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古人过冬主要靠熬,烧炭烧煤烧柴都是妄想
[打印本页]
作者:
o巴西重炮手o
时间:
2019-12-30 09:31
标题:
古人过冬主要靠熬,烧炭烧煤烧柴都是妄想
作者:大象公会
对古代的北中国普通民众而言,在漫漫寒冬里取暖,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烧不起炭
古人所能拥有的取暖燃料种类有限,无非是
木炭、煤和薪柴
。木炭取暖体验最佳,但价格昂贵,一般只有皇宫、官府及富贵人家才用得起。
宫廷和
政府
部门,自古即有取暖的制度保障,使其在冬季能够拥有充足的木炭或者薪柴。唐朝的“木炭使”、元朝的“柴炭局”、明朝的“惜薪司”、清朝的“柴炭处”等,均下辖柴炭厂、山林及专属的樵夫,负责为宫廷和
政府
部门采办燃料、制作木炭。
除了
发放木炭
,有时候也会由
政府
部门
直接发给薪柴
,或是在俸禄中
发放取暖费用
。比如,唐朝每年发给京官的薪柴,需桐木72万根之多;若还不够,则从宫中调取“蒿根柴”补足。明朝官员的俸禄中,专有一项“柴薪银”,作为官员购买柴薪的补贴。
“惜薪司”这类机构生产的木炭,对品质往往有着相当高的要求。比如,“红箩炭”是明清皇室的御用木炭,其产品标准是:
“皆易州一带
山中硬木
烧成,运至红箩厂,
按尺寸锯截
,编小圆荆筐,用红土刷筐而盛之。……每根长尺许,园径
二三
寸不等,
气暖而耐久,
灰白而不爆
。”
清朝乾隆年间,圆明园等处,一年要用掉这种红箩炭
64
405斤,另加黑炭566228斤、煤367433斤、木柴360248斤。坐拥烧不完的红箩炭,乾隆皇帝的冬天特别温暖,他开心地在诗中写道:
人苦冬日短,
我爱冬夜长。
……
敲诗不觉冷,
漏永夜未央。
(, 下载次数: 4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图:乾隆帝写字像轴
烧不起煤
煤进入日常生活,始见于北宋的东京汴梁,当时称为“石炭”。不过,底层民众是用不起的。
北宋
政府
喜好
“煤炭专卖”政策
,对煤炭资源实施管控,由
政府
统一售卖。比如,宋徽宗时,“官卖石炭增二十余场”,朝廷大获其利。这种专卖政策,往往导致煤价高昂,民众无法在冬天购煤取暖。
木炭价格昂贵,煤炭又在
政府
的管控当中,于是乎,北宋开封城的冬天,对普通民众而言始终是寒冷刺骨。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冬天,开封城“民间乏炭,其价甚贵,每秤可及二百文”(“秤”是当时的一种计量单位,十五斤为一秤。可供参考的一个物价标准:大中祥符元年,北宋襄、许、荆南、夔、峡等地的麦子是12文一斗,大米是30文一斗),眼见民众实在熬不下去,
政府
“出炭四
十万
”,将自己控制的部分木炭拿出来,半价投放到市场上,民众蜂拥抢购,结果发生了“有践死者”(踩踏至死)的惨事。宋仁宗嘉祐四年冬天,“阴寒雨雪”,薪炭、食物价格倍增,据欧阳修的奏折,当时开封城内“寒冻之人,死损不少”,买不起炭和煤的普通人家,为了御寒,只好铤而走险,违背禁令砍掉桑枣之树,乃至于去偷伐皇陵周边的树木。
元明时期,能够用煤取暖者,仍主要是宫廷、
政府
机构和官宦人家。
直到清朝中后期,因为西洋采煤机械的引入,北京城的普通民众,才有了在冬天烧煤取暖的机会。
清人笔记中说,京师“例于十月初一日添设煤火,二月初一日撤火”,市场上出现了煤饼、煤球,随之也就出现了“小户人家热炕头”。
可惜的是,因清廷一再限制民间开采煤矿,这种“小户人家热炕头”的现象,即便在晚清的京城,也并不普及。
清廷限制开矿,原因有二。
首先是担心采矿破坏风水;其次是防范人员集聚,担忧矿工聚于一处容易造反。
比如:
