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天明:作家要看看中国老百姓在哭什么 笑什么
“名家大讲堂”在今年的第16届图书节上再次亮相,开幕3天来已有刘慈欣、陆天明、徐焰等知名作家和学者坐镇开讲,以视角独到的真知灼见,为文学爱好者们带来一场场文化盛宴。曾创作过《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等优秀现实题材小说的著名作家陆天明针对近年来中国文学创作的大环境,作出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论述。他讲道,自1985年到1995年中国文学的繁荣期之后,随着网络文学的崛起,传统文学创作近年来渐趋式微,在这样的变化之下也潜伏着危机。“现在我们出现了一批网络作家,看起来很热闹,像我们这种老古板的传统作家根本不能望其项背,他们每年的稿费收入可以到上千万甚至上亿,出版的书每年几百万册、几百万册地往上翻。可这种繁荣有时候会给人一种虚胖的感觉,因为如果你真正深入地读,会发现大量的网络文学是快餐式的,坐地铁、坐火车的时候拿着手机读一读。当然,要说所有的网络文学都是消遣式的也是不对的,其中也有些很优秀的网络作家,而且有一批年轻的作家正是从网络写作起步,进入正规的文学创作,网络文学的功绩不可抹杀。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网络文学的虚胖、虚弱和它快餐式、消遣式的害处,这种状况让人不能不有所忧虑。”
陆天明认为,现在中国文学乃至艺术创作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只看票房、只看收入,而不再讲你到底为谁在写作。“这些年我们的作家找到了自我,写作、创作都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我想写什么、想说什么就写什么,这是一个真文学的起点,是必须要有的,但是你有没有问一下你所表达的‘我’是什么样的‘我’?难道拥有自我就够了吗?你只替自己写作、只表达自己就够了吗?回过头看看世界文学史,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绝对不只是代表自己,他的那个‘我’和民族的大我、国家的大我、人民的大我是画等号的,他能代表他的民族、他的人民、他的国家。”
因此他提出,作家不应沉湎在“小我”之中,而是要打开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国的老百姓究竟在哭什么、笑什么、想什么,要代表他们写作。“我们这些搞文学、搞影视的,从一开始就要想到自己是有责任和使命的。有一句话我很认同:你是什么样,我是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所以不要推给这个那个,我是一个作家,我对中国的未来就有责任,我要负起这个责任。”
来源:北青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