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唐诗悟读 [打印本页]

作者: berlin    时间: 2016-12-24 18:03
标题: 唐诗悟读
  
  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悟读:秋季的天气,中午热,早晚凉,等到入夜以后,就越发冷起来。“轻罗”还是闺妇中午前后的衣着,直到夜深天冷,都不忍回到房内,可见“心怯”的程度之深了。深夜的寒冷虽然难以忍受,但总比独守空房的辗转难眠好忍受些。这是她无可奈何的“两害相权取其轻”了。而且这种“心怯”不仅表现在不忍回房休息上,甚至连回房“更衣”都让她“心怯”。诗人是用“不忍归”与“未更衣”双重细节来表现她的“心怯”。由此追溯以往,从前不知有多少次的“更衣”与“归房”曾经让她孤独寂寞。此刻,那夜深人静时如泣如诉的银筝声,也一定让人不忍卒听吧!

  ————————————————————————————————

  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悟读:秋季的天气,中午热,早晚凉,等到入夜以后,就越发冷起来。“轻罗”还是闺妇中午前后的衣着,直到夜深天冷,都不忍回到房内,可见“心怯”的程度之深了。深夜的寒冷虽然难以忍受,但总比独守空房的辗转难眠好忍受些。这是她无可奈何的“两害相权取其轻”了。而且这种“心怯”不仅表现在不忍回房休息上,甚至连回房“更衣”都让她“心怯”。诗人是用“不忍归”与“未更衣”双重细节来表现她的“心怯”。由此追溯以往,从前不知有多少次的“更衣”与“归房”曾经让她孤独寂寞。此刻,那夜深人静时如泣如诉的银筝声,也一定让人不忍卒听吧!
作者: 临江小飞    时间: 2016-12-24 18:05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有《李义山诗集》。他祖籍今河南沁阳县,从祖父起迁居今河南郑州。李商隐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与温庭筠并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以区别于李白与杜甫合称的“大李杜”。他兼擅各体,尤其以七绝与七律最有风格,其中多感慨时事、抒发怀抱之作。《夜雨寄北》《无题诗》《锦瑟》是他的代表作。

  李商隐志存高远,只因陷于党争的政治漩涡,郁郁不得志,以致潦倒一生。他年轻时,曾在令狐楚幕府里当属员。令狐楚教会他写骈体文,而他也跟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交好。令狐楚死后,他便转到王茂元幕府。王茂元见他才华横溢,便将女儿许配给他。不幸,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僧孺党;王茂元则属于李德裕党。因为李商隐曾经在王茂元幕府里当过掌书记,而且还做了他的女婿,所以牛僧孺派排挤他;又因为他曾经与令狐楚父子关系非同一般,所以李德裕派也排挤他。于是,他就像《伊索寓言》里的那只倒霉的蝙蝠,兽类认为它是鸟类,而鸟类又认为它是兽类,终至于两头受气。

  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赏析:诗人在傍晚时分感觉到“意不适”。为什么“意不适”呢?或许是他有什么烦心事儿?或许单纯的“向晚”就让他“意不适”。孟浩然不是说“愁因薄暮生”(《秋登兰山寄张五》)吗?李白不是也说“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菩萨蛮》)吗?或许诗人本来就有什么烦心事儿,又时逢向晚时分,就加倍“意不适”了。所以,他就驾着车到乐游原上去散散心。乐游原,又名乐游苑,始建于西汉宣帝时,地势高旷,可以俯瞰长安全城。通常眼界的开阔,也能使人的心胸随之开阔。诗人一方面俯瞰长安全城,又看到西天上无限好的夕阳,先前的“意不适”都烟消云散了。可是,愁虽已遣,但黄昏已近,旧愁才去,新愁又来,因此诗人又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此种意象被后人沿袭,瞿秋白《浣溪沙》“湖海萋迟芳草梦,江城辜负落花风,黄昏已近夕阳红”,就是脱胎于这两句诗。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诗,本是诗人对美好时光短暂难留的慨叹。后来,却演化成对老年的代称,有时老年人也用以自称。袁枚《随园诗话》中,就有一则与这两句诗有关的记载:

  尹文端公总督江南,年才三十,人呼“小尹”。海宁诗人杨守知,字次也,康熙庚辰进士。以道员诖误,候补南河,年七十矣。尹知为老名士,所以奖慰之者甚厚。杨喜,自指其鬓叹曰:“蒙公盛意,惜守知老矣!‘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公应声曰:“不然!君独不闻,‘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乎?”杨骇然,出语人曰:“不谓小尹少年科甲,竟能吐属风流。”

  孔子主张读诗致用,反对死读诗。他曾经大声疾呼:“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若是他听到尹继善与杨守知的这段对话,一定会很高兴地表扬他们的。
作者: 4    时间: 2016-12-24 18:0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农历的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典籍《易经》中,“━”为阳爻,“——”为阴爻,所以数字中的“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二”“四”“六”“八”为阴数。因此,农历的九月九日才被称为“重阳节”。古时候,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插茱萸、赏菊花的传统习俗。相传,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客居当时的首都长安时所作。而题目中的“山东”不是指如今的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的广大地区。

  王维这首诗是流传最广的重阳节诗。直到今天为止,它已经传唱了一千多年,凡是有华人之处,可谓家喻户晓,而且可以肯定地说,它还将会继续传唱下去。尤其是诗中的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在异乡为异客”本就是一件愁苦的事。而诗人又在前面著一“独”字,这就意味着诗人一个人独自“在异乡为异客”,那种愁苦是要比几个人一起“在异乡为异客”更要增加好几倍。

  “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人著一“倍”字,由此可知,就是在平常“为异客”的日子里,他也无时无刻不想念家乡的亲人。然而,逢到“佳节”的时候,这种思念更加强烈,是平时的好几倍。而且,诗人加倍地思念亲人,不单单是在九月九日的重阳节,而是“每逢佳节”都会加倍地思念亲人。由此,我们便不难想象诗人对家人的感情是如何真挚!

  从题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看,一眼就知道这首诗是诗人抒发自己对家乡兄弟们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前两句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概括地写了自己“每逢佳节”对家乡亲人(在古代,“亲”一般特指父母双亲)的思念,而在后两句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则专门写了重阳节时,诗人对家乡兄弟们的思念。诗人在这首诗中不但说自己正在思念家乡的兄弟们——“遥知兄弟登高处”,而且他还说家乡的兄弟们也正在思念自己——“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原来,诗人在思念着家乡兄弟们的同时,也清楚地知道家乡的兄弟们也一定正在思念自己。从中,我们也不难想象诗人与兄弟们的手足之情是如何深厚!经诗人这样一写,诗中的思念之情就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了。于是,诗中的感情一下子就又丰富了一层,显得格外饱满。
作者: 心艾    时间: 2016-12-24 18:07
  送朱大入秦

  游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
  平生一片心。

  赏析:朱大,“大”是说他在兄弟中排行老大,名叫朱去非,是作者孟浩然的朋友。五陵是指西汉时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惠帝刘盈的安陵、汉景帝的阳陵、汉武帝的茂陵、汉昭帝的平陵等五座陵墓。因为它们都在长安附近,所以古人常用“五陵”代指当时的首都长安。

  朱大要到长安去,诗人孟浩然为他送别,并把价值千金的宝剑解下来送给朋友。这可真是“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分手脱相赠”中的“脱”字,虽然只是解下的意思,但是我们从这个字中,却可以体味到诗人在解下价值千金的佩剑时那种毫不迟疑的劲头。

  在中国文化中,将自己佩带的宝剑赠人,还有其特殊的意义。据史书记载,春秋时吴国的公子季札北上出使晋国时,曾经路过徐国。徐国的国君在接待季札时,看上了他腰间佩带的宝剑,但是却不好意思夺人所爱。季札因为出使大国佩带宝剑是应有的礼节,因此也没有吱声。等他出使完毕,返回途中再次经过徐国时,徐君已经去世。于是,他就来到徐君墓前,解下腰间的宝剑,挂在墓旁的树上。他的随从疑惑地问道:“您的宝剑是吴国的国宝,而且徐君已经作古,您这样随意地将宝剑赠给一个去世的人,不太合适吧?”不料,季札却说:“我不是把宝剑赠给他,而是把他的宝剑还给他。当初,我看见他喜欢这口宝剑,就在心里把宝剑赠给了他。虽然,他如今去世了,可是我怎么能欺心呢?”说罢,挂剑而去。从此,徐国便流传下一曲《徐人歌》:“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孟浩然送给朱大的那口宝剑未必真价值千金,但是它的能代表诗人的“平生一片心”则是毫无疑问的。

  朱大入秦的目的是为了宦游做官,可是结果如何呢?在他的另外一个朋友陶翰写的《送朱大出关》一诗中,我们可以窥见其中消息:

  楚客西上书,十年不得意。
  平生相知者,晚节心各异。
  长揖五侯门,拂衣谢中贵。
作者: ihjf44    时间: 2016-12-24 18:08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赏析:在词的创作上,温庭筠与韦庄齐名,合称“温韦”;在诗歌创作上,温庭筠又与李商隐齐名,合称“温李”。在词上,温韦的风格虽然不同,但是两人的成就却在伯仲之间;可是在诗上,温李的风格虽然相近,但是温李的成就却不可同日而语。这首《商山早行》可说是温庭筠的代表作。如果不求甚解地朗读一下,甚至是背诵一下,也觉得还不错。然而,若是细加品味,便总感觉有点不对劲。

  从遣词造句上来看,每一个句子都堪称精美,尤其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更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可是,从整体来看,却有点逻辑混乱。通常,我们在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总喜欢遵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然而,这首诗却不是这样。难道是诗人自己的头脑出了问题吗?绝不是,而是他为了迁就诗词格律造成的。按照正常逻辑,这首诗该是这样:

  鸡声茅店月,枳花明驿墙。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就因为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其中的二三联要求严格对仗,而且还要照顾到押韵。于是,诗人便不得不打乱正常的逻辑关系,写出如下的两联: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无论从逻辑关系上看,还是从位置关系上看,“鸡声茅店月”都应该在“人迹板桥霜”之前,诗人这样布局,自然有助于它成为一副名联。可是,“槲叶落山路”在逻辑关系上本应该在“枳花明驿墙”之后,可是在位置关系上却出现了颠倒,于是,在大的逻辑混乱中,又夹杂了小的逻辑混乱。

  如果我们把中间这两联拿掉,在逻辑关系与位置关系恰好匹配,诗人的遣词造句又堪称精美,便成为一首很不错的五言绝句: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总而言之,这首五律在内容上是成功的,每一句都很精彩,而且第一、二、四联也很精彩。但是,在结构布局上却有点问题,品味起来让人感到别扭。
作者: 4    时间: 2016-12-24 18:09
  贾岛(779——843)字阆仙,或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贾岛家境贫寒。传说,他早年屡试不第,迫于生计曾一度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写诗出名之后,他又还俗继续科考之路。可惜,依旧屡试不第。唐文宗时,他曾做过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世称“贾长江”,所以他的诗集取名《长江集》。他酷爱作诗,“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人送外号“诗奴”。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也对他非常推崇。据《全唐诗》记载,他在赠给贾岛的诗中说:“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顿觉闲。天恐文章中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寻隐者不遇》和《题李凝幽居》是他的代表作。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赏析:贾岛与孟郊两人都是晚唐“苦吟派”诗人的代表,并称“郊寒岛瘦”。其实,贾岛并不瘦,而且从长相上看,他还是一副黄胖和尚的模样。“苦吟派”诗人特别讲究炼字与炼句。贾岛在《题诗后》诗中就曾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由此可见其“苦吟”之“苦”。其中,贾岛《题李凝幽居》中“推敲”的典故是炼字的典型代表;而这首《寻隐者不遇》则是炼句的典型代表。

  诗人前去寻访一位隐居的朋友。在朋友门前的松树下,他见到朋友正在玩耍的小徒弟。于是,他们便进行了如下的一番对话:

  诗人和蔼地问童子道:“令师在家吗?”

