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18-9-7 17:35:42

科幻文学应不止《三体》一种类型

今年是科幻小说《三体》第一部成书出版10周年。从《三体》横扫“雨果奖”“星云奖”,再到几年间电影版《三体》的起起伏伏……有人说,《三体》成书至今,刘慈欣几乎承包了中国原创科幻90%的话题,其中读者最大的期待似乎就是何时能出现第二个刘慈欣或再诞生一部 《三体》?“刘慈欣不可复制,也不必复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说,中国当下的科幻文学,远不止 《三体》一种类型,并且已经呈现出多元的创作面貌。

读者和创作者都不应窄化对科幻的认识

从2006年在 《科幻世界》连载到2008年成书,《三体》引发了中国科幻文学热:小说中的不少概念引起讨论,“推荐几个和《三体》类似的科幻小说”则成为网络论坛上关于科幻阅读最热话题。

许多读者在评价《三体》为什么令人耳目一新时,都会提到硬核科幻和黑暗风格。刘慈欣在《三体》小说开篇就以外星文明锁死地球科技的手法,将人类科技发展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而小说中的“强互作用力”水滴、“维度打击”使用的二向箔、以物理规律为武器产生“死域”等科学想象,也几乎都是在现今科学认知范畴内做文章。这使《三体》成为“硬核”科幻作品的代表。另一方面,通过引入“黑暗森林”“猜疑链”等思维推导方式,展现出对宇宙终极命运的悲剧式猜想。某书评网站上,有读者认为,三体人攻击地球、太阳系的毁灭、神级文明重启宇宙等,折射出的是比技术更冷酷的所谓宇宙价值逻辑。

不过,面对这股欲罢不能的刘慈欣科幻热,科幻作家、科幻星云奖得主王侃瑜认为:“我们应该把视野放宽,不要只盯着‘大刘’,科幻不止《三体》这一种风格。”读者和创作者都不应窄化对科幻的认识。

有学者提醒,其实刘慈欣的作品也并非只有《三体》一种风格。他笔下的 《乡村教师》同样以星际战争为背景,其中的“恒星空白带”等科幻理念不输《三体》中的“死域”。但是故事的切口很小,人物也很少,带着更浓厚的人文色彩。小说里,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为四个孩子付出生命以改变孩子们命运的举动,被外星文明认为地球具有“足够文明水平”的佐证,最终让地球躲过一劫。有评论认为,这部小说是“刘醒龙《凤凰琴》的太空版”,在宇宙尺度上完成了对坚守三尺讲台,鞠躬尽瘁的乡村教师的礼赞。

原创科幻创作新人不断涌现

《三体》出版的这 10年间,中国的原创科幻的多维视角正在展现。中国当下的原创科幻之所以能够呈现多元的面貌,就在于不断有原创科幻创作新人涌现。

除了刘慈欣,张冉、韩松等多位中国科幻作家的20余部作品,近年来被翻译成英文发表在美国知名科幻杂志 《克拉克世界》上,并以《未来镜像》为名集结出版。这些作品风格不一,类型各异,以中篇和短篇为主,主题涉及量子力学、人工智能、人类进化等最新科技,其中鲜有对新技术的一味膜拜,而是通过对未来社会生活图景的想象,探讨涉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的诸多话题。

北京师范大学科幻文学博士、科幻星云奖专业评委姜振宇认为,一批从科幻迷成长起来的中国新锐科幻作家,正在成为科幻创作的新力量。其中既有江波这样学微电子的“理工男”,也有宝树等一批学习哲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的科幻作者,他们为中国科幻创作带来更多可能性。宝树的《留下她的记忆》不仅想象出了可以探寻逝者心灵的“记忆黑匣子”,而且写出了由记忆读写引发的道德追问。来源:文汇报 | 王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幻文学应不止《三体》一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