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湃书单|世界读书日,澎湃新闻编辑们在读这12本书
[打印本页]
作者:
吱吱么么
时间:
2021-4-28 22:19
标题:
湃书单|世界读书日,澎湃新闻编辑们在读这12本书
作者: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思想新闻中心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仿佛全世界都在这一天为阅读这件事忙碌。其实,大可不必。对爱书人来说,阅读是一种生活,每一天都是读书日。这是澎湃新闻思想新闻中心的编辑们最近在读或者读完的书,分享给爱书的你。
(, 下载次数: 1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贝克德意志史I》
【德】埃伯哈德·科尔布 等/著 张丽 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2021年1月版
推荐人:
臧继贤
推荐语:
这是一套传记读物,一共有七本,分别为欧洲之父卡尔大帝,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军事天才腓特烈大王,铁血宰相俾斯麦,现代德国的政治人物康拉德·阿登纳和维利·勃兰特的精简传记。因为每本书体量都不大,重量还不及半个手机,又是通俗易懂的历史科普读物,适合随身携带打发时光。
从卡尔大帝到维利·勃兰特,时间跨越了十二个世纪之久,除了他们的作为,每个人物的个性也被生动描摹。因为每位人物都有确切的出生日期,所以忍不住在阅读的时候用星座对应。比如天蝎座的马丁·路德展现了他的自虐:“他以自我折磨般的强度和不知疲倦的信念,深入而细致地躬读圣经,一而再地反复读,紧扣原文,以期透过人的话来发现上帝的道。”水瓶座的腓特烈大帝对权威的反叛以及对智性生活的追求则体现在以精心计算的虚假热情去完成父亲安排的士兵模拟游戏和狩猎学习,私下里收集近代哲学和政治学的主要作品,试图建立一个避难所,以追求自己真正的兴趣。摩羯座的康拉德·阿登纳希望终身都能对别人有用,他在卸任德国总理前几天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发挥议员的功能之外,如果人们需要我的话,希望用我的经验财富为未来的政府出一臂之力。只要允许,我也希望做一个对德国人民有用的人。”
(, 下载次数: 1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不同的音调:自闭症的故事》
【美】约翰·唐文、凯伦·祖克/著 高天放、诸葛雯/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6月版
推荐人:
朱凡
推荐语:
无论是作为一种尚未找到明确病因的发育障碍,还是一个在过去几十年间逐渐浮出水面的社会议题,自闭症都是那么神秘和艰涩。即使概览各类文章报道,往往也只能留下一鳞半爪似是而非的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同的音调》的两位作者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它没有回避和自闭症相关的无数争议,而是抽丝剥茧,以引人入胜的故事串连起一部以这种疾病为中心的社会文化史。约翰·唐文和凯伦·祖克都是美国广播公司的记者,都有亲人患有自闭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个人经历带来的同情而诚恳的笔调,共同造就了这部非凡的非虚构作品。
第一章“自闭症的第一个猎物”讲述了自闭症发现者、美国精神科医生肯纳的1号病人唐纳德的故事。1933年,唐纳德出生在密西西比州一个叫做福雷斯特(Forest)的小镇上,母亲玛丽来自当地银行世家。尽管他的父母并不想把他送走,但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当时的通行做法,唐纳德三岁时被送进了传染病防治所。1938年10月,父母第一次带他前往巴尔的摩拜访了肯纳,然后将他接回了家中。1939年,他进入了市内的公立小学,在升入四年级前辍学回家,被送到附近的一座农场和一对农民夫妇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后开始在乡村学校继续接受教育。1950年代初,他进入了福雷斯特高中,在包容的学校环境中度过了快乐的三年,还因为数学方面的天赋成为了很多传奇故事的主角。而尾声之前的最后一个小节“幸福的人”是以2013年9月唐纳德的80岁生日派对开始的,在家族特权和小镇氛围的加持下,与众不同的唐纳德学会了开车,上了本地大学,在家族银行不断出错地工作,圆满地度过了人生的各个阶段。
