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文笔如何摆脱堆砌辞藻? [打印本页]

作者: okLCCD    时间: 2021-9-14 09:16
标题: 文笔如何摆脱堆砌辞藻?
作者:一点资讯
如果是写网文,那么试着执行两条纪律:
1.凡于情节无益者,皆去之。
2.凡挑不起情绪者,皆去之。
……
无论是景物描写,还是心理描写;
无论是对话描写,还是动作描写;
你要想一想,写这些对于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价值?
你要想一想,写这些对于读者的情绪有什么影响?
作者: choleliao    时间: 2021-9-14 09:17
如果是写网文,那么试着执行两条纪律:
1.凡于情节无益者,皆去之。
2.凡挑不起情绪者,皆去之。
……
无论是景物描写,还是心理描写;
无论是对话描写,还是动作描写;
你要想一想,写这些对于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价值?
你要想一想,写这些对于读者的情绪有什么影响?
作者: a3261921    时间: 2021-9-14 09:18
声明:本篇回答与网文无关。
斯蒂芬金有句话叫“通往地狱的路是由副词铺就的”。
甭管你认同不认同吧,他确实是有一定的道理。
老人教会了这孩子捕鱼,孩子爱他。
“不,”老人说。“你遇上了一条交好运的船。跟他们待下去吧。”
“不过你该记得,你有一回八十七天钓不到一条鱼,跟着有三个礼拜,我们每天都逮住了大鱼。”
“我记得,”老人说。“我知道你不是因为没把握才离开我的。”
“是爸爸叫我走的。我是孩子,不能不听从他。”
“我明白,”老人说。“这是理该如此的。”
“他没多大的信心。”
“是啊,”老人说。“可是我们有。可不是吗?”
“对,”孩子说。“我请你到露台饭店去喝杯啤酒,然后一起把打鱼的家什带回去。”
“那敢情好,”老人说。“都是打鱼人嘛。”
这是《老人与海》的开头一段对话,可以看见,海明威一直都写的是“老人说”,而不是小说常见的“老人xx地说”。
少用副词。
不管是高兴、悲伤、怀疑、动摇……这些都是作者主观上的描述,非常直接,读者看到的时候看的是什么?看的是你写的“这个人物很高兴”、“这个人物很悲伤”……而不是读者直接看到人物很高兴、人物很悲伤……
这个人物究竟是怎么样的,读者是可以根据你的描写去想象的,而这些副词直接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人物的表述,而不是人物的表述。
这就锁死了想象空间。
根本问题是,作者超过了文本本身去直接接触读者。
为什么很多书里觉得某段情节很尬,原因大多如此。
(tips:写网文不要学……知乎上很多大神都说过很多次了……“网文是一个利用技巧让自己能更轻松写出高分作品的行业”,学这个只会让你更难写……)
作者: 小米粒kpm    时间: 2021-9-14 09:18
能意识到好文笔需要摆脱堆砌辞藻,说明题主对写作是有较深认知的。
而我受三毛、金庸和史蒂芬·金三位写作宗师的启发和自身的写作教训,可以很认真地告诉大家:「文辞富丽就是好文笔」这样的观点大错特错。
三位大家用文字织就了自己的一生,早已参透了文笔的弯弯绕绕。好文笔概括起来只有六个字:准确、简洁、流畅。下文我会引用金庸、三毛的经典段落进行解析。
做到这六个字很难吗?
很难,非常难!需要穷极一生。
不要因为这句话被吓到,其实作为新人,提升文笔也很简单,后面我会讲解详细易懂的写作指南。下文方法一针见血,可使你的文章摆脱堆砌,长期坚持,文笔可得到质的飞跃。
全文 4000+ 请耐心阅读:
理论篇
1、 文笔是什么,普通人对文笔的误解,好文笔是什么样的?
2、 文笔真的重要吗?
3、 代入感与好文笔划等号吗,小白如何让自己的文产生代入感?
4、 文笔的层次
实操篇
1、 如何提高文笔?
  短期技巧
  长期努力
2、如何判断自己文章文笔好坏?
文末附上从思考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力、情感交流、心理学、洞察力等方面提升文笔表达能力的书单,(书并不多,每一本精心挑选。)请看到最后,点赞拿走哦!
温馨提示:本篇技巧指导非常干,请做笔记食用。
-----------------------------以下为正文-------------------------
理论篇
1、文笔是什么,写作小白对文笔的误解,好文笔是什么样的
就我个人理解而言,文笔是文风和笔力,对于写作小白来说就是文章语言。而一个人对词句的驾驭能力,直接决定其文笔优劣。
写作小白眼中的「好文笔」可能是这样的:
在这个忧伤而明媚的三月,我从我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过,穿过紫堇,穿过木棉,穿过时隐时现的悲喜和无常。
而真正好的文笔是这样的:
其实正当暮春三月,江南海隅,一个三十来岁的蓝衫壮士,脚穿草鞋,迈开大步,正沿着大道赶路。这位壮士双眉斜飞,双眼炯炯有神,鼻梁高耸,显得十分精干英挺。他见天色向晚,一路上虽桃红柳绿,春色正浓…(引自金庸《倚天屠龙记》)
不必讲,第一个例子常人读来一定是一脸问号,看起来很厉害。常人看来好文笔一定是有意境,一般人看不懂的样子。
但是,我们中文系的教授最不推崇的就是这样华丽的词句。因为言之无物,只是顾影自怜,自嗨罢了。
小白不论写什么,投稿想要中稿,首先要确保你的文章言之有物,内容充实。
金庸老先生的这段描写中不仅文辞富丽,而且寥寥数语间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描写了人物的年龄、外貌、衣着、动作、神态。内容之丰富,无人可出其右了吧。
两个例子均鸿笔丽藻,但不同的是,第二个例子言之有物
好文笔需要做到以下三点:表达准确,语言简洁,行文流畅。一句话描述就是:应用准确的词汇和简洁的句子描绘出令读者身临其境的场景,使阅读过程丝滑流畅
2 文笔真的重要吗
我还是小白的时候,文笔这个问题十分让我苦恼。