(1)顺治下旨:“浑河大峪山场,关系京城风水,不许开窑采石,违者从重治罪。”
(2)康熙命令:“红石山……杨家顶一带,均关风水……通行严禁。”
(3)嘉庆指示:“如准民人挖煤,相沿日久,民人积众,难免不滋生事端”。
朝廷如此看待煤矿,地方官员查禁矿场时,自然也往往以此为由。比如,乾隆时的江宁知府沈孟坚上奏请求查封煤矿,说的正是:
“一经开凿便疑为破伤地脉,必至聚众酿案”,“招徕矿徒,半皆亡命,虽设钤制,流毒不浅。”
(, 下载次数: 3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图:晚清,山西的挖煤工人
动用官兵,武力驱逐挖矿百姓,将煤矿“土石尽行堆砌,永远封禁”(长沙),是当时的常见之事。不过,
由
政府
督办,并缴纳重税之后,也是可以在指定地点开采煤矿的——开矿者所得煤炭,20%作为税收上缴
政府
,40%由
政府
低价收购,剩下的40%才能在市场上自由贩卖。
如此做法,相当于大幅提升了煤炭的开采成本,抬高了煤炭的市场价格。
烧不起柴
普通民众烧不起炭,也烧不起煤,在寒冷的冬天,能够用来取暖的,就只剩下木柴、秸秆和杂草这些“薪柴”了。
遗憾的是,薪柴虽然是很低端的取暖燃料,但缺少柴薪却是古人的生活常态
。
比如,唐武宗时期,日本僧人圆仁来华,他见到山东一带普通百姓,因为燃料匮乏,“不曾煮羹吃,长年惟吃冷菜”,来了极贵重的客人,“便与空饼、冷菜”,作为招待的佳肴。日常生活中连“煮羹”的燃料都缺,自然也谈不上在冬天烧柴取暖。
这也是
缺柴少薪成为历代普通文人重要哀咏主题
的缘故所在。唐代诗人孟郊在《苦寒吟》中哀叹“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北宋诗人赵扩买不起柴,只好“毁车充薪”,把家里的车拆散生火取暖;南宋诗人韩淲,“家贫无人去拾柴”,只好在寒冬里咬紧牙关发抖;元曲《朝天子·客况》里,穷人家柴薪不够,只能听凭冷雨寒风催折。
(, 下载次数: 3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图:卖柴曾是旧时的一个重要行当
事实上,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北方的许多农村,仍然没有足够的薪柴用来取暖。
198
1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披露,森林资源丰富的黑龙江“全省三分之二的农户缺少生活能源”,该省的海伦县是一个典型:
“六十年代后期到现在,农村烧柴短缺。……全县农村生活能源越来越少,缺柴户越来越多。这些缺柴户是夏、秋一餐热,两餐凉;冬季水缸一层冰,屋里墙上挂白霜。由于烧柴不够,只好搂树叶、刨树根、剥树皮……”
当然了,坐视民众被冻死,是一件极不妥的事情,所以中国古代也有一些“取暖赈济政策”。比如前文曾提到,开封城炭价飞涨时,宋真宗曾“出炭40万”半价卖给民众;宋仁宗也曾在大雪时节下令减价售卖米谷、薪炭;苏轼任颍州知州,赶上大雪灾,他发放的赈济物资中有“炭数万秤”、“柴数
十万
秤”。
再如,明神宗也明白官督商办会抬高煤炭价格这一弊端,他曾亲自批示,不许搞官营采煤业:“煤乃民间日用之需,若官督开取,必致价值倍增,京城家家户户何以安生?”雍正、乾隆年间,朝廷的禁矿政策也一度松动过,雍正曾批示“煤便于薪,乃日用所需,无需封禁”;乾隆也下过旨意,“悉听民间自行开采”。
可惜的是,这些指示往往停留在宣传层面。明神宗也好,雍正乾隆也罢,包括下面的相应机构,并无动力将之严格贯彻;而且,这些临时性的指示,还常被与之相左的长期性禁煤政策架空;向煤窑商人课以重税,导致许多商人家破人亡,才是雍正乾隆时代常见的故事。
于是乎,烧不起炭,烧不起煤,也烧不起柴,就成了中国古代普通民众冬日里的一种常态。
参考资料
