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18-3-12 13:08:51

新作《刺杀骑士团长》上市 村上春树:要把写作这个工作做到最好 ...

前天(10日),村上春树的新作《刺杀骑士团长》在北京举办首发仪式,就此该书的纸质书、电子书同步上架,读者可以在全国实体书店、网店购买到。该书自2月5日开启预售,截至上架前,预售期销售已逼近10万册。此外,在这本爆款新书的拉动下,2月份上海译文出版社电子书在亚马逊和豆瓣阅读的销售均创新高。在首发仪式上,上海译文文学室主任黄昱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向远与作家苗炜、杨葵与读者分别从出版编辑、文学创作、设计美学角度和读者们探讨了他们各自眼中的“村上春树”以及“骑士团长”。杨葵认为村上春树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清楚自己不是托尔斯泰那样的大作家,也清楚自己不可能变成一个纯粹的畅销书作家,“他认为这两者跟他关系都不是太大,写作对他来说是一个工作,不同的是,他要把这些工作做到最好”。
村上春树
1949年1月12日出生,日本现代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作家。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风靡一时,引起“村上现象”。其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80年代文学旗手。
《刺杀骑士团长》是其七年磨一剑的突破之作,一幅藏匿于阁楼的惊世画作串起战争年代挥之不去的伤痛经历和现实生活中超脱想象的意外离奇。
畅销与趣味 写小说只是一项工作
作家杨葵最早读到的村上春树是《且听风吟》和《挪威的森林》。“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的《且听风吟》可能就是畅销书写作的调子。这么多年以后写《刺杀骑士团长》,我觉得他仍是畅销书的写作状态,这本小说里面每一个细点揪出来的方式都是畅销书的方法,跟我们通常所谓的文学性的写作,比如译文社出的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完全是两个样。《被掩埋的巨人》不考虑这些东西,或者说他的写作方式里面不在意这些东西。但是我认为村上写作一直很在意这些东西。”但杨葵同时认为村上春树是特别有自知之明的人,他非常清楚自己不是托尔斯泰那样的大作家,他也清楚自己不可能变成一个纯粹的畅销书作家,“他认为这两者跟他关系都不是太大,写作对他来说是一个工作,他是一个爱跑步的人,每天定时定点跑步,对他来说写小说远不是一个文艺工作,而只是一项工作,这也就是他说的为什么要做笨拙的事情。我个人的看法,现实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回答而已,他在心里面对这些事情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在意,对他来说这件事是一些工作,他要把这些工作做到最好。”
作为国内最早一篇关于村上春树的学术论文的作者,王向远教授对现在的村上春树给出了“越来越不认识他了”的评价,“那个时候我在论文当中高度评价村上春树在文学历史上的意义,我当时读了以后的感觉就是,他展示了一种完全新式的生存与生活方式,就是后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城市社会那种宅人的生活方式,以前我们从来没有这样生活过,如此的潇洒、自由,完全审美性的生活,这是以前我们的想象力不能想象到的。但最近这些年我越来越对村上春树不认识了,一旦当他开始觉得自己是作家有了名,并且拿这个去多发行作品的时候,我觉得以前的他我找不见了。但是每个人读法都不一样,也许你们找得见。”从个人的阅读趣味上,王向远称他很想找回以前的村上春树,“我有时候觉得很失望。”
野心与成就 开创新时代叙事模式