当时我觉得文笔(繁复华丽的辞藻)十分重要,认为文章出彩点就在这些骈四俪六的语句上,编辑是很看中的。
于是我费劲地写了一篇读来十分拗口的文章,用了大量的生僻词,很不幸,给某杂志投稿的时候,遭到了无情的拒绝。
这让当时作为小白的我很有挫败感。后来在一次次的投稿中我逐渐认识到文章内容充实、语句畅达远比文辞华美有用得多
恐怖大师史蒂芬·金说过:
写作真正糟糕的做法之一就是粉饰词语。
简单来说,文章所真正需要的是语句通顺畅达、段落简短,简明扼要阐述自己观点的文笔。而非凤采鸾章。
3、 代入感与好文笔划等号吗,小白如何让自己的文产生代入感
需要明确,代入感并不等于好文笔
网文小白需要明确一点:好的文笔是写作大神们的锋芒,可以为文章披上华衣,牵动读者情绪,增加代入感。
但是,靠文笔增加代入感是小白远远不能驾驭的。有更适合小白的方法,采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让读者产生代入感。
举个例子:
将牙签插进自己右脚的大脚趾指甲盖里,然后用右脚对着墙壁狠狠地踢了一脚。
怎么样,是不是立刻就有代入感了。
此处营造代入感的原理是寻找读者感官、情绪上的共鸣。相信有的人可能经历过甲沟炎的折磨,大脚趾当真是痛彻心扉,也听说过用竹签剥人指甲的酷刑。上文我将二者联系抓住了读者的痛觉记忆,大家马上就有了隐隐要起鸡皮疙瘩的感觉。
小白可以类比此方法,寻找生活中令人印象深刻,听来就起鸡皮疙瘩或者热血上涌的事情写入自己的文中,来营造代入感
4、文笔的层次
根据我自己的理解和写作培训班的学习经验,我觉得文笔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写得清楚
小白作者的文章能够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对生僻的名词化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其写作就已经有一定水平了。
达到这一程度需要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思考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个人的高质量内容输入。(如何提升这几项能力,别急,书单我放在最后了!)
第二个层次:能够有效表达个人思想、情绪
还是小白的时候,我痛苦地明白一个道理:能把自己心中所想的,跃然于纸上,其实也是一种能力
这一阶段是小白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词汇匮乏的我最痛苦的时候。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词不达意,惨不忍睹,令我退意横生。
如何将自己的情绪通过文字表达,我求助于一个宝藏作家——三毛!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例子:
那天的风特别的大,拍散在车道旁边堤防上的浪花飞溅得好似天高。
我缓缓地开着车子,堤防对面的人行道上也沾满了风吹过去的海水,突然,在那一排排被海风蚀剥得几乎成了骨灰色的老木房子前面,我看见了在风里,水雾里,踽踽独行的母亲。
母亲腋下紧紧地夹着她的皮包,双手重沉沉地各提了两个很大的超级市场的口袋,蹲下去了般的弯着小腿在慢慢一步又一步地拖着。
她的头发在大风里翻飞着,有时候吹上来盖住了她的眼睛,可是她手  上有那么多的东西,几乎没有一点法子拂去她脸上的乱发。
这个憔悴而沉默妇人的身体,不必说一句话,便河也似的奔流出了她自己的灵魂,在她的里面,多么深的悲伤、委屈、顺命和眼泪。(选自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
三毛看见风中伤心的母亲,这段描写从环境、动作两个方面入手,写出了母亲的年迈,自不必说,三毛心中的悲伤便「河也似的奔流」到我们读者心中。三毛心中的悲伤我们仿佛有了切身的体会。
这不就是「写出我心」很好地例子吗?
达到第二个阶段需要沟通力、遣词造句能力、情感悟性
第三个层次:写出众人思想
这一点在写时事评论时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以及出色的社会洞察能力。
小白暂时不要考虑,需要一定写作功底积累。
建议多找高赞的时事评论来学习,以及认真阅读文末提到的书单。
实操篇
一、 小白如何提升文笔
其实所谓的快速提升文笔,实现质的飞跃是不可能的。
等等,别骂人。
我接下来要讲的短期速成法效果显著,只是不能帮助你快速拥有惊艳的文笔罢了,这个需要你自己的努力,接下来就谈谈新人提升文笔的注意事项:
短期文笔提高技巧
1、杜绝错别字
强调错别字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影响投稿。
二是会让读者阅读产生顿挫感。
2、避免形容词的重复使用
这里是指「看了看、敲了敲、摸了摸」这样 ABA 式的词语。如果这样写,是经常会让读者跳脚骂娘的
3、做到句子简洁,精简「的,了」
这里要详细说一下,很多小白文章中都会「了,的」泛滥成灾,句子在这两个语气助词的影响下显得冗长啰嗦。我们大学校报的指导老师说过,「了,的」的运用是反映一个人写作水平的标杆。
那么如何删掉「了,的呢?
一个最简单的标准就是:一个句号只使用一个「了」字。不确定能否删去的时候就删掉,读一下句子是否通顺,是否影响句意。删掉不必要的「的,了」,会让你的文章看起来精致细腻。
依照这个方法练习一段时间,大家自然会形成语感,句中「的,了」的出现频率自然会大大降低。
3、 慎用生僻字
举个网文作者「烽火戏诸侯」的例子,其笔下有个人物叫崔巉,取得是「畏途巉岩不可攀」的「巉岩」之意。但是我发现,广大读者不认识,在贴吧讨论的时候就称这个人物为「日比兔」。看见这外号,我牙都笑掉了。
所以,生僻字是劝退字,不到万不得已,切不能用
4、 句式主谓宾齐全,段落简洁
写作,最基础的是要保证句子通顺,段落明了,无阅读压力。
