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别把人写死,你就把她写瞎?”怪当年“代笔”惹祸? ...
金庸去世的消息令许多武侠迷都伤心不已,童年仰慕的一代传奇就此落幕。好在书籍、影视和游戏中还留下了不少刀光剑影,供人凭吊。但不同年代的金庸读者可能会觉得奇怪的一点是,为什么我读到的剧情和别人不一样?原来,金庸自1972年写完《鹿鼎记》宣布封笔之后,就不断修改自己的作品,几乎每一本都增删数次,进入本世纪之后,又将自己的作品全部大改一遍,整套出版。因此不同时期读到的故事,结局可能大相径庭。
比如争议颇大的新版《天龙八部》结局,就将段誉和王语嫣的团圆结局改去,让神仙姐姐成为了一个哀叹容颜衰老、希望青春永驻的凡人,为了寻找传说中的不老长春功,王语嫣推倒了无量玉洞中的石像,导致段誉对“神仙姐姐”的幻想破灭,而平凡女子王语嫣也回到了表哥慕容复身边。这样的结局,让很多老版《天龙八部》的读者和观众都无法接受。但也有读者读完后发现,悲剧或许更好呼应了《天龙八部》“有情皆孽,无人不苦”的主题。
诸如此类大大小小的修改还有不少,那么,金庸为何要在晚年不断修改自己的作品呢?
“代笔”造成漏洞,不得不修改补圆?
原因之一,当然是这些作品不少都最初发表于报纸连载,边写边发,肯定存在一些漏洞。金庸性格严谨,要将缺陷圆上。
在武侠迷的圈中,一直流传倪匡曾经为金庸代笔的流言。而倪匡确实在后来的自传中,确认并详细交代了经过。
原来1965年时,正在《明报》连载《天龙八部》的金庸到欧洲漫游两个月。不得已,就邀请倪匡代笔,金庸还特别交待:“你可不能把人弄死,书中每个人都是有用的。一个人都不能死哦。”
结果古灵精怪的倪匡, 虽然不能让笔下“死人”,还是因为讨厌阿紫,把她的眼睛“弄”瞎了。金庸回来后还找倪匡“理论”,倪匡振振有词地回应,“我是弄伤人而已,打打杀杀哪有不伤人的。”
虽然两个人的友情没有受影响,流传至今也为书迷津津乐道,但对于金庸这样珍视自己作品的人而言,当然要在后来想办法让故事从“失控”回到恰当的轨道上。
阅历不同,观点转变?
而根据金庸自己在图书中“交代”的心路,他晚年的心境,确实和年轻创作时大不相同,或许,也成为不断修改作品的原因。
1977年,金庸就在《倚天屠龙记》后记中写下,“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
“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1976年,金庸在美国留学的儿子自杀身亡,年仅19岁。金庸去美国,把儿子的骨灰接回了香港,几个月后,他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短短几个字,重逾千斤。
金庸说,我写武侠小说是想写人性,就像大多数小说一样。因此人生经历对金庸作品的影响,异常深远。经历风雨,当然会对人物的行为有完全不同的认识。金庸早期的江湖中刀剑如梦,充满少年热血的激昂慷慨,晚年人物却越来越写实,常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是这个原因。
他回忆,写《笑傲江湖》那几年,他每天为“明报”写社评,对社会上某些龌龊行径的强烈反感,自然而然反映在每天撰写一段的武侠小说之中。因此,《笑傲江湖》中蝇营狗苟、勾心斗角的武林,也不知不觉刻画了三千多年来社会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许多人认为这部租聘不像武侠小说,其中的算计令人不快,但金庸写道,“不顾一切都夺取权力……过去几千年是这样,今后几千年恐怕仍会是这样。任我行、东方不败、岳不群、左冷禅……这种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个朝代中都有,大概在别的国家中也都有。”
金庸笔下,越来越多是江湖的现实,而不再是武侠梦中的幻影。读者不接受,或许是他们不懂,或许是不愿懂得。现实中的诸多不得已,哪里比得上武侠世界理想中的快意恩仇令人陶醉。
或许现实的另一重意涵,就是遗憾。看完金庸新改的版本后,许多书迷拒绝接受,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性格使然?
金庸本人的性格,也是他作品后来风格与早期大相径庭的原因之一。金庸自己在新版《天龙八部》中总结自己的修改,写道:“我把原来留下的空白尽可能地填得清清楚楚,或许爱好空灵的人觉得这样写相当‘笨拙’,那只好请求你们的原谅了。因为我的性格之中,也是笨拙与稳实的成分多于聪明与空灵。”
《倚天屠龙记》作为《射雕》三部曲中最后一部,男主角张无忌,却是性格最软弱的一位主角。金庸形容“他较少英雄气概,个性中固然颇有优点,缺点也很多,或许,和我们普通人更加相似些。杨过是绝对主动性的。郭靖在大关节上把持得很定,小事要黄蓉来推动一下。张无忌的一生却总是受到别人的影响,被环境所支配,无法解脱束缚。在爱情上,杨过对小龙女至死靡他,视社会规范如无物;郭靖在黄蓉与华筝公主之间摇摆,纯粹是出于道德价值,在爱情上绝不犹疑。张无忌却始终拖泥带水,对于周芷若、赵敏、殷离、小昭这四个姑娘,似乎他对赵敏爱得最深,最后对周芷若也这般说了,但在他内心深处,到底爱哪一个姑娘更加多些?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
不难发现,金庸小说男主角的性格中,不少都是笨拙与稳实的成分,多于聪明与空灵。即使聪明如黄蓉,最终也甘于拜服郭靖这样“笨拙”的大侠;机智多变如杨过,最后武功练到极致,也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以稳重严谨、勤勤恳恳取胜,或许是金庸所长。放在作品中,就是长篇以谋篇布局胜于中短篇。
时间倒退到1958年,不断修改的创作过程在金庸的作品中早有痕迹,当时年轻的金庸还是一名编剧,他把《傲慢与偏见》改编成《有女怀春》,《绝代佳人》还荣获文化部编剧金奖章。
新版旧版究竟哪个更胜一筹,读者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或许金庸武侠的魅力就在于此,每个细节都能让人感觉无比的真实,以至于人物稍一变化,读者都不接受这样的“走样”。即使是不接受新版的改编,这样的不接受,也是对金庸最大的认可。
作者:吴钰,来源:文汇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