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寻找长三角文学文脉:为何它自古至今如水赋形 [打印本页]

作者: 写手发布    时间: 2021-11-8 13:42
标题: 寻找长三角文学文脉:为何它自古至今如水赋形
当我们提及一位作家时,脑海中常会清晰地浮现曾经养育他/她的那方水土。无论执守故地,还是远航他乡,地域文化对于作家的影响会以各种方式凝结于纸面:表达、质地、内容、品格、脾性,乃至字里行间的韵致,无不向读者默默彰示他/她从何而来。土地塑造人,人则在不断的离开和归来中重新描述和诠释着土地,这二者之间相互依存、持续演进的关系,是中国文学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的所在。

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必定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观念的更新,这一规律自然也作用于长三角地区的文学。在近日举行的“长三角文学的‘江南味道’鄞州论坛”上,关于江南文化如何哺育和滋润了长三角文学,长三角文学又如何彰显了江南文化的独特气韵与别样精彩,作家、批评家们分享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我们整理了部分精彩发言,将分两部分带给大家。今天带来的部分,探讨了从来路到去向,面对区域经济和城市集群的快速发展,长三角文学场域中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气象。

没有地域性的坚实支撑,可能无法体会

主流文学的丰富性、多元性和辽阔性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主任洪治纲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就曾提出,影响艺术创作的三个重要外部因素是:种族、时代和环境。虽然他将环境仅仅圈定在自然环境上,包括气候、自然风貌等客观因素,而将社会环境中的风俗伦理及现实制度等纳入了时代因素之中,但从整体上说,他显然意识到了地域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从我个人的阅读和思考来说,地域性或地域文化包括至少三个内在元素:一是地域的自然风貌所形成的特殊人文景观,如北方的冰城、南方的水乡之类;二是地域之中所蕴藉的语言文化习俗和人情世界;三是地域之中所形成的人们普遍具有的文化性格。这三个重要元素,对于作家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童年的记忆会对一个人的整个人生形成深刻的影响。从文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看,无数作家的创作都是向童年记忆发出召唤,所以莫言无法抛弃高密,迟子建无法离开黑土地,库切没办法与南非割断精神上的脐带,奈保尔也没有办法遗忘加勒比,余华甚至直接说,他只要写作,就是回家。因为他们的成长、尤其是他们与世界建立关系的最初记忆和经验,都是源于这种独特的地域性。这也是沈从文会将凤凰小城视为自己的希腊小庙的缘由。所以我认为,地域与文学的关系,在本质上受制于作家与地域的关系,而作家作为地域中的人,作为文化中的人,永远无法超越其地域性的成长记忆。

如果从文学史的发展角度来看,我们也会发现,不同作家对于各自地域的独特书写,既具有文化学意义,又具有风格学意义。所谓燕赵多悲歌,江南多软语,均兼具文化精神和审美风格的双重价值。但从更深层面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地域书写,至少具有三种重要的价值:一是提供相对稳定、坚实而又丰沛的文化参照系统。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也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一种作家非常熟悉的地域文化及其历史沿革,可以为他笔下的人物及生活提供精确的、丰沛的文化参照。二是展示具有作家个人气质和风格特色的创作路径。尽管作家的风格和个人气质,很多时候与地域之外的因素有着很复杂的关系,但地域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影响。譬如苏童笔下的香椿树街以及各种意象纷呈的景观,都与他成长的地域有着很大的关系,并形成了他的阴柔化风格;鲁迅和周作人作为江南腹地绍兴地域之人,骨子里始终涌动着越地文化的刚硬和坚韧,特别是即便周作人的散文中,也常常流露出金刚怒目式的情感。三是折射了不同地域的作家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在特定的地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作家,一生都会受到该地域文化的制约,地域是他的精神原乡,潜在地规定了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建构了他与笔下世界的情感关系。像马尔克斯等南美作家对于拉美地域文化的书写,郁达夫创作中所渗透的江南式阴郁情绪及思维,张爱玲所突显的上海精括、细腻的日常生活,张炜笔下的齐地神秘文化的呈现,其骨子里都体现了作家对世界的认知思维和看法。

我们始终认为,地域书写与主流书写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互动互构的关系。没有地域性的坚实支撑,我们可能无法体会到主流文学的丰富性、多元性和辽阔性,主流文学可能只是一种单一的、同质性的审美表征。从文学史的发展轨迹来看,没有大量丰富的地域性文学书写,也就无法呈现一种丰茂和广袤的文学图景。常态化的文学,总是由不同的个体创作、不同的地域书写、不同的表达形式,在多声部的共鸣之中,形成恢宏雄浑的交响,否则,只能是一种难成气候的小调。
(, 下载次数: 10)
江南小说:如何在细腻中呈现阔大

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江南》主编、作家钟求是

政治文化中心的历史沿袭,加上地理气候、语音特性、饮食品种等元素,形成了文学上的南北特性:北方文学是阔大的,是粗犷雄伟的,其文学作品打量时代多一些,关注的是人物所处的时代,是群体的命运。南方文学是细腻的,是精致儒雅的,其文学打量“人”多一些,关注的是时代中的人物,是个体的命运。

现在反思一下,其实我们也可以去做努力,让作品在保持江南特性的同时,加入一些大的气象,显出宏大开阔的一面。当然,首先我们肯定不能丢掉江南写作中细腻精致的文学特性,包括情节细布、语言韵味、内心挖掘等等。这些是我们的特色,也是我们所擅长的。