按照我写作老师的标准来说就是,长句的分句不要超过五句,每句不要超过十个字。
5、 不要一逗到底,不要忘记加标点
当然对于小白来说文笔的提升是需要长期练习的,紧凭这些技巧不过是扬汤止沸
以上是俗称技巧,要立足长远培养文笔,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作者: 静静的守护life    时间: 2021-9-14 09:19
一、突出描写重点,剔除多余修辞。
反例:老人颤巍巍的拄着拐棍,一步一顿的走向公交车站,伸手在裤子口袋里摸索了半天才掏出一枚硬币。
一口气读下来是不是多少感觉有些‘累’,理解上还有点‘杂’。
这是因为想要表现的‘特征’太多了,全挤在一段话里,自然就成了堆砌。
根据故事的需要,仔细想一想这一段里到底什么才是‘重点’。
如果是要表现‘老人行走不便’,那就是‘老人拄着拐棍,颤巍巍走向公交站,掏出一枚硬币。’
如果是要表现‘老人生活拮据’,那就是‘老人拄着拐棍走向车站,摸索半天才掏出一枚硬币。’
始终让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小说里有的是篇幅去塑造不同特点,别贪,别挤。
老人拄着拐棍,颤巍巍走向公交站,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
眼见班车快要进站了,小心拍了拍旁边侯车的大学生:“丫头,坐到北站要多少钱,一块够么?”
……
二、如非特别需要,不做重复描写。
反例:小明兴高采烈的冲进院子,激动的将书包一丢,完全掩饰不住数学考了满分的兴奋。
这里面,兴高采烈,激动,兴奋,都是重复的形容情绪。
如果是作文,自然没有问题,老师没准还夸你写的好,充分表达了人物此时的心情之类。
但如果是写小说,这种意义重复的写法如果养成习惯,就成了冗长啰嗦。
一般来说处理方式方法有两种,简略描述就只保留其中一项,详细一些的描述就多角度去刻画。
小明冲进院子,将书包一丢,完全掩饰不住数学考了满分的激动。
小明兴高采烈的冲进院子,先是仰天大笑三声,再将书包一丢:“妈!我数学考了满分!”
……
三、注意契合,不要撕裂。
反例:船长腰间挎着佩刀,耀武扬威走在前面,领着麾下的水手鬼鬼祟祟的在镇子里逛了一圈。
先不要笑,新人作者里这种描写撕裂的写法还真挺常见的。
许多时候是学生时期写作文养成的习惯,忍不住想插些修饰词,词汇量却又贫乏,只能硬往上凑。
这方面按没什么值得细说的,哪里出现撕裂把哪里删掉就是。
船长腰间挎着佩刀走在前面,麾下的水手只好小心翼翼跟在身后。
……
四、不要滥用修辞,不要有华无实。
反例:即将从黑暗中升起的朝阳,纵情释放着光与焰的威严,就像一朵绚丽而又饱满的蔷薇,静悄悄绽放在地平线的彼端,耀目的光辉洒向蓝天,似要将整个世界都点燃。
呕~
总之,意思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可能举例稍微夸张了一点。
修辞虽然是个好东西,但凡事过犹不及,都要讲究一个度,小说中的文笔不是这么个秀法。
朝阳升起,黑暗褪去,如蔷薇绽放天际,将世界点亮。
……
五、讲人话,接地气,究其根本,举一反三。
这类问题差不多都是同一种概念,认真细分的话,零零散散一双手都用上也数不完。
但大体形式都是差不多的形式。
写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所要表达的意义在哪里?读者看着舒服不舒服?
这三个问题能想明白了,遣词造句就那么回事。
尽量做到笔下言之有物,有内容,不多余。
这里面没有什么深奥的点,只是在细节处理上精益求精,然后养成一种习惯,形成自己的风格。
……
以上,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作者: 你的美瞬间倾城    时间: 2021-9-14 09:19
1.一句话不要有两个“的”。
2.想要推进叙事速度,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
3.随便截取大神作品的一段话,找出逻辑关系,承接,转折,递进,因果(这好像是初中语文知识吧)。。。你会发现,如果这一段文字给你的感觉不错,多数都符合“起承转合”的节奏,文脉通顺,重点突出。
你会发现,重点越清晰的文字,词藻越少。
<hr/>写个例句:
截止到今天19点37分,老婆都没有揍我,好开心。
我去捅咕她一下。
作者: lotanikita    时间: 2021-9-14 09:20
堆砌辞藻是好事儿……
举个栗子!
他所修习的极乐魔光,此法按上古之时,分有六季:春夏暑秋冬寒!
以天之乐趣,无过于六季变幻,地之乐趣,无过春秋轮转,人之乐趣,无过于春暖花开,人心思爱,夏日炎炎,有风送凉,暑日蒸蒸,然万木灿烂,花木果实,尽皆生长。秋日凉意,亦有收获不尽,冬日消歇,养精蓄锐,寒季最末,便有思春之念,又复年岁之轮回。
故而这一门极乐魔光,中者开始如春风,暖洋洋的束缚的不得了,随后就有无数幻念,甚多遐思,止不住的冒出来,待得醒悟,已经是精气尽泄,道行全销,只能任人摆布。
只可惜,不管是道门仙气神光,还是魔门的魔光之流,非得阳真以上,不能尽得其中奥妙。
这是比较低层次的堆砌辞藻,从读者反馈,居然还不错……
很多人是不会堆,不是堆砌辞藻不好,大家真没到了不需要辞藻的层次……
就如我说不要在意文笔,不是文笔不好,也不是网文不需要文笔……
是因为大家没有,所以……
大家讨论文笔怎么样,努力怎么样,天赋怎么样,辞藻该不该堆,其实都有一个潜意识,就是以为自己有这些,想的是要不要把自己的武器库都搬出来,还是就搬出来几件就够了……
这个是误会!
我从来不跟大家说文笔,是因为我的文笔真不咋样……
说一说网文的经验,我还能哔哔,教大家如何花团锦簇做文章,我是真不会,反正你也不会,何必为难我?
作者: 一步一脚丫    时间: 2021-9-14 09:20
哎。
要说堆砌辞藻这事,我熟啊。小学六年级的作文比赛,一篇《四季》技惊四座,几乎把所有我知道的用来形容季节的词全都用上了,当时老师还夸我词汇储备丰富,当做范文在年级传阅。

