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18-7-15 16:05:26

阎连科中山开讲“我的退稿史”

 被退过稿的作者,大都知道滋味不好受。昨日下午,著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阎连科在中山书展开讲“我的退稿史”,详细讲述其艰辛乐趣夹杂的写作生涯和退稿经历,让一众中山读者感悟文学的魅力和意义。

 ■多年间频频遭遇退稿曲折
  被誉为“荒诞现实主义大师”的阎连科,1958年出生于河南洛阳,是国内一位争议较多的作家。说话略带家乡口音的阎连科昨日坦陈,他是一个性格很倔的老头。
  年少时,阎连科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张抗抗的小说《分界线》,得知她因为写了这本小说从乡下农村调到了省城工作,意识到写东西是可以改变命运,“得到启发,我走上了文学道路。”他说。
  入伍后,部队见阎连科写过东西,便让他当了连队的文书。部队重视新闻,阎连科写得很卖力。阎连科回忆说:“第一年,我才20岁,在《战斗报》上发了一整版的《天麻的故事》,写的是主人公为入党送礼给辅导员被退回警示的故事,还得到了8块钱稿费。”
  在写了七八篇短篇小说后,1985年阎连科创作了第一部中篇小说《小村小河》,后在《昆仑》杂志发表,一时引发轰动。此后,他陆续创作了《为人民服务》《受活》《丁庄梦》《风雅颂》《四书》等作品。期间,他一直遭遇着退稿的困境与出版的曲折。以《风雅颂》为例,这篇小说讲述了大学教授杨科在家庭、爱情、事业诸方面悲情而又荒诞的遭遇,不料引来“肆意妖魔化高校知识分子”的质疑,前前后后改了五六稿,换了七八家出版社。“退稿,一直陪伴着我的文学生涯。我是中国当代作家当中退稿最多的作家,这不是一件羞耻的事,当年的列夫托尔斯泰也有这等遭遇。”阎连科说。
  ■中国文学“走出去”尚需努力
  阎连科的倔强,为他带来了退稿的困扰,也成就了其两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一次获得老舍文学奖的荣誉。2014年10月,阎连科在捷克被授予卡夫卡文学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首位中国作家;2015年3月,阎连科凭代表作《受活》获得由日本读者评选的Twitter文学奖,这是亚洲作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有学者认为,莫言、余华、阎连科的文学作品近年来相继在国际上获奖,反映了国际文学界对汉语写作和中国作家的重视,有利于中国文学在世界领域的传播。
  对此,阎连科认为,并不是一两个作家在国际上获奖,中国文学就真正“走出去”了。现阶段,除了古典文学及传统的诗词歌赋,其他方面的影响力几乎微不足道。“能不能真正‘走出去’,要看这些作品能不能影响到国外的读者、能不能影响到不同语种人们的写作。归根到底,扩大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影响力,还需要国内的作家低下头认真写好自己的作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阎连科中山开讲“我的退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