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新穷人是中国网络文学的最大市场”
2015年9月,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周”在上海举办,可以说这次大会盛况空前,是中国网络文学发展15年来举办的最大的一次活动,即使有2018年的“杭州文学周”和2017-2018北京网络文学+大会的对比,2015年的那次大会几乎汇聚了全国网络文学界的名家和大神作家,以及超过10省份的省级作家官员。在这次大会上,除出现个别大神作家诉说成长的艰辛之外,还有一个大神怒怼评论家,甚至对评论家的评论不屑一顾,引发了评论界与网络作家之间的短暂辩论。我在那次会上发表了基本观点,搜狐文化此后将我的发言的关键词—新穷人是中国网络文学的最大市场作为会议报道的总标题。(这是我在会后无意的搜索中发现的)。
我为什么那时提出这样的观点呢?这还是源于2018年9月大会召开之前,我参加了由清华大学教授汪晖与《南风窗》主笔李北方、天津财经大学的刘昕亭、中央戏剧学院的赵志勇以及Thoughtworks的设计师熊节共同参与的“破土论坛”,在场的有近百位青年学人,当时海南大学的一位英文老师还专程赶到北京,参加这个活动。这个活动给我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影响。
我曾经读过日本的《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三浦展著),这本书说到日本中产阶级的分崩离析,年轻一代不仅仅低收入,,还在于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热情、学习意愿、消费欲望等全面下降,也就是说“对全盘人生热情低下”。
汪晖的新穷人理论与日本的“下流社会”不谋而合。触发了我对网络文学的读者市场的反思。
现在看来,这样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可以说,中国的网文恰恰反映了中国青年一代不缺乏想象力,也不缺乏创造力。如果能避免路金波提出的“世道变差是因为孩子们看日更万字的网络小说”的误区和陷阱,那么,即使中国有庞大的网络文学市场,我们也根本不用担心读者到底是“新穷人”还是“下流社会分子”。
因为,网络文学只是网络文学,“新穷人依然还是新穷人”。来源:网络文学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