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编辑谈跨界融合:必须具备三种思维 [打印本页]

作者: 萧盛    时间: 2016-11-7 13:48
标题: 编辑谈跨界融合:必须具备三种思维
    在11月5日举办的第五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上,除了来自出版单位领导者的实践经验分享之外,也有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媒体等专家学者的思考和出版社一线编辑的声音。各位编辑关于出版业转型升级、跨界融合的主题演讲,更着眼于个人发展,不仅对于出版单位实践有启示意义,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也非常有参考价值。
    将数据力与思维创新落地
    知识产权出版社副编审祝元志的论文《“互联网+”时代的出版思维创新》在本届论坛征文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他在论文中提出出版人必须具备逻辑思维、系统思维和逆向思维。这3种思维分别对应:互联网的价值在于提高交易效能,做好出版产品更要运维用户数据,以及提高价格卖服务让关联方提前买单。
    在论坛上,祝元志还结合个人实践,分享了编辑怎样生存、发展,取得应有的话语权。他提出,编辑一定要做好个人的职业规划和运作具体项目的规划。“要做到知行合一,边学边做,边想边做。在实践中不断试错、迭代,等时机成熟时会有大成果出来。”祝元志提出,自己设置了每年参加一个论坛、结合项目发表一篇论文、结合编辑学科方向落地一个项目、学一项新技能,结识一个学术大师等目标,这些个性的表达令在场的出版专业的学生感到很有收获。
    台湾编辑家周浩正曾在《优秀编辑的四门必修课》一书中提出,编辑在出版社的成长中,要具备编辑力、经营力、创新力和思想力四种基本能力。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志强认为,在当今转型升级的时代,出版业对于出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提出,如今编辑要多掌握一个“数据力”――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让出版更有针对性。
    “编辑通过对数据的甄别、挖掘、整合,可以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融入编辑工作,就能转化为生产力。”张志强表示,通过大数据分析,编辑可以收集市场数据、预测选题趋势,选择优秀的作者和稿件、提高审稿质量,收集国际数据还可以寻求版权合作。“未来的出版教育,要重视培养个体的大数据能力。建议相关单位、高校开设与大数据相关的出版课程,让从业者能够通过学习,认识到大数据的价值,并充分利用大数据。”张志强说。
    跨界融合从优势起步
    从理念到实践,多少会存在差距。百道网董事长程三国以“出版跨界融合的三个层面”为主题作了分享。在谈了集团、企业层面跨界融合的情况后,他从对应编辑的产品层面进行了分享。“瑞典最大的出版商负责人曾说过,根据图书来开发游戏,出版商是拼不过游戏业的,拥有图书出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是我们的优势。”程三国认为,编辑将一个内容创意开发成多个形态,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理想。但是,这样的工作是一个编辑个体比较难以想象的。“我们强调编辑与时俱进,但更应该强调培养最核心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能力。”程三国说。
    那么,编辑想要参与跨界融合,应从何处起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表示,与互联网相比,出版社在提供知识服务时有自身的优势――与教育、化工、水利等若干个专业出版领域行业资源的紧密连接。张立说,可以从准确的需求作为切入点,把相关出版领域的资源作为增量资源叠加进来。例如,在线教育中,根据习题准确性作出个性化推送。又如,人民出版社的“党员小书包”整合上游培训、考试的需求,作出了党员培训考试系统。
    “出版人在尝试跨界融合时要注意需求和聚焦。”张立表示,就像科技创新是科技成果的首次商业应用,出版人在跨界融合时也不能忽略将想法和成果应用于实践中。在具体操作中,要用个性化的算法对应个性化的问题、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不做大而无当的项目。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