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好文笔是读出来的:跟钱钟书学比喻(浅析《围城》)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剑秋霜    时间: 2019-12-6 19:04
标题: 好文笔是读出来的:跟钱钟书学比喻(浅析《围城》)
第一次看《围城》,我大概是在读高中,根本不懂什么“婚姻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书里那些比喻,大呼过瘾。

时隔多年,重看《围城》,吸引我的仍旧是这些比喻。虽然其中的一些,在现在看来,的确有些刻薄,但,瑕不掩瑜。它们中的大部分,仍然太值得我们借鉴了!

(, 下载次数: 14)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什么叫“忠厚老实人”?是谁评定的?——是看的人。可是那些被看的人,真的忠厚老实吗?不一定。也许,正像一碗白花花的米饭,不经意间,就被一颗砂砾咯了牙;你以为是剔好了骨头的鱼片,一个不注意,才发现有未净的刺刺到了喉咙。

人啊,谁也别认为谁比谁精明,谁也别看谁老实。“扮猪吃老虎”给人的伤痛最让人意想不到。

“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期伏在水里”

这个比喻太妙了。海军陆战队是什么?是从海里登陆到陆地上去作战的军队。鱼呢,本来是生活在水里的,却像那海军陆战队一样登陆了,而且登陆了好几天。鱼离开水能活吗?登陆了好几天也就死掉了好几天,死掉了好几天的鱼还能新鲜吗?

而肉呢?肉本来是要离开水的,现在却像潜水艇的士兵,长期伏在水里,说明肉也不新鲜了。

我常常在看作家好的比喻时,会想,如果是我们来写,会怎么写呢?我想我绝想不到把不新鲜的鱼跟海军陆战队联系起来,更想不到肉跟潜水艇会有什么关系。

惊叹于这些作家的想象力。而且他这里不光是比喻,还有对比。鱼是在水里的,偏登陆了好几天,而肉是要离开水的,偏像潜水艇,长期泡在水里。短短几个字,太妙了!

“他全无志气,跟上甲板,看她们有说有笑,不容许自己插口,把话压扁了都挤不进去”

鲍小姐与苏小姐两个女人有说有笑,不理方鸿渐,作者用拟物的手法说“话”能被压扁。可是即使压扁了又怎样?还是“挤”不进去。

这个“挤”字用得太妙了。看这个字时,我脑子里浮现的是早高峰时拥挤的地铁和公交车,好不容易等到了车,可等到要上的时候才发现再怎么挤也挤不进去,只得怏怏地退下来。

我们仿佛能看到方鸿渐在两个女人旁边焦急地转来转去,想寻找合适的时机插上一两句话,可那两个女人就是不给他机会。方鸿渐急切、尴尬的形象跃然纸上。

“女用说着,她和周太太、效成三人眼睛里来往的消息,忙碌得能在空气里起春水的縠纹”

方鸿渐回国后住在之前订婚的丈人家,同时在丈人银行做事。有一天苏小姐打电话到家里来,被女用接到了。女用下来对他说:“方少爷电话,姓苏,是个女人。”恰巧这时候周太太和她儿子效成、鸿渐三人一起吃早饭。于是女用、周太太、效成三人的眼神出现了这一幕。

豰纹是指一种纱的皱纹。这种纱表面凹凸不平,像皱纹一样,所以叫它“豰纹”。后来常被用来比喻水的波纹。

又是一个好形象的比喻!说这三个人眼睛里交换的信息好像那春水的波纹一样,此起彼伏。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这三人站在一处,都有疑问,却都不敢问,只好互相用眼神交换信息:你知不知道?哦,你不知道,那你知不知道?啊?你也不知道……

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那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说,像春水的豰纹。而要说“忙碌得能在空气里起春水的豰纹”呢?“忙碌”一词用得好,显示这三人的急切。因为只有着急,才会忙碌嘛。

“能“字用得更妙。我们一般什么时候用“能”?——是在事情没发生的时候用。”能“怎么样,实际上是还没怎么样。那这里什么意思呢?毕竟空气是不能起春水豰纹的,如果可以,他们的信息交流就能让空气中起春水的豰纹,表明这三人急切交换信息的心情,活灵活现。

(, 下载次数: 10)

来自绘图网图片

“想这是一个玻璃质的谎,又脆薄,又明亮”

私以为,钱钟书在“通感“的运用上与张爱玲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里写方鸿渐对苏小姐挑明自己对她没有意思之后,特意去他真正喜欢的唐小姐家去找她,想向她表白。而唐小姐是苏小姐的表妹,他去时正巧苏小姐在唐小姐家。

