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手之家
标题:
读一本好书,了解一段人生的曲折
[打印本页]
作者:
__曼苏尔瓷琴
时间:
2019-12-31 18:41
标题:
读一本好书,了解一段人生的曲折
作者:玉见沈华
(, 下载次数: 1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工作室搬家,最让别人感叹的就是我那楼上楼下几个房间里满满的书籍,
有天自己整整搬了一天,晚上两个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买书、读书、看书、藏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比重较大的一项活动,
对比某些大家,可能我的书籍经典的名著并不是很多,
但是品种齐全,从国学儒家、到美容烹饪,绿化园林到外星宇宙,内容广泛。
2019年又买了许多的书籍,看的最多,快要翻烂的书,
却是大家耳闻目详的《中国古诗词三百首》 ,
为什么看这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1日出版的图书,听我把原因慢慢道来。
此书的作者是许渊冲,诗译英法唯一人,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
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
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
《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
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
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 下载次数: 1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中国古诗词三百首》分为上、下册,
收录周诗、汉诗、魏诗、晋诗、南北朝诗、唐诗词、五代词、宋诗词等诗词。
过去读书时老师说过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阅人无数”。
人生就像赶路,年轻时不懂得积累,
年纪到了一定的时候才知道生活的时间是最公平的,
山一程,水一程,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披荆斩棘,
往前看,人生仿佛遥不可及,往后看,却又咫尺可量。
回首来时的人,已经无法再相聚,抬头看前路,充满了未知。
久了之后,人就知道,人生路上,总要释然,放得下过去,能直面未来。
我们用整个的前半生去拿得起,也将用全部的后半生去放得下。
俯仰无愧天地,心内安然,甚好。
(, 下载次数: 1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看看苏轼的《定风波》是如何描述的吧?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
风起时,笑看落花,风停时,淡看天边,懂得放下,生命才会愈加完美。
后半生,一蓑烟雨任平生。
通过读一本书,看一首诗,了解一个人。
从古诗词中可以知道苏轼、李白、李商隐、陶渊明、李煜他们的人生,
无论是怀才不遇,还是满腹经纶,
无论是街头浪子,还是皇帝老儿,
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和遭遇。
国内如此,国外亦如此。
“对于今天的青年我期待每一本书都会有一种交流的价值。
我完全理解你们在今天社会中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希望你们不做二十岁的老人”
尼采:他是世纪末的漂泊着,也是新世纪的早生儿。
人人都有一个“自我”吗?尼采的回答是肯定的。
在偌大的世间中你还记得自己吗?
(, 下载次数: 2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其实人人都有一个“自我”,然而,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在为他的“真实自我”活着,
而是再为“他们周围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并传达给他们的自我的幻想”活着。
似乎下意识地知道自己内心的空虚,避免去看透自己,以维持虚假的充实。
读唐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下载次数: 1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前半生一地鸡毛,后半生和自己握手言和。
心宽一寸,路宽一丈。
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
现在习惯了在头条上写作,有时握笔在手,却才思枯竭,
翻阅古诗词,从中也能体会些许无奈和焦灼。
我知道阅读是写作的第一步,想要写出好的东西,阅读必不可少。
但是正如现在我不知道如何写,最初我也不知道如何读 。
那时的我只是贪婪,无知,急于求成。
买回来的书,也大多堆在那儿,并未读完。
总觉得下一本书会更好,买到手的简单翻阅葫芦吞枣,
而自己又急匆匆,再去买回新的书。
人性的贪婪和无知,就在不知足和不珍惜中轻轻滑过。
(, 下载次数: 1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有一日,读到了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前半生尽情爱恋,后半生释然忘怀。
我们这一生,总会碰到痴心爱恋的人或物,深深爱过之后,最后,却无法相守;
当天各一方时,无法再见,回想当初的美好时光,亦只能追忆罢了。
错过的,才是最好的,未曾得到的,才会念念不忘。
(, 下载次数: 1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归园田居》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前半生在樊笼里,后半生归享田园。
陶渊明是许多中国士人的崇拜的对象,身在官场时,万人仰慕,他却不习惯这种生活。
于是,挂印而去,归享田园。从官场到田园,陶渊明怡然自得。
对比他的洒脱,如今能有几人做到?