唐纳德的经历太特殊了,在他那个时代,普通家庭的自闭症儿童几乎不可能被学校接纳,他们通常会在精神病院中度过人生的大多数时光。在他的童年和老年生活之间,这本书讲述了自闭症诊断和治疗的探索历程,其中有很多弯路,例如责怪母亲的“冰箱母亲”理论一度盛行、行为分析时代曾流行“厌恶疗法”以及甚嚣尘上的“疫苗致病论”,但更多的是家长群体为改善自闭症人士处境的不懈探索、精神病院冷漠高墙的倒塌以及社会支持体系的不断建立,1990年代开始的“神经多样性”运动更是倡导将自闭症看作是体现人性的另一种方式,主张平等地对待这一人群。而从某个角度来看,唐纳德非同寻常的经历恰恰说明只要给予足够的包容和支持,他们也可以成为我们。
(, 下载次数: 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承认:一部欧洲观念史》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著 刘心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3月版
推荐人:
丁雄飞
推荐语:
《承认》是德国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掌门人霍耐特(Axel Honneth)基于其2017年在剑桥大学政治思想中心的系列讲座完成的书稿,是关于欧洲思想中“承认”观念的历史研究。在霍耐特看来,回望那些在今天依然定义着我们政治和文化生活的观念的起源与发展,能够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如何成为我们之所是,以及我们共同的自我理解孕育出了哪些规范性主张。所谓“承认”的观念,概言之,即认为对于尊重或承认的相互依赖定义了主体间的关系,它在欧洲不同的文化中的具体语义亦不尽相同,比如,不同于法语的“reconnaissance”和英语的“recognition”, 德语的“Anerkennung”就没有“再认识”(re-cognition)的意思。就方法而言,霍耐特认为,他所做的既不是纠结于某个术语的狭义概念史,也不是思想家影响史意义上的观念史,他毋宁是在追踪,在观念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同的意义逐渐附着于这一观念之上,修正它或更新它。《承认》的主体部分是关于法国(“承认”的观念起源于此)、英国和德国的个案研究——从卢梭到萨特、从休谟到密尔、从康德到黑格尔。之所以选择这三个民族,是因为霍耐特偏向于认为,它们代表了欧洲不同的布尔乔亚社会秩序的发展模式。霍耐特的书不容易翻译,去年剑桥大学出版社也出版了该书的英译本,或许对照德语、英语、汉语的不同版本,是进入霍耐特的最佳门径。
(, 下载次数: 1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穿墙而过:一个个体投资者的思想世界》
吴晓群/著,上海三联书店,2021年1月版
推荐人:
韩少华
推荐语:
什么样的书值得一而再地推荐?或许有人会认为那当然是那种明明很优秀但是乏人问津,值得广为推销,而且大部分人拿到手、开始读起来就会一发不可收拾而一气读完者。
就这一点而言,这本再一次出现在“湃书单”中的《穿墙而过》其实并不符合。它当然是“明明很优秀”,也不至于“乏人问津”。但是,绝不值得“广为推销”。
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一个个体投资者的思想世界,在这个已经有不少人信奉当为资本立传的岁月里,“个体投资者”又算得上什么呢,更是别说其“思想世界”了。假使有不慎把“个体投资者”误读成“投资者”的,拿到这本书也不可能读得一发不可收拾,反之可能还会诧异这里面一会儿希罗多德、一会儿黑格尔的,究竟干投资底事。
因此,我们最终不得不佩服《穿墙而过》这样一个真正的标题。在读完这本书之前,它不知所云、稀里糊涂、似是而非。
然而,一如作者本人在“故事的结尾”里写的:“我们有没有思考过,当我们在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模样时,是否也应该为自己的心灵找寻一束照向未来的光。至于光从何处来、如何感知那光的力量,则可以是见仁见智的,而诸葛无名内心的那束光是思想的光辉,他以古今中外的思想为武器,以自己身处其中的俗世俗务俗情为切入口,以一种积极而又冷静的姿态进行着一个人的思想活动,既有所依持、又不乏创意地悄然穿行于各种思想观念之间,试图为自己找寻一处能够安身立命的精神堡垒和物质庇护所。”