  童子恭恭敬敬地答道:“家师不在。”

  诗人又问道:“那他干什么去了?”

  童子又答道:“采药去了。”

  诗人再问道:“那他到哪里采药去了呢?”

  童子指着不远处的群山,再答道:“就在这群山之中。”

  诗人最后问道:“那他到底在哪座山中呢?”

  童子答道:“似这般云雾缭绕,我也不知道他究竟在哪座山中。”于是,诗人只得悻悻地离开。

  在这首小诗中,诗人将自己的问话全部隐去,只用一句“松下问童子”交代对话双方,然后与童子的三句答话构成全诗。真可谓炼句的典范之作!

  无独有偶,僧皎然在《寻陆鸿渐不遇》一诗中,也使用了同样的写作手法。全诗说:“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诗人只说“欲去问西家”,而“陆鸿渐去哪儿了”这句问话,诗人却省略了,“他什么时候回来”这句问话,诗人也省略了。
作者: 雅兒    时间: 2016-12-24 18:11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赏析:此诗是杜甫流寓成都时,在极度穷困的时候,为谄媚武人花敬定将军而写。清初大才子张潮在《幽梦影》中说:“不得已而谀之者,宁以口,毋以笔;不可耐而骂之者,宁以口,毋以笔。”口舌之言,随风而散,事过了无痕迹,可以矢口否认;一旦形诸笔墨,就成确凿证据,不容抵赖。有袒护杜甫的,为他曲为辩解,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是批评花敬定府中演奏的音乐有僭越之嫌。古代的服饰、建筑、音乐等,根据等级的不同,都有不同的规定。比如孔子就曾批评鲁国的季孙氏在舞蹈方面存在僭越,据《论语•八佾篇》中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他也曾批评鲁国的三卿(季孙、孟孙、叔孙)在音乐方面存在僭越,还是据《论语•八佾篇》中记载,“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雍》是只有天子才能用的音乐。因为周公对周王室特殊的贡献,在礼乐方面,周王室特别准许鲁君使用。

  但是,这首《赠花卿》却是杜甫的谄媚之辞。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孟子》中引用子贡的话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杜甫并不因为写了这首谄媚的诗,就不是伟大的诗人,就不是“诗圣”!就像唐朝的大文学家韩愈也写过一些谄媚的文章,然而这也并不影响他在文坛上“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地位。
作者: 龙凤    时间: 2016-12-24 18:11
  南楼望

  卢僎

  去国三巴远,
  登楼万里春。
  伤心江上客,
  不是故乡人。

  赏析:“去国怀乡”是古人诗歌中屡见不鲜的主题。卢僎这首《南楼望》便是其中之一。

  去国,是指离开家乡。诗人的家乡在今河南临漳县,而今他却滞留在万里之外的三巴。东汉末年,益州(今成都)牧刘璋设置巴郡、巴东、巴西三郡,时称“三巴”(今四川嘉陵江一带)。春日里,被思乡之情包围的诗人登上南楼,本欲借景遣愁,然而他就像杜甫一样“花近高楼伤客心”,又情不自禁地遥望万里之外的家乡。

  家乡遥不可及,于是诗人又转而俯视近在眼前的嘉陵江。看着江面上来往的客人,诗人不禁又伤心起来。回家这样奢侈的念头,诗人早已不存。但是,他在感情上却还希冀着能在他乡遇到故乡之人。在诗人心目中,既然不能回家,见到家乡之人也可以缓解自己的思乡之情。可是,他的理智却又明明告诉他,故乡之人又怎会像他一样漂泊到这万里之外呢?家乡不能回也就算了,连退而求其次地遇到故乡之人也不可得,诗人的伤心程度之深也就可见一般了。
作者: 似鱼非羊    时间: 2016-12-24 18:14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昌谷(今河南宜昌县三乡)人,所以后人又称他“李昌谷”,他的诗集也因此取名《昌谷集》。李贺自幼聪慧,很小就受到文学家韩愈的赏识,简直把他当作“小友”看待。可惜,造化弄人,就因为父亲“李晋肃”的“晋”与“进士”的“进”同音,为了避父讳,李贺便被禁止参加科举考试。虽然韩愈专门写了一篇《讳辩》来替他辩解,可是依旧无济于事。于是,他就索性专注于诗歌创作。李贺的诗以构思奇特、驰骋想象著称,别具一格。当时人认为他有“鬼才”,于是就把“诗鬼”的头衔奉送给他。然而,阳间到底不是“鬼”久住的地方。“诗鬼”李贺只活了二十七岁就匆匆去世了。李贺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剩下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是一个大孝子,临死的时候,怕母亲伤心,就骗母亲说:“上帝的白玉楼造好了,等着他去作文章落成。”不知他母亲信还是不信。《马诗》《南园》《雁门太守行》《梦天》是他的代表作。

  马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马踏清秋!

  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可是,诗人劈头两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何用意呢?原来,诗人是想用“大漠沙如雪”来代指西北边疆;而用“燕山月似钩”来代指东北边疆。边疆正是骏马驰骋之地。“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是说诗人希望自己能像骏马一样驰骋疆场。当然,李贺只是一介书生。他可不想真的像骏马一样在疆场上驰骋。他的“疆场”是科场,只有通过科举考试,他才能顺利走上仕途。可惜,他的爸爸李晋肃名字取得不好,妨碍了他“学而优则仕”的进身之阶。最终以二十七岁的英年郁郁而亡。

  另外,李贺常以马自喻。在《马诗》(其四)中,他也说“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这不仅是说马,也是象征他自己。
作者: xjh8406    时间: 2016-12-24 18:15
  早发上东门

  綦毋潜

  十五能文西入秦,
  三十无家作路人。
  时命不将明主合,
  布衣空染洛阳尘。

  赏析:“上东门”是洛阳的一座城门,又叫“建春门”。诗人的好友王维曾写有《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一诗,可知诗人的出发地是洛阳上东门,目的地则是远在湖北的家乡。另外,《早发上东门》又名《落第后口号》。王维的诗名中“落第”二字,可以作为佐证。

  “西入秦”是战国时候苏秦的典故。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曾经西入秦国,游说秦孝王。其实,诗人所谓“西入秦”,并不像苏秦一样,真的到秦国曾经的首都咸阳去,也不是到唐朝在秦地的首都长安,而是到唐朝的东都洛阳。这从“布衣空惹洛阳尘”可知。只不过,无论是秦国的咸阳,还是唐朝的洛阳都是当时的首都,所以诗人才运用这个典故。虽然诗人运用了典故,可是即便读者并不知道,也并不影响他对诗文的理解。这就是所谓的“典而不典”了。

  “十五能文西入秦”中“十五”与“三十无家作路人”中的“三十”相对,但是却都不是确指。“十五”说明诗人“能文”之早;“三十”则说明诗人在洛阳滞留之久。诗人到洛阳来与苏秦到咸阳去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求取功名。然而,饶是诗人在洛阳滞留了这许多年,依旧没有任何收获,仍然像他初到洛阳时一样,还是个无家可归的路人。唯一的收获,便是布衣上沾染的飞扬的尘土。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说“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样的遭遇,大概不是杜甫所独有,也许还可以作为綦毋潜洛阳求宦生涯的写照。

  诗人自认为满腹经纶,然而在洛阳奔波多年却一无所成,怎能不心生愤懑呢?可是,诗人到底又非常克制。“时命不将明主合”中,一则曰“时命”,一则曰“明主”。诗人将自己的怀才不遇归结于“时也运也命也”,却不归咎于皇帝的昏庸。而且还偏偏将昏庸的皇帝说成“明主”。自然,“明主”二字也暗合着诗人的讥讽。然而,到底又不是明目张胆的讥讽。

  可是,诗人到底又不能克制到底。从“布衣空惹洛阳尘”中“空惹”二字,又可以见出诗人怨恨之深。牢骚发完了,依旧无济于事,还只得回乡。黄永玉为其表叔沈从文题写的墓碑道:“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其实,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是金榜题名,便是回到故乡。诗人綦毋潜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 丛林老狼    时间: 2016-12-24 18:16
  宋之问(约656年——712年)又名少连,字延清。有人说他是今山西汾阳人,也有人说他是今河南灵宝人。他是唐初著名诗人,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宋之问有口臭的毛病,所以武则天不提拔他做自己的近臣。宋之问不仅喜欢写诗,还喜欢抢别人的诗。据说,他曾经想把外甥刘希夷的名诗《代悲白头吟》据为己有。可是,刘希夷死活不答应。于是,他就用盛满土的口袋把刘希夷给活活压死了。《渡汉江》就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唐中宗神龙初年,宋之问被流放岭南。不久,他就从贬所逃回。这首诗就是他逃亡路上渡汉江时所作。