现在回想,整篇文章尴尬的能用脚扣出一个游泳池——用来装文章里挤出来的水啊!
咳咳,回到正题。
堆砌辞藻就是运用大量繁复的词汇,不管它们合不合适,就一股脑地用到文章中,导致行文不流畅、内容不自然。

总结下来,其特征有三:一是语句不精炼,二是辞藻华丽晦涩,三是用词不当。因此想要避免堆砌辞藻,就要从这三方面入手。

1.语句不精炼
这个问题在于很多作者在刚开始写作时,总觉得词不达意,喜欢通过罗列词语,以求让读者能够清晰理解自己的文字。这种处理方式看似精准、细致,实则易造成行文冗长,表意不明。

事实上,就创作技巧而言,罗列形容词并不是一个错误的技巧,甚至是必须使用的。
比如我想形容一个珍珠:
这枚珠子,又圆、又亮、又滑、又润。

这里也使用了比较多的形容词,但都是通过描述珠子单一的特性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珠子的感觉,之间并不矛盾。
那么如果我这样形容:
这枚珠子,珠圆玉润、光彩照人、晶莹剔透、璀璨夺目。

这里一看就是标准的堆砌辞藻,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文字讲究的是韵律美,是想象和意境的生成。举一段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的文论:
“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大意是说唐诗被人奉为圭臬,源于其能通过深远意境传达诗人情感。文字,不尽不全,虚虚实实,才能引发读者更多的想象,才能有韵律美。

显而易见,抽象和留白是生成意境的关键,而堆砌描述会因过“实“,打破文字的想象空间,自然落了下乘。故而汉字最忌过犹不及,往往一个四字成语或词语就足以表达的内容 ,是不需要重复阐释的。
    在这个例子中,形容珍珠圆、亮、滑、润用一个珠圆玉润就足够了,最多再加一个,剩下都是多余的。

2.词藻华丽晦涩
此外,很多写作新人喜欢在文章中掉书袋,用华丽的辞藻凸显自己的文学底蕴,借高大上的词语来提升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显然这种想法也是片面的。比如以下这些词语:
树影婆娑、光怪陆离、霁月光风、琪花瑶草、泓峥萧瑟。

这些词乍一看一个比一个上流,但用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些华丽的词语发明出来就不是为了形容单一的一件事或物的,它们往往本身就带有多种“身份”,既有表面意思、也有引申含义,有些甚至自带感情色彩,这样的词同时使用多个,很容易造成逻辑混乱和重复。

比如“树影婆娑”这个词,看似简单,但它至少描述了三层含义:
可见仅仅使用了一个词,就可以表达出这么多的含义,如果随意使用华丽的词语,很可能造成逻辑上的重复和错误,也就是语意不明。

3.用词与文章全篇不匹配
这个问题往往是上面两个问题的综合:大量堆叠造成重复,言语晦涩造成语意不明,都是不合适的表现。
但这里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你文章的浓度是否足够匹配你所使用的辞藻。

其实有些词你用的时机没问题,表达的语意也没歧义,但就是感觉格格不入。其根源在于行文深浅不一,文学底蕴忽高忽低,故而文词融不进全文。
前面的答主喜欢用《滕王阁序》为例,那我们看看它开头是怎么写的: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好家伙,上来直接三个加号+,仅仅16个字不仅从历史,天文、地理三个角度描述了所在位置,而且文字通顺流畅,让人读着舒服,这笔力李白看了流泪、杜甫听了挠头,所以后面不管说些什么,你都是只能说厉害厉害。
文末人家最后做了首诗,就好比电影最后的彩蛋都能评选奥斯卡最佳短片奖,整篇文章到这种程度,那就不叫堆砌辞藻了。

那叫炫技,叫文采斐然。这可不是一两句引用就能解决的,而需要身后的文学底蕴来支撑,全文统一步调,节奏逐渐增强,最后达至高峰。

明白了这些,我再来说说怎样避免堆砌辞藻:
第一形容事物时,如果想使用比较高级的词汇,那么不宜过多,只需要找到最契合的作为点睛之笔。
比如我希望大家看过这篇文章能有所收获,并给我点个赞,那我就可以说“希望大家不遗寸长”

第二使用高端词汇时,一定要弄清该词语的全部含义,不能以偏概全,闹了笑话。特别是那些自带感情色彩的文词,一定要看自己的文章是否相符。
比如陈浩南送山鸡去台湾,肯定说“一帆风顺,平平安安”之类的,他要是开口就“祝你武运昌隆”那山鸡肯定是一脸问号。

第三掉书袋前,要有综合评估全文或文学“浓度”的能力。当自身积累不足以支撑整个文章调性时,就不要过度使用浓度较高的辞藻,这样既可以避免文章不伦不类,也可以改善读者的阅读体验。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积累词汇量是错的,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文字工作者,词汇量的积累也是必须的,但我们积累的并不仅仅词语本身,还要了解其背后的引申义和文学背景,这样才能让文章更有深度,更加的厚重。
就像我在小学作文比赛上写的那篇文章,当时自觉己是个“文人”,可后来通过学习,了解到这些词汇真正描绘的意含义和隐语后,便觉得自己要走的路还很远,要学得东西还有很多。
这里也提醒刚入坑的朋友,多学习先辈之作,多积淀文学素养,同时也要善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快速沉淀。如果你对写作行文依旧有所困顿,可以评论区讨论或听听知乎官方的读书写作直播课,里面的主讲老师对故事创作和遣词行文很有一套,讲课也特幽默,新手可以好好研究下。