在今天这样需要特别隆重为“读书”标记重点的“读书日”,来第二次推荐这本“绝不值得推销”的书,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这本写了一个穿行于思想观念间的人的书,它本身也是悠游于被标记为重点的“知识”的世界中的穿行者,它如此不合时宜,它又是如此精妙,于此两样几乎都要超过“读书”这件事本身了。
(, 下载次数: 2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大河与大国》
【美】马丁·道尔/著 刘小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版
推荐人:
于淑娟
推荐语:
这本书是由地理学者写的——杜克大学河流科学与政策教授,“多年来广泛参与美国的水资源利用与开发、水资源的财政和金融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实践”。书中五部分内容即围绕作者研究实践的几个方面展开,涉及问题有防洪、水战争、水市场、城市用水和排污、水利项目和环境恢复,等等。宏大议题之下,作者旁征博引为读者讲了不少故事。书中插图精美,最后的“注释”部分也为想要按图索骥、进一步了解的读者提供了方便。“河流如何塑造美国,美国如何再造河流”,基本上看完书,会对此问题有收获感。
另一方面,“大河与大国”这个题目用来阐说中国的相关议题也很合适。仅以个人了解到的国内,特别是历史学界的一些相关研究来说,要讲中国的河流与中国的历史,已经是极其丰富、复杂的议题,比如争水(水战争),比如水利……可能拿出任何一个题目来讲,就是很厚的一本书了。这样比较,似乎讲美国河流与美国历史的这本《大河与大国》书名偏“大”,但话说回来,作为一面“透镜”也已足够,只是有进一步兴趣的读者可能会希望看到具体议题更丰富的内容。
(, 下载次数: 1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大人物:全球夜店圈中流转的金钱、地位与美貌》
【美】阿什利·米尔斯/著,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版
推荐人:
龚思量
推荐语:
社会学家、波士顿大学副教授阿什利·米尔斯(Ashley Mears)曾经从事过模特工作,而她年轻时的工作经历也驱使她去研究这个行业背后的市场运行机制。模特行业的特征是“赢家通吃”,多达47%的模特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仅仅是走过一两场秀的“模特”。即使收入水平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模特这一“光鲜亮丽”的职业仍然让许多人趋之若鹜。而本书则围绕着“全球夜店圈中流转的金钱、地位与美貌”这一主题,分析了夜店是怎样通过“让人接受崇拜,并因此激动不已”这一相似的手段,来吸引有钱人挥金如土。
在研究过程中,Ashley Mears卧底成了一个参加派对的女孩,并意识到了在奢侈消费中,女性的美究竟意味着什么,而有钱人又是怎样通过消费建立了自己的身份。在纽约等城市中,存在着大量的“派对中间人”,他们以男性为主,负责搭建奢华的派对舞台,同时把大量的漂亮女性带到派对上以吸引有身份的男士。让许多漂亮的女性围绕在身边,甚至成为了男士地位的象征。另一个派对有钱人建立身份的行为,是通过炫耀性消费来追求地位,例如挥霍大量的金钱购买“溢价”的酒水来显得与众不同。对于夜店中的男性而言,购买大量的昂贵香槟、花钱占据区域内最好的位置,既是提高身份的方式,也是吸引女性的手段。
部分被中间人送去派对的女性中,也产生了被“精英群体”接纳的错觉,即使在“精英群体”中,与这些模特建立长期关系,乃至结婚都非常罕见。而这一切的背后,也暴露出了女性的身体和美被男性加以利用,以谋取利益的运作模式。归根结底,在这个行业中,权力并不掌握在女性手中。
(, 下载次数: 1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国际问题研究中的文化与翻译》
赵念渝/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18年8月版
推荐人:
郑诗亮
推荐语:
近来机器翻译亦即“机翻”的问题,成了网上争论不休的热点,就在这个当口,我读完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赵念渝先生这部六百多页的大书。正如作者自序《智能翻译,工匠精神与瑞士钟表》所提示的,赵先生就好比一名勤勉、精细的工匠,终日埋首于孜孜矻矻地磨锉瑞士钟表所需的零件——为了讨论机器翻译能否取代人工翻译,他在序言中将谷歌、微软的机翻成果与人工翻译对比,举出大量的例子加以讨论。赵先生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两者将“相互默契携手合作互补”,虽然看似卑之无甚高论,却实在远比各种故意为之的惊人之论更为平实、可信,毕竟这是一位资深译者的自长期实践的经验之谈。
就我个人而言,最感兴趣也获益最大的,是全书第二部分。赵先生把《政治秩序的起源》《帝国的悲哀》《美国和美国的敌人》这三本译著的译文作为授课案例,“采取逐章、逐页、逐段的方式解读”,不仅纠出了大量的误译漏译,也给出了准确、通顺、“说人话”的参考译文。我想,每一位关心翻译问题的读者,都不妨来读读这本书,这是地地道道的过来人的甘苦之言。
(, 下载次数: 17)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
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版
推荐人:
方晓燕
推荐语:
在2016年这一版书的最后,收录了葛兆光老师为该书历年版本所撰写的序跋,有两处印象颇深,一是在98版后记中他开门见山地表达了对这部“少作”的偏爱,二是在07版的序言中他谈到,在中国传统悠久的那种印象感悟式的批评方法并不适配于“一般阅读者”,反倒是像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那样的书更“能提供给阅读者理解、分析和欣赏的‘底线’和‘基础’”。而这也是他这本书以语言学的方法进入古典诗歌审美领域的写作动因。
“汉诗是汉字写成的”,作者认为这是重新理解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关键,所以虽然书中引入了不少当时西方的新理论新方法,但是捻出的却都是中国古典诗歌在语言形式上最明显也最根本的一些问题:语序、格律、典故、虚字、诗眼——比如,藉由省略和语序调整而形成的诗歌语言形式的错综变化;用韵方式对于诗歌组织结构的作用;律诗颈联与颔联之间的相应与相避关系;典故如何在历代不断的使用中累积、确认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文化对应关系,如何营造诗歌调性鲜明却意蕴丰富的情感氛围;虚字又如何成为诗歌“斡旋”、“递进”、“转向”的重要枢纽,以达到令诗意“意思中再加意思”的深婉效果,等等。
这种语言学层面的专章讨论好像是带领我们一个图层一个图层地重新进入熟悉的诗作中,最后叠加完成,会让人更浑融地体会一流诗作是如何抵达“意若贯珠”,“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境的。如此,再回头看诸如老生常谈的“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的所谓倒装,“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象并置,“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的断句,可能就有更上一层楼的理解了。
(, 下载次数: 1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金丝猿的故事》
李渝/著,九州出版社·后浪,2021年4月版
推荐人:
彭珊珊
推荐语:
台湾女作家李渝的小说,第一次在大陆出版。金丝猿是闪烁在西南深山里的传奇,真正的主角则是一位在1949年随军队退守海岛的将军——这显而易见的历史背景也是吸引我读下去的原因。将军戎马半生,杀戮重重,最后成了败军之将,又经历了至亲之人的羞辱与背叛。将军去世后,女儿带着他的骨灰重返大陆西南的山区,展开一段历史、现实与幻想交织的旅程。