  自从被流放岭外,诗人就长久地未收到家信,不知道家中消息。从“经冬复历春”,不难看出他是长久地盼望着家信的。“近乡情更怯”,诗人著一“更”字,可知他在尚未“近乡”之前,就已经“情怯”了。那他为什么会“情怯”呢?既可能是怕别人知道他的罪犯身份,又可能是担心家人情况。然而,身在异乡,被认出的可能性不大,而担心家中情况也无益,所以,即便“情怯”,也不是很严重。可是,“近乡”之后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近乡”之人,既知道他的身份,又知道他家人的情况。于是,先前的两种担忧便陡然增强了。要想知道家人的情况,他就得“问来人”,而要问“来人”的话,自己的身份又很可能会被识破。因此,他才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当然,这份“情怯”之中,还有怕听到家人突遭变故的恐惧心理。西方谚语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杜甫在《述怀》中说“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大概,对于家人的情况,诗人也抱着同样的心理,既想知道家人的消息,又怕是坏消息,反倒不如没有消息得好。
作者: lizhirong    时间: 2016-12-24 18:18
  刘长卿(709——786)字文房,祖籍安徽宣城,后迁居河南洛阳。刘长卿以善写律诗著名,尤其擅长五言律诗,被人奉为“五言长城”。据史书记载,他患有疝气,当时的女诗人李冶就曾拿他的这个隐疾开玩笑。唐德宗建中年间,他官终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所以他的诗集取名《刘随州集》。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赏析:“日暮苍山远”是写日暮之际,诗人途程尚远;“天寒白屋贫”是写芙蓉山主人家中的境况。天色已晚,路程还很远,又刮着风雪,所以诗人便想找户人家投宿。恰巧“芙蓉山主人”家就在不远处,是个不错的投宿之地。

  有很多人认为,“风雪夜归人”中的那个“归人”就是指诗人。然而,我却并不这么认为。“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用一“归”字,可知这个“归人”不是诗人,而应该是芙蓉山主人。因为只有主人回家,才能用“归”字,才能说是“归人”,若是客人到别人家中去,怎么能用“归”字?又怎么能把自己说成是“归人”呢?因为主人不在家,所以诗人就径直进到主人家中,看到了主人家“白屋贫”。如果诗人是那个“归人”,他还没进主人的屋子,又怎么能知道主人家“白屋贫”呢?

  狗常与主人同行,僧皎然在《寻陆鸿渐不遇》一诗中说“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柴门闻犬吠”即是芙蓉山主人即将归来的预兆。
作者: 唔西。迪西    时间: 2016-12-24 18:18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今河南洛阳人。早年,他与柳宗元为文友,并称“刘柳”;晚岁又与白居易为诗友,合称“刘白”。刘禹锡的诗歌与为人都很豪放,于是白居易赠他“诗豪”的头衔。刘禹锡因为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被贬到地方长达十年之久。十年后,他被调回中央,因为写诗讽刺权贵,又被贬到地方长达十四年。十四年后,他再次被调回中央,依旧写诗讽刺权贵。刘禹锡尤其擅长咏古诗。《石头城》《乌衣巷》《蜀先主庙》《西塞山怀古》是他的代表作。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赏析:《石头城》是刘禹锡组诗《金陵五题》的第一首。石头城位于今南京市西边,依傍石头山而建。汉献帝建安十七年(212),孙权在此筑城,储藏金银财宝与军用器械,并派兵戍守。三国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都在南京建都,并将石头城视为重地,因此后人又以石头城作为南京的代称。因此,石头城的盛衰也可反映南京城的盛衰,甚至还可以反映六朝的盛衰。

  “山围故国周遭在”,可知“山”依旧;“潮打空城寂寞回”,又可知“潮”依旧;“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还可知“月”依旧。然而,“故国”与“空城”却都明明昭示着今日荒凉的石头城已经不是昔日繁华的石头城。在这首诗中,“国”用它的本意,是指城的意思。“山围故国周遭在”中的“故国”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中“故垒”意思相似。“故垒”是废弃的堡垒,而“故国”就是废弃的城池,也就是“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空城”的意思。“潮打空城寂寞回”中,诗人用“寂寞”二字,表示石头城的今非昔比,就连潮水都能感觉得到,更何况是人呢?

  诗人运用石头城本身的变化(故国、空城)与石头城周围自然景物的不变(山依旧、潮依旧、月依旧),来表现石头城的今昔盛衰之变,并借石头城的今昔盛衰之变,表达出自己对南京以及六朝的无限今昔之感与盛衰之叹。
作者: 数字的时钟    时间: 2016-12-24 18:19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今河南洛阳人。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不如意,后隐居不仕。《月夜》《春怨》是他的代表作。

  夜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赏析:同样是写夜色,刘方平这首《夜月》比张祜《金陵渡》更加细腻,更有咀嚼不尽的余味。同样是感情淡,孟浩然的诗几乎淡到没有味,咀嚼许久才能咂出一点淡味,而刘方平的这首《夜月》却是淡而有味,稍加咀嚼,便满口诗味。

  诗中“更深”二字领起全诗。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三更之后即谓之“更深”。夜深了,月亮西偏,只剩东半个院子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中。天上的北斗与南斗也斗转星移,改变了傍晚时的样子。夜虽已深,然而屋子里的人却还没有睡。我们从“今夜偏知春气暖”中“今夜偏知”可知,他(或她)的夜深不眠,并非只有“今夜”,而是从前很多个夜晚都“夜深不眠”。而“偏着今夜暖”的原因,自然是因为“虫声新透绿窗纱”,是“虫声”透漏了春的消息。诗人在“虫声新透绿窗纱”中著一“新”字,可知以前的夜里并没有“虫声”,同时也进而从侧面证明在此之前的很多个夜晚,他(她)也同样是夜深不眠的。另外,“绿窗纱”还让我们想起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中的“芭蕉分绿与窗纱”。而且“透”字应用得也非常巧妙,仿佛能让我们感受到,“虫声”就是从窗纱的小孔中钻到香闺中来的。我们不禁要感叹: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体会是多么细致入微啊!

  那他(或她)为什么夜深还不眠呢?是思念家乡,还是怀念情人?诗人一字未提,因此这首诗也就有了更广阔的内涵。
作者: 大同青岛    时间: 2016-12-24 18:21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赏析:《早发白帝城》又名《下江陵》,写于唐肃宗李亨乾元二年(759)的三月。起初,李白参加永王李璘平定安史之乱的队伍,一心想着“为君谈笑静胡沙”。不料,李璘却别有用心,想趁机与太子李亨争夺皇位。结果,李璘在皇位争夺战中失败,也害得李白跟着受牵连,被唐肃宗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可是,当行至四川夔州的白帝城时,他得到被朝廷赦免的消息。于是,他便以愉快的心情,轻快的笔调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早发白帝城》。

  白帝城建造在白帝山上,自然很高。诗人用“彩云间”来形容白帝城的高,这自然是李白一贯的夸张手法。“千里江陵一日还”,自然也免不了有夸张的成分,然而却也不是完全夸张。据郦道元《水经·江水注》记载:“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所以,“千里江陵一日还”是完全有可能的。然而,郦道元所说是在夏季,此时李白则是在春季。因此,李白未必真能“千里江陵一日还”。

  关于两岸的猿声,郦道元在《水经·江水注》中也有记载:“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但是,李白在这里着重表现的,不是猿声的悲凉,而是借猿声来写出行船的速度之快。“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思是说,两岸的猿声尚在耳边萦绕,而轻舟却已经越过了万重山。李白又用他惯常的夸张手法,写出了行船的速度之快。其实,也只有这样快的行船速度,“千里江陵”才能“一日还”。

  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郦道元的这部文辞优美的地理学名著《水经注》自然难逃他的法眼。所以,当李白在创作《早发白帝城》时,胸中一定装着郦道元《水经·江水注》这篇名文。虽然参考了郦道元的文章,然而这并不妨碍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是名诗,也不妨碍郦道元的《水经·江水注》是名文,而且还可以两相对照着来读。
作者: 科普学识    时间: 2016-12-24 18:22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李太白集》。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出生于中央亚细亚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五岁时随全家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今四川江油)。李白是盛唐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合称“李杜”。李白可能是古今中外所有诗人之中天赋最高的诗人。据说,他写诗全靠灵感,与苦吟一派的诗人完全不同。因此,后人说“杜甫可学,李白不可学。”李白的诗歌兼善各体,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乐府、古风,无不精通,且都留下了名篇。天宝初年,贺知章在长安第一见他,就惊呼他是“天上谪仙人”。“诗仙”的名头也由此而来。安史之乱时,他应邀参加永王李璘的平叛队伍,不料却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唐肃宗李亨即位后,李白被流放夜郎。流放途中侥幸被赦而还。不久,李白便病逝。传说,他骑鲸逐月而去,实际却是醉后堕江而亡。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赏析:《静夜思》是李白最脍炙人口、流传最广的名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将“明月光”比作“地上霜”,是修辞手法中典型的比喻。然而,古人的比喻却不是随便乱用的。大概那时正值秋冬之季,诗人才将“明月光”比作“地上霜”。诗人抬头望见一轮圆月,而自己却远在异乡,不能与家人团圆,所以才会“低头思故乡”。其实,所谓“思故乡”实在是思念故乡的亲人。而秋冬之际唯有中秋节的圆月最能让人想念故乡、思念亲人,所以李白这首《静夜思》很可能作于八月十五中秋之夜。

  从整首诗来看,诗人因月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而望月,又因望月——“举头望明月”——而思念故乡——“低头思故乡”。有时,人的很多感情说也说不尽,而且所能说出来的,总不及自己心中感受到的多且深,比如思乡之情,反而不如不说得好,所以诗人面对浓烈的思乡之情,只能低下头来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作者: 12168029    时间: 2016-12-24 18:23
  杂诗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赏析:《杂诗》是一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第一首与第三首都以女子的口吻写出,表现了她想得到丈夫消息,更盼望丈夫归来的情感。这首诗则是以男子的口吻写出。既然妻子日夜思念着丈夫,我们的好奇心就不禁驱使我们追问:这个男子是否也同样思念着家中的妻子呢?我们猜想,他一定是一个顾家的好男人。试问,若是一个不顾家的男人,他还会在乎窗前的是否寒梅开花吗?而一个顾家的好男子又怎么会不想念他的妻子呢?

  男子遇到故乡的来人,便迫不及待地想向他打听家中的消息。于是,他开门见山地问道:“您从家乡来,一定知道家乡的事情吧?”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个男子是多么急切得想知道家中的情况。然而,他所问的问题——“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却让我们感到疑惑不解:难道他那么急切想知道的事情就是窗前的寒梅是否开花了吗?绝对不是!

