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一次“政治正确”的改编:《知否》剧版和原著有哪些差别 [打印本页]

作者: 写手发布    时间: 2019-1-10 10:18
标题: 一次“政治正确”的改编:《知否》剧版和原著有哪些差别
改编自关心则乱同名小说的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久前开播,这部剧由正午阳光出品,既有大量的书粉群体,又有精良的制作团队和热门的演员班底,甫一上映,便引起了不小关注。不过,看过前几集之后,却发现剧版相对原著其实改编动作较大。
故事原本设定在明代
剧版《知否》没有明确指出故事所发生的年代,但开播第一集,少年顾廷烨便追着盛长柏讨论收复燕云十六州之事,可见其历史背景设定在北宋。第四集中又出现了皇帝无嗣,朝臣商议挑选宗室子继位的情节,对照史实,便知道剧版参考的历史片段大约是北宋仁宗至英宗年间。
而在原著中,虽说是架空设定,但实际上书中的官制、礼制甚至有几个配角人物,都是以明代为依托的,衣服、饮食、器用的描写也多有参考《红楼梦》之处。作者在人物的吃穿用度上颇费笔墨,极力刻画了钟鸣鼎食之家与普通秀才、举人家庭的贫富差距,这也成为书中年轻女孩追求高门大户婚姻的一个重要背景。正如林姨娘曾教育墨兰:
“你大了,该懂事了。……老太太什么都好,就是有一样,老喜欢絮叨什么’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老太太是侯府嫡小姐出身,自不知道外面贫家的苦楚。一个廪生一个月,不过六七斗米及一两贯钱而已,我们府里的头面丫头月银都有八钱银了,单你身上这件袄子就值五六十两,你手炉里烧的银丝细炭要二两纹银一斤,加上你日常吃的穿的,得几个廪生才供得起?”
林姨娘和墨兰,以及书中许多其他女孩贪慕虚荣、追求富贵的欲望,以商品经济繁荣、民风尚奢的明代中期为背景,是相当合适的。
历史背景的改换也为剧情的走向带来一些悬念。众所周知,宋代是一个重文抑武的朝代,顾廷烨身为武将,在原著中并没有参加科举,而是军旅出身,虽然文化水平有限,但平北漠、镇南蜀,战功赫赫,是马上赢取功名的豪爽男儿。而剧版中,面对一个对武将限制颇多的朝代背景和注定收复不了燕云十六州,他的命运又将如何刻画呢?
(, 下载次数: 74)
明兰是穿越人士
在原著中,女主明兰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古代原住民,而是由一个法院小书记员穿越而来,拥有现代人、成年人及法律工作者这三重身份。这也解释了她为何年纪轻轻却冷静理智,宅斗起来要口才有口才,有智商有智商,自控力和判断力都强过几个姐妹;尽管聪慧过人,但做事却有原则、有底线,因而顾廷烨才说:
“我信她,不是因她三言两语,是可看她行事。……她心里有根线拦着,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样的品性,也许迂腐牵扯了些,可是正直可敬。”
面对京城第一美男子齐衡的一片深情,长期追求,明兰可以无动于衷,甚至冷言相对,只为了在这个礼教森严的社会中保证自己的安全;成婚以后,既然不能改变古代男尊女卑,男人三妻四妾的现状,便整日把丈夫顾廷烨当做“老板”,把“主母”当做自己的职业,甚至对“老板”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会善待小妾,关心他的非婚生子。这种种行为,都是她现代人的思想决定的。
在穿越设定下,明兰既不记得自己早亡的生母,对父亲也没有太多感情期待,抱着一种“姑且生存下去”的旁观者心态展开了古代生活。作者一面描绘着古代大家族的日常生活图卷,一面又通过明兰的心理活动,对古人生活处处吐槽,虽然古代庶女生存不易,但明兰凭借着自己的现代人智慧一路奋斗,屡战屡胜,整个故事调子更偏向轻松幽默,读者心情也随着明兰的机巧和勇敢而颇为振奋。
而在剧版中,明兰的身世就显得可怜许多,亲眼看着生母难产死在自己面前,从小渴望父亲的关怀而不得,长大后虽然对齐衡动心却因身份低微不堪与之相配,这种种经历都为她的命运蒙上了一层悲惨阴云。此外,电视剧还刻意将明兰的生存环境改编得比原著更为恶劣:父亲更加偏心和冷漠,嫡母更加愚蠢和贪利,盛府邪恶势力林小娘花样百出,老太太请来“正家风”的孔嬷嬷没有起到作用便退场了,而全剧的女主角——明兰,则宛如一朵小白菜,让观众为之揪心。
盛紘原有四个小老婆
盛紘作为一个传统封建士大夫,在故事的开篇仅仅是个小小六品官,但也坐拥三妻四妾,除了剧中目前出现的林小娘和卫小娘,在原著中,盛老爷的妾氏还有香姨娘、萍姨娘两位。对这几位妾氏的来历,原著有一段非常逗趣的介绍:
“她们的身份分别是故旧之女(林姨娘),太太陪房(香姨娘),同僚赠妾(萍姨娘),加上死去的卫姨娘是外头聘来的民女良妾,基本上来源就齐了,明兰暗叹一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呀!”
