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古人买东西普遍用银子?你可能想错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写手发布
时间:
2019-4-26 21:13
标题:
古人买东西普遍用银子?你可能想错了
据记载,在我国,白银的冶炼和使用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它是何时取得货币资格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在上海博物馆揭幕的“熠熠千年:中国货币史中的白银”以实物的形式给出解答。这是目前为止,对唐代以来白银货币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一次展示。展览以中国白银及白银货币的发展为线索,集中展示131件相关展品,以期让观众直观了解我国货币史中白银的发展历程、白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白银联结下的中国和世界。
(, 下载次数: 7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本次展览以上海博物馆馆藏为主,时间跨度从唐代直到清末明初,种类包含银锭、银元、纸钞等等,其中不乏珍罕品,既是珍贵的研究资料,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厅中,年代最早的一件展品为唐代五十两银铤,它属于唐代晚期较为多见的船型银铤,在当时主要作为储藏功能。这种形制一直沿用到五代、北宋,并成为北宋银铤的滥觞。到了元代,这种白银货币开始多称为锭。策展人、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副研究馆员吴旦敏介绍,白银在明晚期前都是国家层面才能拥有的,明代在国家行政和市场推动的双重作用下,白银终于转变为国家法定货币,到了清代才真正成为社会主要使用货币。
白银货币流通之前,民间普遍使用的是铜钱。交税也使用铜钱、布帛、粮食,政府收税后,还要用于支出俸禄、军饷等,长距离转运非常耗时耗力。白银于是登上历史舞台,作为财政税收中大额等价物流转使用的半货币,比如明崇祯二年吉永丰县五十两银锭铭文上刻有“轻赍银”字样,这是明代田赋征收中耗米折银的特称。
中国财税博物馆文物保管与陈列部副主任陈阳介绍,明中期前,普通老百姓根本接触不到白银。在小说、影视剧中,人们一甩手便是几两银子的情况难以出现。在明正统年间,国家才从法律上正式认可白银是一种货币,可以用之来交税,明中叶以后,民间交易小额用钱,大额用银,白银才在民间大量流通使用起来。
人们常常把银锭叫做“元宝”,这个称呼始于何时?本次展览中,有一枚在上海发现的元至元十三年扬州银锭,背面铸刻有“元宝”两字,将银锭称为元宝亦是从此开始的。文献记载,银锭上字号扬州元宝,乃至元十三年大兵平宋回扬州,丞相伯颜号令搜检将士行李,所得撒花银子销铸作锭,作为上贡,每重五十两。至元十四年、十五年朝廷亦铸此锭。专家推测,“元宝”的元也许是朝代之称,后世也将银锭统称为银元宝。
不过,此次展出的“元宝”都是中间凹陷,两头翘起的形制,并没有影视剧中常见的中间凸起的形状。陈阳介绍,凸起的形状在从唐到清都没有看到过实物,但中间凸起的元宝形状在清代木版年画中就已经出现,但这种形状是如何产生的有待进一步研究。银锭的凹面上通常刻有铭文,标明地点、用途、分量等。在凹面的地方,有些有一圈一圈的细丝纹,清代也有表面光如镜面的,这都表明银锭的成色。越细、越亮,成色越高,而银锭的价值就是成色和重量两方面决定的。比如明崇祯二年吉永丰县五十两银锭就布满细纹,表明它的成色上佳。银锭的底部也不如想象中的平滑,大都有蜂窝状的孔洞,这和铸造工艺有关。因为熔铸时,银液内含有氧气,在底部形成气泡,冷却后成为蜂窝状孔洞。
除了上海博物馆的馆藏外,本次展览还特别展出了来自中国财税博物馆、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海I号考古队、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的珍贵展品。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南海I号”沉船出土的南宋银铤。记者看到,由于长时间遭海水腐蚀,这些银铤中的大部分因锈蚀链接在一起,形成两块、三块甚至多块的凝结物,有些还被海洋生物包裹着。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遗迹,“南海Ⅰ号”沉船迄今已发掘出土银铤290公斤,显示了宋代发达的商品经济以及海上贸易的兴盛。
据介绍,中国白银时代的来临,是大航海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海外贸易的发达,使得价值大、重量轻且便于长距离携带运输的贵金属白银也成为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展品中,还包括了一度在中国沿海地区短暂流通过的西班牙银元、墨西哥银元等外国白银货币。作者:李婷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