  那他最急切想知道的是什么事情呢?自然是他妻子的情况!于是,第二个疑问又来了:那他为什么要先问这个无关紧要的寒梅是否开花的问题呢?据我们猜测,大约有两种可能:或许,他本来就想直接问妻子的情况,可是又怕家乡的来人笑话他儿女情长,于是他就临时换了这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又或许他事先就准备好这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以便为接下来询问妻子的情况作好铺垫。

  然而,诗到这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就戛然而止了。寒梅开花没有呢?不知道。接下来,他又没有询问他妻子的情况呢?还是不知道。我们猜想,他家窗前的寒梅大概已经开了。因为他计算到寒梅已经到了开放的时候,所以他才会问这个问题。接下来,他也一定问他妻子的情况了,因为他也日夜思念着他的妻子啊!
作者: 郁闷的我    时间: 2016-12-24 18:23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赏析:这是一首宫怨诗。一位妃子正在庭院里等待着君王的到来。大概她听到消息说君王将要来临幸。也许她是从早晨开始就一直等待着的。

  可是,夜已深,汉白玉砌成的台阶上已经生了露水,自己穿的罗袜也已被露水打湿,却依旧不见君王的人影。于是,绝望的妃子只得无奈地转入房内。

  躺下也睡不着,妃子索性放下水晶帘挡一下屋外的寒气与湿气,并从帘子的缝隙中呆呆地望着明亮的秋月。她为什么要望秋月呢?这是因为月宫中的嫦娥就像她一样寂寞,或者说她就像月宫中的嫦娥一样寂寞。“玲珑”二字用得特别好,我们仿佛能看到妃子眼中晶莹的泪水。
作者: hyhb    时间: 2016-12-24 18:25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后更无花。

  赏析:北宋年间有个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大诗人林和靖。只因他喜欢梅花,所以后人在提到他时也往往顺带提及梅花。以至于宋代另一位诗人王淇在《梅花》一诗中感慨道:“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与梅花同一遭遇的,还有菊花。只因陶渊明说了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也将菊花与陶渊明联系在一起。周敦颐在《爱莲说》里不也说“晋陶渊明独爱菊”吗?“秋丛绕舍似陶家”也是这个典故。这且不去多说。

  《淮南子•说山训》里说“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元稹这首《菊花》诗浅显易懂,无需多言。但是,从“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两句,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他的为人。就诗论诗,在菊花开放之前,元稹是不会喜爱菊花的,因为还有其他的花在;假设菊花之后,尚有其他的花,大概元稹也不会喜爱菊花。他之所以喜爱菊花,只因“此花开尽更无花”。对待菊花如此,对待人事必然也是如此。

  元稹悼念亡妻韦丛的《遣悲怀》(三首)读来让人肝肠寸断。而《离思》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让人感觉他对亡妻中忠贞不渝。元稹是《莺莺传》的作者,也是里面始乱终弃的张生的原型。他对“莺莺”如此,对亡妻韦丛也是如此,对其后他生命的诸位女子又何尝不是如此!也许,“文人无行”这四个字是对元稹最恰当的评价。
作者: berlin    时间: 2016-12-24 18:27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赏析:这首诗也是王维隐居陕西蓝田山中的辋川别居时所写。那么,他送别的人是谁呢?当王维隐居蓝田山中的时候,有一个名叫“裴迪”的年轻人与他来往密切。王维不但写过《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诗送给他,还写过《山中与裴迪秀才书》一信,邀请他到蓝田山中游春。据此,我们判断在这首诗中,诗人送别的很可能就是这位裴迪秀才。
  这首诗中“日暮掩柴扉”中的“柴扉”,正就是《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诗“倚仗柴门外”中的“柴门”。“春草明年绿”是指明年春天山中的美好景色,也正就是《山中与裴迪秀才书》中所说“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诗人送罢友人后的喃喃自语,对友人明年春天再次来访充满希冀。这两句诗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是说王孙不归,而诗人却希望王孙再来。《汉乐府·王孙游》一诗,则反用《楚辞•招隐士》的意思:“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然而,无论王孙明年来不来,诗人却是决定在这里常住的,正如他在《山居秋暝》中所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孙自可留”中的“王孙”则指诗人自己,而“王孙归不归”中的“王孙”指诗人送别的朋友。另外,从“王孙归不归”中的“归”字看,诗人王维送别的这位友人也是隐居在蓝田山中的。
作者: 你的世界太渺茫    时间: 2016-12-24 18:28
  祖咏(699——746)今河南洛阳人,后迁居汝水以北。开元十二年进士及第,然而却长久地没有获得官职,以致于陷于贫病交加之中。后来,好不容易获得官职,可惜不久又遭到贬谪。晚年隐居不仕。《望蓟门》《终南望馀雪》是他的代表作。明朝人辑有《祖咏集》。

  终南望馀雪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赏析:写诗和写作文一样,需要紧扣题目。祖咏这首《终南望馀雪》便是如此。“终南阴岭秀”紧扣题目中“终南”二字;“积雪浮云端”则紧扣题目中“望馀雪”三字。“林表明霁色”是视觉,“城中增暮寒”则是触觉,由人的视觉进而引起人的触觉,这是众多的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名叫“通感”。通感这种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并不少见,最著名的当属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由视觉引起听觉。在现代文中也有,最著名的当属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名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引起听觉。

  “终南阴岭”之所以“秀”,是因为有“积雪”在。而从“积雪浮云端”,我们也可以看出终南山的高,终南山阴岭上的积雪好像漂浮在云彩上面一样。也正因为终南山很高,所以阴岭上的积雪才不会融化。雪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白;另一个是冷。暮色渐深,别的地方越来越黑,然而终南山阴岭上的树林,却因为雪能反光的关系,还看着很明亮。所以,诗人说“林表明霁色”。雪的冷,因为距离太远,长安城里的人们感受不到,但是人们看到雪,便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它的冷,所以诗人说“城中增暮寒”。特别是“城中增暮寒”一句,即便在炎炎的夏日吟诵,也仿佛还能感受到来自千年之前、终南山阴岭上的寒气。

  另外,祖咏这首《终南望馀雪》其实是一篇字数不够的考场作文。据《唐诗纪事》记载:开元年间,诗人到都城长安考进士。按照规定,应试诗当为五言六韵十二句,但是他只写了两韵四句便交卷了。事后,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写完。他说:“意思已经写尽了。”考官看到他的诗后,非常赞赏,便将他录取了。
作者: 清清清清高    时间: 2016-12-24 18:29
  夜泊秦淮

  夜泊秦淮近酒家,
  烟笼寒水月笼沙。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夜泊秦淮近酒家”中“夜泊秦淮”是点题,而“近酒家”则为下文“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张本。“烟笼寒水月笼沙”与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相同,都是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烟”是指秦淮河上的水汽。这句诗的意思说,水汽与月光笼罩着秦淮河水,同时也笼罩着河边的河沙。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被宋朝的王安石化用到《桂枝香·登临送目》一词中,写作“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不论是《后庭花》,还是“后庭遗曲”,都是指南朝陈后主作的《玉树后庭花》。相传,它是靡靡之音,陈国因而灭亡。对于“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隔江”二字,初读之下,不免让人产生疑惑:诗人泊船秦淮河中,酒家就在秦淮河畔,商女则在酒家之中,为什么要说“隔江”呢?

  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有非常精辟的解释。他说:“牧之此诗所谓‘隔江’者,指金陵与扬州二地而言,此商女当即扬州之歌女,而在秦淮商人舟中者。夫金陵,陈之国都也;《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亡国之音也。此来自江北扬州之歌女,不解陈亡之恨,在其江南故都之地,尚唱靡靡遗音。牧之闻其声,因为诗以咏之耳。”然而,“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诗中的“商女”不是指在商人船中的歌女,而是指在秦淮河畔酒家中卖唱的女子。

  诗人说“商女不知亡国恨”,这样的批评实在有些苛刻。她们只是一些靠卖唱为生的歌女,客人点什么,她们便唱什么。唱什么不是由她们决定的,而是由那些客人决定的。所以,“不知亡国恨”的,反倒不是这些“商女”,而是那酒家里的“客人”。
作者: 没有氧的日子    时间: 2016-12-24 18:30
  拜新月

  李端

  开帘见新月,
  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
  北风吹罗带。

  悟读:一般人常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而诗人在这首诗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只见其人,不闻其声”。正因为“只见其人,不闻其声”,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不禁要问,她都说了些什么呢?但凡我们能想到的,都可能是她说的。然而,也仅仅只是“可能”罢了,我们到底不能确定她有没有说这些话。于是,原本无限的想象空间,因为我们的不确定,又增加了一倍的空间。
作者: yueliang663    时间: 2016-12-24 18:31
  《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悟读:中国从远古时候,一直到近代,都是典型的农业国。农民是最主要的价值创造者。常言道“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一年之中,倒有三个季节是慢碌的。

  据说,远古的唐尧时代有首《击壤歌》,劈头两句就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传说尧舜禹时代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后来的任何时代都比不上它。所以,这首诗中的老农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不可得。大概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两句最能说明的他早出晚归。诗人李绅在创作时,只是截取了“锄禾日当午”这样一个画面,而其后却有一个广阔的劳动背景——老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谁知呢?大概只有亲自劳作的农民才知道盘中餐的辛苦。所以在秋收的时候,他们要颗粒归仓。中国民间有句谚语说“崽卖爷田心不疼。”这句话恰可以做个反证。其实,不仅仅是耕作,其他别的事也都是“粒粒皆辛苦”。比如周作人在谈到自己的读书经验时,就曾说“总之这些都是点点滴滴地集合拢来,所谓粒粒皆辛苦的,在自己看来觉得很可珍惜,同时却又深知道对于别人无甚好处,而仍不免常要饶舌,岂真敝帚自珍,殆是旧性难改乎。”
作者: 零柒陆贰    时间: 2016-12-24 18:32
  李绅(772—846)字公垂,祖籍今安徽亳州,生于今浙江湖州,长于今江苏无锡。青年时,他目睹农民终日劳作却得不到温饱,于是就抱着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二首,并被誉为“悯农诗人”。然而,做官之后的李绅却判若两人。他喜欢吃鸡舌,每顿饭都要宰杀三百多只鸡,以致后院“鸡尸如山”。此外,他又喜欢滥施淫威,甚至让族叔喊他爷爷,把朋友变成罪犯。他还热衷于结党营私,有时为了讨好上司,不惜打击报复制造冤假错案。

  《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赏析:既然“春种一粒粟”,就能“秋收万颗子”,而且“四海无闲田”,那么农夫何至于饿死呢?我们不禁要问:收获的粮食都到哪儿去了呢?