原著中香姨娘是王氏的陪房丫鬟,生育了盛紘的幼子、明兰的七弟小长栋,母子俩皆老实本分,虽不受宠,但王氏也并不苛待他们,只是一概忽视而已。明兰幼时对小长栋多有接济,姐弟俩作为家中年纪最小、地位最低两个庶出儿女,结成了统一战线。小长栋为人温和善良,长大后因为爱做好人好事,扶老人下山,得了一门不错的亲事。不过在电视剧中,为使情节更加紧凑,便将香姨娘与小长栋这两个角色删去了。
(, 下载次数: 57)
男主角的提前登场
剧版相对原著最大一处改编,是男主角顾廷烨的提前出场。在电视剧第一集中,就有小廷烨与小明兰的投壶对手戏,男女主角不打不相识,就此种下因缘。此后,更是将顾家与盛家的故事“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详细刻画了顾廷烨的在爱上明兰之前的成长经历。因此,聪明的观众很容易猜到,按照言情剧“男一霸道且命中注定,男二温柔却有缘无分”的套路,风度翩翩的齐衡最后必然是个炮灰,放荡不羁的顾廷烨才是这部剧的第一男主。
而在原著中,作者的叙事则更为巧妙,不落俗套。在全书的前四分之一中,男主顾廷烨一直以“京城宁远侯家不成器的浪子”形象暗藏在人物对话中,直到明兰长大成人、谈婚论嫁之前,仅出现了寥寥数次;一直到全书的三分之一处,才正式作为明兰的夫婿候选人浮出水面。不少书粉都表示,看这部小说“站错了两次CP”(一次齐衡,一次贺弘文),谁知道男主角竟然是这个臭名昭著的顾廷烨?只能说原著的表现手法更像真实人生,不到最后一刻,谁知道跟自己共度下半辈子的人是圆是扁呢?
(, 下载次数: 58)
剧版的人物性格有所改动
就目前播出的剧集来看,剧版人物性格的构建相对原著稍嫌单薄。以盛家老太太为例。在原著中,老太太的性格中包含一个强烈的对比,即外冷内热;众人皆知她年轻时候泼辣叛逆,老了更是性子孤傲,极难伺候,居所也如庵堂一般冷淡。但老太太在遇到明兰以后,却渐渐对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小孙女倾尽所有关爱,这也是祖孙线之所以感动读者的重要原因。但在电视剧中,老太太的脾气不像书里描写的那样孤傲,总得来说还是较为温和、慈祥,更像一个普通人家的老祖母。不知随着剧集的展开,对老太太的沉痛往事和倔强性格是否会进一步挖掘。
另一个改动比较大的人物则是盛紘。盛紘在剧里表现的既无脑又无用,在家庭中偏心,在朝廷上怂包,完全失去了一家之主、一个古代士大夫的智慧和尊严,被观众戏称为“渣爹”。但在原著中,盛紘并不能算一个反面人物,书中甚至有好几处夸赞他为人为官的长处:首先,盛紘年轻时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到了中年也是个气质美男子;其次,他在上级面前不亢不卑,长袖善舞,能跟顶头上司齐衡他爹谈笑风生;另外,他政治眼光敏锐,曾多次点拨长柏为官之道,并在朝局动荡时果断让儿子外放;更别提他为人圆滑,与同僚多有交好,也因此攀上了几门不错的姻亲。最重要的是,作者不止一次指出,他确实是个不错的父亲,并不像剧中表现的那样偏心与盲目,虽然看重仕途和名声,但并不影响他对儿女是真心关爱,从不拿他们的终身幸福来换取利益。对于盛紘这一人物,作者是嘲讽之意多过贬低。
相比之下,剧版的盛紘显得有些轻浮和愚蠢了。尤其是当他面对皇帝的责问时,竟需要回想小女儿的话来奏对,这就未免太看不起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了,几近儿戏。不知在未来的剧集当中,随着林小娘的下线,盛老爹的形象是否会回归原著,恢复理智。
