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文豪们的奇闻轶事,原来他们也这么接地气! [打印本页]

作者: 我是知青我呸谁    时间: 2021-3-2 09:01
标题: 文豪们的奇闻轶事,原来他们也这么接地气!
当这些大文豪们被拉下神坛,跟平常人一样出糗,突然觉得生动许多。“欸-大家都一样有缺点嘛~“他们也有戒不掉的嗜好,躲不过的槛,致命的性格缺陷,而不是想象中的多遭老天垂怜——似乎什么都趋于完美。
今天介绍的书,讲的是文豪们的奇闻轶事的。他们有人勤奋、刻苦,有人酗酒,有人魅力四射……总之形形色色的人物,上过神坛,也在书里下了神坛,在真实的记录里,他们似乎更可亲可爱了。
-1-
有个很厉害的曾祖父的亨利·亚当斯

《美国人在巴黎》讲的是19世纪美国的文化名人在巴黎的留学经历。这些青年来巴黎时大概还都是毛头小子,多年后结束了这“伟大的历程“离开巴黎时,却都成了功成名就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等。
这些人中有: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代表作《论自然》),玛丽·卡萨特(美国画家和图形艺术家,代表作:《浴室》《女人》《驾车的孩子》),塞缪尔·莫尔斯(美国画家、电报之父)……
在19世纪,相比法国,美国才是弱贫国家。
在这本书里,就记录了亨利·亚当斯(美国历史学家,小说家)的曾祖父独自一人在巴黎的书桌上写下的生活的目的:
  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因此我的孩子们能自由地来研究数学和哲学。我的孩子们应当研究数学、哲学、地理、自然、历史、造船学、航海、商业和农业,目的是让他们的孩子们有权利研究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编织和陶瓷。
这句话在亚当斯的家族里流传,成了家训。实际上也是译者对我们国家留学生的希望——拥有知识和国际视界的留学生们,希望各位更应该胸怀天下,展望国之未来。
《美国人在巴黎:重现19世纪法国大变革时代历史全景》
(, 下载次数: 15)
作者:[美] 大卫•麦卡洛
两次普利策奖得主,两次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美国传奇历史学家,总统自由勋章获得者大卫·麦卡洛的扛鼎之作。
讲述了1830年至1900年间美国的艺术家、作家、医生、政治家、建筑师等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在巴黎探索学习的经历。这些人志存高远,经历艰辛,终于学有所成,其中许多人成为了所在领域的佼佼者。他们的故事让人着迷,催人奋进,同时又带着几分神秘。
-2-
柯南·道尔把格鲁姆布里奇庄园写进场景

尼克·钱纳是文学旅游领域的专家,他用多年时间走遍全英境内各个地方的作家故居,用照片和文字讲述了从都铎王朝时期到20世纪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的创作和生活故事。于是集结成了《走进大文豪的家》。
他认同【具体的环境会对作家产生相应影响】的观点,并通过此书探究内在关系。例如阿婆的德文郡,这座建造于乔治王朝时期的别墅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T.E.劳伦斯修改其名著《智慧的七柱》,是在云山隐居;亚瑟·柯南·道尔的《恐怖谷》灵感就来自于格鲁姆布里奇庄园里的花园并参照其进行环境摹写……
所谓居如其人,看了作家所生活的空间,你会对他们的创作认识更进一步。说不定哪天有机会去故居拜访,当然最有感觉了!
《走进大文豪的家》
(, 下载次数: 15)
作者:[英] 尼克•钱纳
《走进大文豪的家》从一些广受欢迎的作家的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作家周围的事物包括房屋对他们写作的影响。其中包括阿加莎•克里斯蒂隐居在英格兰西南部时的住所,伊夫林•沃晚期作品《旧地重游》中的原型——伍斯特郡的乡间别墅,莎士比亚童年时居住在斯特拉特福小镇的木头小屋,还有激发夏洛克•福尔摩斯系列故事灵感的东萨塞克斯郡内的小花园。通过探索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建筑,了解那些鲜活的人物背后的故事。
-3-
香奈儿、普鲁斯特究竟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丽兹大酒店,作为二战时期获纳粹特许开放经营的酒店,在提拉·马其奥的笔下,成为了一个迷雾重重的世界,这里有性、毒品、社交聚会、政治阴谋、艺术品失窃等凌乱而丰富的戏码。海明威、香奈儿、普鲁斯特、温莎公爵等十余位社会名流就是这些戏码的主角,不为人知的故事和不能说的秘密将会一点点被揭开。
小编只想问句,海明威是不是依旧每天在努力喝酒?
《旺多姆的丽兹》
(, 下载次数: 14)
作者:[美] 提拉·马奇奥
《旺多姆的丽兹》讲述了丽兹酒店的百年惊魂史。位于巴黎旺多姆广场的丽兹大酒店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地方,也是二战期间纳粹铁蹄下得到特许经营的酒店,海明威、可可·香奈儿、普鲁斯特、温莎公爵等各界名人都曾在此留下不能说的秘密。
带你由一座酒店管窥一座城市的兴衰史,了解欧洲战后格局的缘起。
-4-
文人与酒与灵魂,是说不完的话题

因酗酒而穷困潦倒的作家,10个手指头绝对数不过来:欧内斯特·海明威、威廉·福克纳、田纳西·威廉斯、约翰·契弗、约翰·贝里曼、雷蒙德·卡佛、简·里斯、派翠西亚·海史密斯、杜鲁门·卡波特、迪兰·托马斯、玛格丽特·杜拉斯、哈特·克莱恩、杰克·伦敦、伊丽莎白·毕晓普、雷蒙德·钱德勒……
英国女作家奥利维亚·莱恩同样对文学和酒都很感兴趣,甚至来了一趟美国知名作家酒瘾纪念地之旅,《回声泉之旅》一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美国文学大师的“酒瘾地图”。
田纳西·威廉斯曾在《玻璃动物园》中提到,他与酒的“缘分”始于17岁时的第一杯酒;契弗在《乡下丈夫》中,就表现了他的消极避世,而这更加让他有了酗酒的倾向;海明威和贝里曼童年的诸多不幸造成了他们性格上的自卑,酒精成为了他们躲避缺点的有效方法;菲茨杰拉德、卡佛的父亲本来就都是酒鬼……
不管是为了逃避还是家庭的原因,酒在缓解压力的过程中,总暗含着灰暗、失控、悲剧的因素。而另一方面,酒精与文字之间某种隐秘的关系,所谓的酒气也让这些作家们的作品更加打动人心,极有生命力。
海明威的几乎所有文字都洋溢着酒气,这也是其硬汉文字的一种典型特点。菲茨杰拉德和田纳西的许多创作与酒相关;契弗甚至在故事中设定主人公与酒瘾对抗。
总之文人与酒,是说不尽的话题……
《回声泉之旅:文人与酒的爱恨情仇》
(, 下载次数: 16)
作者:[英] 奥利维亚·莱恩
《回声泉之旅》中,奥利维亚·莱恩独自背上行囊,从纽约出发,南下到基韦斯特,再北上到西雅图,完成了一场跨越北美大陆的文化探寻之旅。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欧内斯特·海明威、田纳西·威廉斯、约翰·契弗、约翰·贝里曼和雷蒙德·卡佛。这六个男人的一生都在与酒与混乱不堪的命运纠缠,他们从纽约喝到巴黎,从深夜痛饮至黎明,在酒吧和戒酒互助会两头缠绵,可同时他们也写出了世间最美的作品。只是,褪去酒瘾作家的神秘外衣,他们那天才般的创造力是以什么为代价得来的呢?《回声泉之旅》将尝试做出解答。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