在保持住原有的特性之外,又如何在细腻中发展出阔大的一面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下力:

一、既然江南文学作品关注的重点是人,那么我们对“人”就要做更深入的研究探索,使人物的精神层面变得更加的开阔。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江南的特征只是细微柔雅,但实际上它是很丰富的,呈现着多面性。譬如说到江南意境的文学作品,我们就会想到戴望舒的《雨巷》。戴望舒是杭州人,但离杭州不远的绍兴,就出了多位不一样的人物。勾践卧薪尝胆,徐文长孤傲不羁,秋瑾为信念奔走奋斗,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从戴望舒到他们,我们既能感觉到江南的风情,也能感觉到江南的风骨。风情和风骨很不一样,但又集合在一个地域,构成了江南真正的性格。而江南风骨加以延展,其实就是家国情怀,就可以变成大气象的东西。所以我们对江南风骨要重新认知,在风情之外,加强风骨这一面,使我们作品中的人物更加多样更加立体。

二、既然江南文学作品注重的是时代中的人,那么我们在作品中就要强化“时代”这个元素。作为写作者,我们心中要拥有大的时代格局和社会气象。中国这四十年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抵得上欧洲几百年的变化。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从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到现在,有幸亲历和见证了这巨大的变化。作家要透过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现象,做一些深度思考,把握住这个时代。只有这样,我们写作时才能站位更高一些,格局更大一些。

三、强化与国外文学和文化的融合,引入世界的眼光。江南文脉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同文化的融合。中国历史上有过文化重心南移的时期,如南宋之所以形成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一个高峰,跟当时的文化交融很有关系。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形成了一个文化中心,鲁迅、茅盾、郁达夫等一批作家最先吸收国外文学的气息和营养,在当时形成了文学的高潮。到了80年代,因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地域便利,南方一批作家如余华、苏童、格非、孙甘露等等,都阅读了大量的国外小说,最早或者最愿意吸纳国外的文学技法和文学气味,也形成了当时的先锋文学高潮。我们需要不断与外部世界交融,避免自我复制和自我循环。事实上,学习国外的一些文学技法,借鉴外国作家对文学的思考和对世界的观察,不仅能优化我们的文学理念和写作技术,而且在创作时能站到更前沿的文学高度上。
(, 下载次数: 11)
长三角文学:超越地域文化写作的可能性

安徽省作协主席、文联副主席许春樵

地域文学写作再也写不出鲁迅、茅盾、郁达夫、沈从文、汪曾祺笔下的独特景致、独特风韵、独特味道,这是因为地域和世界的关系已经改变了,全球化时代,尤其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席卷而来的万物互联及人工智能时代,空间意义上的地域界限已经模糊,生活方式意义上的地域差异性正在缩小,地域风俗习惯甚至自然景观的唯一性、独立性、独特性正在逐渐消失。

理性梳理是必要的。我以为,地域文化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它的封闭性造就了独特性,孤独化成就了个性化,小众化衍生出标签化。地域文化的排他性,正好了契合了文学的个性化的审美意志,独特的方言、服饰、乡风民俗、饮食习惯、自然生态所繁衍的独特的氛围和气息正是文学的诗意所在,地域文化被文学叙事还原后,所带来的陌生化的阅读体验,是中外文学史无法拒绝的审美经验和文学价值。

地域的界限、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被修改或被同化后,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就逐渐消失了,地域文化的诗意也正在远去。当地域文化写作难以坚持和无须坚持的时候,长三角文学的写作背景自然就被改变了,由山水田园、桨声灯影、小桥流水、鸡犬相闻,转化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轻歌曼舞,农业文明场景中的渔歌唱晚、刀耕火种切换成了机器人、流水线和人工智能的彻夜喧嚣。在此现代化和城市化背景下的长三角文学,其实已经迎来了一次革命性转型的可能性,即由地域性写作、中国式写作,转型为世界性写作、本体性写作。

世界性写作、本体性写作,在长三角文学实践中,完全可以表现为深入探索和思考现代化与城市化背景中人与人性的新型关系,人的内在与外在的悖反和分裂。中国新时期文学在这一地带做过一些积极的尝试,但整体来看,文学在对人类命运、人性的真相以及灵魂困境的深刻探索与书写上,与二十世纪以来的世界主流文学还没有实现完全接轨,甚至没有形成作家的文学自觉。令人鼓舞的是,近些年已有中国作家在悄悄转型,包括为数不少的长三角作家,他们将笔触深入到了现代生活挤压下的芸芸众生的灵魂深处,解剖挣扎、受伤和撕裂的人性,探索并寻找灵魂获救的出路。

文学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文学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即使文学无时无刻在面对社会、政治、环境,但文学最终还是要回到“人”自身,回到人性的隐秘而幽深的地带。

长三角作为与全球化接轨最深刻的前沿地带,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作为未来的世界经济中心,长三角文学在超越了地域写作的传统之后,与世界文学快速对接正在从可能性演化为必然性。文学深度介入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与关怀,对百年大变革之际人性灵魂的解剖与探索,长三角作家具有独占鳌头的经济环境、人文资源、政治优势、地理支撑,如果长三角文学先行先试,率先垂范,将最有可能引领中国当代文学完成从观念到实践的全面转型和升级。
来源:文学报
新媒体编辑:张滢莹

配图:摄图网、资料图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