷,会像民间一样呼为“姑”、“姊”等.《李德裕全集校笺》收载李德裕为唐武宗写的《赐太和公主敕书》中有:“姑远嫁绝域,二十馀年,跋履险难,备罹屯苦,朕每念于此,良用惘然……想姑见旧国之城邑,能不销魂,望汉将之旌麾,必当流涕……”.
  而皇帝在称呼其叔伯及兄弟时,常常将封号贯于称呼之上,《朝野佥载》卷三有:腾王婴,蒋王恽皆不能廉慎,大帝(高宗)赐诸王,名五王,不及二王,敕曰:“腾叔、蒋兄自解经济,不劳赐物与之”.《酉阳杂俎》卷十二:上(明皇)知之,大笑,书报宁王:“宁哥大能处置此僧也”.又如,《因话录》中载:宁王对御座,喷一口饭,直及龙颜.上曰:“宁哥何以错喉.”
  皇帝称呼子侄辈,常用其封号加上行第以呼之,例如,元稹之《连昌宫词》自注有云: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明皇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邠二十五郎者,章怀太子男邠王守礼之子嗣邠王承宁也,明皇之从侄

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18-2-11 13:59:31

本文来自作者(初忻妍)的一些日常积累加上一些书籍参考,比如《中国风俗通史》、《唐代饮食》、《唐朝定居指南》等。






楔子由于各种穿越剧穿越小说满屏飞,不少妹子都将穿越奉为终身追求的事业,想象着霸道王爷爱上我,皇上再爱我一次等等剧情。咳咳,但是穿越有风险,入坑需谨慎啊。由于各种无良历史剧的洗脑,估计妹纸们到了古代会各种惊诧悲伤以及,欲求不满。下面就科普一下中国老百姓过的最好的——唐朝的生活。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唐朝时在称呼上的一些小知识。
1
刚到了大唐的街道上,哎呦喂,这是哪?人生地不熟的,问个路吧。好在还是大白天,迎面走来一位年轻男子,你在冲上去之前看到他相貌堂堂,衣冠楚楚,人模狗样儿的...于是电视剧情节涌上心头。轻轻走过去,微微屈膝行礼,莹莹开口:“公子~”想象着温润公子的回答,却不料他看着你大喊:“叫谁公子呢!叫谁公子呢!”看他急切的样儿就差一个臭流氓出口了。




诶,不是公子,那怎么...这时,迎面又过来一位年轻男子,你吸取刚才的教训麻溜的喊了句:“大哥”不料这一位反应的更甚,吓的直挥手“我可没有你这个妹妹。”正说着居然跑了!留你在原地默默的吹风。




那到底应该喊什么呢?




这个时候你应该称呼年轻男子为“郎君”。什么,这不是唤丈夫的吗?得,又是被古装剧坑的,男子的话则应该唤路上年轻女子为“娘子”来问路。




什么,碰上的是老人怎么办?那么就应该相应的叫“丈人”、“老丈”和“阿婆“、”老夫人”。




什么,这就嫌麻烦了?后面有的磨呢?学着点儿吧!




没问到路,只好在街上瞎转悠。走啊走啊走啊走。不巧!口渴了。你一摸身上,发现有钱袋,正好可以去喝茶。咱先别说喝茶这事儿靠谱不靠谱,你计划怎么称呼人家服务员呢?进门大喊:小二儿?这样人家可就听不懂了。你应该叫“博士”。哈哈,有没有很羡慕唐朝服务业行业者呢?
2
初至唐朝便各种不顺利,有点儿不开心了。




这时有人找你了,一位女子过来向你行礼“婢子总算找到您了。”唐朝奴仆是不自称奴才的,您生气也不能这样斥责他们,因为那时候这就不是个词儿。得,步入正轨,终于跟小说情节对上了。你家里的奴仆找你回家了。