他在门口看到了苏小姐的车停在唐家门前,为了避免尴尬,他想走,却被苏小姐的车夫看见了,车夫向他打招呼,说“方先生来得巧,小姐来了不多一会。”方鸿渐搪塞着说:“我路过,不进去了”,然后作者用了这样一个比喻,玻璃质的谎。

玻璃是怎样的?——透明的,脆的。

不用说,汽车夫也一定知道方鸿渐是特意来唐家的,只是不知道他是尾随苏小姐而来还是特意来找唐小姐的,但不管是来找谁,特意来,是一定的。这个谎完全经不起推敲,就像玻璃一样,稍不小心,掉在地上就会碎。可不脆薄吗?

而且不但脆薄,还明亮。为什么?因为方鸿渐做贼心虚,就怕汽车夫知道自己的真实意图,却又怀疑汽车夫已经知道。如果汽车夫真知道,那他这个谎,可不就是明明亮亮、无处躲藏吗?

这个比喻太漂亮了!说的谎居然也有材质。看得见,感受得到。这就是“通感”的威力。你要单说这个谎太不高明,人家一眼就识破。怎么也不如让人实际想象玻璃是什么样子的,来得贴切。

高明的作家就是如此。就像初中时有个语文老师说写作:没文采的人说鄱阳湖的风景是:“啊,真美啊!”怎么美呢?形容不出来。而王勃就能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他不用感叹“风景多美啊”,却已经告诉读者,风景这么美。

“李梅亭尖利地给辛楣一个X光的透视”

方鸿渐与赵辛楣同另外两个不太熟的朋友一起去“三闾大学”的路上,因为路途遥远,舟车转换中,有些人的行李没跟人一起到达,辛楣提议他先跟鸿渐去吉安取钱,其他人如果行李还没到的,在原地等行李。

于是李梅亭“尖利地给辛楣一个X光的透视”。

钱钟书讽刺人的功夫真不是盖的。记得小时候看《新白娘子传奇》,有一个片段是许仕林骂梁明明,梁明明听不懂,后来胡媚娘笑话许仕林,说他太坏了,骂人却不带一个脏字,当时就想,这大概就是读书给人带来的最真切的好处吧?不必脸红脖子粗、青筋暴出,而是悄无声息地骂了你,你还不一定知道我骂了你。

钱钟书,是这个中高手。这句话对李梅亭极尽讽刺,却不着一词表明自己是在讽刺他。

X光是什么,是一种穿透性很强的射线。从前面的章节中我们知道,李梅亭是一个自私、小气、处处希望占别人便宜的小人,他最看重的就是钱,这时候辛楣提出自己提前去拿钱,他能不紧张么?能不第一时间想把辛楣肚子里在想什么搞清楚么?要看辛楣肚子里的东西,可不就需要X光么?

什么样的X光呢?尖利的。好形象,光线本来就是细长的,像刀一样。而李梅亭此时的心态呢?紧张,戒备,就怕辛楣骗他们,把钱拐走。这种高度戒备带敌意的心态,能不“尖利”吗?

就这一句话,李梅亭的形象在我们眼里清晰立体了。

“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方鸿渐说高松年并不如辛楣曾经说得那么好时,辛楣说那时候他年轻,阅历浅,看不清人。作者写了这么一段话。

好有哲理的一段话。一个人的缺点就像猴子的尾巴,他在低位蹲着时,尾巴被遮住了,我们看不见;当他往高处爬,尾巴就自然露了出来。我们才发现,哦,原来他有红屁股长尾巴呀,原来竟然不知道。实际上这条尾巴是一直都有的,只是爬高了才被我们看到。

这是教我们识人呢。我们认识一个人,当他在低位,在地上蹲着时,就要看清他的全身,知道他有这么一条尾巴。不要等到他开始爬了,自己暴露这条尾巴,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他一直有这条尾巴。

结语:钱先生的书,我只读过《围城》,因为曾经对《围城》的喜爱,对钱先生也有一些了解。知道他是个大才子,知道因为他的才气,数学考零分仍被清华破格录取,进入清华后就成了名满清华的大才子。

而从《围城》来看,他是担得起这个赞誉的。不说别的,就说这些比喻,就够我们学习的了。希望能从钱先生的文笔中习得一二的养分,留待他日发挥。

(, 下载次数: 9)

作者:灰蒙蒙,中科院心理咨询师结业,继续教育培训中。爱读书,爱写作,爱生活,爱瑜伽。愿以书丈量世界,以文滋养内心。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