  在中国古代,有地主有农民。农民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地的自耕农,一类是无地的佃农,用建国后的阶级术语来说,就叫“雇农”。自耕农只需交纳皇粮国税,而佃农除了皇粮国税之外,还需向地主交纳租税。地主的租税往往要比皇粮国税高好多倍。在中国历史上,西汉的赋税是有名地轻,从汉景帝时确定了三十税一的赋税制度。可是,加上地主的租税后,竟达到“实什税五也”的程度。所以,“农夫犹而死”也就不足为奇了。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出对农民的无限同情,以及对剥削阶级的极度痛恨。然而,诗人对农夫的同情是直接说出来的,而对剥削阶级的痛恨则是含而不露,但是稍经品味便不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因此,这首诗的艺术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作者: 12168029    时间: 2016-12-24 18:33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的咏史诗独步众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其中,《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与《西塞山怀古》四首堪称冠绝古今。《乌衣巷》是组诗《金陵五题》的第二首,也是诗人最负盛名的咏古诗。这首诗不但大诗人白居易觉得好得不得了,就是诗人自己也觉得好得不得了。

  乌衣巷在今江苏南京市秦淮河南,其地本是孙吴时期乌衣营所在地。营中士兵皆穿乌衣,故名“乌衣巷”。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在这里聚族而居。朱雀桥是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因其正对朱雀门,故名“朱雀桥”。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特意选取朱雀桥边的“野草花”与乌衣巷口的“夕阳斜”这两个景象,衰败之象,慨叹之情,则都在其中矣!正所谓“寓情于景”是也。

  西晋傅咸在《燕赋序》中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由此可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者,不是先前乌衣巷王谢两族家的燕子改换门庭,飞到寻常百姓家,而是乌衣巷的主人已由王谢大族变成了寻常百姓。正如白居易《商山路有感》所说“所经多旧馆,大半主人非”,又如《增广贤文》所说“凌云甲第更新主,胜概名园非旧人。”

  然而,细想一下,又觉得有不通之处。诗人刘禹锡所处的中唐时代上距王谢所处的东晋时代已有四百多年的时间。纵使这燕子再长寿,也不可能活四百多岁。所以,在读诗时,切不可将其看呆看死。清人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曾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于是,诗人既然可以说乌衣巷换了主人,我们又何尝不可以说是燕子改换了门庭呢?因此,若是寻常人家也恰好有一窝燕子,自然也可以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 水云清    时间: 2016-12-24 18:34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赏析:《子夜歌》相传是晋代一个名叫“子夜”的女子所创制。因她是吴地人,故而这诗又名《子夜吴歌》。乐府中的《子夜歌》共有四首,多写恋情,每首四句,分咏春夏秋冬四季的情事。李白的《子夜吴歌》也有四首,不过每首扩展到六句,这是其中最好的一首。另外,李白这首诗有点旧瓶装新酒的意思。他没写恋情,而是写闺妇的秋思——对远征丈夫的思念。

  “长安一片月”中的“一片月”三字最能惹起人的遐想。“月”用“一片”来形容,可知那不是一轮“圆月”,而是大半片“月亮儿”。同时,“一片月”在形体上又给人一种薄薄一层的感觉。因此,这“一片月”就仿佛是贴在遥远而浩瀚的天幕之上的一般。“万户捣衣声”中的“万户”形容捣衣的妇人之多。从后文“玉关情”“平胡虏”“罢远征”来看,妇人捣衣是为远戍边疆的丈夫制作征衣。按说士兵的征衣属于军事物资,怎么要士兵的妻子自己准备呢?这就要提到唐朝初年的军事制度了。原来,那时实行的是府兵制。国家指定一部分特定的人为府兵。农忙时务农,闲暇时操练。不需缴纳赋税,战时自备武器赶赴战场,征衣当然也在自备之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是说长安的妇女们在秋夜里捣衣。由此推测,妇女们晚上尚且捣衣,就更不要说白天了。

  在他人听来,“捣衣声”仅仅是捣衣声罢了,而对于那些正在捣衣的妇女们来说,这一声声的“捣衣声”里正包含着无限对远征丈夫的思念。夜里的秋风已经寒凉刺骨,却难以驱散正在捣衣的妇女们。“捣衣声”不绝,也正就是“玉关情”不断。所以,诗人才说“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与沈佺期《杂诗》里的“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两句在含义上正复相同。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单就这两句诗的含义来说,虽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却实在有些奢望。这些妇女们之所以做征衣,是因为她们觉得自己的丈夫尚在人世,或者是收到了丈夫索征衣的书信或是口信。可是,谁能保证她们的丈夫不像许浑《塞下曲》里说的那样:“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谁又能保证她们的丈夫不像沈彬《吊边人》里说的那样:“杀声沈后野风悲,汉月高时望不归。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聪明的,你说“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是不是一种奢望呢?
作者: zibin0919    时间: 2016-12-24 18:35
  骆宾王(约638—约684年)字观光,今浙江义乌人。骆宾王七岁就能作诗,有“神童”之誉,后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唐初四杰”。嗣圣元年(684年),他追随徐敬业起兵反抗武则天称帝,代徐敬业起草讨伐武则天的檄文——《讨武曌檄文》。三个月后,徐敬业兵败。有人说,骆宾王兵败被杀;也有人说,骆宾王兵败后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做了和尚,并活到九十多岁。《在狱咏蝉》《帝京篇》与《讨武曌檄文》是他的代表作。

  《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赏析:鹅这种家禽是由大雁驯化而成。在农村,我们还能时常见到它们的身影。相传,这首诗是骆宾王七岁时所作。“鹅,鹅,鹅”就是鹅引吭高歌时发出的叫声。而从“曲项向天歌”中,我们不仅看到了鹅是怎样叫的,仿佛还能看见它摇摇摆摆蹒跚前行的模样。“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一种非常巧妙的人物出场方式。《红楼梦》中的女主角王熙凤便是以这种方式出场。殊不知,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初年,七岁的骆宾王就用这种方式让一只鹅出场。这真可说是“未见其鹅,先闻其声”了。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写鹅在陆地上且行且歌的神态;后两句则是写鹅在水中优哉游哉的神态,而且对仗工整——“白毛”对“绿水”、“红掌”对“清波”。
作者: 4    时间: 2016-12-24 18:36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赏析:有些人是“有奶便是娘”,而大诗人李白却与他们不同,而是“有酒便是家”。有例为证,他在《客中行》一诗中就曾宣称:“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不就是一副活脱脱认酒不认家的酒鬼架势么?

  汪伦是唐代安徽宣州太平县人。开元年间,他曾任宣州泾县县令。卸任后,他因为留恋泾县的桃花潭便定居其旁。天宝十四年,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正在泾县附近漫游,便准备好美酒邀请李白前去游玩。这首《赠汪伦》便是李白离开泾县桃花潭时所作。从“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忽闻”二字来看,事先李白并没有料想到汪伦会来送他。因此,李白是先听到汪伦的“踏歌声”再看到前来送别的汪伦本人。另外,李白似乎特别喜欢夸张的修辞手法,“而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蜀道难》)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以及“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就是很好的例证。但是,这里的“桃花潭水深千尺”却并不是夸张,而是假设之辞。他的意思是说,即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深,也不及汪伦对他的情义深。

  “水”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而“诗仙”李白又似乎特别喜欢与“水”较劲。比如《金陵酒肆留别》中的“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就与这里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者是说他与金陵自己的情义比东流水还要长,一者是说汪伦对他的情义比桃花潭水还深。
作者: 哈板    时间: 2016-12-24 18:37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
  征途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
  夕阳千万峰。

  赏析: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在于紧扣题目。“十年曾一别”紧扣题目中的“久别”二字,而用“十年”来概括离别的时间,则又暗扣题目中的“逢”字。“征途此相逢”紧扣题目中的“逢”字,而“征途”二字又为下文的“又别”埋下伏笔。“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则是用“景语”来紧扣题目中的“又别”二字,而诗人之所以能看到夕阳照射下的“千万峰”,则是因为所处的地势高,这又暗扣题目中的“岭上”二字。

  古代交通极其不便,往往“生离”就等同于“死别”,所以诗人能够与朋友在十年之后相逢,那是何等得高兴。然而,这又是在“征途”中的相逢,所以在匆匆交谈几句后,诗人又不得不再次与朋友离别。久别重逢令诗人高兴到极点,而转眼之间又要离别,则令诗人惆怅到极点。

  此次的相逢已是偶然,所以再次相逢的可能就更加渺茫,基本就等同于此生的诀别。因此,此次离别的惆怅,比较上次的离别自然加倍惆怅。然而,诗人并没有将自己局限在惆怅的感情中,而是将自己惆怅的感情融入到暮色苍茫的景色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无限的惆怅之情,遍布夕阳照射下的千万山峰。
作者: 希乔健辉XY    时间: 2016-12-24 18:39
  江行无题

  钱珝

  万木已清霜,
  江边村事忙。
  故溪黄稻熟,
  一夜梦中香。

  赏析: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梦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岑参在《春梦》一诗中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金昌绪则在《春怨》一诗中说:“打起黄莺儿,莫教上枝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而李煜在《望江南》一词中说:“闲梦远,南国正清秋”;辛弃疾则在《破阵子》一词中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梦这种东西真奇妙,可以让人在转瞬之间跨越千里,到达现实当中自己想去而去不了的地方。

  “万木已清霜”中“清霜”二字表明时间,此时正当秋收时节,所以诗人在江边看见忙碌的农人正在收获水稻。因为看见江边的水稻熟了,诗人马上又联想到故乡的水稻也熟了。于是,不禁惹起诗人的一片思乡之情。然而,此刻诗人前往抚州(今江西临川)上任,而他的家乡却远在更东边的吴兴(今浙江湖州),真是有家归不得。因此,诗人便只好企盼在梦中回故乡了。结果,诗人不但在梦中回到故乡,甚至还仿佛闻到了故乡水稻的香味。

  其实,所谓“真实”包括两种:一种是历史的真实,另一种则是艺术的真实。“历史的真实”要求必须是真实存在的,而“艺术的真实”则只要有存在的可能即可。诗人虽然说“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但是他到底有没有做梦,即便做梦了有没有回到故乡,即便做梦回到故乡了,有没有闻到水稻的香味?这些都是不得而知的。可是,我们并不能否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正如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所说“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
作者: 军少    时间: 2016-12-24 18:40
  览镜

  李崇嗣

  岁去红颜尽,
  愁来白发新。
  今朝开镜匣,
  疑是别逢人。

  赏析:头发是古代诗歌中的重要道具。以题目说,就有《白头吟》《代悲白头吟》《照镜见白发》;以诗句说,就有“白发三千丈”“蹉跎白发年”。其中,李白的《秋浦歌》与张九龄的《照镜见白发》是顶出名的。其实,比较起来,李崇嗣的这首《览镜》也毫不逊色。