最近,我在写一本我构思已久的小说,虽然里面的情节已经在我的头脑中重复过无数回,真正落到纸面上仍然需要反复斟酌,已经写完的成稿每次校对都觉得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所以写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只能做到每次下笔都少犯错,每次检查都能发现问题,我们的文章就总会有进步的。
作者: ljl7575    时间: 2021-9-14 09:21
怎么说呢。。。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有些老板其实特别喜欢词藻堆砌的东西。
你堆得好了他还开心。
所以,堆砌辞藻也不是那么没用,至少很多时候是甲方需要,工作需要。
作者: 无畏前行    时间: 2021-9-14 09:21
大致浏览了一下答案,分三点简单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什么叫堆砌辞藻;
其次,堆砌辞藻究竟好不好?
最后,我认为的如何去除堆砌。
首先,什么叫堆砌辞藻?
如果学习古代文学,讲到每个朝代即将衰亡、下一个朝代刚刚开始的时候基本都会出现今天我们所谓的“淫词艳曲”。衰亡的时候是靡靡之音,立朝之初一般歌功颂德比较多。像这两种诗歌,基本上都用华丽的辞藻来堆积的。当然了,如果不熟悉文学史我们可以直接以汉赋,或者直接用《上林赋》来举例。我就不引用啦,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上林赋》的主题就是写我大汉一个猎场就“物产丰富、无所不有”,珍禽异兽、奇珍异宝多得是。这种是非常典型的堆砌。还有南朝末年的宫体诗经常写妇女的仪容仪表有多么漂亮,服装又极其华丽,建筑何等辉煌……所谓堆砌,就是在一件小物事上不断夸大了去形容、去描绘、去刻画。这种经常被视作文学的下品。可能会打上一个“用词有余,匠气十足”的评语。
其次,堆砌辞藻好不好?
答案区有很多人在说,堆砌辞藻有什么不好呢?关键是你有本事堆砌。诚然,你有本事堆砌其实已经不错了。按照哲学家罗蒂的看法,未来掌握的艺术大概的是两种人:一种是批评家,因为他手上掌握很多词汇;一种是艺术家,他可以创造词汇。当然了,创造词汇的前提是你对词汇掌握的至少不输给批评家。所以,能堆砌出辞藻也是一种相当不错的能力。
所以说,堆砌辞藻到去除辞藻应该是一个训练的过程。所谓“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如果我们可以先做到堆砌辞藻去描绘一个物事,能够让词汇的组织几乎无穷无尽,那恭喜你,已经修炼到非常高的水平了。其实最开始写作,堆砌是一种非常棒的训练方法。来嘛,请开始你的表演!实际上我们回顾文学史上许多作家的初期作品,都存在这样一种缺陷。这里比较典型的就是苏轼啦。可以看到苏轼前期的诗词其实也有些炫技(其实就是炫词)的迹象,还有辛弃疾,可能他的炫技一直为人诟病。掉书袋太多也算堆砌的一种。
3.如何做到不堆砌辞藻(个人看法)
其实,你写文章多了,读书多了,就明白了,堆砌辞藻是一件很累的事。堆砌给人的感觉,就是明明可以简单点,你非要写那么多。但这种简单,可真的不简单。我们一起品味苏轼那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你看,多么简单啊,每个字都很普通,没有什么好高雅的。而且只不过是一种现象描述,咋就那么高妙了?这是诸多辞藻都学不来的东西。
写文章就像做人一样,总要先复杂一番,才能简简单单。有的时候,不是你想不堆砌就不堆砌的。你刻意为之,反而缩手缩脚。照我看呢,倒不如放开了去写。随着生活与学习的不断深入,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不会再喜欢堆那么多辞藻了。有些话,说个一句两句,就可以直击人心了,自己就会不自然地去掉那些没用的话。
记住,堆砌是刻意的,而刻意不堆砌,也是一种刻意。这都不是最佳状态~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这是从读者接受来说的。有很多人,就是喜欢这种堆砌。哎,这个真是各有所爱了。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确实靠着这一手流传后世的。这里代表性的可以举韩愈、还有《花间集》为例。很多人说韩愈的诗文不好读,其实就是有一点这个毛病。但是不妨碍人家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比如李煜(分前后期),柳永、秦观等人,他们的作品也不为庙堂看好,但是人家就是流行歌曲。所以也不能用好与不好来判断。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文章是一个人自己的事,和个人的人生轨迹分不开,纤秾或是冲淡,这风格气派,全赖个人造化啦。
作者: 芒果表妹    时间: 2021-9-14 09:22
本篇回答与网文无关,但这是分享关于观点文摆脱辞藻华丽的方法。

1、对于很多人的文章来说,大多数句子都是短句,所以我们可以去掉所有啰嗦重复的话,把长句子切割成短句子。

把所有的长句分段打散,别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而是先把他们拆开,再去具体的精修。

把原本很长的句子,改为具有总结意味的短句,文章节奏就会变得很强了。

简简单单地把这个事情观点说清楚就可以了,没必要绕来绕去,没有特别多的语句,就会显得清爽,读者读起来就不会有障碍。

2、很多朋友觉得自己的文字过于平淡,其实情感真的不需要高大上,越是朴素的东西越能够打动人。

写文章的时候,处于一种诉说的状态,感觉跟一个亲近的朋友聊天。

表达得更具体形象,让别人能够更容易懂你想要表达的东西。

一些比较口语化的句子,比起华丽的文字,更能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让人没有那么多的距离感。