①张家骥:《中国建筑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13—523页。
②赵九洲:《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南开大学2012年。
③程遂营:《北宋东京的木材和燃料供应——兼谈中国古代都城的木材和燃料供应》,《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
④吴晓煜:《古代的煤饼与煤球》,《煤炭企业管理》2002年第12期。
⑤龚胜生:《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燃料供销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
5年第1期。
⑥龚胜生:《唐长安城薪资供销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
1年第3期。
⑦孙冬虎:《元明清北京的能源供应及其生态效应》,《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1卷。
⑧胡忠贵编著:《山西煤炭工业简史》,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198
8年,第21页。
⑨祁守华,钟晓钟编:《中国地方志煤炭史料选辑》,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
0年,第80页。
⑩张万鹏,《黑龙江省薪炭林的能源地位、类型区划与展望》,收录于《森林能源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 》,徐纬英/主编,
198
1。
在这个话题无孔不入且热爱阅读的新媒体编辑部,我们经常在各种五花八门的公众号上,遇到或曲高和寡或趣味小众、但非常有意思的新鲜玩意儿。
现在,它们都将
一一
出现在这个栏目里。
我们也随时欢迎您的参与,留言向我们推荐您读到的低调好文。
作者:
青菜一碟
时间:
2019-12-30 09:31
我80后,小时候上学脚趾头冻的疼,家里从来没烤火,基本都是靠扛,我们这里平原,没有柴,有点硬柴都留着过年烧,烧火做饭都是烧稻草,灰多不耐烧又脏
作者:
西北男孩
时间:
2019-12-30 09:32
原来卖炭翁,还是奢侈品供应商[抠鼻][抠鼻][抠鼻]
作者:
ddsqeeee
时间:
2019-12-30 09:32
煤炭烧不起我能理解,为什么柴也烧不起,我小的时候就是烧柴,自己到山上去砍
作者:
西北男孩
时间:
2019-12-30 09:32
我70后,想起当学生时冬天那个冷,早上天不亮就要去上学,衣服穿在身上冷冰冰的,鞋也是冰的,几节课下来脚都是木的,中午放学回来并没有热饭热菜等着我们,也没有火烤,还要现煮,吃了饭才感觉暖和点,晚上家里才生个火炉烤个火,但我们要上晚自习,回家了也没多少时间烤火,睡觉时被窝也是冷冰冰的,脚都不敢伸直。整个学生时代双手双脚都是冻疱,还是皮肤溃烂那种[捂脸]
作者:
她是你晨哥哥
时间:
2019-12-30 09:33
听我奶奶说她们小时候是炕上放火盆子,烧过大烟的木头放里面取暖。我小时候没铁火炉子,做完饭后换上破铁锅,高粱杆,玉米杆,小麦秸秆,塞一灶堂,让慢慢的燃烧,屋里也热乎。
作者:
傻豹豹
时间:
2019-12-30 09:33
我很奇怪为啥不烧柴?我们小时候就是烧柴取暖的。古代柴那么多
作者:
eaglehead
时间:
2019-12-30 09:34
水缸上面一层冰墙上挂白霜,这个我真经历过
作者:
suzuhara1407
时间:
2019-12-30 09:34
