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两本阅读后比较失望的书|一周新书风向标 [打印本页]

作者: vivdkb    时间: 2020-12-7 10:15
标题: 两本阅读后比较失望的书|一周新书风向标
作者:新京报
本周的“一周新书风向标”又与读者见面了。在这个栏目中,我们将不单单把好书列出来写一段推荐语,我们还会尽可能地在自己阅读效率允许的范围内,对读者们关注的或刚刚出版的书籍给出自己的看法。如果一本新书的内容非常精彩,我们会不遗余力地给出推荐,如果一本书的内容与其关注度不符,我们也将会在参考意见中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为了更直观地看到我们对某本书的态度,我们还会增加一个“推荐指数”,类似豆瓣评分。

当然,任何阅读的判断都是个人的,我们的意见未必正确,甚至有可能是偏见,但它们一定是真诚的。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参考意见,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份阅读指南(毕竟,这个事情可能还要冒着得罪出版社的风险)。如果你有比较犹豫的、想要知道我们态度的新书,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也将尽快给出自己的看法。

本期主持 | 书评周刊编辑部

热门

(, 下载次数: 4)

《工作的喜与悲》,[韩] 张琉珍著,洪微微 / 韩亚仁译,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9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肖舒妍

豆瓣评分从最初的9.2跌到现在的8.2,在我看来仍然是大大过誉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营销编辑可能比作者更有才华——宣传文案中提炼出的“女性”、“年轻人”、“劳动者”(现在更流行的叫法是“打工人”),任何一个词都能带来明确受众,三个叠加便威力无穷;而书封上“你在公司哭过吗?”的灵魂拷问,更是直击“卑微打工人”的柔软内心、唤起无限共鸣。但这样一个“切中时代痛点”的题材,作者却写得轻飘飘、软绵绵,只有对工作中的琐碎小事淡而无味地描写,以至于真正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叙述之下都显得像无病呻吟。短篇中不少故事更是暧昧、恋爱、猎艳大过职场,难怪有读者评价这本书让自己回想起初中读可爱淘的时光。

但轻松、平淡、流水账叙事却成为了不少读者打出高分的理由——因为“打工人”在一天的疲惫工作之后难得可以看到不太用脑的东西。好吧,我不是说“轻松”不好,但是这种“轻松”远远不够,既然以“时代痛点”作为卖点,多多少少也要负起相应的责任吧。

文学

(, 下载次数: 2)

《夜晚的潜水艇》,陈春成著,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9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宫子

过去一段时间这本书火得可以,而且也看到有朋友推荐说自己阅读后被这本小说深深打动。然而,这本书其实并没有太多新意。作者很明显带着博尔赫斯的写作风格在构思小说,不过一来《夜晚的潜水艇》中的叙事很冗长,对关联情节的讲述完全破坏了某些短篇的质感,就像当读者想要体会博尔赫斯风格的时候,又被人拉入了托尔斯泰的现实描写,不过这还不是最致命的一点。这些短篇小说的故事或许乍一看富有想象力,但很多情节其实是在文学中被用滥的套路,例如在深海中被一个陌生的潜水艇解救,然后发现那个潜水艇的驾驶员是年轻时自己梦中的幻想——这个基本在读到一半的时候已经能预知到后续的发展和结尾了,实在是没什么新鲜的。

社科

(, 下载次数: 2)

《传承与断裂:剧变中的中国社会学与社会学家》,陆远著,商务印书馆,2020年12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刘亚光

这是一本姗姗来迟的著作。2010年,本书作者陆远已经完成了《传承与断裂:剧变中的中国社会学与社会学家》的雏形——名为《早期中国社会学的困境——以1940-1950年代的社会学家为例》的博士论文。“传承与断裂”,正概括性地点明了本研究的核心关切。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中国曲折传承的中国社会学,在50年代遭遇浩劫,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学在中国惨遭取消,学术传承出现巨大的断裂,直至改革开放后才得以重新恢复元气。

本书是一项有关社会学的知识社会学研究,作者重点研究了中国社会学与社会的各要素之间互动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全盘学习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背景下,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的“通学”,因其实用性不足而屡屡遭到边缘化。同时,社会学与“社会主义”之间复杂而暧昧的关系,也为其在当时中国的发展平添了许多麻烦。同时,作者是从历史学跨入社会学,通过史料的爬梳与分析,呈现了费孝通、吴景超、潘光旦、陈达等多位早期中国社会学代表人物心态与观念变化的历程。阅读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学的学科逻辑,还让我们近距离接触那个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与心态。

文化

(, 下载次数: 3)

《谈鲍勃·迪伦:精选评论集1968—2010》,[美] 格雷尔·马库斯著,董楠译,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张婷

本书是美国著名乐评人格雷尔·马库斯对鲍勃·迪伦的评论精选集。虽说在写作时间与主题上都并非一气呵成,但阅读中可以感受到本书的体例遵循、呼应了鲍勃·迪伦的创作阶段。从上世纪60年代的锋芒乍现、一举成名到70、80年代的纠结与挣扎,再到90年代之后的重返自身与持续探索,格雷尔·马库斯梳理出了鲍勃·迪伦创作中的鲜明轨迹,用这样的轨迹组织着他的评论,也让阅读者的心境随着鲍勃·迪伦的创作而变化。

格雷尔·马库斯的评论兼具着蓬勃的想象力与扎实的根基,也正因为如此,鲍勃·迪伦歌曲中的那些伏笔与典故,才能被他一一发掘与细细品味。马库斯说,与其说迪伦的音乐是关乎事实,不如说是关乎可能性。那么阅读这本书,则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出埋藏在迪伦音符与文字之下更多的可能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显然是一本更适合迪伦资深乐迷阅读的书,如果你对格雷尔·马库斯笔下那些如数家珍的曲目不熟悉,难保陷入混沌而琐碎的迷宫。

传记

(, 下载次数: 2)

《鳗鱼的旅行:一场对目标与意义的探寻》,[瑞典]帕特里克·斯文松著,徐昕译,博集天卷丨湖南文艺出版社,2020年10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安也

一条鳗鱼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呢?在大西洋西北部一片叫马尾藻海的海域,欧洲鳗在这里出生。它们的一生会经历几次蜕变,而最后一次蜕变,意味着繁殖和死去。对于生命来说,这是一段漫长的旅程,一条幸运的鳗鱼,可以活到50岁,而更为长寿的鳗鱼寿命超过100岁。事实上,鳗鱼要比人类自由自在的多,只要不考虑繁殖后代,它们似乎可以想活多久活多久。鳗鱼会在何时,因为何种原因做出进行繁殖的决定,这对于人类而言是难以知道的。

在帕特里克·斯文松的眼中,鳗鱼是一种充满了哲学意味的神秘生物,它的生命之旅对于人类而言,充满着笨拙和不可知,同时也充满着浪漫。站在人类的视角,我们很难知晓,鳗鱼的生存目的究竟是什么?在几个世纪以来,鳗鱼的生命旅程一直吸引着科学界,而鳗鱼的消亡,则是当下很多科学家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一个没有鳗鱼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对于一位来自瑞典的作者,斯文松很难想象这种存活了至少4000万年生物的消逝——它们曾广泛传在于当地的传统、节日、神话和故事之中,而如今鳗鱼却在濒临灭绝。当然,这本书并不是一本简单的保护鳗鱼倡议书,相反,这是一个有关父亲和儿子的故事——他们共同热爱着鳗鱼,而鳗鱼的身上,同样可以看见人类自己。

作者 | 书评周刊编辑部

编辑 | 李永博;王青

校对 | 危卓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