因为书名的缘故,初读小说时努力在找金丝猿的身影,也被老兵们回忆中“一身金光闪闪”“飞跃于林顶的队伍”深深吸引。金毛蓝脸、歌声悠亮、聚守成性、长幼有序,金丝猿的意象高洁而又神秘,令人期待一个奇崛的故事,但第三章之后就没有太多它们踪迹。这部小说在台湾出版十二年后作者曾进行过一次修订,这次后浪出的是修订后的版本。作者在后记里说,“与其说是修订,不如称之为再幻想”。原版写了不少“西南山区历史地理风物传说”,和一个“一厢情愿的寻猿而见猿的故事”,这部分现在改成了将军讲述的三场战役——第一场据守山岗等候援军,而援军始终没来,自己的接应部队却有去无回、全数牺牲;第二场穿插着写了将军的第一任夫人,不告而别离他而去,投身截然不同的政治信仰;第三场则是林沼里的覆亡。也许正如王德威序言中所说,写将军和狩猎金丝猿的关系,并非作者本意,金丝猿是小说里“谜样的核心”,故事情节是“借着金丝猿的闪烁出没层层展开”。这部小说以抒情见长,有些叙事写得比较隐晦,后半段充满了跳跃和闪回,有时需要回头再看才明白,但仍有让人赶紧读下去的欲望。
(, 下载次数: 1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炼狱的诞生》
【法】雅克·勒高夫/著 周莽/译,商务印书馆,2021年3月版
推荐人:
黄晓峰
推荐语:
《炼狱的诞生》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心态史领域的代表作品。大多数中国读者大概是从但丁的《神曲》中得知“炼狱”的,而且对于其性质,多半也很茫然。不过不要紧,从基督教会诞生到公元12世纪,这千年左右的时间,欧洲人同样也很困惑。实际上,基督教选择的天堂与地狱对立的二元模式,最初并没有给“第三个处所”——炼狱——提供空间。教会很早就主张在死后不朽的灵魂离开肉体,直到末日审判,在死者重生时才会重新会合。按照《圣经》的说法,这些灵魂在“亚伯拉罕的怀抱”,一个清凉之地,静静地等着。作者指出,“当对于末日世界并不那么着迷的基督教在2-4世纪开始对灵魂在个体死亡与最后审判之间的阶段的处境进行思考”,“当基督徒们认为某些罪人的灵魂在这一阶段中或许可以通过经受考验而得到拯救”,关于炼狱的信仰开始发芽,并在12世纪产生了炼狱。(第4页)
这当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者考察了其他古代世界对地狱的想象,如古印度、古埃及、古伊朗等,可惜,他没有考察古代中国,否则也许会发现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冥府体系。大约是出于对灵魂转世说法的坚决排斥,基督徒寻找炼狱的过程异常漫长。到了中世纪,他们从《旧约·玛加伯下》中看到对未来的炼狱的两个根本元素的肯定:即死后补救罪过的可能性;生者为可以获得补救的亡者作祈祷的有效性。(66页)经过奥古斯丁等神学家的艰难探索,对诸如地狱之火、炼罪之火、灵魂的惩罚、非全善也非全恶之人、灵视作品(灵魂显现或游历)等概念的反复辨析,终于在12世纪诞生了成熟的炼狱观念。
有意思的是,作者不仅精准地将炼狱的诞生时间定在1170年之后,连地点也定位于“巴黎圣母院的学院”。他对此有一段极为精彩的描述:“这是思想激荡、辩论迭出、观念和平交锋的世界。教师、学生在这些问题集、辩论集、报告中兴奋地写着,尽管有些杰出的教师的权威性,但大家已经不太清楚这个或那个想法出自于谁,其中对立的各种立场有时被推到荒谬地步……这是经院哲学自发发展的美好时代。它并不长久。早在1210年,教会和王朝就对之重新加以掌握的形势已成。焚书和火刑的柴堆燃烧起来。这仅仅是警告。经院哲学将历经辉煌,在13世纪达到最高荣耀。但经院哲学的知识的大厦,即圣路易世纪的种种大全,它们是些有序的纪念碑,大胆妄言与自由勃发已经被排除在外。对于那个世纪的言论审查者而言,这仍嫌不够……随着经院哲学之春,炼狱诞生了,在这个具有独特的创造力的时刻,这时出现了城市的唯智主义与经院理想的短暂汇聚。”(255页)
经院哲学短暂的春天,诞生了“炼狱”这一神奇的教义。之所以说是“教义”,是因为它得到了罗马教会的认可和加持,“罗马公教神学对炼狱的思考的最主要内容在1274年已经完成,并且在那一年将得到第二次里昂主教公会的官方认可”。(364页)此后,在打击异端、对希腊正教新教徒的斗争中,罗马教会充分运用并确立了这一教义。争论的焦点很多,但是作者认为,其核心在于:“教会的司法权至少部分地将向彼岸世界开辟的新疆土置于自己的管辖下。直到此前,精神的司法权,灵魂的法庭、管辖权,是有一个边界明确分开的,这就是生死的界限。生前,在俗世,人类属于教会,属于教会管辖;在彼岸,他只属于上帝,属于上帝管辖。”(377-378页)教会管辖权的扩大看似只是针对彼岸世界,但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因为“教会管理或者控制生者为帮助死者而进行的祈祷、施舍、弥撒、各类奉献,教会从中受益。靠着炼狱,教会发展出免罪符系统,这是巨大的权势与金钱收益的来源”。(379页)换句话说,炼狱教义的确立,一方面固然是出于信徒们对个体救赎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也为中世纪天主教会收取保护费提供了合法性的基础。特别让人吃惊的是,虽然12-14世纪的教会多次在主教公会上严厉谴责高利贷,但是更多的文献显示,同时期的炼狱故事让高利贷者的得救成为可能,连作者都认为自己提出了一个挑衅性的论点,即“它曾经为资本主义的诞生做出贡献”。(465页)
