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王跃文在长图说“虚构”:中外古今事例信手拈来,文学之美引人入胜 [打印本页]

作者: hy0762133    时间: 2021-6-23 09:15
标题: 王跃文在长图说“虚构”:中外古今事例信手拈来,文学之美引人入胜
6 月 20 日下午,著名作家、湖南作协主席王跃文应邀来到长沙图书馆悦读面对面活动现场,作了以《文学之美——虚构》为题的讲座,对中外古今事例信手拈来,讲文学之美引人入胜,认为虚实相生,美不胜收,受到了现场大批读者的热烈欢迎。


(, 下载次数: 12)

(, 下载次数: 11)

古往今来,中国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当大家兴致勃勃地阅读一本小说时,不少人都会不知不觉地陷入一种阅读悖论。像对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明代博物学家谢肇涮就评价说“事太实则近腐”;而清代史学家、思想家章学诚却评价为“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
(, 下载次数: 12)

中国自古有“文史不分”的传统,在中国社会,文学创作中假和真、虚和实并不是泾渭分明。文学创作究竟该相信“羽翼信史”?还是信奉“虚实相生”?文学创作中的“虚构”该如何评价呢?
(, 下载次数: 16)

本次讲座中,王跃文结合他多年来从事文学创作的体会,例举了古今中外大量文学名著,分别就文学虚构的现实依据、文化依据、逻辑依据、心理依据、美学经验依据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了虚构的文学美,以及文学创作中应如何把握虚构与真实之间的分寸限度等内容。
(, 下载次数: 5)

在讲述了虚构于文学作品的含义后,王跃文抛出了" 虚构是文学创作最重要的手法,小说必须虚构,文学虚构必须遵守艺术规律,但一切虚构都是有依据的"这一观点。他说他的所有小说都是虚构的,紧接着,他举例论述了文学虚构的五大依据。
(, 下载次数: 14)

谈到现实依据,他说他的《漫水》等多部小说让读者感到真实,但细节、情节、人物、故事都是虚构的。以个人的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为例,分析了陈廷敬和康熙的人物形象,说该小说虚构的现实依据就是清顺治到康熙年间近80年的史实。分析了意大利作家卡尔唯诺的名作《分成两半的子爵》中主人公的形象塑造,说一个荒诞不经的寓言式小说,遵循的现实依据是真实的人性和道德。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可与真实的圣母院一一对应,《红楼梦》也都有现实的依据。
(, 下载次数: 14)

关于文化依据,王跃文例举了马尔克斯的名著《百年孤独》的文化依据是自己的童年记忆;对于胡安·鲁尔福的名著《佩德罗·马拉莫》来说,南美的亡灵节是其文化依据;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勒夫的小说《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文化依据是瑞典关于精灵的传说;《红楼梦》虚构的文化依据是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 下载次数: 13)

至于逻辑依据,王跃文例举了元代诗人金农的诗名“枊絮飞来片片红”及其掌故,塞尔维亚作家伊沃·安德里奇的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名著《唐吉诃德》都有其逻辑依据。
(, 下载次数: 8)

说到心理依据,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名著《静静的顿河》主人公格里高利的心理依据就是哥萨克人对顿河深深的感情。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一场雨下了四年多,其心理依据是哥伦比亚人对热带雨林气候的深刻体验;《红楼梦》和他的历史小说《大清相国》都有心理依据。
(, 下载次数: 9)

最后谈到美学经验依据。《百年孤独》的开头,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马拉莫》中的一个经典句式,新疆作家刘亮程的长篇小说《捎话》构筑了自己的宇宙观,呈现出迷人的文学镜像,运用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童话、寓言、神话、志怪、荒诞,卡通、蒙太奇、电影、小说、散文、诗等艺术手法。
(, 下载次数: 11)

最后,王跃文总结说,文学虚构的美,要继承文学传统,遵循艺术规律,不断创造创新。在互动环节,他还就现场听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回答。
(, 下载次数: 12)

王跃文谈古论今,引证中外事例,旁征博引,无不深入浅出,把文学创作中虚构的美演绎得淋漓尽致,让现场听众听得津津有味,感觉受益匪浅,享受了一道丰盛的文学大餐。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