  让“红颜尽”的,不仅有“岁去”,还有“愁来”;同样,让“白发新”的,不仅有“愁来”,还有“岁去”。因此,“岁去红颜尽,重来白发新”与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以及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相同,在修辞手法上来说,都是互文。“红颜”又称“朱颜”,代指青春年华。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王国维《蝶恋花》“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白发”则代指颓唐老境。所以,“白头”令人“悲”,甚至还要引起别人的“代悲”。

  虽然李白的《秋浦歌》与张九龄的《照镜见白发》更出名,但是李崇嗣的这首《览镜》却尤为沉痛,特别是最后两句。无论是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还是张九龄的“蹉跎白发年”,当他们两人“览镜”的时候,至少还认得是他们自己。然而,在这首诗里,却是“今朝开镜匣,疑是别逢人。”诗人打开镜匣,面对铜镜,在一瞬间竟认不出那就是自己,还疑惑见到的是别人呢!由此可见,“红颜尽”与“白发新”给诗人的视觉与心理上造成怎样剧烈的冲击呵!
作者: 4    时间: 2016-12-24 18:40
  秋日

  耿玮

  返照入闾巷,
  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
  秋风动禾黍。

  赏析:四季之中,属秋季最能惹动诗人的愁思,刘禹锡《秋词》一诗,就有“自古逢秋悲寂寥”的名句,而近代著名女革命家秋瑾,在临刑之际,更留下“秋风秋雨愁杀人”的遗言。一日之中,属日暮最能惹动诗人的愁思,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诗中有云“愁因薄暮起”,而李白《菩萨蛮》词中有云“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若时当秋季,又恰逢日暮时分,诗人的惆怅该是何等浓稠呢?耿玮的这首《秋日》便是描写秋季日暮时分的一首诗。

  诗人“返照入闾巷”中的“返照”二字,与王维“返照入深林”中“返照”二字意思相同,都是指日暮时分。诗人也与孟浩然一样“愁因薄暮起”。从后文“秋风动禾黍”一句不难看出,诗人的“忧愁”不是为自己怀才不遇而愤懑,而是为国事衰颓而怅惘。可是,这样的忧愁却无人可以诉说。诗人所谓“古道少人行”中的“古道”与刘长卿“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行”中的“古调”都一语双关,虽然表面意思不同,但是深层含义却是一样,都指从前古老的道义。具体到这首诗中,“古道”就是指士子的忧国忧民之情。“古调”只能“自爱”;“古道”也“少人行”,诗人的孤独不言而喻。怀抱一种无比高尚的情怀,而又孤独无告,这样的痛苦绝非寻常痛苦可比。情郁于中,必发之于外。此时,诗人一定想起了《诗经•王风》中的《黍离》一诗。于是,他便借古人之杯酒来浇自己心中之块垒: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秋风动禾黍”中的“禾黍”二字,除了表面意思之外,其深层含义就是指这首诗。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谊列传》中曾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借一千多年前的一首诗来间接“呼天”!从“返景入闾巷”中的“闾巷”一词,可知诗人并非达官贵人,甚至只是一介布衣,然而他却“位卑未敢忘忧国!”
作者: 小猪皮蛋    时间: 2016-12-24 18:41
  绝句(其二)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赏析:《绝句》(两首)是杜甫入蜀之后所作。《其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其二》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鸟本来就是白的,然而在“碧江”的衬托之下,显得更加白,所以诗人著一“逾”字;花本来就是红的,然而在“青山”的衬托之下,显得更加红,所以诗人著“欲燃”二字。江碧、鸟白、山青、花燃,饶是如此美丽的春景,也抵挡不住诗人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笔锋一转,陡然写出“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两句诗来。

  宋朝大诗人王安石也有两句著名的思乡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从表面看起来,似乎很相似,确实却是大有不同。王安石之所以将“还家”与“春风”联系起来,是因为他看到春风又来到了自己在江南的家乡,并再次将自己的家乡吹绿,而自己却正要离开家乡,所以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而杜甫为什么要将“还家”与“今春看又过”联系起来呢?也许,我们从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可以得到答案。他不是说过“青春作伴好还乡”吗?大概,在杜甫看来,春天是还家的最好季节。然而,看看今年的春天又要过去了,而自己却到底没有成行。所以,他才发出“今春看又过看,何日是归年”的感慨!
作者: 小雪妹    时间: 2016-12-24 18:42
  绝句(其一)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赏析:迟日,也就是春日,出自《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为了避免与下一句中“春风”的“春”字重复,所以诗人特意写作“迟日”。江山在明媚的春日照耀下,显得格外壮丽;花草的香味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到处飘溢。春日、春风、江山、花草,甚至江山的壮丽、花草的香味,都被诗人巧妙地融入诗中。

  从“泥融”与“沙暖”,我们不难推测出,此时正值初春时节。所以,此时的燕子,绝不是“新燕”,而应该是“老燕”。诗人之所以将“泥融”与“燕子”联系在一起,是因为燕子要啄泥筑巢。不过,此时的景象,该是瞿秋白所谓“检点新泥筑旧巢”,而不是白居易所说“谁家新燕啄春泥”。鸳鸯是一种独特的水鸟,雄者为“鸳”,雌者为“鸯”。它们喜欢双栖双宿。由此,可以看出鸳鸯的闲适与安逸。

  纵观全诗,诗人用前两句来描绘春天的景色,而后两句则止于燕子与鸳鸯,并没有写到人,更没有写到诗人自己。然而,燕子与鸳鸯在这样的情景下,尚且如此安逸,何况是人呢,更何况是敏感多情的诗人呢?这是老杜惯用的写作手法,在《江畔独步寻花》中,对于花的美丽,他也仅仅点到“戏蝶”与“娇莺”为止:“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对于黄四娘家的花,蝴蝶与黄莺都如此留恋,何况是人呢,更何况是敏感多情的诗人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然而即便是“无我之境”,“我”也自然隐藏其中。
作者: 总统    时间: 2016-12-24 18:44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赏析:“黄师塔前江水东”是诗人寻花之地;所谓“春光懒困倚微风”,是说春光娇羞慵懒地倚靠在春风中,它本身都被春色陶醉了,更不用说身在春光之中的诗人了!

  “桃花一簇开无主”最有意思。桃树都是有主的,比如大林寺中的桃树是寺中的和尚栽的;玄都观里的桃树是观中的道士栽的;桃花庵里的桃树是桃花庵仙人栽的……这江畔的桃树想必也自有它的主人。然而,在诗人看来,即便桃树有主,而桃花却可以无主。桃树属于主人所有,而桃花却任人欣赏,它既不属于主人,也不属于众人。众人可以爱“深红”的桃花,也可以爱“浅红”的桃花。可是,也仅止于喜爱而已。因为无论你怎样喜爱,它永远不会属于你。桃花花时虽短暂,然而它也像日月山川,不为尧存,不为纣亡。

  “可爱深红爱浅红”一问也有意思。深红的桃花有它深红的可爱处,而浅红的桃花也有它浅红的可爱处。你可以更爱深红的桃花,而浅红的桃花却并不会因为你的不爱而不美;你也可以爱浅红的桃花,而深红的桃花同样也并不会因为你的不爱而不美。老杜问道:“可爱深红爱浅红?”大概,在他心目中,深红与浅红都有可爱处。自己竟委决不下,不知道更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
作者: HY709394    时间: 2016-12-24 18:45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孟郊早年隐居嵩山,年近五十才考中进士。他在《登科后》一诗中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考中进士给他带来的快乐可见一斑。他与贾岛齐名,都是“苦吟派”诗人的代表,有“郊寒岛瘦”之称。孟郊作诗态度严谨,苦思不辍,人送外号“诗囚”。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对他非常推崇,并根据“云从龙,风从虎”的说法,在诗中写道:“我愿化为云,东野化为龙。”《游子吟》与《登科后》是孟郊的代表作。有《孟东野集》。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孟郊的《游子吟》是古往今来歌颂伟大母爱的诗篇中最著名的一篇。在古代的中国,身上穿的衣服、脚上穿的鞋子都是家人自己亲手做的。如今,儿子将要出门远游,慈祥的母亲正在为他赶制一件新衣服。因为儿子将要远游,母亲怕他长时间出门在外衣服破了没人缝补,所以针脚比平日更加细密。然而,就在缝制衣服的时候,儿子尚未出门,她就 已经在盼望着他能早早归来。“临行密密缝”是为了给儿子减少出门在外的麻烦;“意恐迟迟归”是怕儿子多一天出门在外就多受一天委屈。母亲为即将出门的儿子一定做了很多准备,绝不限于缝制衣服这一件事。诗人只不过是选取了这一个场景,让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全诗的高潮。诗人一下用了三个比喻:将儿子比作小草,将母亲太阳,将母亲对儿子的爱比作太阳对小草的德泽。是啊,小草报答不完太阳对它的德泽,儿子又怎能报答完母亲对他的慈爱呢?就拿出门远游这件事来说吧,儿子又何尝不想念母亲呢?然而,却恐怕还远远比不上母亲对他的思念,正像《增广贤文》里说的“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这首诗的原注说“迎母溧上作。”考中进士后的第四年,孟郊被任命为溧阳县尉。这首诗就是他迎接母亲到溧阳奉养时所作。但是,他这首诗中的游子与母亲并不是专指自己与他的母亲,而是普天之下所有游子与母亲的代表,所以千百年来传唱不息。
作者: 唔西。迪西    时间: 2016-12-24 18:46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赏析:贾谊是西汉初年文帝朝著名的政治家,因家在洛阳且人又年青,时人称其“洛阳少年”。他的《治安策》是西汉一朝最著名的政论文,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削藩策略。毛泽东曾评价道:“《治安策》一文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全文切中时理,有一种颇好的气氛,值得一看。”

  汉文帝看了他的文章,先是提拔他为大中大夫,并想进一步提拔他为公卿,进行一系列改革。可是,贾谊却遭到了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灌婴等人的排挤。文帝为保证朝局的稳定,只得将贾谊贬谪为长沙王傅。

  文帝是一个顺势而为的高手。他虽然将贾谊贬出长安,却将他提出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政治主张,不动声色地施行了起来。他趁齐哀王去世的机会,将齐国一分为七,又趁淮南王刘长谋反的机会,将淮南一分为三。因此,在《贾生》一诗中,李商隐的观点全是书生之见。倒是北宋政治家兼诗人的王安石的《贾生》一诗,比较符合历史真实。他说:“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也许,李商隐的《贾生》只是“借他人之杯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假借贾谊被贬长沙来抒发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懑罢了。
作者: hyhb    时间: 2016-12-24 18:47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此地春?