回到家中,原来穿越到了一名中等官员家中,嗯,不错,挺符合女主一开始身份不怎么高的剧情。




身边的婢女对一位中年妇女道“夫人(娘子),三娘来了。”原来你在家中排行老三,这位自然就是你的母亲喽。




你走上前叫到:“娘。”你的母亲笑着点点头。这个不错,唐时称呼母亲为“阿娘”还可以称呼为“娘娘”。看到有子女这样称呼母亲你可别大惊小怪的以为这是后妃,赶紧的要行礼。在唐朝“娘娘”可不只指后妃的哦。




这都是娘俩儿私房话时候,严肃些的场合,或者您想要表达对母亲的敬重便可以称呼“母亲”。




至于“妈妈”这个称呼当时应该也是有的,三国时就说这个字是“母”的意思,但应该不拿这个称呼母亲。




正说着,有人来报阿郎回来了。这就是你的父亲了,你家里的仆婢也有可能直接称呼男主人为“主人”。




你准备怎么称呼呢?啥,叫母亲是“阿娘”你就叫父亲“阿爹”?你就不能直接称呼“父亲”吗?当然这个也跟“母亲”一样,很正式了,自己家里,搞那么严肃做什么。所以,你想想《木兰诗》木兰怎么说的?“阿爷无大儿”这可千万不能以为是她爷爷没有儿子。。那她父亲呢?所以你可以称呼父亲为“爷爷”有点儿别扭吧?可以脑补成“耶耶”、“阿耶”。




你一定很好奇刚才在街上问路时那位大哥为何那么激动的大喊吧?其实,唐朝对父亲还有另一层称呼,没错,就是“哥哥”。前面加上您父亲家中的排行,比如“四哥”,《旧唐书》中确实是称父亲为几哥几哥的。当时还以为真的是兄长,越看越不得劲,明明是父子关系的两人写信落款咋也是哥哥了?曾经懵了好久。




此外“大人”也是称呼父亲的,“父亲大人,父亲大人”的不是一直连着来麽。于是乎,出门办事可不敢随便见着穿官府的就上赶着喊“大人”,没儿子的兴许会高兴,有儿子的以为您是想分家产那可怎么办?不过话说回来,人家要是答应了你,“大人”估计会气得脸发紫。




话说回来,称呼完父亲为“哥哥”了,好巧不巧的你还真有一位兄长,见了可咋办,站在原地傻傻的哭泣?其实,“哥哥”在唐朝也是称呼兄长的,哈哈,还是个多义词呢。不过你称呼自己哥哥的时候他知道你是啥意思,在外面随便喊一下,就被占便宜了。而且就算家里称呼也很容易搞混不是吗?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称呼“阿兄”或者前面家中排行加一个“兄”,其实这是一个很亲切的称呼,你们觉得呢?




称呼姐姐就很自然了,还是《木兰诗》里,“阿姊闻妹来。”该如何称呼就显而易见了
3
这是普通人家日常称呼,万一你正好开挂,女/男主光环爆表,一个不小心,直接成了皇子/女那又该怎么称呼呢?




还是以女子为例:你睁开眼睛,嗯,马上有宫女小桃痛哭:“公主您总算醒过来了!”天啊,这可咋办?无奈之下只好又玩儿起失忆的套路,威逼利诱宫女不说出去。




这时,一位衣着华贵、体态丰润的中年女子匆匆的走了过来,这就是你的母亲——大唐的皇后了。




你可别一开口就叫“母后”,否则,可就得穿帮了。




直接就像普通人家的称呼就可以了,亲切的“阿娘”唤一声。话说唐朝宫廷还是蛮人性化的,挺有人情味儿的。




当然严肃些的场合,你应该称呼“皇后殿下”。




这时候宫人禀报“大家”至。这可不是一群人来了。来的是你的父亲,也就是皇上了。不过你不能直接称呼为“皇上”,嗯,怎么说呢,这就是书面语了,这个奏折啥的也许会用到。平常大臣们应该就是用“陛下”。身边内侍就是“大家”啊“主上”啊什么的,内侍通报还有可能是“圣人”来了,你可别以为孔子也一起穿越了,就兴冲冲的跑上去要拜师。




至于你作为皇子/女可以就像普通人家称呼一样“父亲”“耶耶”什么的都不失礼。别一上来就大喊“父皇”,“皇上”这个词都不当面称呼,你要是说“父皇”,希望你的“父皇”不会宣太医!