写出来后,自己作为读者要多读几遍,如果自己读起来感觉都不太好的,那肯定就不能算是好的表达。

3、所有高质量的文章,都是从浅入深,由表及里,一步步纵向深挖,才有了突破。

把一个平常的词换更高级的词,提升内容的干货度的同时,读者看上去会感觉新颖。

看书的时候把书的经典语录、名词解释摘少下来,写文的时候可能用上。

4、摆脱辞藻华丽可以多用修辞,很多人很喜欢用问,你可以是反问,也可以是设问,这种方法其实适合带节奏。

也可以从读者的角度去提问,再去回答就会让读者跟着你的思路和节奏去走。

通过使用对仗,读起来气势恢弘,更能让人接受;通过排比,一步步加强情绪渲染,加强了情绪,带动文章的节奏,引起读者共鸣。

5、不用任何辞藻,跟读者在喜怒哀乐上产生共鸣,还原对方在经历这种事情流露出的心情,也可以写出画面情境。

这会让读者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感受到其中的情绪。

我是晨瑶,00后职场文写手,欢迎点赞,收藏,关注哦。
作者: xtjmh2002    时间: 2021-9-14 09:22
说人话即可。
如果一个句子读出来不通顺,那就不是人话。
在此基础上,追求准确。一旦准确,就不可能多。
除了以上技术手段,最主要的方法还是:知道自己的水平其实还很差,所以不卖弄。
堆砌辞藻的最大根源在于想要卖弄。我学了个新词儿你会吗?我知道个新典故你会吗?我听了个新段子你会吗?我懂江湖黑话了春典你会吗?
一卖弄,就变成小丑了。
有位老先生叫董桥。董桥散文是正经的堆砌。特别漂亮。但那个是登峰造极出神入化之后又回归了,是文风了。董桥不是只会堆砌,他写平易的也写得出。
堆砌本身不是问题。
问题是技巧不够。
和心态不稳。
作者: 嗳☆SaSa☆    时间: 2021-9-14 09:22
为什么写作的时候,你会堆文字上去?
下次出现这种情况,瓜子建议立即去回想一下,选择堆文字时自己的真实想法。
比如,你也许会因为以下想法,选择堆文字。
【1】因为写着写着,我实在不知道后面该怎么写了,所以我就下意识开始堆文字。
【2】因为我觉得某个地方需要详细写,所以就写了。
【3】因为我觉得写多点儿才能凸显这个东西很重要,所以开始多写。

回忆完想法,就要针对它找问题。
【1】不知道后面怎么写了
【2】觉得某个地方需要想写
【3】觉得一个东西很重要

找到问题,自然要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法

我们可以借助一个词:目的
首先,从整体考虑,一篇文章或一个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当你有了目的,你才能知道表达的侧重点在哪里,知道了侧重点,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我们也就清楚了。

下面来举几个例子:

例子一
你要写一篇文章,文章需要介绍一个清代的小花瓶,顺便给大家科普一下清代花瓶的特点。【文章目的:科普】
为了达到目的,我们就需要侧重介绍这个小花瓶的典型特点,以此来总结清代花瓶的特点。

如果,文章目的改成:卖出花瓶
为了达到目的,我们在介绍小花瓶的时候,就要着重在小花瓶的价值上。

例子二
你要写一个小说情节,小说情节是一个凶手把凶器藏在了一个清代的小花瓶里,后续调查人员需要找到这个凶器。【情节目的:找到凶器,花瓶为关键点】
为了达到目的,我们就得设计凶手藏凶器的情节,以及调查人员根据线索,在花瓶里找到凶器的情节。

例子三
你要在小说情节里,通过描述一个清代小花瓶,来给读者留下这户人家很有钱的印象。【情节目的:侧面展示财富】
为了达到目的,在描述清代小花瓶的时候,就需要侧重描述它很贵或造型别致有内涵。

三个例子中,都出现了清代小花瓶,但因为目的的不同,小花瓶的作用也不同,写它的侧重点也不同。

回到问题本身:文笔如何摆脱堆砌辞藻?

回答:知道自己要写什么

当你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的时候,你的文字也是迷茫的。当你有了目的,知道自己要写什么,要表达什么,围绕这些组织词句,就不会再去堆文字。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我是瓜子
祝大家心情愉快~
作者: 瑶妹。    时间: 2021-9-14 09:23
最关键的是肚子里有货,要能说得出东西来,用词精准、节奏得当、表达充分,能充分带动读者随着自己的语句追随思考,那自然就不用堆砌辞藻。
如何才能肚子里有货?
1.经历、经验、教训。
2.读书、学习、思考。
所以少年时的作文总是有辞藻充门面的感觉,文盲也时常无法精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一个缺经历,一个缺教育。
而上了岁数的老人和有一定阅历的读书人,往往出口半句话都是智慧。

怎么能速成?
上政府办、机关办公室里做文字工作,专做通知、通报、函件、征求意见之类材料,两年后写出的东西不敢说有多少营养,废话辞藻应该是没了。
作者: 岛来哭    时间: 2021-9-14 09:24
我想当您找到写作提升思路,就会摆脱。
作者: 梦嫣    时间: 2021-9-14 09:24
随便说一点吧。
第一阶段是要做到言之有物,做不到这个写出来的东西真的会让人做呕。
这种情况一般在初中生高中生里比较常见,看了很多很美的词,不管啥意思就凑一起甩出来。
他们用词是因为那个词好听,而不是用那个词可以更准确地表达意思。
………………………………
第二阶段是要明确行文逻辑,或者说行文目的。
你得明白你这个文学技巧用在这是要干嘛。
不要学了点技巧就随便用,要有意识有目的的去用,使用他们一定是对你的表达更有帮助的,特别是对文章的核心逻辑有帮助。
你可以自己给自己的文章做阅读理解,看看你写句话用这个修辞是为了什么,和文章主体是否相关。
…………………………
其实做到这里已经基本摆脱了词藻堆积。
第三阶段属于进阶,方法也不止一种。
你可以简,用更生动更精准的词汇来替代繁杂的描述。
也可以繁,用具体的行为动作来代替主观性质的描述。
还可以拆,把一个多重表意多个重点的句子拆成两个单局。
这个得看个人积累了,我自己也做不好……
…………………………
其实说到底就是得明白文字的目的。
文字是为了将你的意思更好的传达给受众。
你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有助于你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而不是起反作用,给人增加阅读难度。
作者: 飘云格格    时间: 2021-9-14 09:25
谢邀 @普通社畜张文远
“不要堆砌词藻”,这是高中语文作文最常被强调的一点。
最常见的情况就是:你丫的把遣词造句弄得天花乱坠的,结果看了一圈儿,言之无物,为了修辞而修辞,为了华丽而华丽,这就是堆砌辞藻。
华丽的词藻不是不可以有,而是不能只有华丽的词藻。
一篇文章的骨,是它的线索,它的情结,它的逻辑。

遣词造句只能依附于文章骨干,为之锦上添花。

你写的文章空有一张光滑白皙的皮,却没有骨头,那就立不住脚,瘫在地上,那就是一滩恶心的皮,那就是为什么评卷老师讨厌“堆砌辞藻”。
而如果骨干硬朗,逻辑分明,那至少是一个立得住的人形。


或者你去想,你看一篇文章,是想看到这篇文章的内容?
还是想看到一堆“独立起来有趣,但串起来什么都没有讲出来”的文字?
我给你写出一堆大而空的慷慨陈词,虽然也下了功夫,但是读者就是觉得没看到内容,被欺骗了。