  赏析:虽然李白在《赠孟浩然》一诗中曾夸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似乎孟浩然是一副完全不屑于做官的样子。然而,实际上,孟浩然却并没有完全忘情于做官。因为在《临洞庭上张丞相》一诗中,他自己就曾说过“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话。此次,诗人到洛阳,大概就是为求官而来。访问袁拾遗应该是他求官之余顺道来访,或者是他专程前来拜访,希望得到袁拾遗的提携。

  “洛阳访才子”中“洛阳才子”本是指西汉时期洛阳著名的才子贾谊。诗人在这里则用它来指称袁拾遗。“江岭作流人”一句,看似轻描淡写,实际诗人心中一定无比沉痛。就因为这句诗,原先看似平淡无奇的题目——“洛中访袁拾遗不遇”——也立刻含义深刻起来:此处的“不遇”二字,与贾岛《寻隐者不遇》中的“不遇”,字面相同,但是含义却大不同。贾岛所寻的“隐者”只不过是采药去了,今天见不到,明天还可以见到,而诗人所访的“才子”却是被流放到岭南去了,不仅今天见不到,恐怕以后永远也见不到了。“袁才子”的官职是“拾遗”,因此他的被流放,很可能是因为直言劝谏而获罪。

  既然诗人这次到洛阳是为求官,那么面对袁拾遗的被流放,他也只能“顾左右而言其他”了。因此,诗人最后说两句无关痛痒的话——“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即便此次诗人到洛阳去不是为求官,为了明哲保身起见,他也不得不如此说。这样的欲言又不得不止,不禁让人想起西晋时候,向秀写的那篇《思旧赋》。

  西晋时候,有所谓“竹林七贤”。其中,嵇康便是他们的头儿。他因为不肯与司马氏合作,拒绝做官,便被司马昭找个理由给砍了脑袋。向秀也是七贤之一,而且与嵇康的关系非同一般。嵇康死后,他在司马昭的压力下,便不得不接受官职。有一年,他因故要到首都洛阳去,经过嵇康的旧居时,恰好听到嵇康邻人凄恻的笛声。于是,他不免悲从中来,深深地怀念起老友嵇康来。“情郁于中,必发之于外。”因此,他援笔便写起一篇情深意切的《思旧赋》。可是,刚开了个头儿,为了明哲保身,他便也不得不终止。
作者: 总统    时间: 2016-12-24 18:48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赏析:孟浩然对他的故乡襄阳有种特殊的感情。离开襄阳的时候,他就想念襄阳。所以,他在《早寒江上有怀》中说“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在襄阳的时候,他又想念襄阳历史上的圣贤。所以,他在《夜归鹿门山歌》中说“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在《与诸子登岘山》中又说“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总之,无论他身在哪里,他的心里老是念念不忘他的襄阳。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孟浩然离开襄阳赶赴洛阳求取功名,可惜依旧名落孙山。为了排遣科场失意的苦闷,他又漫游吴越。这首诗就是孟浩然在漫游途中,途经浙江建德段的新安江时写下的。

  “移舟泊烟渚”中著一“泊”字,就是与题目中的“宿”字相呼应。“日暮客愁新”中著一“新”字,可知在日暮之前,诗人也还有“旧愁”。“旧愁”大概是科场失意的苦闷。而“新愁”则是“客愁”,诗人到底忘不了他的襄阳。

  “新愁”加“旧愁”,诗人怎么承受得起呢?于是,诗人便独自站立船头观景遣愁。暮色之下,只见田野空旷无际,然而天却低得厉害,甚至还不如远处的树高。让人感到压抑。等到夜深时分,寒月倒映在身旁冰凉的江水中,更给人一种凄清的况味。自始至终,诗人的愁也没能排遣得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看似客观写景,其实却是景中含情,只不过所含之情很淡罢了。“淡”是孟浩然诗歌的最大特点,然而情虽“淡”,却也“真”!

  金性尧先生在《唐诗三百首新注》中,提到这首诗时,说道:“诗里没有用秋字,但野旷加上江清,秋色就萦绕在读者眼前了。”这真是过人的见识!
作者: 东莞兄弟车行    时间: 2016-12-24 18:49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鹿门处士,以字行,今湖北襄阳人。“浩然”二字出自《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他特别佩服东汉时隐居鹿门山的襄阳人庞德公,他也隐居在鹿门山。所以“鹿门处士”这个号,既可能因为他仰慕庞德公的缘故,也可能因为他自己隐居在鹿门山的缘故。孟浩然是盛唐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尤其擅长五言绝句与五言律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春晓》是他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赏析:民间谚语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所以春天的夜感觉特别短,仿佛刚闭上眼睛,天就亮了。所以,诗人开篇即说“春眠不觉晓”。从“不觉”二字,我们可以体会到夜的短。当然,夜也不见得短,只是我们感觉它短罢了。从这个“晓”字,我们似乎也能感觉到惺忪睡眼刚睁开时,对大天地明的不适应。单单五个字,含义却如此丰富,不得不令人赞叹!

  “春眠不觉晓”是视觉之所见;“处处闻啼鸟”是听觉之所闻;“夜来风雨声”是记忆之所忆;“花落知多少”是思维之所思。短短的四句小诗,却调动了那么多的感觉器官,又不得不令人赞叹!

  若是此时诗人已经起床,只需三脚两步跨到院子里,就能知道花因风吹雨打落了多少。“花落知多少”的意思是说:不知花落了多少。既然不知道花落了多少,就说明此刻的诗人是不能轻易跨出屋子的。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只因此时诗人还没有起床。因此,这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诗,大概是诗人在某个春天的早晨躺在床上所作。

  另外,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人对春天被“雨打风吹去”的怅惘之情。虽然这种“怅惘之情”非常淡,可是我们依然能体味得到。
作者: 科普学识    时间: 2016-12-24 18:50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又字季真,祖籍今山西太原,到他的高祖时迁居到今山西绛县。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与王昌龄、高适齐名。《登鹳雀楼》与《凉州词》是他的代表作。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赏析:“白日依山尽”是实写,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黄河入海流”是虚写,是诗人心中所想之景。从“白日”二字,我们又可看出“山”的高;从“入海流”三字,我们又可想见“黄河”的气势磅礴。因为山太高遮住了西坠的太阳,又因为海太远看不见入海的黄河,诗人想起“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就想“更上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了一个朴素的科学道理——“站得高,看得远”。从中,不难体会出诗人想要一眼望到天尽头的雄心壮志。天的尽头处,有入海的黄河,还有徐徐落下的夕阳。然而,不幸诗人又忽略了另一个科学道理——“人的目力是有限度的”,即便站得再高,也看不到入海的黄河与徐徐落下地平线的夕阳。不过,诗歌毕竟不是科学,诗人的气魄又有远在科学的是非之上者!
作者: 4    时间: 2016-12-24 18:51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门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曾经说“晚节渐于诗律细”。因此,在他晚年,不仅律诗的对仗更加工整,就连绝句也往往对仗工整。比如这首诗开头的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门前几度闻。”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是这之间却横亘着唐朝历史上最大的政治事件——“安史之乱”。“岐王宅里寻常见”与“崔九门前几度闻”本是从前太平时节的寻常之事。如今经历过“安史之乱”,回想起来,却有恍如隔世之感。

  诗人在“落花时节又逢君”中著一“又”字,便将“安史之乱”前与后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而且这一“又”字又包含多少劫后余生的感慨呢!“正是江南好风景”则是“以乐境写哀情”,其中的悲凉又更加深了一层。像“安史之乱”这样的大事件,诗人只字未提,却又将它表现得淋漓尽致。司空图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我们禁不住要感叹,这是怎样遒劲的笔力呵!这又是怎样博大的情怀呵!
作者: hyhb    时间: 2016-12-24 18:52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今浙江慈溪人。他是著名的书法家,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又兼诗人、政治家。

  蝉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借蝉来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中国古人在科学知识方面有所欠缺,于是就不免闹笑话。拿蝉来说吧,它们长而尖的嘴巴是要插到树的身体里面吸吮汁液的,与露水没有任何关系,而古人却认为蝉是靠吸吮晶莹的露水为生。因此,蝉在古人眼里便成了最高洁的动物。所以,诗人才有“垂緌饮清露”的说法。无独有偶,古希腊人也这样认为。《伊索寓言》中就有一篇《驴和蝉》的寓言,说有一头驴子羡慕蝉有一副好嗓子,就问它吃了什么。蝉说它每天都吃露水。于是,从此这头驴子只喝露水,不再吃草料,结果最后把自己给活活饿死了。

  “桐”前著一“疏”字,桐叶硕大稀疏的特点就如在眼前了;“响”前著一“流”字,蝉鸣持续不断的特点就如在耳旁了。从“疏”与“流”这两个字,就可以看出古人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独具匠心。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面写蝉声辽远,是因为蝉所处的位置高,而不是凭借了秋风的力量。实际则是写诗人声名远播,不是靠身居高位,而是因为自己有像蝉一样高洁的品行。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提到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时说“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就与本诗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两句含义相同。
作者: 神逸茗茶    时间: 2016-12-24 18:53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是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东岸的山名叫“博望”;西岸的山名叫“梁山”,又名“东梁山”与“西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如门户,故合称“天门山”。下文“两岸青山相对出”即指“博望”与“梁山”。当涂一带,战国时属于楚国,此段的长江,名之曰“楚江”。对长江各段,分别根据当地的区属命名,十分常见,比如“荆江”“扬子江”。

  天门山之所以中断,是长江经过若干年冲刷所致。今日看来,本是极平常的地质学常识。然而,古人并没有这样的认识。所以,“天门中断楚江开”,在当日恐怕还要被当作是“天上谪仙人”的奇特想象。恰巧的是,李白的想象正与今日的地质学知识暗合。

  有人认为,“碧水东流至此回”中“回”字,是江水回旋的意思。长江一路东流,到此折而向北,此“回”字,当是转弯的意思。这首诗的另一个版本把句作“碧水东流直北回”,可以作为一个证据。“孤帆一片日边来”中“孤帆一片”是指李白自己乘坐的船。李白自己就坐在船上,那他怎么能将头顶上的船帆看作“孤帆一片”呢?原来,李白本人坐在船上向前眺望,看到了“两岸青山相对出”;他又幻化出另外一个自己,站在天门山上沿长江逆流眺望,看见自己乘坐的帆船,从天边而来,这不正是“孤帆一片日边来”吗?此种写法,明末著名文学家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一文中,也曾经应用:“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是张岱又幻化出另外一个自己,从极远处眺望长堤、湖心亭、张岱自己乘坐的船以及他自己与舟中人。
作者: 小猪皮蛋    时间: 2016-12-24 18:54
  金昌绪(生卒年不详)今浙江杭州人。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全唐诗》仅录存《春怨》一首,同时也是他的代表作。

  春怨

  打起黄莺儿,
  莫教上枝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赏析:少妇的丈夫到辽西戍边去了,剩下她自己独守空房。丈夫一去不返,又没有任何消息。丈夫不能回家,她又不能前去相见。于是,她想起“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话,就打算在梦中到辽西,去与丈夫相见。她把一切都收拾停当,正准备睡觉,却忽然发现院子里的树上正有一只黄鹂鸟。于是,她赶紧将它轰走,生怕它搅了自己的好梦,不得到辽西与丈夫相见。

  殊不知,即便她睡着了,也未必会做梦;即便做梦了,也未必能如她所愿顺利到达辽西,正如沈约诗中所说“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即便能在梦中顺利到达辽西与丈夫相见,而“春闺梦里”的丈夫在现实中也未必不早已成了可怜的“无定河边骨”!

