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文学的意义不是培养“大作家” [打印本页]

作者: 眉瘸丶    时间: 2021-9-10 09:57
标题: 文学的意义不是培养“大作家”
茅盾文学奖得主、复旦大学教授王安忆的讲稿集《小说六讲》近日由文景出版。《小说六讲》整理自王安忆六堂公开课实录,在这六堂课上,她结合自身经历,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启发读者从生活中找灵感,体会阅读与写作带来的乐趣。
《小说六讲》开篇从王安忆写作生涯的开端讲起。从标志着王安忆走上写作道路的《雨,沙沙沙》到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流逝》,王安忆的作品得到更多人注意后,对她的批评也开始多起来。王安忆说:“如果你们将来要写小说,要注意一个事实,新人一定会得到好多好评的,大部分人对新人是很宽容的,会对你说很多好听的话。但当过了新人阶段后,你会得到不同的评价,这段时间一定要冷静。”王安忆坦言面对批评的苦恼,写作的愿望仍然很强烈,“无论多么茫然,还是要写下去”。
回顾自己对写作的兴趣从何源起,王安忆谈到了自己的阅读史。“民间到处都有一些会叙述的人,他们也许不认字,不会书写,但在他们讲、我们听的时候,彼此已经在过着一种写作和阅读的生活了。”除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阅读,书本能提供一个与现实世界不一样的空间。在《小说六讲》中,王安忆解读了托尔斯泰、罗曼·罗兰、托宾、纳博科夫等名家的经典作品,并为类型小说和张爱玲的《红楼梦魇》各专开一讲。
在“小说课堂”一讲中,王安忆复述了自己讲授创意写作课的过程,包括实地观察、故事接龙、课堂互动等等。跟随她的讲述,就像亲身参与了一堂写作课。在这堂课的最后,王安忆坦言自己对写作实践课程的目标制定并非培养出大作家。“你要问我文学有什么用,我真的回答不出来,它未必能有实际的功效,赚不来很多钱,也未必助你成名,即便赚钱和成名,也未必够平衡付出的劳动。可是,有一点是可以保证的——它很有趣,很有意思。我只想让大家明白:文学是很有意思的,可帮助我们发现生活。这是我数十年写作,仍无一点倦意的原因。”
文/本报记者 张知依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