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18-5-3 09:42:44

编辑,一本书背后默默发光散热的手艺人

[摘要]这话足以概括编辑这一行业——他们不是为书创造东西,而是要激发作者去创造和超越的人。
美国出版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学编辑麦克斯·珀金斯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书属于作者。”
这话足以概括编辑这一行业——他们不是为书创造东西,而是要激发作者去创造和超越的人。
编辑发现有才华的新作者,与作者一起打磨每一个篇章,将最理想的字句锤炼在纸上。他们往往是除作者外,最早见证一本书诞生的人。他们孜孜不倦,又默默无闻。
是以,每一本经过千锤百炼方才诞生的书,其背后的编辑手记,都值得细读。因为这些故事来自那些甘愿在一本书背后发光散热的手艺人,他们总是在书完成与读者见面后,才将珍藏已久的幕后故事写下,告诉我们一本书是如何完成从零到一的发生。这些故事,常常充满现场感,读来仿佛能让我们回到那些书诞生背后的紧张、焦灼又不失乐趣的时光。
本期推送,分享给大家这样一篇手记——来自《回望》一书的编辑手记。关于《回望》这本书,想了解更详细的内容还可移步:金宇澄:《回望》就是想提供我父母经历的时代的一个标本。
《回望》背后的故事
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 阴牧云
最初接触到《回望》这本书,时间要上推到2015年。我通过上海档案局的周晓瑛编辑认识了金宇澄老师,当时金老师正打算对手头一些家族回忆性资料进行整理工作,广西师大出版社便和金老师作了初步的接触。
当时的情形与最后图书的成稿真的大不相同。项目一开始其实就只是单纯的图文整理,内容也只局限于金老师母亲的数本手写笔记,出版社并没有想好以后怎么来运用好这些材料。在整理工作进行了一段时间后作者才开始把自己母亲文字的整理工作纳入到一个更大图书项目的框架中来进行考虑,而作为此书的编辑,我正好从头到尾参与到这本书的运作当中。
记得最初几次见面时金宇澄老师就对我说,他说我们不要再做一本老样子的传记书,我们要做,就要和其他的都不一样。从一开始,这本书如何与一般传记回忆录“不一样”且有符合材料本身的整体呈现形式,已经是图书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金宇澄(摄影师:戴显婧)
《回望》很有意思的一点,正如后来很多评论家和读者所指出的,它仿佛是和金老师的前作《繁花》在相互呼应,就好像他在上海人文与历史的地图上接着又标出一个一个的点。然而这项工作其实又是不可能完成的:当你在地图上拓展时,仿佛是在扩大所知,但你所探索的领域又产生了更多的想象、空白,并让这张地图延伸到了更大领域。其实这正是金老师及这本书所想要达到的目的,这本书是作者的一次“回望 ”,但这次回望并非要穷尽所有经验和展现所有真实,它只是在极大地拓展着读者的想象,让他们想要看得更多。

金宇澄手绘图:父母在上海居住过的地方
在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金老师也带着我走进了他文学和文体的某种探索之路。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来自金老师对父母的晚年生活的回忆文章,从中可见父母早年生活的片段和碎片,但一切都还远远没有展开。图书的第二部分中作者截取了父亲作为特工的那段生涯,行文中大量使用了父亲的笔记和历史资料。图书的第三章节才是对母亲回忆材料的整理,第二部分中暗含有一种激烈的、巨大的冲突,紧张和沉重得甚至让人喘不过气来,但到第三部分时,仿佛一切突然落地了,落到生活层面上、落到一个女性的视角中——这个女性见证了一切、怀念着一切,如今她以平静回望过来的眼神正注视着这段历史。
可以说,《回望》整本书的写作风格都非常克制和含蓄,因为很多东西是不需要有结论的,作者只是把材料摆在那里,然后给读者更多思考的空间。后来金老师在北京和阿城老师对谈时也提到过,这就好像进了一家商店,店员喋喋不休地抓着你事无巨细地介绍产品细节,这会是一件让年轻的和更成熟的读者们感到厌烦的事。我们的读者经过了这么多年文学的熏陶,其实在观念和接受程度上都很成熟了,他们恰恰是需要作者给予充分尊重、以及可以在判断上完全信赖的那个群体。金老师认为文字是不可能讲述完所有的东西的,同时上海也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话题,任何一个故事都不可能穷尽它。所以这本书要承担的东西可能只是为读者而开启。
在前三章结束之后,图书有一个很短的后记,在结构上非常重要。正是后记把前面三个章节串在一起,读者读到此处就会知道为什么前面这三个部分会这样组织,以及各种材料间内在的逻辑联系,但同时他们也会发现这本书所故意留下的更多的空白。

《回望》之目录设计
关于图片,我们希望所有书中的图像都能具有某种独立性,而不光只是正文的一个说明或佐证。当读者随意翻看图书时,读图也能让他们仿佛是从中拾起另一条线索,令书中人物在他们面前呈现出不一样的感觉。所以在做这个书的时候,图和文字之间的组合方式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就好像处在一个流动的过程中,每一种新的组合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而这个调整过程一直持续到出版之前。另外我们还打算向读者直观地呈现部分资料的原始形态,因此一直在工艺上与印厂一道探索,设计了与内页大小不一且周边打毛的彩插,希望读者在阅读时能被这些插页带回到书中所讲的那个时代氛围中去。

《回望》之彩插设计

《回望》之彩插折页设计
正因为本书这种不断进行调整的状态,也带来了编辑工作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点。这本书若只靠传统的作者和编辑的日常沟通量,是绝不可能顺利完成的,因为书稿的可塑性太强、编辑过程的变化性太大,所以在编书过程中,我几乎每天都要和金老师进行大量的微信联系,一边讨论,还辅以大量的可视信息,如我们喜欢的设计或图文新的组合方式等等。设计师每天晚上加入进来,在一个工作群里讨论。有时我和金老师也会见面,通常是在地铁里。金老师从家过来是七号线,我上班走三号线,我们会约好一个两线交汇处。金老师通常都是先到,坐在人群中等我,我们见面后立刻取出稿件进行一个简单的沟通,然后又各自散入地铁的人流中——这个过程真的很像是在完成一次情报的交换或说是特工的接头。
带着稿子回到出版社,会看到稿件上几乎每次都密密麻麻地贴满了各色便签。金老师是编辑出身,很多工作习惯就是编辑的工作习惯,而且极端严谨。比如说黄色的标签代表修改的错别字,红色的标签代表有段落调整,绿色的标签又代表图片位置有变,等等。同时金老师还常常在稿前附上自己对于版面设计的文字建议,更把自己的想法以极其漂亮的手绘形式呈现出来——现在这些材料都成了我编辑生涯中宝贵的收藏。

金老师返稿时在书稿最前面附上作者意见——
从编辑角度无懈可击又十分漂亮。

金老师在返稿中以不同颜色的标签标识不同类别的修改意见。

编辑中讨论图片的位置,反反复复,
要让图片独立地完成它们的叙述。
《回望》目前已经上市数月,取得了媒体和读者的好评,短期内就已经加印,并且我们还在探索如何继续改进图书的整体效果。每次拿起这本书,我都会不期然地想起整个团队中的编辑们和设计师一道集中心力、全力以赴的时光。对于一个编辑来说,这真的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书中的内容如此精彩,而出版的背后也发生了这么多丰富和有意思的故事——所有的一切都隐身于这本《回望》之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编辑,一本书背后默默发光散热的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