我不知道勒高夫是否信奉天主教或新教,虽然他这部心态史著作客观地描述了炼狱产生的进程,在全书最后,他还是忍不住感慨:“然而,我希望如此,在人类的梦想中总会留一席之地给进一步的细致划分,给正义/正确,给克制,给理性和希望。我希望人们不会立即说,真的,炼狱只不过是存在过一段时间的东西。”(557页)
正如他在书中反复强调的,活人们对于彼岸世界的思考,更多出于对公平的需要,而非对得救的向往。
(, 下载次数: 1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慎余堂》
李静睿/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版
推荐人:
顾明
推荐语:
《慎余堂》是来自四川的女作家李静睿的首部历史小说,原本为了工作我只想随意翻翻,结果就细细读了下去——当然,作家在故事中不时地穿插进四川、北京的美食描写,对吸引我读下去功不可没。小说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设置在了辛亥革命刚刚结束后,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时代,不仅军阀割据,各种思潮也在激烈碰撞。故事主角们是四川孜城的一户盐商——慎余堂,在当地也算有钱有势,是四大之一。然而,川军、滇军等等各方势力轮番进出这个小城,盐商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成了待宰的羔羊。在慎余堂里,父亲与几个子女又各有自己的立场与信仰,父亲一生都不愿参与政治,最终还是因错选了袁世凯而几近家财耗尽、精神失常;大儿子留学西洋,信了基督,二儿子留学日本,对改良失去了信心,转向了改革派……但不管是谁,在面对如此激变的大时代,都有一种无力感。小说的故事讲述略显传统,但在其中,作者查阅大量资料,穿插进了丰富的历史史料,诸如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等当时相关的文章、报道,虚实结合。不过,美食、史料的加入让小说的闲笔太多,故事就略为显得冗长、啰嗦,而作者在讲述中又不时插叙前尘往事,力求一事一物的来龙去脉都交待清楚,显得太过满,留白不多。
(, 下载次数: 2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曾彦修访谈录》
曾彦修/口述 李晋西/记录整理,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3月版
推荐人:
钟源
推荐语:
曾彦修(1919-2015),四川宜宾人,1937年奔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9年后历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日报》社长、总编辑,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广东省教育厅厅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社长等职,被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报人和出版人之一”,亦是德高望重的杂文大家。
这本口述实录讲述了曾彦修从童年到退休的人生经历,以第一人称视角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历史事件,既有基于时代背景的理性思考,又有作为当事人的直观感受,极具史料价值。此外,书中很多细节有助于读者真实地感受历史现场。比如得知日本投降时,曾彦修回忆当时延安很多人的反应是“喜极而呆”,“相对无言,只有禁不住的流泪”。至于后来不少文章中说的“敲盆”、“放鞭炮”他都没见过。延安当时没有鞭炮,而且“每人只有一个陶瓦盆。瓦盆一敲,不就碎了么,谁敢敲?”——“喜极”的情感是真的,流出的眼泪是真的,不能把吃饭的家伙敲碎的理性也是真的——这才是热乎乎的历史吧。
责任编辑:顾明
校对:刘威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