  在梦中与丈夫相见的愿望虽然美好,但是这样的希望却渺茫到几乎不可能实现。然而,诗人却并不将它说破,更不把残酷的现实展现出来。带着一个虽然渺茫到不可能实现的希望,少妇至少能睡一个好觉。诗人也真是厚道!
作者: 妖孽独飞    时间: 2016-12-24 18:55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银烛奋力地燃烧,但它的光和热,却刺不破周围秋夜的寒意。似乎那火焰是冷焰,那火光是寒光。这寒光映射在屏风上,让人想起冬天里凝固在物体上的寒冷,不敢触摸它,甚至也不敢多看它一眼。

  整座皇宫笼罩在寒意袭人的月光之下,月光如水,但却是秋天早晨的河里,那澄澈而没有温度的水。诗人用“银烛”“秋光”“冷画屏”营造出一派凄清的气氛。

  无忧无虑的小宫女追赶着那些飘忽不定的萤火虫,手里握着轻罗小扇想把它们扑打下来。虽然凉风习习,但她们却丝毫没有在意。无忧无虑的小宫女正好与下文幽怨的妃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失宠的妃子坐在裀褥上,呆呆地望着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是多么不幸呵,一年才见一次面!然而,想想现在的自己呢,连他们也不如,恐怕再也见不到想见的君王。
  这是一首宫怨诗,然而却是“哀而不怨”,深得含蓄婉约之旨。失宠妃子的哀怨都深藏在“坐看牵牛织女星”一句中。
作者: 水云清    时间: 2016-12-24 18:56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大诗人韦应物的四世孙。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更是晚唐著名的词人,与温庭筠其名,合称“温韦”。唐朝灭亡前夕,他入蜀做王建的掌书记。唐亡后,他劝王建称帝,建立后蜀。在此期间,他居住在成都浣花溪畔杜甫草堂的旧址。

  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赏析:台城在今南京,本为三国时吴国的后苑城,自东晋至南朝,它又一直是尚书省与皇宫之所在。“雨霏”“草齐”“鸟啼”本是台城美景。然而,诗人在“六朝如梦鸟空啼”一句中著一“空”字,便顿时令这些美景黯然失色。此“空”字未必定是从杜甫《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中来,然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蜀相》中除了著一“空”字外,尚有一“自”字——“映阶碧草自春色”。此诗中除了著一“空”字外,尚有“如梦”二字——“六朝如梦”,其中又包含了多少诗人对六朝兴亡的感叹!

  如果说“空”字还只是让“雨霏”“草齐”“鸟啼”黯然失色的话,那么“最无情”三字简直就是诗人对“台城柳”的愤慨了!“柳”本无情,诗人以“无情”来责备它,又是何道理呢?原来,诗人不过是用它的“无情”来反衬自己的多情罢了。用物的“无情”来衬托人的“有情”是诗人常用的写作手法,比如岑参《山房春事》“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甚至还有用物的“有情”来反衬人的“无情”的,比如张泌《寄人》“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作者: 龙凤    时间: 2016-12-24 18:58
  标题的陈独秀呢
  
作者: 清清清清高    时间: 2016-12-24 18:59
  塞下曲

  许浑

  夜战桑乾北,
  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
  犹自寄寒衣。

  中国有一部仅有十回的幽默章回体小说《何典》。在最后一回的结尾诗中,著者张南庄说道:“文章自古无凭据,花样重新做出来。”作诗也是如此,需要能推陈出新。

  许浑这首《塞下曲》与陈陶的那首《陇西行》无论在主题思想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很相似,都是借用生与死所形成的强烈对比,来抒发诗人对战争的痛恨。但是,在表现手法上又稍有不同。就是这点不同之处,正是诗人的创新之处。

  许浑的“犹自寄寒衣”与陈陶的“犹是春闺梦里人”都表示闺妇还以为自己出征的丈夫尚在人世。从“誓扫匈奴不顾身”来看,这位出征的丈夫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战场的。从“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推测,这封“乡信”的内容一定是让他的妻子给他寄御寒的衣服。也就是说,他觉得自己不会战死。比起《陇西行》中的只有闺妇认为丈夫尚在人世,在这首诗中,是连征夫都以为自己不会战死。结果,却是“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自然,这位给妻子写乡信的征夫也在殉难者之列。这样的生与死的对比,就更强烈一层。
作者: 盛雨飘香    时间: 2016-12-24 18:59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王羲之《兰亭序》里说“生死亦大矣!”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生死是一件极大的事,自然那些怀抱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不在此例,所以生与死的对比也就格外强烈。陈陶这首《陇西行》就是利用征夫的已死与闺妇犹以为丈夫尚在人世形成对比。在前三句诗中,诗人用“不顾身”“丧胡尘”与“无定河边骨”反复说明征夫已死。然而,他的妻子却以为他尚在人世,对他日思夜想,时时刻刻盼望他归来,甚至因思成梦。这样反复说明的死与日思夜想的生所形成的对比就加倍强烈,从而使读者对战争加倍痛恨。

  唐代诗人沈彬《吊边人》“杀声沉后野风悲,汉月高时望不归。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与这首《陇西行》写作手法相同,含义也相同。
作者: 小强@Kenny    时间: 2016-12-24 19:01
  杜甫(712——770)字子美,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又自称“杜陵布衣”,后世又称他杜少陵、杜拾遗,还称他杜草堂、杜工部。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奉为“诗圣”,而他的诗则被称为“诗史”。后人将他与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合称为“李杜”。安史之乱初期,他被困长安,后辗转抵达成都,最后病逝于湘江舟中。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擅长律诗。他生前曾对自己的排律非常自豪,可是后人却不像他自己那样重视。越到后来越是精益求精,他自己就说过“晚节渐于诗律细”。这首七绝就是他晚年流寓四川成都时所作。这四句诗不但严格对仗,而且就连颜色、数目也对仗工整,简直就是七律中的颈联与颔联。除了这个特点之外,这首诗在动静安排上,也别具特色。“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动景,“一行白鹭上青天”也是动景;“窗含西岭千秋雪”是静景,“门泊东吴万里船”也是静景。但是,“两个黄鹂鸣翠柳”却是“动在静中”:黄鹂鸣叫固然是动景,然而翠柳却是静景。鸣叫的黄鹂嵌在翠柳之中,不觉其动,只觉其静,所以说“动在静中”。“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静中含动”:门是静景,好像一个镜头;船也是静景,好像镜头中的画面。然而,“船”之前加上目的地——“东吴”,则是船有欲行之意,所以说“静中含动”。因此,这首诗是两组“一静一动”的格局。当初做这首诗时,诗人未必事先存有此种想法;做好之后,也未必发现其中有“动在静中”与“静中含动”两个妙处。南宋诗人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杜甫这首诗大概就是妙手偶得的吧。
作者: 郁闷的我    时间: 2016-12-24 19:02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字微之,又字威明,今河南洛阳人。元稹与白居易是莫逆之交,并一起提倡“新乐府运动”。因为两人志趣相投、诗风相近,后人将他们合成“元白”。元稹曾创作传奇《莺莺传》,其中那个始乱终弃的张生,便以他自己为蓝本。后人几经改编,最终成为四大名剧之一的《西厢记》。元稹初娶韦丛。夫妻两人感情甚笃。七年后,韦丛病逝。他以诗明志,誓不再娶,不久即食言自肥。晚年,元稹依附宦官,获至高位。《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行宫》《连昌宫词》是他的代表作。有《元氏长庆集》。

  行宫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话说玄宗。

  赏析:从“闲话说玄宗”可以看出,这座寥落的“古行宫”,当年曾是唐玄宗的驻跸之地。“行宫”因为玄宗的不再临幸而“寥落”;“宫花”也因为得不到玄宗的观赏而“寂寞”。其实,寥落的何止行宫,还有大唐的世运;寂寞的又何止宫花,还有行宫里的宫女。胡兰成《禅是一枝花•自序》:“女子关系天下计,渔樵闲话是史诗。”玄宗的开元盛世与天宝遗事,就都在白头宫女的闲话之中。然而,此时的玄宗又身在何处,身处何境呢?想来不禁令人唏嘘。
作者: 司令    时间: 2016-12-24 19:02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悟读:中国古人常有一种天意知我的自喜。比如苏轼《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就是一例,而此诗中“渭城朝雨浥轻尘”也是一例。《渭城曲》一名《送元二使安西》。上天似乎知道元二要远赴安西,所以特意为他用朝雨来洒扫渭城街道上飞扬的轻尘。

  “客舍”是诗人饯别元二的地方。而客舍旁的“青青柳色”也别有含义。“柳”同“留”同音。所以,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青青柳色”这个意象的出现,便暗含有无限惜别之意在内。而从“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更尽”二字,即可知此前诗人不知已经劝元二喝过多少杯酒了。这其中同样包含着无限惜别之意。沈德潜说“阳关在中国外,安西更在阳关外,言阳关已无故人矣,况安西乎?此意须微参。”可备一说。
作者: 似鱼非羊    时间: 2016-12-24 19:03
  轻罗小扇扑流萤!呵呵哈哈哈。赞!图片也美
作者: 岭上云    时间: 2016-12-24 23:07
感谢创意,我疑心各位转战已久,要轮到诗歌亭了。不算水,煞费苦心,真心敬佩。古诗可读甚多,能挖掘的也多,不过上面的选诗,觉得不那么新颖经典,要置顶恐怕有版权争议。
感谢支持
作者: 岭上云    时间: 2016-12-24 23:17
xjh8406 发表于 2016-12-24 18:15
  早发上东门

  綦毋潜

这首赞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