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读《论语.为政第二》有感(4) [打印本页]

作者: 心静是水    时间: 2019-4-23 17:48
标题: -读《论语.为政第二》有感(4)

-读《论语.为政第二》有感(4)
      一,原文
   孔子在《论语.为政第二》对自己的一生做了一个自我解剖。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原文如下:
   “子曰:吾五十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
    二,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有志于学问,三十岁立身处世的道理懂了,在社会上能站稳脚跟了,四十岁懂得各种事情的因果而不致迷惑,五十岁知道上天赋予各种人的命运,六十岁听到别人的说话就能分辨真假、是非,七十岁心中怎样想便能怎样去做,而不会超越规矩。
    三,评析欣赏
    孔子用简单的几句话勾勒了自己的一生。孔子是七十二岁去世的,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时,家里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他从小便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在这段自述从中也大体显示了一个成功的人生,在各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少年时代要发奋学习;三十岁左右要成家立业,要有一份基本固定的职业;四十岁前后应该树立坚定地信念和奋斗目标;五十岁上下要明白世上的当然之故和必然趋势,要知天命;六十岁的时候要达到声人心通的境地,好话坏话都能认真地听,听了后心平气和不动心不生气;明确是非善恶,对好人觉得可爱,对坏人更觉得有帮助其改恶从善的义务;七十岁时对社会的法则用运自如,精神已经进入自由王国的自然状态。
   儒家把实践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念视为“顺天命”,即看成自己必须承担而绝不能推卸的做人的责任。能知天命,就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处,就不会产生失落感,忧愁感,不会患得患失,随波逐流。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到了什么年龄段,就应当去做与这个年龄段相符合的事情,这样的一生才是完美的一生。
   孔子为什么要把自己几十年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放在为政篇呢
   因为为政就是要靠人生的经验。世界上有两个东西,是没有办法试验的,就是军事和政治。一个合格军事家和政治家必须是全才,因为这两个东西包罗万象,变化无常。一靠天分二靠实践经验。所以为政的人要了解人生,要有经验,要在实践中去总结经验。因此孔子把自己的经验讲出来,编到为政篇 ,暗示一般从政者,本身的修养以及做人做事的艰难,并不简单,要靠在工作中去实践,体会,总结。
    从这篇自我解剖,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管为政做事,要靠人生经验的积累总结,而人生经验总结又是什么东西呢?就是简单的四个字“人情世故”。
   所谓“人情”不是过年过节时候,提着两瓶好酒好烟,前街送到后巷,左邻转到右舍。这只是情礼的象征。中国文化所讲的“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性情。人情两个字,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在内,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融洽相处的感情。
   “世故”就是透彻的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预知将来发展。“故”就是事情。“世故”就是世界上的事情,要懂得人,懂得事,这就叫“人情世故”绝没有其他的意思。这篇报告告诉我们,为政的道理就是要真正能够更多的懂得“人情世故。”


作者: 13778516872    时间: 2019-4-23 22:19
从该文中能让我有所收获。谢谢!
作者: 岭上云    时间: 2019-4-24 11:17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倒觉得是人生境界,是心理上的历程,而非人情世故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