如何摆脱“堆砌辞藻”?
来看看文字的硬汉海明威怎么说。
电报风格

追求语言的简洁,利于读者阅读故事,不会因为深奥的语言而与读者产生距离。
海明威曾经在《堪萨斯星报》任记者。《星报》的“文体凡例表”成为了海明威后来写作的基本准则。

(, 下载次数: 25)
他会把自己的文字反复地推翻,重写,直到没有一个晦涩的词,没有一个冗长的句。
这一方法对“堆砌辞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冰山原则

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1/8在水面上。如果一个作家省略的是他所不了解的东西,那只会给他的作品留下空白。
在你写得内容短小精悍的同时,必须要有足够量的深层次的内容。
内容留白,在硬汉的精炼处藏着作家的细腻

(, 下载次数: 25)
为什么《让子弹飞》能让人一遍又一遍地拿出来解读?甚至每个镜头都值得回味?
就是因为它喜剧的明线下面,藏着数不清的暗线,而聪明的读者喜欢找到暗线,那是一种惊喜。
最近看到B站嗑书的阿冉叔的视频,直呼过瘾:
https://b23.tv/neofga


多写多改

硬说要凑够三点的话,那么第三点就是海明威写得勤,笔耕不辍,但追求质量。
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写作,一直写到十二点半。他每天只写500字,像上课、上班一样写。
他曾对挚友菲茨杰拉德说:
“I write one page of masterpiece to ninety-one pages of shit,” Hemingway confided to F. Scott Fitzgerald in 1934. “I try to put the shit in the wastebasket.”
每一页你看到的作品,后面都是九十一页的废纸。
他喜欢用铅笔写作,便于修改,写得最顺手时一天只用了7支铅笔。


我这篇破千字了,拉胯了属于是
以上

(, 下载次数: 36)
作者: 无畏前行    时间: 2021-9-14 09:25
我和Jeffery分手了。
会用水管子给我叠浪漫玫瑰花的Jeffery,我们还是在昨天晚上分手了。是我头也不回地大步甩出去。我昨天无法面对这一切。
在街道上,在夜色里,下起了瓢泼大雨,我穿着我的十厘米品牌高跟鞋,转身向桥的另外一端跑过去。因为我跑得太快了,我的高跟鞋底在路面上摩擦出电光火石。
我听到桥下面有小孩大喊:妈妈,你快看,有流星!
这段话没有华丽的词藻,语言朴实无华,甚至可以说简陋。但短短的一小段话,却传达出密集的信息,有失恋的烦躁痛苦,有抓狂的画面,还有哭笑不得的反转,把一个得了妄想症的失恋病娇描写得传神到位,让人有想继续追更的冲动。
一个好的故事,情绪传达到位,场景有画面感,用最少的文字传递最多的信息,才是高手的境界。
用华而不实的词藻堆砌起来的句子,是稀释后的白酒,喝着不够劲,还浪费情调,不如倒了喝白开水。
写文章和找对象差不多。
男人再帅,眼里无光,肚里没墨,倘若脾气秉性还差,委实不值得交往。女人打扮得花枝招展,满脑袋的头饰,满脸的胭脂水粉,倘若一张嘴是个空皮囊,也不过是花哨的木头,不值得长久相处。
反而是有智慧有内涵的对象,看着顺眼就行,相处起来才有趣。有他们在身边,生活有滋有味,每一天都是生命的丰满和延展,而不是365天里重复的某一天。
那么如何摆脱堆砌词藻,找到高质量对象呢?
很多答主总结得不错,我这里另辟蹊径,主要说说怎么判断哪些文字属于词藻堆砌?
给大家看个史诗级指点江山的现场。
电视剧《知否知否》很火的时候,有网友晒出一张朋友圈截图,批评《知否知否》的主题曲词藻堆砌。


(, 下载次数: 31)

网友的评论也是‘亮了’。“震惊,第一才女惨遭妄评”、“李清照:我做错了什么?你要这样批评我?我不就是写了一阙词?我不就是宣泄了一下情感,你至于吗?”、“史诗级指点江山现场!”、“笔给你,你来写。”


(, 下载次数: 39)



(, 下载次数: 26)

这位网友放肆吐槽的,乃是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


(, 下载次数: 31)

词中大意是说: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这首词是词藻堆砌么?显然不是。李清照后半生命运漂泊,写这首词时,她心怀感伤。原本庭前花开的正茂,一场风雨过后,只剩了一地的飘零,这让喜爱花草的李清照,怎能不伤感?再联系自己的命运,才有了这首词。
现在流行的伤痕文学,病娇文学,大多是模仿了李清照的风格,但只模仿个皮毛,没模仿到精髓,陷入词藻堆砌的虚无创作里,为赋新词强说愁。
误伤李清照的这位网友,见识浅薄了,没认出李清照的文字,仅凭文字风格就把它草草归类到模仿文学里去,才闹出这种笑话。
再举个网友们时不时拿出来调侃的例子。
「 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
网友说这段话是鲁迅写的,你看,他这不和我一样,写作文的时候凑字数,词藻堆砌。因为他名声在外,才没人敢说他。
虽然这段话有网友为达目的故意篡改的嫌疑,但鲁迅《秋夜》里的原文,确实是两株枣树分别描写的,原文是这样:
「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
怎么样?还觉得是水字数吗?这是在写景,墙外的两株树,一株是,还有一株也是,多有画面感,像拍电影一样,运镜跟着视角移动,一副墙外的画面就映入脑海了。
所以,是不是词藻堆砌,主要看是啰嗦重复、思想空洞,还是意境丰满、思想升华。
在这里,不得不又一次提起海明威的八分之一冰山理论
如果一个作家对自己写的东西足够了解,他就可以省掉那些他已经知道的东西;如果这个作家的写作足够真诚,读者就会对他所写的东西具有强烈的感受,仿佛他们想要说的都被作家写了出来。冰山移动的尊严就在于仅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死于午后》
写作的尊严,就是要对自己落笔的东西足够了解和熟悉,写的时候足够真诚,摒弃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用最简练的句子传递最深邃的思想情感。
如果因为阅历浅薄、思想肤浅无法做到,劝你多去读读书,劝你多去听听课。增加阅历,提升阅读量,思想境界才有提升的空间。
里面关于简练文字、创造金句、如何提升故事吸引力,有非常系统的方法论总结。听一听也不会吃亏,算是增加阅历和人生的厚度了吧。不过这个课程是没有回放的,如果你支付了价格一定要按时听课,好好学习。
最后,愿大家都能笔力遒劲,简练深邃,渐臻大师之境。