(, 下载次数: 63)
关键角色之间感情缺乏铺垫
目前看来,剧版《知否》最大的不如人意之处,恐怕是关键人物之间的感情缺乏铺垫。原著中最为重要、也是最能体现明兰真性情的一条感情线,是明兰和祖母的祖孙线——甚至高于了男女主角的爱情线。但是在剧中,祖孙俩的感情是如何产生的,却几乎毫无交代:在明兰归老太太抚养之前,祖孙俩没有一场单独的见面和对话戏,而在第四集开头,直接出现祖母在船上抱着明兰,感情大爆发,悲声道:我们明丫头,有人疼!这个场景是电视剧的原创,非常动人,但感情来得太快,未免让人有些难以消化。
在原著中,老太太要在盛家三个女孩儿中间挑选一个养在身边,原本只是为了解闷。当老太太让三个女孩自己表态,是否愿意跟祖母住,三个女孩各有一番说法:墨兰舌灿莲花,如兰期期艾艾,而明兰则抓住了这次机会,回答得实在又暖心:“父亲说,老太太生病是因为没人陪着,有人陪着,老太太就不会生病了,生病很难受,要吃苦药的,老太太别生病了。”从而顺利来到老太太身边。正是从这一次开始,老太太开始对明兰另眼相看;但至此为止,她仍没有对明兰投入太多感情,只是在慢慢观察和引导这个女孩,不愿给她太多宠爱,怕把她的心养的太大,反而害了她。祖孙俩在明兰漫长的闺阁岁月里,渐渐感受到对方的关怀和真心,才产生了相依为命的感情。
相比祖孙线,齐衡对明兰的感情来的更加突兀。在原著中,齐衡和明兰几乎没有太大交集(甚至不如贺弘文),但是电视剧出于剧情需要,必须推出一个有存在感的男二,于是就把齐衡的戏份大大增加。可是第四集齐衡甫一出场,没有太多人物介绍,便开始开始暗恋和追求明兰,围追堵截,私相授受,让观众有些摸不着头脑。
在原著中,作者为齐衡和明兰的初次见面,设置了一场干净利落又妙趣横生的群戏:课堂上先生问“立长还是立贤”,众兄弟姐妹争执不休,而明兰巧施小计,诓了几个丫鬟来当场争辩,用小儿女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既给出了答案,又没有过分露才。这场戏的作用一箭多雕:首先表现了明兰聪慧却要卖萌藏拙的小性格,以及她站队盛家嫡系的立场,其次交代了如今朝堂上的政治形式和立储风波,让府里的嫡庶之争成为朝堂的小小缩影,为故事大背景埋下伏笔;最后是齐衡在课堂外恰巧听到这番官司,紧跟着走进来,在书中首次登场,并从此注意到明兰。此后,再有齐衡出入寿安堂,喝到明兰做的鱼汤,觉得明兰乖巧可爱,日久生情种种,便成自然。
剧版改掉了“封建糟粕”情节
原著中,华兰出嫁后,头胎产下一个女孩儿,此后便伤了身子,未能再孕。老太太找来贺家老太太替华兰诊治,并叮嘱华兰不要再管家,“当务之急,是生个儿子”。
在剧中,这段情节的演绎与原著几乎一摸一样,只是老太太的台词变成“生个孩子才是正事”。编剧和导演细心地捕捉到了原著“生儿子”的“封建糟粕”,坚持在改编过的剧本中提倡“生男生女都一样”。虽是好心,但是这样一改,反倒不符合古人“生儿子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了,且剧情交代华兰已有了一个女儿,此处老太太的意思显然是希望她能产下嫡子,在婆家才能站稳脚跟,电视剧这样一改,反而妨碍了观众对故事历史背景的理解。
总的来说,文艺作品想讲好一个故事,就应使故事符合它发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历史逻辑,时时刻刻、字字句句追求“三观正”和“政治正确”,未免太过小心了。 来源:澎湃新闻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