(, 下载次数: 2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前半生刻骨相思,后半生后悔相见。
相思本是美好的,可因为刻骨的相思,让人伤神伤心,给人带来痛苦。
如果是这样的相思,还不如当初不要相遇。
(, 下载次数: 1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前半生荣华锦绣,后半生沦为囚徒。
从至尊的位子沦落成囚徒,只有李煜知道其中的痛,可人生无奈,我们唯有接受。
(, 下载次数: 1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扬州慢》
宋·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下载次数: 1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前半生风光无限,后半生断井残垣。
昔日的扬州城,人来人往,风光无限,战乱过后,荒草丛生,再无胜景。
一如人生,前半生锦绣,后半生落魄。
人生,唯有乐天知命,这样,才能过得好一些。
如今的社会充满了喧嚣和热闹,人人都在匆忙行走的路上,难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个问题。
而读书,就是一个很好的让人静下来的方法。
读一本好书,看一遍历史沧桑,读一遍古诗词,就好比阅尽了人生繁华。
我们能从诗中感受人物的悲喜、世事的无常,有时能够反思自身,让自己变得更好。
一本好书,能够带我们经历一个心性磨练的过程,
一首好词,使我们眼界开阔,心态豁然。
(, 下载次数: 7)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前半生,四处奔走,后半生,把时间留家庭。
母与子女,譬如夏花与秋叶,他们凋零,你就老了·。
我们的后半生,孩子渐渐长大,或已远走高飞。
父母是孩子的港湾,也是他们的故乡,好生照料自己,便是为他们守护归途。
(, 下载次数: 1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下载次数: 1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前半生追名逐利,后半生学着做减法。
真实存在于那些作者写过的诗中,词中,旅行,写作,路过的世界,遇见的故事,
在平行时空之外奠定了一种美的基础,带着那些真实,将浮躁的心安稳下来,
并说安静于此,当下永恒。
如果,真有一个时光机的话,你会回到怎样的过去?
会遇见怎样的人,怎样的故事,怎样的一生才算无悔呢?
是的,遇见即美好。
遇见一本书,犹如遇见人生
学会和自己独处,读一本书,念一首词,品一杯茶,听一首歌,
去喜欢的地方旅行,过诗和远方的日子。
人生短暂,不过三万天而已,别再期待来日方长。
(, 下载次数: 1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前半生山重水复,后半生柳暗花明。
生活总是像诗般抑扬顿挫、像山般高低起伏、像路般柳暗花明。
有欢笑必然有泪水,有高潮必然有低谷。
(, 下载次数: 1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中国古诗词三百首》让我们在万千的书籍中找到一片安静的天空。
读书,纵然我们寡独一人,也有众多伟大的灵魂相伴;纵然我们偏居一隅,亦可丈量世界。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皮囊易老,灵魂不朽。
读书使人沉静,读书使人智慧,读书使人知性。
在书中可以无尽遐想,体会贫穷富贵,体会前世今生。
书拓宽了我们生命的宽度,丰富了我们的情感阅历,书可记载百年历史,承载古人智慧以造福后人。
喜欢读书,特别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书群体会有针对性的推荐和介绍一些新的书籍提纲,
都能够结合需求带来正确的价值观。
朋友圈里有人经常推荐好书,倡导读书的重要性,
在当今视频网络发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视频直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周围地铁里、玩手机的比比皆是,已经很少有人能沉下心来静静读一本书了,
更很少有倡导大家读书的媒体了,
可是这样下去人心浮躁,孩子也没有了想象力,创造力,
所以真希望有更多的媒体能够像头条读书栏目这样,
宣传正确社会观,不焦躁,不浮躁,静静努力做美好的自己!
期待我们全社会会更加重视读书,越来越好。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作者:
波濤洶涌
时间:
2019-12-31 18:42
写的太好了[赞]
欢迎光临 中国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