杨葵在《刺杀骑士团长》中还读出了村上春树的野心。“这本书出来以后我看到豆瓣上有一个人写文章,他应该是读了日文版,然后给村上写了一封信。在日本好象有一个说法,大概二十分之一的读者来信可以得到村上春树的回信,他是这二十分之一。他给村上春树的信当中说很遗憾我不喜欢你这个小说,因为什么什么我不喜欢。村上春树给他回信说我也很遗憾,但是你不喜欢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对写完的东西,它跟我没有关系了,我只在乎下面要写什么。村上春树说你对小说的追求和我对小说的追求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各自不喜欢就不喜欢吧。七年憋了这么一个长篇小说里面隐含的东西是很多的,是挺有野心的一本书,在一个特别好看的故事的外壳下,这个书里面隐含很多的小秘密值得仔细追求。”如何做到不重复自己,对于村上春树这个级别的作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无非是两种,一种是革新,你要写一个全新的东西。还有一个途径是加大力度,在惯用的情况下,就像音乐里面的回旋,不断重复一个主题,但是你要把这个主题重复的密度更大,涵盖量更大,追求更高,总之在这个主题上来作个革新。也就是说一个是面上的革新,一个是根子上的革新。我自己的看法,《刺杀骑士团长》他在做第二种,为什么他会把这个小说写这么长?前面几本都没有这么长,很长时间没有这么长的篇幅,其实是密度在加大,而这个密度里面有很多是他的回旋。”
在对村上春树失望的同时,王向远认为他仍是一个大作家,“在日本这么多年,至少半个世纪的文学历史上,真正开创文学新时代的叙事模式的,没有别人,就是村上春树。读完村上春树的小说,会觉得这个小说我也能写,因为它不需要像以前作家那样代入自己的人生经历,不需要经历痛苦磨难才能当小说家。谁都可以写,故事想哪说哪,胡编乱造都可以,完全是过程,没有结果。这种叙事方式以前没有,以前现实主义叙事方式、浪漫主义叙事方式都是要讲叙事的,现代主义要有文学伟大思想,要有哲学性、思想性,村上春树的作品如果拿这些衡量都没有,但是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是村上春树。他建立了一种新的叙事模式,这个要给予高度肯定,另外我觉得这些年来他培养了一些类似的模仿他风格的作家和羡慕他的生活方式的人群和读者,这个非常好,假如我们每个人品位达到村上春树里面人的品位,则我们的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我们的心灵和谐稳定,我们的生活达到最高的审美状态。”
■关于村上春树及其新作
一幅贯穿全书的肖像画
《刺杀骑士团长》全书分成两部,第一部是显形理念篇,第二部是流变隐喻篇。在书名刚曝光时就曾引起讨论,很多人认为这是东野圭吾式的书名。其实《刺杀骑士团长》是书中一幅画的名字,贯穿整个故事。故事主人公是一个36岁的天才肖像画家,但在作品中没有出现姓名,通篇都是以“我”的视角出发。“我”本来是画油画的,但毕业后迫于生计改画肖像画,也小有成就,但是忽然有一天,临近结婚六周年纪念时“我”的太太说,“一觉醒来觉得没法跟你过下去了”,这样“我”离家出走,开始一个多月的游历,然后返回在日本画画家的山顶画室居住好多年。年轻的肖像画画家和老的日本画画家在山顶画室开始了灵魂上的交融。日本翻译家鸿巢友季子对《刺杀骑士团长》这样评价:“这是村上春树将西方‘肖像画文学’谱系引入日本当代文学中的重要之作。”
一个过往村上春树的集合
《刺杀骑士团长》是年届七十的村上春树对自己文学世界的总结。在此,他将他过往创作中的人物、形象、物件等诸多元素重新审视、勾勒、上色、呈现。对于陌生读者而言,将借此进入一个全新世界;对老读者而言,或许会看到一个过往村上春树的集合。
“在村上春树作品的出版史上,关于书的内容和故事在出版前从来没有保密工作做得这么好。”黄昱宁称以此可以看出两点,“一是村上本人非常重视这本书,二是他在文本上想要寻求突破。所以,哪怕排除一些商业因素,我们对这点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们不能回避一个问题,就是在世界文坛和在世界出版界,村上春树的作品无论是在文学意义还是市场价值上面都是举足轻重的作家作品,既然是七年磨一剑的长篇小说,当然是业内大家关注的焦点,这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一个做出版的人都想在这个焦点上有所作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作《刺杀骑士团长》上市 村上春树:要把写作这个工作做到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