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紫禁城——箫声月影里的北京故宫
坐落在北京城的中心地带,从1420年建成,作为明清两朝皇帝家的大四合院,到1925年成为故宫博物院,直至今天,近600年的沧桑变幻,紫禁城——也就是北京故宫——这座集历史、建筑、艺术等瑰宝于一身的城中之城,已然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无法忽略的文化符号。到北京不逛紫禁城,憾事也。正在看此文的诸君,游过紫禁城否?最近一次是何时去的?自己逛?与友人结伴?还是和一些人,跟随挥动小旗的导游,东瞅瞅西望望?身为紫禁城的迷妹,在我眼中,逛紫禁城,就像走进一家米其林3星餐厅,每次都是一场色香味皆备的皇家盛宴,看不够,闻不厌,吃不腻,去过总想再去。今天,和诸君先分享两点吃货经验,私家心得,权供品鉴。
余音绕梁——听音乐逛紫禁城
纪录片的解说词,若非辅以恰到好处的配乐,怕是很难令人感到那般格外的荡气回肠。少年时,在家乡的新华书店,我初初接触介绍紫禁城的书籍,店里播放的,是当年颇为流行的班得瑞(Bandari)轻音乐。浸润久之,瑞士纯天然无污染的大自然造化出的乐声,神奇地融入我的阅读体验。尚未领会“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已能感悟“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手握书卷,上面描述紫禁城的文字,图片中斑驳的汉白玉台基、滑向天际的檐兽、繁复工巧的角楼,都随着一股股来自山林间的旋律,注入脑海,流入心田。打那以后,对我来说,清丽悠扬的班得瑞轻音乐,承载的是敦实厚重的历史美感,蕴藏着一个小城少年,对遥远的紫禁城所有的神秘想象;打那开始,对我来说,紫禁城就不单是沉静于图文与现实中的建筑群,它有声音相伴,仿佛月下细诉往事的老者,平淡安详,又不失雍容大气。行走在紫禁城,我变成一条留声机的唱针,踩出的每一步,连同太和殿广场上过耳的风声、东西六宫里啁啾的鸟鸣、御花园内绚烂的花语,都在为这部大型交响乐做伴奏。(另外,有谁能告诉我,班得瑞是否出了黑胶唱片?)
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片尾曲是小柯的《日子》。开头一段长长的轻柔男声,伴着北京城中轴线侧面,大致从天安门到神武门的一段场景,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清晨的薄雾中,红墙黄瓦掩映在绿树间,一群白鸽飞过(可以想见鸽哨划过天际的鸣响)。诸君登上景山万春亭俯瞰,或是北海白塔东南望那“黄圈圈”的时候,这一截儿充满市井气息的前奏,没准儿能带给您不一样的感受。
抚今追昔——读小说逛紫禁城
钟爱明清史的朋友,多少会对各种正传野史、影视剧集中的紫禁城有所留心。小燕子的漱芳斋、甄嬛的寿康宫,想来是不少人去紫禁城的动机之一吧。高中时,我偶然读到女作家凌力的小说,一本《少年天子》,写顺治;一本《暮鼓晨钟》,写康熙。《少年天子》里,近乎完人的乌云珠、情深情痴的福临、清初风云跌宕的政治图景,在作家刘恒据此改编创作的同名电视剧中,经邓超、霍思燕等一众演员的精彩演绎,一度令我沉醉。当年追剧期间,闲时常听班得瑞《日光海岸》的带子,一曲《Goodbye Little Susy》,每每听到,就会莫名其妙地联想到顺治和董鄂妃。里面似为箫声的一小段,更是闻之即浮现小说中“满天星斗,银汉无声,因为月黑而星光格外明净,闪烁的光芒,使他不禁又想起乌云珠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以及自创的情境:夜色笼罩下的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里,福临独倚窗边,耳畔回荡着乌云珠和四阿哥的笑声……对董鄂妃居住过的承乾宫,自然也多了份情结。故宫博物院官微,有一张承乾宫内,春风中肆意绽放的梨花,花瓣嫩白,细蕊精致,配一角雕梁、黄瓦与蓝天,“彩云易散琉璃碎,”宛如宫殿昔日的主人,韶华易逝,空留嗟叹。
《暮鼓晨钟》里,还未登基的玄烨小阿哥,在孝庄祖母的慈宁宫中嬉戏,慈宁花园里芬芳的花草、葱郁的银杏、灵动的游鱼,带给小玄烨无穷的乐趣,也令我心向往之。去年慈宁宫区终于开放,我专程赶去一探。经过修缮,亭台楼阁焕然一新,不过“修旧如旧”,旧时新修的慈宁宫,本就是如此富丽堂皇吧!临溪亭南边,各式各样的花花木木,却应是年年发新枝的“老古董”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言草木无情,不知它们还记得,当年在此玩耍的小皇帝吗?
听说,武英殿东侧的通道已经开放,对游人来说,紫禁城又变大了。想去逛逛吗?或者,再去逛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