(, 下载次数: 34)
作者: 沁瑶    时间: 2021-9-14 09:26
我只有唯一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摆脱?
作者: kiwe7247    时间: 2021-9-14 09:26
亲,这里建议用薰染法呢!
其实写作习惯与阅读习惯有着非常大的关系,通过有倾向性的阅读内容可以很好的改变写作习惯。

方法1.古龙
陆小凤叹了口气,在石阶上坐下来,喃喃道:“一个男人若是能活六十年,至少有十年光阴是白白浪费了的。”
二娘忍不住问道:“怎么浪费了的?”
陆小凤道:“这十年中,起码有五年是在等女人换衣服。”
二娘道:“还有五年呢?”
陆小凤道:“你一定要听?”
二娘道:“你不敢说?”
陆小凤又叹了口气,道:“你一定要听,我就说,还有五年,是在等女人脱衣服。”

古龙的文字向来是一剑穿心,连打斗都很少出现“大战XX回合不分胜负”这种情况。而且古龙的文字相当的有味道,我相信这种才华应是天赋与之。你可以说他不是真君子,但绝对不能说他是伪君子!

方法2.古籍
釐王三年,使公孙喜率周、魏攻秦。秦败我二十四万,虏喜伊阙。五年,秦拔我宛。六年,与秦武遂地二百里。十年,秦败我师于夏山。十二年,与秦昭王会西周而佐秦攻齐。齐败,湣王出亡。十四年,与秦会两周间。二十一年,使暴烝救魏,为秦所败,烝走开封。  二十三年,赵、魏攻我华阳。韩告急於秦,秦不救。韩相国谓陈筮曰:“事急,原公虽病,为一宿之行。”陈筮见穰侯。穰侯曰:“事急乎?故使公来。”陈筮曰:“未急也。”穰侯怒曰:“是可以为公之主使乎?夫冠盖相望,告敝邑甚急,公来言未急,何也?”陈筮曰:“彼韩急则将变而佗从,以未急,故复来耳。”穰侯曰:“公无见王,请今发兵救韩。”八日而至,败赵、魏於华阳之下。是岁,釐王卒,子桓惠王立。
《史记》就不用多说了吧,你就读,然后试着用这种方式写作,效果杠杠的!

两阵对圆,只见吕布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随丁建阳出到阵前。建阳指卓骂曰:“国家不幸,阉官弄权,以致万民涂炭。尔无尺寸之功,焉敢妄言废立,欲乱朝廷!”董卓未及回言,吕布飞马直杀过来。董卓慌走,建阳率军掩杀。卓兵大败,退三十余里下寨,聚众商议。卓曰:“吾观吕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
如果实在写不出史记的水平,《三国演义》也是教科书级别的存在,就这段对吕布的描写,这样写才最到位,显然不是堆砌辞藻。

方法3.学术
读Paper也是一绝招儿!
血红素的每个亚基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分子构成,肽链在生理条件下会盘绕折叠成球形,把血红素分子抱在里面,这条肽链盘绕成的球形结构又被称为珠蛋白。血红素分子是一个具有卟啉结构的小分子,在卟啉分子中心,由卟啉中四个吡咯环上的氮原子与一个亚铁离子配位结合,珠蛋白肽链中第8位的一个组氨酸残基中的吲哚侧链上的氮原子从卟啉分子平面的上方与亚铁离子配位结合,当血红素不与氧结合的时候,有一个水分子从卟啉环下方与亚铁离子配位结合,而当血红素载氧的时候,就由氧分子顶替水的位置。
朴素的语文通常即可很好的说明情况。
上面的内容,你总不能说“血红素身怀绝世亚基,又负惊天肽链,膝下有一独子。倘若分子有惊,那肽链便化作球形以护其周全,江湖亦称珠蛋白。那独子亦非凡体,自幼展现卟啉神体血脉,乃是由数个小分身凝结而成……”


最后,一味堆砌辞藻的主要原因也并非是写作习惯或技巧不足造成的,更多的原因是文学素养较低,思想乱混泛滥甚至空虚,就只能以辞藻遮丑避怯,有如鲜花铺满大粪。形容起来大概是“外不秀,中无慧,报纸包屎球,银样蜡枪头,东施效颦,徒增笑尔!”
时代已经变了,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这么好,会写会读的人简直不要太多,不是随便甩甩词儿就能糊弄过去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无须扬鞭自奋蹄!
共勉。
以上。
作者: lang183029372    时间: 2021-9-14 09:27
我看到了大家都在掏干货。我也来试着说说我这一千天学习名家大作的感悟。
1     写网文注意只写故事,甭总想着用景物烘托氛围。景物氛围不是一个初学写作的人能够轻易把控的。   并且能烘托氛围的景物,小白也整不出来那个效果。                        
2     故事可以天南地北,即使你有些逻辑问题,只要不太严重,读者也不会死揪着不放。但是一定要奇
3      氛围        氛围不是景物烘托的,那是故事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产生的。这个氛围可以是矛盾的激化到一定程度,被某个事件突然引爆。自然爆啦,提前埋下的那些冲突肯定会被爆出来,这就加大了冲突的激烈。从而引发高潮。所以和景物关系不大
4       你写的每一个故事都要能引起读者的某些感受,无论大故事还是小故事。如果你能力足够,最好每一句话都要能引起读者心情波动。否则这话就显得多余。有些对话,氛围拿捏不好的地方就要尽量避开。比如酒桌,写酒桌聚会就是个很难把控的情节剧情。但是你要能写的好了,也是一个容易出彩的地方。
       看看那些带酒桌文化的文,很少有小白,就是因为这样的情节不好把控。
5     对话      对话曾经也是我的一个头痛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因为你说话必须能带动氛围,牵动读者的眼球。否则对话这段准烂。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