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硅谷开公司的数学博士泰勒·内伦(Tyler Neylon)读到这篇博文,觉得应该有所行动,就建立了一个名为“知识的代价”(The Cost of Knowledge)的网站,由此推动了这场被称为“学术之春”的运动。至今已有1.7万多名科学家在网站上签名,发誓不在爱思唯尔旗下的期刊发表论文、不做审稿人、不担任编辑。2016年12月,德国多所大学停止支付爱思唯尔的期刊费用。2018年,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瑞典和匈牙利。
所谓“开放式访问”(open access),意味着期刊文章可以免费阅读,但研究人员需要向期刊支付其出版费用。对于出版商而言,这意味着要改变其商业模式,从向读者收费转为向作者收费。2001年,一些科学家创立了公共科学图书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出版可以开放获取的期刊。这个想法很受欢迎,甚至包括爱思唯尔在内的传统出版商也在其平台启用了开放获取方式。但是那些最具声望的期刊,比如《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仍有付费墙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