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诗人该如何自处-----《物质生活》读后感 [打印本页]

作者: 海棠    时间: 2016-10-25 12:29
标题: 诗人该如何自处-----《物质生活》读后感
前几天我在“百家争鸣”版块儿看到一篇《物质生活》的读后感,因为我个人也一直困扰于物质跟精神的冲突中无法自拔,所以也去看了这本书。



这本书所描述的时代是诗歌走向没落的年代,一部分人还在追寻着诗歌,大部分人开始追求物质生活。而现在这个年代,在我看来诗歌已经没落了。因为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发达的信息交流平台,我们还能见到诗歌在巨大的信息海洋里泛起的浪花,但是实际上,诗歌已经没落了。巨大的受教育人口基数,有多少人是愿意偶尔读一两首诗的,读诗的人中又有多少是出于对诗歌的追寻而读的,追寻诗的人中又有多少是真正对诗有所理解而不是盲目跟风的(蝴蝶扇翅也会带起空气的流动,诗风再小还是存在的)。诚然,不管在哪个年代和国家文学和诗歌都不会成为社会的主导,但是在中国悠久和深厚的文化历史中,现代人对文学和诗歌的热情如此之少显然是极度不合理的。不仅限于诗歌,刨除大部分的网络文学泡沫,我甚至觉得文学都已经没落了。
在一个金钱物质至上的年代,一个诗人该如何自处?
《物质生活》中乔万里作为一个老一辈文学教授本应是最看重精神食粮甚至该鄙视“铜臭”的代表,却接受了人的重心从精神到物质的转变,因此他虽然欣赏他的学生韩若东的诗歌才华,甚至赞扬韩若东是天才却依然反对女儿跟他在一起。“他是个精神上高度自治的人,这样的人离生活太远了……”这句话清晰的反射出乔教授对精神追求的态度和对现实生活的理解。
而本文的主角,天才诗人韩若东,在爱情、社会、甚至是家庭的压迫下,终于被逼着“自我选择”了放弃诗歌,经商赚钱。不知道从他卖书和经商开始,他有没有明确的意识到,这其实会导致他再也写不出诗更别提诗意的生活。他最后杀死了挚爱的爱人,自己也疯了,这悲惨的结局固然因为他个人激烈的性格,但更多的是社会现实对一个纯粹的诗人的迫害。物质社会容不下一个纯粹的诗人(当然,如果你是个家财花也花不完,并且毕生都在追求诗歌的富二代,那另当别论)。
那么,一个诗人要如何才能生存呢?
做一个广博的人。一个知识和见识都很广博的人,必然能理解这个社会,也更能理解自己。当你理解了社会,你会知道该如何跟它相处,而同时因为你理解自己,你会知道该如何跟它提出你的需求。最重要的,一个广博的人,对诗的理解绝对不会仅限于一两个有灵性的句子,或者是简单的爱和温情。我个人认为,不管什么样的社会,都是存在诗的,比如一朵野花,一个微笑,一辆列车,一个流浪汉,甚至是一场分手或者是一次迫害。一个诗人,能跟社会相处,又能找到诗,至少算得上活下来了。
那如何才能活得好呢?
首先,不要试图迎合什么,不管是社会还是其他的什么人或者事儿。迎合代表了妥协,在我本人,任何的妥协都很难受,妥协一次,你以后会想起很多次,然后难受很多次。如果你并不是什么穷凶极恶的,又没有伤害到谁,为什么要妥协呢。每个人有每个人对这世界的理解和诉求,谁能天天迎合谁呢,累都累死了。选择自己的选择,对一个诗人来讲,没有什么比诗能带给他更多的满足了。
其次,要学会漠视。道不同不相为谋,不理解你的人说了什么甚至做了什么,除了事件本身造成的损失,不要在心理上给自己额外的伤害。好人很多,傻X也有很多,不管谁说了什么,他们都不能替我生活。
最重要的一点,要坚韧。诗人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人,诗人是天生的,这种与众不同也是天生的。社会的规则趋向于合并同类项,即便你自己觉得你已经很好,总有很多人很多事儿好像天生跟你不和。顶不住,要么失去自我,要么死。就像《物质生活》里的男主,顶不住压力了,先失去了自我,没有了诗,后来他疯了。如果他没有选择经商,如果他坚持以前的理想呢?也许会贫穷,也许会痛苦,但在有生之年,他都是一个人。

最后提醒,不要因为写过两句酸诗就把自己归为诗人。一是因为诗人多是痛苦的,二是因为诗人只是极少数人才能成为的人。


作者: 自创的神话    时间: 2016-10-25 19:43
诗从何而来?
作者: 岭上云    时间: 2016-10-25 20:57
记得好像是棺材板也说过这个题材,其实每个年代都在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是诗歌的存在是因为感情的存在,只要人还是感情动物,我觉得,诗歌就会存在的。关于诗和生活的问题,不能靠诗来生活,亦或者贫困的生活造就了深度的诗。反正诗是多种多样的,怀才不遇的感慨代代都有,但诗人未必能胜任高位。所以,因为爱好写诗,可能写的不够深,因为活着写诗,可能会很困窘。
有点语无伦次,但是真正的诗,要用心来写。不管怎样写诗,只要有人类,诗是不会消失的。靠写诗生活,那就做好穷的准备。诗的好坏,过一百年再来细说
作者: 岭上云    时间: 2016-10-25 21:00
物质生活的观点大概是诗能穷人,算是比较老的说法了。但是想靠诗生活的人,也挺古板僵化不知变通
作者: 海棠    时间: 2016-10-26 09:16
自创的神话 发表于 2016-10-25 19:43
诗从何而来?

诗从生活而来,也从心里而来。
作者: 海棠    时间: 2016-10-26 09:49
岭上云 发表于 2016-10-25 20:57
记得好像是棺材板也说过这个题材,其实每个年代都在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是诗歌的存在是因为感情的存 ...

诗歌一直都不是社会的主导。有人给我说唐宋时期中国诗词繁花锦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有一大批文人处于物质富足的状态,这一批人奉献了一大批作品,而现代人多为了物质生活奔波,文人很难处于一个安心追求精神生活的状态,所以诗歌甚至文学都不景气。我个人不全认同这种看法,但是这种说法绝对是有道理的。
《物质生活》写了人们生活重心的转变,写了商业社会对诗歌甚至文学的迫害,但是没有写明白诗歌跟物质生活之间的关联。这也是我觉得这本书不足的地方。这样片面的思考固然符合文人的思维,但是在事实面前就显得有些无力。
云姐你说的很对,为爱好写诗,可能写的不够深,因为活着写诗,可能会很困窘。但是我觉得一个真正的诗人宁可困窘,也不愿意迎合这个社会。当然我说的不是我自己,我不是一个纯粹的诗人,还是要生活的。
作者: 自创的神话    时间: 2016-10-26 12:29
海棠 发表于 2016-10-26 09:16
诗从生活而来,也从心里而来。

有句话叫国家不幸诗家幸,可窥一斑。有种诗来源于生活与理想的冲突,当生活于理想冲突的过于激烈,诗人表达出来的思想就越激烈。有些诗人追求精神至真,探索至纯,与社会的发展脱离了,就成了悲剧。
作者: 海棠    时间: 2016-10-26 14:51
自创的神话 发表于 2016-10-26 12:29
有句话叫国家不幸诗家幸,可窥一斑。有种诗来源于生活与理想的冲突,当生活于理想冲突的过于激烈,诗人表 ...

本来想反对,但是想想挺有道理。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