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被误解的杜牧《清明》诗
[打印本页]
作者:
萧盛
时间:
2017-4-2 09:54
标题:
被误解的杜牧《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到清明节,人们都会想起这首诗,认为该诗准确地描摹了清明的景色,表达出一种朦胧、凄美的情感。然而,学者林继富曾撰文指出,这可能是一种误读。
杜牧写《清明》的时间、地点甚详,会昌四年(844年)九月,杜牧离开黄州,转任安徽池州刺史,在此工作了2年多,据《四库全书·杏花村志》记:“杜牧之为池阳守,清明日出游诗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句。” 《池州府志》说:“杏花村,在池州城西里许,杜牧‘借问’句即指此。”
根据地方志资料显示,安徽、江西、广东、四川农民都希望清明日天气转晴,视为当年好收成的预兆,即“谚云:清明晴,鱼游坪。言丰年也”“故谚曰:清明雨,蓑衣斗笠高挂起;清明晴,到处担秧莳草坪”。如果清明这天下雨,则意味着将遭遇荒年。
由此可见,“路上行人欲断魂”,并不只是为了纪念前人,更多是在担心自己明天的生活,杜牧被贬谪在外,这里也表达了他感时伤生、忧国忧民的一面。
从《清明》诗可知,古人在清明的诸多民俗活动都有对抗下雨的含义,如踏青、吃野菜、放风筝、荡秋千、禁火、插柳等。比如吃野菜,便颇有为荒年做预备的含义。这个习俗在老北京也很普遍。
老北京的野菜宴中,比较常见的有柳芽、荠菜、白蒿、榆钱儿、酸枣芽、花椒叶等。
荠菜营养丰富,分布亦广,所以始终未被驯化,《诗经》中称“谁为荼苦,其甘如荠”,《楚辞》中也说“故荼荠不同亩兮”,汉代曾尝试将其驯化为家常菜,但它的植株太小,经济价值不高,此外籽不宜收集,每1000粒种子重量只有0.09-0.12克,非常不便培植,因此渐渐被油菜淘汰,又回到了野菜的行列中,
柳芽味苦,但古人认为它能“风水黄症,湿痹挛急,膝痛”,也被列入清明野菜食谱,但柳芽有毒,需开水焯后方能食用,且需加入蒜等解毒。
白蒿在野菜中,以其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白蒿是一种天然药材,它具有养肝、预防肝炎的疗效。长年食之饮用,可以预防肝炎病,嫩者可食,所谓“正月白蒿二月蒿,三月割了当柴烧”,一旦错过了季节,便成了茅草,不可食用了。
春天吃野菜,还有一层原因,北方气候寒冷,春菜上市晚,平民家庭除了以干菜、咸菜在青黄不接的初春时为主菜外,还要以一些野菜充饥熬过春荒,一直挨到阴历三四月时大批的菠菜、小白菜儿上市后才算告终。
野菜虽有营养,但亚硝酸盐含量普遍偏高,多食不利于健康。
本文内容主要引自《老北京地方志·人民生活志》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