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获茅盾文学奖,为何很多人觉得《平凡的世界》不如《白鹿原》 ...
青春气息的进取精神是这部作品的经典之处,但也是让它变得不耐读的一个主要方面。说起陕西作家,不得不提的就是路遥和陈忠实,前者代表作《平凡的世界》,由孙少平一家延伸至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充满了年轻人积极进取的热情;后者代表作《白鹿原》从作家自己生活的上世纪背景入手,从纷繁复杂的情节中整理出白鹿两家的主线,几乎可以说是帮助现代人打开上个世纪的一把钥匙,也是中学生的必读书。
因为同为陕西作家,而且作品也都被改编成电视剧,得以传播,关于这两部作品的比较就越来越突出。并且相比之下,人们似乎对《白鹿原》的喜爱程度是高于《平凡的世界》的。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两部作品的深层内核来考虑。按说《平凡的世界》中所叙述的小说背景跟我们今天最为接近,所以理解这部作品也就更为容易,但是《白鹿原》的故事内容却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今天人读来多少还是有点吃力的,尤其是其中关于当时时代更替、习俗更换、战争频发等方面,如果不是生活在陕西,或者没有农村生活的人来说都是很难理解的,可是尽管如此,《白鹿原》还是好评如潮。
其实这两部作品都是很伟大的,但是硬要分出一个胜负的话,无疑《白鹿原》占了上风。《平凡的世界》虽然也是站在一个时代的角度写的,但是在精神内涵层面还是稍逊《白鹿原》一筹。《平凡的世界》中更多的是关于青春和激情,因为主线是紧紧围绕主人公孙少平的成长张开的,通过孙少平延伸至孙家——双水村——黄原市,从而对整个时期国家发展和人民悲欢离合都进行了阐述,但是问题也就出在这里,这部作品青春气息太过浓重,年龄稍长再看其中的味道就会减淡几分。
《诗经》中有“兴观群怨”之说,“兴”在这里就得到了体现,意思是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对于读者具有激励人心的作用,而《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就是一个典型,如果18——30岁看这部作品会有很强烈的感受,但是如果年过五十再看这部作品,真的还能有相同的感觉吗,答案是否定的,青春气息的进取精神是这部作品的经典之处,但也是让它变得不耐读的一个主要方面。
我们反观《白鹿原》,就会发现这部作品的耐读性真的不是其他作品可以比拟的,书中的风土人情以及历史文化值得研究,让今天的人们可以以最直观的角度了解上世纪中国的历史,以及农村发生的各种变革;其次就是陈忠实叙事的角度,他没有像《平凡的世界》一样站在主人公孙少平的视角进行描述,而是站在一个旁人的角度冷眼客观写出白鹿两家发生的所有事情,在陈忠实笔下,这些人随着时代的变动人性也在发生变化,好人可以变成坏人,坏人也可以变成好人,这是世间规律!
看《平凡的世界》我们会感觉激情澎湃,因为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就是主人公孙少平,跟他一起经历扛石头、挨饿、挖煤的磨难,让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这尽管是好的,但是多多少少会有自己感动自己的幼稚存在;而《白鹿原》则不用,他站在一个时代高度,以看穿世间一切的眼睛看着白鹿两家发生的所有事情和这个时代的变革,荀子曾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好人就一定会有好报?不是的,坏人一定会有恶报?也不是,世间一切都在遵循着自己的规律在走,不受任何其他因素的影响,光是这一点,《白鹿原》就已经超过了很多作家。
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白鹿原》中的黑娃,他一开始只是个农民,后来当了土匪,烧杀抢掠,再后来在朱先生的教导下努力读书,变成一个与国家与人民都有用的人,好与坏都是互相转变的,可他后来还是被白孝文杀了,他临死前一直说自己已经弃恶从善已经是一个好人了,可还是没有改变被杀的命运;黑娃没钱的时候第一次吃到冰糖把他甜哭了,可是后来他当了土匪抢到一桶的冰糖的时候,他掏出生殖器往桶里撒尿,因为不喜欢白嘉轩挺直的腰杆,进入白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打断白嘉轩的腰,让他再也直不起来......
人性之复杂,时代之变动,善恶之交互,岂是一个“大团圆”结局能掩盖住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