更可怕的是,古代中国很长时间没有引入棉花,大规模种植是在宋末元初,直到明代棉衣才成为普通人家冬天御寒的衣物。在此之前,富户用皮毛和丝织品(锦缎)保暖,普通人家就是麻布为主,保暖效果很差,芦花、干草这些东西也被利用起来。所以,咱们要想穿越到古代,羽绒服最好带上。
作者:
谁跌撞了年少
时间:
2019-12-30 09:35
就在今天,北方农村里又有多少户在挨冻,有的村煤改气,一个采暖季5间房子大约需要4千元左右,有的村是煤改电,成本就更高了,插电的采暖炉基本都是家家闲置,根本就用不起。
作者:
新迈客
时间:
2019-12-30 09:35
我是七八年的。记得小时候,我家住的是茅草屋,因为家住平原地带,根本无木柴,那时一入秋,父亲便去打草,院里时常堆几个大草垛,主要是玉米杆,芦苇(我们这盛产芦苇)还有的就是一种荒草,垛的高高的,用稻草铺顶上,防止下雨下雪把草弄湿,院里几个大草垛能烧几年,每年都拾,新草压着旧草,做饭取暖全靠它。那时的茅草屋是冬暖夏凉。我们那时住的全是大火炕,而且两边墙体是空的,走烟道,俗称火墙。房子是三间的,中间是堂屋,南北开门,又当厨房,又是个过道,因有南北院。两边是卧室。冬天南北门全用苇草围起来,防风。那时冬天会烧很多草,屋里烧的特暖和,有时屋里会放个火盆,盆里放上木炭取暖。那时一家人住一个炕上。父母会把孩子的衣服放在被子下。早晨起来,棉衣是热乎的。那时冬天就爱躺被窝,不想起,怕冷。起来喜欢看窗花(玻璃上冻的冰花)。说实话好怀念那个年代。日子虽穷点。但无忧无虑无烦恼。
作者:
zangjinweiaa
时间:
2019-12-30 09:36
就是解放后烧柴也是大问题。我们单位的炸药库,平时闲人不得进入的。附近农村缺柴了,付钱进来,砍那隔离埂上的灌木。到了九十年代,情况反转了,柴火白送都不要了,单位只好出钱雇人来砍,因为库房防火要求,不能生长茂盛植被。
作者:
hnfwf
时间:
2019-12-30 09:36
别替古人担忧了!人家自有办法!一是看自家的地多少,二是看周围环境!地里的庄稼会有很多秸秆,有时把玉米根大豆根也采回去。二是山上的草,秋天割了冬天用。连玉米芯都可以烧。城里买柴烧。
作者:
西米斯
时间:
2019-12-30 09:37
小学中学时代
用空的八宝粥瓶装有烟头的木炭点燃用灰盖住放抽屉。可用大半天。别提多爽了。
高中大学时代。
用废布包裹矿泉水瓶,教室里面有热水机。两节课换一次水,那也是爽。
人不要怕困难,就怕没有头脑应对。
作者:
我气怒骂嘞个婊
时间:
2019-12-30 09:37
我小学读书,四川的一个农村小学,tmd教室四面的窗户只有钢筋,连玻璃都没有,很多同学尤其是女生手脸耳朵冻烂了,这还是2000年左右的事
作者:
思念“
时间:
2019-12-30 09:38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粮食产量低,缺吃也没烧的,农作物秸秆还要喂马牛。烧饭的柴禾只能去山上割,茫茫的大山也被剃的光秃秃的。冬天最爱的去处是生产队养牛马的饲养室,因为那里有一面成天烧的炀炀的大炕。
作者:
kpgt3
时间:
2019-12-30 09:39
七十年代我家冬天有15块钱的煤就够过冬的,每年都是我拿着我爸煤本到火车站下边煤厂去用架子车拉煤。每月再到粮站用爸的粮本领一袋50斤白面粉,还有生产队分的小麦,黄豆,红薯,小米,基本上够我家六口人吃的
作者:
suzuhara1407
时间:
2019-12-30 09:40
80年代,农村烧饭还普遍缺柴,更不用说烧柴取暖了
作者:
loveinnocent
时间:
2019-12-30 09:41
当时统治阶级说:跟原始社会的人们相比咱们已经很幸福了!别不知足!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