至于公主你跟后世电视剧差距不大就是称呼为“公主”或者“贵主”。




不过太子的话就会被称呼为“太子殿下”。




所以,各位穿越团的美女门,也别想着哥哥爱上你,弟弟依恋你,你左右摇摆不定,他们为你争夺皇位兄弟反目什么的剧情了。除非有意外,比如,武凉凉弄死了大儿子,弄死了二儿子...才轮到李隆基他爹地,不,是“爷爷”的。所以尽量抱太子殿下大腿。(有点跑题了--!)
4
嗯,对于称呼大抵如此了。




但是总是要出门的啊,开篇已经说到路人怎么称呼就不废话了。




如果是在外应酬,见到官员怎么称呼啊?看过父亲称呼后都知道了“大人”肯定是称呼不得的,但直呼其名话您的仕途估计得完蛋。




其实挺简单,称呼官职就可以了。比如学习古文古诗时我们总会看到文人们有一堆别称,比如比较常见的“柳河东”,“杜工部”这分别是“柳宗元”“杜甫”的别称“当然他们别称不止这一个”。甚至还有的是一样的,比如李白被称为“李拾遗”,杜甫也被称作“杜拾遗”。




这是咋回事呢?其实这是他们担任过的官职名。所以拜见一位官员您可以直接喊他的姓加上官职,比如“刘尚书”啊,“李侍郎”啊,都很合乎礼节。




还有一种就是通用版本的了,姓加上公,这个用于长辈居多吧!比如你父亲的朋友来了,姓郑,你就可以称呼为“郑公”,见到官员也是如此,比如称呼魏徵“魏公”。如果你是太子殿下,见到了魏徵,他虽然是朝臣可也是长辈啊,所以可以称呼为“魏公”,这样也是表示对他老人家的尊重。话说唐太宗也常常这样称呼魏徵的~




实际上称呼姓加上公,早在西周时期有了分封制就有这种习惯了,不过那时候不是随便某个人就担当的起这称呼的,只有周天子分封的诸侯们才有幸得比称呼,也是一种殊荣了~当然尊称不仅仅只有“公”常见的还有“卿”“君”之类的。




至于对于小辈,“你”、“汝”、“尔”什么的照常见的来就是了。




如果是自称话有一个万能称呼“某”,这个是不论面对什么辈分身份都可以称呼的,就和现在“我”的意义类似了。




此外还有“奴”,自己的姓名都可以自称,这里面就带有了一定谦虚之意了。在一般场合对于身份辈分不高于自己的使用像我们现在的“我”,还有“吾”就可以了。
男子一般的谦称还有“鄙人”、“仆”,女子有“妾”、“儿”等,不一一说了。




臣子面见皇帝自称是“臣”。皇室间自称也是同民间一样。公主,太子什么的对帝后自称“儿”。你可不敢自称“儿臣”,当时可还没有这个词。对于他人的话,公主太子都是和民间差别不大的。




至于皇帝也不是电视剧里演的老是“朕”,“寡人”啊“孤”什么的,皇帝也和平常人家一样自称的。




至于皇后平常也称“妾”,对于他人有可能是“吾”之类的称呼,“臣妾”这个词当时没有。




下面是《资治通鉴》一段记载可以看出帝后自称。……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征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上乃悦。




此外,当时称呼妃子似乎没有“娘娘”这一称呼(上面已经提到娘娘不专指妃嫔)那么称呼妃嫔就是“某妃”。




“相公”不是人人当的起,不是夫妻间的用语,只有位极人臣的大臣才了被这样称呼,具体到讲官制是再说。




媳妇被称为“新妇”,女婿是“细郎”。




至此,唐朝的称呼方面大致就这些了,了解了这些至少会保证你在穿越后不会因刚开口,就遭人嫌弃甚至死的不明不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朝的官员等级和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